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献里的华野淄川整军——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的光辉起点 | |||
|
|||
|
|||
1947年二三月间,陈毅、粟裕等率领的华东野战军主力部队,按照党中央毛主席的战略部署,在淄川地区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整编整训。本文拟结合档案文献的记载,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对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总结为基点,对发生在75年前的“华野淄川整军”作一下简要回顾和评述。 一、华野淄川整军是我军在华东战场取得系列重大胜利后的一次全面休整 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在党中央的统一指挥下,我山东野战军、华中野战军全面贯彻执行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在华东战场协同作战,向疯狂进攻的国民党军展开了英勇斗争。从1946年12月15日到1947年1月20日,先后取得宿北战役、鲁南战役的重大胜利。1月下旬,根据中央军委命令,成立华东军区,由山东野战军、华中野战军和山东军区主力部队整编组建华东野战军。 由于严峻战争环境的限制,山东、华中两大野战部队合编为华东野战军后,虽然行动上、指挥上统一了,但在思想、组织、制度上并没有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完全统一磨合。如何让部队及时进行整训、休整以实现步调一致、军令统一,保持部队能攻善战、敢打必赢的战斗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当时的条件下,战争形势瞬息万变,部队未及全面整训,短暂休整后,大部迅即北上投入更大规模的莱芜战役。直至莱芜战役大获全胜,部队才得以有一次时间相对宽裕的全面休整。 1947年2月23日,我华东野战军取得莱芜战役胜利后,乘胜追击,收复胶济路西段广大城镇地区。主力部队陆续进驻以淄川为中心的淄博及邻近地带,其中华东野战军司令部设在淄川县蒲家庄。第1、第2、4、6、7纵队及特种兵纵队,在胶济路西段之淄川、博山、周村、张店地区,第8纵队在临朐冶源地区,第3纵队在邹县之城前、平邑之庞庄地区,第9纵队在平度以北地区,第10纵队在章丘之相公庄地区,进行了一个月的集中整训。这次整军又称为“胶济路休整”,《第三野战军战史》将此评价为“华东野战军自解放战争开始以来最有成效的一次休整。” 二、华野淄川整军是贯彻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一次具体实践 1947年1月至3月间,毛泽东起草的中央军委致各军区及野战部队首长的电文中,多次对部队休整做出指示,其中也包括对华野整军的多次电示。 1947年1月2日,我华中野战军、山东野战军协同配合打响鲁南战役,中央军委在2日、5日、9日、10日、11日、14日、17日、19日、20日、21日的电文中,每每强调部队充分休整对夺取胜利的重要性。发出“以战养战,打一仗进一步”“补充新兵,恢复疲劳,准备再战”“加紧补训,不必急于打仗”“休整方能再战”“全军整训两星期”等若干指示。 鲁南战役后,山东、华中两大野战军合编为华东野战军。合编整训期间,中央军委于1月27日、28日致电华野陈毅、粟裕、谭震林,提出“部队休整情形如何,似宜再休息十天左右”“待其进攻再打为有利,一可使我军获得充分休整时间;二可……。” 莱芜战役前后,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多份电文,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提出“休整即是胜利”。2月3日,要求“休整部队利用敌大举进攻前夜,全军休整多一天好一天”。2月6日,再次强调“一星期至十天内在原地整训”“先打弱敌,后打强敌,力争主动,避免被动”。2月23日,莱芜战役大获全胜,中央军委对莱芜战役胜利后的军事工作作出指示:“休整若干天,整顿队势,然后进攻胶济路”。24日又电“主力休整五六天,然后举行胶济战役。”25日再电“休整数日即可向北攻击”“然后休整两三星期,约卯初又可向南作战。” 从战役进程看,华野正是按照中央的指示,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先打李仙洲这一弱敌,取得了战役的伟大胜利,乘胜迅速收复了淄川在内的胶济路沿线多个城镇,进驻淄川地区进行全面休整,进而投入下一场“后打强敌”的孟良崮战役。 华野主力进驻淄川地区后的3月6日,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致陈毅、粟裕等华东军区和华东野战军首长的电报,指出“你们主力五个纵队争取休整半月以上,甚为必要。”