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淄川党史史志>地方党史>党史事件

中共淄博支部的建立

发布日期: 2023-02-10 08:32:17 浏览次数: 字体:[ ]

山东矿业工会淄博部成立后,王尽美、邓恩铭等抓紧了淄博矿区党组织的创建工作,开始物色和培养工人运动中的先进分子,并发展他们入党。1923年2月,京汉铁路“二七”惨案发生后,中共济南支部派王用章到淄博组织“胶济铁路后援会”,声援京汉铁路工人的斗争。在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中,青城(现属淄博市高青县)人史文彬是这次工人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在组织“胶济铁路后援会”期间,王用章发展淄川县洪山宪章照相馆的周宪章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是淄博地区发展的第一名党员。10月,王尽美亲自赶到淄博地区,与淄博的同志研究迅速建立党组织问题。这期间,王尽美介绍煤矿工人史长森入了党。11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一大代表、中共北京区执行委员会委员长王振翼,经邓恩铭介绍,由青岛返回济南途中,在张店与七八位工友谈了3个多小时,鼓励他们坚持铁路工会的斗争。接着又到淄川第二小学,与进步教员就组织全县小学教师联合会问题进行了交谈。王振翼的这些活动,对淄博筹备建立地方党组织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924年3月,邓恩铭再次到淄博指导组织矿工开展工人运动的同时,时刻不忘淄博党组织的建立工作。这期间,邓恩铭介绍曾参加过五四运动,并在淄川大昆仑炭栈工人抗“教育捐”斗争中表现积极的淄川县立小学教员赵豫章入了党,介绍郭粹甫、周济南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4月,为加快淄博地方党组织的建立工作,邓恩铭又派蒋敦鲁从青岛铁路局返回博山,从事革命活动。这期间相继入党的还有王敬斋、张凤翔和郑子洲等人。王尽美、邓恩铭等人的这些工作,为淄博地区建立党组织做了充足的准备,极大地促进了淄博地方党组织的筹建工作。

5月10日至15日,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在上海举行,王用章代表中共济南地方执行委员会出席了会议。会议确定王用章为特派员,领导开展淄(川)博(山)矿区工人运动和发展建立党组织的工作。王用章会后立即到博山沙子顶煤井,加紧开展发展党员、组建党组织的工作。

至1924年6月底,淄川、博山、张店地区已有王用章、王复元、周宪章、赵豫章、王敬斋、于占麟、张凤翔、史长森、郑子洲9名共产党员,还有3名团员即将转为共产党员,已具备了建立地方党组织的条件。在王尽美、邓恩铭的指导帮助下,1924年7月,经中共中央批准,淄博地区第一个党的基层组织——中共淄博支部(亦称中共淄博矿区支部)正式成立,王用章任书记,直属中共中央领导。

中共淄博支部是继济南中央直属支部后,山东建立的第二个直属中共中央领导的支部。中共淄博地方组织的建立,是淄博革命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她的诞生是王尽美、邓恩铭等革命先驱不懈努力的结果,更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与淄博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必然产物。

中共淄博支部建立后,一方面加强调查研究,组织开展对工人的宣传教育工作;另一方面,立即加强了党组织的建设,特别是加强了党员的发展工作。首先批准3名团员转为中共候补党员,后又发展淄川煤矿工人术传耀、张店铁路工人李青山等人入党,使淄博地方党组织队伍不断壮大。为了加强和统一各地党组织的领导,1924年10月,中共中央巡视员尹宽到山东考察并指导工作。11月来到淄博,与中共淄博支部书记王用章一起同煤矿工人交谈,启发和鼓舞工人团结起来与中日资本家进行斗争。尹宽指示王用章“今后要想法结识井下工人,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找出他们当中的紧迫问题,组织工会,发动斗争。”随后,他在王用章的陪同下,又分别到淄川、张店等地进行巡视,对各地党组织的状况及如何开展工作提出了具体意见,进一步沟通了各地党组织的联系,促进了党组织的发展。1924年底,中共淄博支部共有党员22人,占全省党员人数(49人)的近一半。

中共淄博支部像一座光芒四射的灯塔,给处在漫漫黑夜中的淄川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指明了前行的方向。从此,在党的旗帜指引下,淄川人民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不屈不挠,勇往直前。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