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动态>市政府信息

淄博奏响“互联网+”旋律——给改革发展插上信息化翅膀

发布日期: 2018-11-12 07:09:53 浏览次数: 字体:[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要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这既是增强改革创新本领所必需,也是提高领导能力水平所要求,不单纯是一个工作方法问题,更不是一个具体技术问题,而是观念更新、思想革命、追求进步、与时俱进的原则问题。
  淄博是国家“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中国城市信息化50强城市和“智慧山东”试点城市。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推进深化改革,既是崭新课题,也是全新挑战。东岳集团投资2亿元建成集产业链调度、安全环保、能源管控、设备保养于一体的智能化管控中心,设计20万个点分布式实时数据库、最新ORACLE 12G企业版关系数据库及宝信大数据平台,实现了运行智能化、管控信息化、装备自动化、集成高效化,跻身全国63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这是淄博市以信息化推进改革的一个缩影。
  “点上开花”催生“面上结果”,带动遍地出彩。建设智能工厂、智慧车间,推动企业上云,推进“互联网+医联体”改革,推行“互联网医院+家庭医生”,深化“互联网+家校共育”机制,搭建社会治理云平台,研发运用“云党建·先锋在线”,实行“不见面审批”和“一门式、一窗式、一网式”办理……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已渗透到各行业各领域。
  在淄博,互联网+、信息化推,犹如一颗燎原的火种,已成为改革发展的新引擎、新动能。
  近年来,淄博市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央改革决策部署和省委改革工作要求,结合实际创造性推动改革,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深化改革,破解改革难题、打破制度藩篱,各领域各方面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实现新进展,助推老工业城市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淄博市以信息化为抓手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做法得到了中央改革办、省委改革办的肯定、推介;《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大众日报》、山东电视台等媒体深度报道了淄博市的经验做法;2018年1月,淄博市“信息化作为重要抓手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荣获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牵头评选的中国改革(2017)年度唯一特别案例奖。
  深入推进“互联网+智能制造” 以信息化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体制机制改革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淄博市委围绕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出台《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推进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的意见》,着力破解阻碍新旧动能转换的体制机制问题,紧盯发展难点痛点堵点深化改革,聚焦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速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
  以信息化推动传统产业存量变革和新兴产业增量崛起。编制《工业新旧动能转换三年攻坚规划方案》,集中打造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新医药和电子信息“四强”产业,实施“高新技术产业铸链工程”,运用互联网技术、智能制造技术,重点推进27条产业创新链;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提升计划,推动传统产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在化工、机械、医药、轻纺、建材等重点行业规划建设10家智能工厂、100个智慧车间,推动3000家企业“上云”,提升“互联网+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全市40%以上的重点企业主要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38家企业入选国家和省两化融合贯标试点,7个项目列入国家、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以信息化推动农业产业现代化。实施“智慧农业”,运用现代化、自动化、物联网、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等现代科技装备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化、餐桌食品安全化、城乡需求满意化,培育打造思远农业等标准化智慧农业改革示范点,今年全省首期农业标准化现场会在淄博召开。2017年,全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9.8%,拥有省级及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区2家,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达185家,农机合作社198家,33个项目被列为省级规范化作业推进项目;全市智慧农业示范点总数达到15处,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26亿元。
  以信息化推动现代服务业跨越发展。编制实施《淄博市智慧服务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依靠信息技术,推进服务业不断向制造业渗透,引导产业跨界融合;实施“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建设行动,每年安排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资金,依托化工、机械、纺织、陶瓷等优势产业,培育发展大型综合性电子商务平台或专业化行业、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全市22家企业入选省认定电子商务服务机构,6家重点电商平台获批省行业电子商务示范平台,张店区、高新区、周村区获批山东省首批工业电商示范县。