3月10日,再次电示陈毅、饶漱石、粟裕、谭震林:“三月份可全部作为休整时间,你们全军彻底休整一个月,以利尔后作战。”3月13日,华东局、华东军区、华东野战军领导人联名向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报告了部队休整计划:“我们在前指集议,传达和讨论中央时局和任务指示,开了师及纵队干部会议,商定部队休整到3月底。项目是:深入中央指示的讨论,如何去完成今年作战新任务,并整顿纪律和军事操习,……。” 遵照毛泽东及中央军委的指示,在国民党准备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的间隙,华东野战军主力部队在淄川地区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全面休整,为下一步迎接更大的挑战、取得更大的胜利做了充足的准备。 三、华野淄川整军与古田会议精神一脉相承 在华东野战军主力相继进驻淄川地区休整的同时,中共中央于1947年2月27日发出《关于在军队中组织党委会的指示》,要求“根据古田会议决议的原则,组织军队中各级党委会”“加强党对于军队的领导作用,使各种工作能更好的进行。” 3月8日至11 日,华东军区和华东野战军在淄川城东的大矿地(当地称大荒地)召开了野战军纵队及师以上高级干部会议,贯彻落实中央指示,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军事训练、政治动员、纪律整顿、拥政爱民等各方面,部署全军各级开展系统整训。华野司令员兼政委陈毅作了增强部队组织纪律性、反对不良倾向、加强政治工作制度的报告。 陈毅在政治报告中指出:要遵循四军九代决议,整顿加强部队政治工作,成立各级党委,大家要服从党委的领导。这里的“四军九代”即1929年12月28日至29在上杭古田村召开的中共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史称“古田会议”。古田会议决议规定了红军的性质任务,肯定了党对红军的领导原则,明确了军事和政治的关系,确立了处理官兵关系、军民关系的原则,强调进行马克思主义和党的正确路线教育,成为红军和后来的八路军、新四军及人民解放军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陈毅在报告中提出整训的三大工作是:政治整训、军事整训、军民关系。特别是强调改进部队政治工作,开展思想教育,加强群众纪律,密切军政军民关系,保证集中统一等。 陈毅在报告中强调,加强政治教育、反对本位主义。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参加政治工作,执行党的指示号召。各军事机关也要执行党中央毛主席的战略思想,否则,就会变成技术机关。我们是人民勤务员,要关心和注意人民事业的利益,不能只注意自己一个单位、一部分的利益,必须照顾大局全体,以人民利益为利益,作为一个螺丝钉,局部利益该牺牲就要牺牲;如果不是这样,就要变成人民事业的障碍,违背本心初志。 陈毅在报告中要求,进行群众纪律教育,密切军政军民关系,巩固人民战争基础。强调政工人员、军事指挥人员,特别是部队高级指挥员要亲自注意维持纪律,发挥更大作用,为人民而战,就处处为人民打算。特别提到了军地“双拥”:山东提出拥军,特别是拥新四军,部队提出要拥政爱民,两方面合起来,就能解决任何困难了。在讲到支援战争时指出:要对山东人民说明,把全部人力、物力拿出来支援战争,帮助山东以外的地方获得解放。在讲到军队与地方的关系时强调:对部队、对地方,要看不同的特点来进行解释,各找缺点是不好的,要说服教育,要互相尊重。在讲到纪律检查时要求:吸收地方团体、支部代表参加,增进军民了解。在讲到整顿纪律时指出:有些破坏纪律的现象,根子在上面,不能简单怪下面,整顿纪律,就要从这方面着手。在讲到民伕问题时提出:行军要布置如何自己带走部分物资,一个纵队几万人,动员起来没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在讲到说扩充兵员时指出:说服山东农民到主力当兵,解放区新来的经过土地改革的新兵,是我们的骨干,要保持一定百分比,只有以他们为骨干,基础才能更强固。 这些内容和要求与1929年12月的古田会议精神可谓一脉相承。 岁月不居,风物留痕。如今75年过去,华野淄川整军已然渐行渐远。让人欣慰的是,作为那段历史亲历者的舒同先生题写的“华野整军纪念”已勒贞珉,见证那段峥嵘岁月的司令部旧址、大矿地会议旧址保存尚好,不断昭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真理,使后人能够鉴往知今,莫忘来路归途,成为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资源。 (张良波)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