首页
>走进淄川>风景名胜

其他名胜

发布日期: 2017-03-24 09:41:34 浏览次数: 字体:[ ]

  郑公书院据传是汉朝名儒郑康成当年教授弟子和著书的地方,位于今寨里村西北的黉山之阳,半山腰有郑公书院、郑康成庙遗迹,传说郑公书院有晒书台,台畔有薤草,叶子细长,郑公用此草捆过书,故名书带草。明.嘉靖二十五年《淄川县志》载: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幼好学,袁绍领冀州时被征为大司农,后因病还家,随军赴官渡至元城,卒年七十四岁。著有注释《周易》、《尚书》、《诗》、《礼》等书百余万言,生徒数百人。郑公书院始建无考。郑康成庙,肇创亦无考,元朝节度使张夔修,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州长平阳王重修,明朝嘉靖五年(1526年)知县张文全重修,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知县王琮增修。1990年,寨里镇开发黉山风景区,重建郑公书院,并向游人开放。
  杨寨塔坐落在淄川区杨寨村,为仿楼阁式,八面七级。塔身为纯砖结构,空心,通高约18米,内有楼梯可直通顶层。顶层为供奉佛像的地方,又可供人观赏周围景致。古塔始建年代无资料可证,在明代已视为古迹。在建筑造型及风格上与建于宋代的连云港海青寺阿育王塔极为一致,寺院中的配置与辽金时代所建的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内蒙庆州白塔一模一样。据此推断,该塔应有近千年历史。
  青云寺位于岭子镇槲林村西北约里许,佛教寺院,为淄邑二十四景之一。青云寺旧名上泉庵,建于明代正统年间,明、清两代多次重修。原为一宏大庙宇建筑群,张中发、蒲松龄等名士撰文之石碑达70余方,“文化大革命”期间庙宇被拆,碑林被砸,仅存天王殿、祖师殿。1997年,岭子镇重新修复庙宇群,并对外开放接待游客。
  苍龙峡位于西河镇龙湾峪村西峡谷蜘蛛山,为淄川二十四景之一。 明·嘉靖二十五年《淄川县志》载:“苍龙峡在县治东南三十里,有两山合抱,险崭万仞,中有岿群为峡才容单行,渐下渐广至二丈深,阔四五丈,两岩之间各有穴,探之莫得其底。每涨南来,木石俱下至湾亦不停污,有龙尝潜于此故名”。现蜘蛛山洞外,“苍龙峡”三字刻于石壁,洞门上方砖雕“渐入佳景”引人穿洞。与蜘蛛山东西相邻的小山为白鹤林,现尚有明、清碑刻数方,碑文中有“苍龙峡之胜地,淄邑奇观……”的赞语。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