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长记唐太史 墓茔遗迹今尚存 | |||
|
|||
|
|||
黄花笑似先生貌 累然独兀太史坟 淄博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唐梦赉墓”,坐落在原黄家铺乡前孟村北一荒凉的墓地,现墓地周围已建设开发成淄川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墓地周围坐落着生物制药企业、汽车制造企业、激光设备制造企业、种业公司等众多高新技术企业,为全区经济建设发挥着重要贡献。 唐梦赉(1627~1698),岭子镇南坡村人,其祖父、父亲皆淄邑名儒。他自幼颖悟,童子时以父为师,13岁便能作古文,深为同乡前辈所器重。清顺治六年(1649年),唐梦赉考中进士,年方23岁,官授国史院庶吉士,后为秘书院检讨。因其做过史官,时人均称他为唐太史。他虽少年得志,激昂青云,但为人清正,不阿权贵。在朝中,他屡屡进言直斥时弊,毫无避忌。清顺治九年(1652年),竟因抗疏直言,触犯执政,获罪罢官,归来时年方26岁。 唐梦赉罢官归里后,虽然身居林下,却不甘寂寞,关心当地的政事民风,参与部分政务活动,所著《铜钞疏》《禁粜说》《备边策》皆凿凿可行。唐梦赉一生勤奋治学,孜孜不倦,其弟子大部为官。他对地方志学的研究亦颇有造诣,曾纂有《济南府志》五十四卷,《淄川县志》八卷。他编纂的这些地方志至今仍有很高的史料价值。除此之外,其诗、文成就也甚高,当时的诗坛盟主王渔洋称赞他:“诗近东坡,文类蒙庄”。雅雨山人编辑的《山左诗抄》,收录唐梦赉的诗达73首之多。其大部诗文为后人所诵读。唐梦赉还为《聊斋志异》作序,与蒲松龄交往频繁、友情深厚。清初,以唐梦赉为核心,在淄川形成了一个交游广泛而密切的文人圈。可以说,不论是人格品德、作文立言,还是社会声望,唐梦赉在当时当地都有着很高的地位。正因为这样,唐梦赉被群众神化,经广泛传扬,逐渐演化为一个古代鬼神都敬畏的人。 (刘英胜 图/文)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