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淄川党史史志>地方党史>党史人物

王尽美
(1898—1925)

发布日期: 2023-02-10 08:42:06 浏览次数: 字体:[ ]

王尽美,原名瑞俊,中共一大后改为尽美。山东省莒县大北杏村(现属诸城市)人。中共一大代表、山东党组织的缔造者和早期领导者。

王尽美出生在一个佃农家庭里。他出生前4个月,父亲已在贫病交迫中与世长辞。祖母、母亲在极度悲痛中捧着他这颗“独苗”挣扎度日。一家三代仅靠婆媳二人纺线的微薄收入聊以糊口。

王尽美的青少年时期,正是国家民族危机四伏,劳动人民灾难深重的年代。中国人民挽救祖国危亡的斗争,进步教师的启迪,使他萌生了民主主义的思想。19184月,他考入了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期望通过教育事业,使同胞们“更换上光明纯洁的思想”,以振兴中华。

五四运动后,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等共产主义者在各地组织、创办的革命社团和革命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吸引着千千万万的进步青年。这时,王尽美联络进步学生邓恩铭、王志坚等11人,发起组织了“励新学会”,出版了《励新》半月刊,以促进新文化、新思想的研究和传播工作。他经常把自己学习革命思想的心得向会员们作介绍,其精辟的见解,令人折服。他还曾到人声嘈杂的闹市作过讲演,也到景色宜人的大明湖畔进行过宣传。事实表明,他已经由一个民主主义者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

继上海、北京之后,党的一大召开前,山东也建立了共产主义者的秘密组织,并出版了《济南劳动周刊》。济南劳动周刊社的成员,除王尽美、邓恩铭外,还有王翔千、王复元等。1921年春,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成员有王尽美、邓恩铭等人。

19217月,王尽美和邓恩铭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给与会代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毛泽东同志后来曾非常动情地介绍说:“王尽美耳朵大,长方脸,细高挑,说话沉着大方,很有口才,大伙都亲热地叫他‘王大耳’。”董必武同志1961821日在《忆王尽美同志》一诗中写道:

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舟泛语从容。

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

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以后,王尽美回到山东,全心全意地为创建党的地方组织而积极工作。后他被校方除名。从此,年方23岁的王尽美,脱离了学生生活,走上了职业革命家的道路。1921年冬,王尽美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会议后,特邀中共北京区执行委员会书记、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主任罗章龙赴山东考察,并陪同他到淄博矿区实地考察矿区产业工人生活情况,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和理论,物色工运先进分子。

他们深入淄川、博山的铁路和矿区,在工人低矮黑暗的窝棚里,和工人亲切交谈,启发工人们要摆脱受苦受难的困境,就必须组织起来,团结一致,同中日资本家作斗争,谋求自身解放。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第一次到淄博矿区工人中开展革命活动,点燃革命之火。到1924年淄博地方党组织成立前,王尽美因工作需要先后两次到淄博矿区,不遗余力地对淄博矿工进行宣传教育,启发工人觉悟。

19221月,在革命导师列宁的直接领导下,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了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王尽美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同邓恩铭、张国焘等人一起参加了这次大会,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回国后,参加了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26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山东支部成立后,王尽美派参加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归来的王用章到淄博矿区,开展矿工运动。6月下旬,王尽美在召开了山东第一个工会组织——津浦铁路济南机厂工会成立大会后,立即赶来淄博,亲自指导建立淄博矿区的工会组织。王尽美不仅到电气部、机器部、库房部、医务部等处,了解那些文化技术较高职工的意见和要求,还和王用章一起,深入淄川、十里庄、南旺、大昆仑、南定、西河等矿区工人中,了解工人的劳动生活状况,倾听工人的呼声和愿望,并向工人们宣传革命道理,启发工人们要组织起来,建立自己的组织,谋求自身解放。

625日下午7时,淄川、南定、博山、西河一带的煤矿工人代表250多人,在洪山马家庄机器图算学校院内,召开了矿业工会淄博部发起会。在成立大会上,淄博工人第一次喊出了“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反对资本家的剥削与压迫,争取自身解放”的口号。王尽美在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我们工人是创造世界的主人,可如今我们数万炭矿工友们,还长久屈服于资本家剥削之下,每天埋在矿井下的炭堆里,一滴汗一滴血地做十几个钟头的工,像埋在地狱里,暗无天日,稍一不慎,还要连命舍上,而工钱仅得二三毛钱,还要受冻受饿。我们创造的亿万财富,哪里去了呢?被资本家剥削去了!这是何等不平的事啊!我们工友们的地位是很尊贵的,是有能力的,我们要团结起来,组织与自己谋利益的团体……”长期在黑暗势力统治下受压迫受屈辱的矿工们,听了王尽美的讲话,都非常感动。纷纷表示,要团结起来,谋自己的利益,争自己的人格,共同与资本家作斗争。会议选举成立了淄博第一个工会组织——山东矿业工会淄博部,通过了工会章程。