  深入推进“互联网+民生服务” 以信息化推进民生领域体制机制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大数据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淄博市委围绕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进创业就业、教育、卫生等体制机制改革,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持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创业就业、社会保障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创业担保贷款微信服务平台建设,推出“快易贷”微信服务功能,完善人社“大数据”系统,建设市级大数据平台,推进人社服务信息系统和“大数据”平台融合,在全省率先实现在银行指定网点现场制作和发放社保卡。目前,个人信息、单位信息入库率分别达95%以上和80%以上。张店区积极打造“互联网+居家养老”云平台,老年人只需拨打热线电话,就可以足不出户享受到养老护理、家政服务等100余种快速便捷的日常服务。
  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出台《关于深化改革建设健康淄博的实施意见》《淄博市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淄博市深入推进医养结合示范创建工作方案》,全面推行居民电子健康卡,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进医保、医药、医疗“三医联动”建设,全覆盖推进“互联网+医联体”建设,全市11个医疗机构和12个养老机构开展了安宁疗护服务。桓台县加快推进“互联网+医联体”改革,依托“智慧医疗”信息平台,构建起分级诊疗新型服务模式,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端医疗服务。临淄区、高新区探索推行“互联网医院+家庭医生”服务机制,使家庭医生、网络医院、智能服务融为一体,群众对签约服务满意度达95%以上。
  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严格实行划片招生,推行义务教育民办学校电脑派位招生办法,妥善安置外来务工人员子女8805人入学。提升数字化校园建设层次,启动实施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工程,选取10所学校开展试点工作;健全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完善涵盖市域、区县域的信息化教育平台,逐步形成三级分布、互联互通的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深化“互联网+家校共育”机制,构建教、学、测、评、管各类数据库,让家长多渠道、多形式参与学校教育全过程。高新区华侨城小学推进“互联网+教育”改革,通过推行集团化办学、智能化全域化管理、微课网络化应用、数字化阅读、跨校区互动云课堂等信息化应用项目,让学生享受到先进的教育资源。
  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改革。统筹推进“雪亮工程”、网格化管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综治中心、社区治安综合治理精细精准工程“五位一体”建设,构建平安淄博新格局,新建改建乡镇综治中心89个、村居综治中心2589个,村居视频监控和网格化服务管理覆盖率分别达到82.2%、100%。市公安局建成集网上咨询、网上办事、网上监督、网上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互联网+公安服务”综合平台,355项公安业务实现网上办理,公安业务单件办理时间缩短60%以上。张店区建立社会治理“云平台”,以“数据中枢系统、网格管理系统、数据应用系统”三大系统为架构,以网格员采集的人口、房屋、场所、事项等“条数据”和区公安、民政、人社、统计等部门提供的“块数据”为支撑,开发云中枢、云终端、云计算、云监控、云网格、云门禁等20余个应用模块,实现社会治理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淄博市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三连冠并获得“长安杯”。
  深入推进“互联网+营商环境” 以信息化推动“三最”城市升级版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改善投资和市场环境,加快对外开放步伐,降低市场运行成本,营造稳定公平、可预期的营商环境。营商环境的优化提升需要信息化手段来支撑。淄博市委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制定《关于深化“一次办好”改革打造“三最”城市升级版实施方案》,突出用信息化再造政务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推进数据共享,打破信息孤岛,推行公开透明服务,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打造省内政务服务效能最高、投资发展环境最优、企业群众获得感最强的城市。
  深化“一次办好”改革。聚焦“不见面审批”和“一门式、一窗式、一网式”办理,组织各区县和83个市直部门就推进“一次办好”改革向社会作出公开承诺;组织实施优化企业开办、便捷获得信贷、优化不动产登记、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推进信息共享、优化政务服务、营商环境评价等12个专项行动。同2014年相比,目前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精简53.8%,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时限缩短85%,市级集中办理的456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实现“一次办好”,所有市及区县行政审批事项实现零收费。桓台县在全省县级服务大厅中率先启用政务“云桌面”办公系统,初步建立起集审批与服务为一体、线上线下为一体的政务服务体系,实现一窗口受理、一平台共享、一站式服务,行政审批事项的实际办理时限比法定时限缩短80%以上。我市创新实施投资项目远程视频联动审批提高行政服务效率的做法被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今年省政府办公厅公布的1至6月份网上审办率和全程网办率我市列全省第1名。
  深化“双招双引”改革。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制定“淄博人才新政23条”及39项配套实施细则,吸引“大院大所大校大企”落户淄博,探索建立“O2O”人才综合服务平台,构建“互联网+人才服务”新模式。
  深化扩大对外开放载体建设。加快发展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利用跨境电商平台开拓出口渠道,培育跨境电商自建平台,推进跨境电商公共海外仓建设,我市获批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3家。我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日渐浓厚、活力迸发活水涌动。近三年,全市新增市场主体22.2万户、年均增长16.65%。
  深入推进“互联网+党建” 以信息化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走向严实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党建工作中,既是信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党建工作改革创新的必然要求。淄博市委坚决扛起管党治党重大政治责任,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出台《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使党建工作与信息化技术有机融合,打造党员干部网上新家园,实现线上“键对键”信息互通与线下“面对面”资源共享有机融合,真正把严实要求落细落小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
  实践中,坚持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典型带动,突出抓实“灯塔-党建在线”和“云党建·先锋在线”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信息化水平,促进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桓台县高标准研发建设“云党建·先锋在线”平台,全面推行基层党组织政治生活标准化体系,实现“内容设计标准化、积分考评数字化、过程管理可视化、结果运用刚性化”,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化程度明显提高。
  沂源县扎实推进“灯塔-党建在线”山东e支部系统管理使用试点工作,持续深化过硬支部建设,从严抓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基本制度,落实“六有四规范”工作标准,放大e支部管理使用效应,通过手机APP精准管理流动党员、党员志愿者等,让先锋“e路”先行。
  张店区建成智慧党建管理服务中心,设立党员服务区、灯塔学用展示区、先锋展示区、可视化党建调度中心、智慧党建体验区等,“随身课堂”给党员教育插上“e翅膀”,“微直播”为党务督察装上“千里眼”,打开了基层党建智慧之门。
  淄川区设计开发“开放式组织生活基地”线上平台——“党建地图”手机端,图文并茂展示基地信息、组织生活“菜单”等内容,只要动动手指,就能全面了解基地信息、个性预约定制组织生活、准确到达基地现场,使基层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更加方便、更具感染力。
  周村区研发使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大数据”信息平台,推动干部管理更加高效、干部选用更加精准;同时,探索建立“廉情大数据平台”,建成重点行业重点岗位专项预警平台、惠农资金监督平台、重大项目同步预防平台等“六大数据平台”,有效发挥了信息化监督“探头”作用。
  深入推进“互联网+改革落实机制” 以信息化提升改革工作管理效能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善于结合实际创造性推动工作,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淄博市委牢牢把握改革规律,明确把信息化推进放到全面深化改革战略和全局的重要位置,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探索实行“信息化+改革”推进管理模式,按照“一级平台、多级应用”的原则,建立全市统一的公共服务和行政服务云平台,为改革工作插上智慧“翅膀”,做到改革事项实时报送、工作进度实时调度、事项完成及时销号,极大提高了改革推进管理落实效率。
  制定修订《淄博市全面深化改革运行规则》,依托自主研发的“互联网+改革”在线管理服务平台,将信息化技术充分运用到“一月一调度、一督察、一排名、一通报、一宣传、一会诊”中,打通改革落实“最后一公里”。同时,市及区县建立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网站,设立“深化改革惠民生”互动宣传专栏,开通改革微信公众平台,及时发布改革动态,接受群众监督,促进改革举措落地落实。每半年筛选确定10项创新改革举措在全市推广推介,选取教育、就业、社保等民生社会事业领域信息化推进改革示范项目作为改革“七星九点”,引领带动各区县培育打造信息化推进改革典型。截至目前,培育推广的60项创新改革举措中有49项为信息化推进的改革项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在我市举办了全面深化改革推进落实暨“淄博实践”高层研讨会和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社会民生体制改革暨“淄博实践”现场会。
  一石激起千层浪,两指弹出万般音。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在中国改革(2017)年度特别案例奖推介词中评价:“近年来,山东省淄博市把信息化推进放到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和全局高度对待,纳入到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方面面,推动了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催生了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提高了社会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使淄博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广东珠海、浙江嘉兴、河北唐山、湖北武汉等全国43个地市先后到淄博考察。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贡献淄博智慧、提供淄博样板,以信息化为抓手深化改革绽放出魅力之光,已成为城市的一张靓丽名片。百舸争流,奋楫者先。淄博改革正在互联网创新发展的广阔大海中勇立潮头、破浪前行,必将推动老工业城市实现转型发展、全面振兴、走在前列的“淄博梦”。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