会后,王尽美亲自撰写了《矿业工会淄博部开发起会志盛》一文,记述了这次大会召开的盛况。79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山东支部独立创办的《山东劳动周刊》第一号上发表了王尽美的这篇文章。文章热情赞颂淄博矿工的觉悟,称赞矿业工会淄博部的成立是“中国劳动运动中之曙光”“山东劳动界空前之盛举”,并兴奋地指出,“劳动运动的新潮,中国比起各国来已显落后又落后了。尤其在中国北方的山东省,更是长夜漫漫,不见一线曙光,又谁知底层在黑暗势力之下的矿工队伍里,竟于不知不觉之中发生此空前盛会,真令人惊异!真令人佩服!我们在欢乐到无所置词了,只好表示一百二十分的诚意欢呼:山东矿业工会淄博部万岁!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呀!

山东矿业工会淄博部是继津浦铁路济南机厂工会之后山东建立的第二个工会组织,是山东第一个矿业工会。它的建立标志着淄博工人阶级开始由“自在阶级”向“自为阶级”转变。尤其重要的是,它唤起了广大矿工团结斗争的意识,扩大了党在群众中的影响,为淄博地方党组织的创建奠定了雄厚的阶级基础。

19231月,根据王尽美的指示,张店车站进步青年李青山协助王复元,组织开展张店车站铁路工人运动,创办了张店第一个工人组织——张店铁路工会。3月初,根据中央决定,王尽美重回济南,主持山东党的全面工作。以教员身份作掩护,来往于淄川、博山、青岛等地,领导全省的工农运动。同年8月,时任中共济南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的王尽美正在青岛开展斗争,听闻淄川鲁大公司“裁人”事件后,立即与邓恩铭商议发动工人进行斗争。10月,王尽美亲自赶来淄川矿区,深入井下工人居住的低矮潮湿的窝棚了解情况,鼓励工人们站起来与资本家进行斗争。

王尽美遵照党的指示以个人身份加入了国民党,并参加了19241月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改组了国民党,使之成为几个革命阶级联合的统一战线组织。会后,王尽美回到山东,开展统一战线工作。

1924年冬,孙中山应冯玉祥电邀北上,争取国家的和平统一。他在中国共产党的倡议和支持下,发起召开国民会议和废除不平等条约的人民运动。此后,各地纷纷成立国民会议促成会。同年12月,王尽美等同志在天津见到孙中山先生,由孙中山先生委派为国民会议特派宣传员。

19252月,王尽美在成立起青岛国民会议促成会后,又到淄博开展工作。2月下旬,与王哲到淄博、张店组织成立了两地的国民会议促成会,并召开群众大会,发表演说。同月,济南、青岛、张店、淄川等地党组织在济南召开联席会议,决定在济南地执委的基础上,成立中共山东地方执行委员会,王尽美被选为委员。

由于忘我工作,这时王尽美积劳成疾,感染了严重肺结核病,经常咳血。但他置生死于度外,仍抱病奔走于胶济铁路沿线,致力于革命运动,推动山东各地成立了国民会议促成会。在这项活动中,王尽美团结了各阶层人士,受到了人们的尊敬。

王尽美多才多艺,既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挥笔作画,并擅长弈棋,还能作歌谱曲。这为他深入群众,在群众中开展宣传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为了扩大党的政治影响,广泛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王尽美花费了很大精力,克服了重重困难,办报纸、出刊物。他在山东创办过《励新》半月刊、《济南劳动周刊》、《山东劳动周刊》等刊物,参与创办和编辑《晨钟报》《现代青年》《十日》等报刊。他以王瑞俊、尽美、烬梅等署名为这些报刊撰写了不少文章和社论。

19256月,王尽美因病重回到了阔别数年的故乡——北杏村。7月,因病情恶化,在组织的安排下住进青岛医院,可惜为时已晚。819日,这位年仅27岁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青岛医院与世长辞。他的灵柩安葬在北杏村。19597月,中共山东省委把他的遗骸迁葬到济南英雄山烈士陵园。

王尽美同志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为了共产主义事业而奋不顾身地工作,他呕心沥血,如同吐丝的春蚕,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革命,献给了人民。临终时他还口授了如下的遗嘱:“全体同志要好好工作,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和共产主义的彻底实现而奋斗到底。”

20099月,王尽美被评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