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淄川党史史志>地方党史>党史事件

马克思主义在淄川地区的传播

发布日期: 2023-02-16 08:38:19 浏览次数: 字体:[ ]

五四运动中的淄川


1919年上半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取胜的协约国在巴黎举行“和平会议”。中国代表在会上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在中国的军队等七项希望和取消二十一条及换文的陈述书。会议拒绝了中国的合理要求,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交给日本。北洋军阀政府屈服于帝国主义列强的压力,准备在和约上签字。消息传到国内,中国人民积聚已久的愤怒终于像火山一样爆发了。54日,北京学生3000余人齐集天安门前举行示威。他们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还我青岛”“诛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等口号,冲破反动军警的阻挠,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天安门前,举行抗议集会,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爆发。

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65日起,上海工人自发举行声援学生的罢工,几日内,罢工工人达到六七万人。随后,北京、唐山、汉口、南京、长沙等地工人也相继举行罢工,许多大中城市的商人举行罢市,形成罢工、罢课、罢市的“三罢”高潮。斗争迅速扩展到20多个省区、100多个城市。迫于人民群众的压力,北洋军阀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学生,并宣布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628日,中国代表没有出席巴黎和约签字仪式。

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五四运动爆发后,山东省济南、青岛等地也出现了群众运动的高潮,这些事件在淄博迅速得到响应。当五四运动爆发的消息传到淄川时,淄川高等小学的300多名师生举行集会。会上,校长王淑芸报告了“巴黎和会”的消息和北京、济南等地学生的五四爱国运动。全体师生个个义愤填膺,痛哭流涕。学生代表宋元禄等争先上台发言,愤慨陈词,声泪俱下,号召大家奋起救国。会后,学生们满怀爱国热忱和誓雪国耻之心,投入到罢课、游行、抵制日货的斗争中。同时,派出代表三番五次到县衙请愿,要求保障街头演讲不受任何阻挠。群众被学生的爱国行动所感动,自动设立茶饭招待一条路,支持学生的爱国运动。

淄川的五四爱国运动,后来虽然遭到反动当局的破坏,但这场爱国运动在推动淄川人民思想解放、接受新思想新文化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为后来马克思主义在淄川的秘密传播和共产党在淄川地区的活动奠定了思想基础。就当时的淄川地区来说,各地五四运动的积极开展,锻炼和鼓舞了进步青年和知识分子,教育了广大人民群众。淄川的工人阶级在运动中初步显示了巨大的社会力量,吸引了不少进步青年来到他们中间,宣传新思想,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学说,促进了工人阶级的觉醒。


淄川工人阶级队伍的初步成长


进入20世纪20年代以后,作为一支重要的社会政治力量,淄川工人阶级队伍初步成长起来,尤其是工人阶级队伍中的先进代表——机器工人的发展,为淄川矿区的工人斗争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随着近代煤矿业的发展,采煤机器使用的增加,机器工人的数量也逐步增加。1920年鲁大公司淄川炭矿已有机器工人2700余人,其他矿井中的机器工人也有很大数量的增长。这些机器工人大多是来自上海、济南、天津等地的产业工人,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受五四运动的影响和启迪,在进行科学技术和文化学习的同时,开始注意接受先进思想和学说。

1919年,淄川炭矿机器工人许鸿宾等为首发起成立了“淄川炭矿工人机器图算学校”。工人们自己筹集资金在洪山马家庄建校舍,设有机械、绘图、算术、语文等课程。参加学习的多是青年技术工人和工人子弟。他们在教学中,一方面提高工人的技术文化水平,一方面启发矿工们认识到自觉组织起来的必要性。

1921年,淄川炭矿职员、工人发起成立了“淄川炭矿工人补习学校”,设有采煤、地质、数学等课程,吸收青年机器工人参加学习,每期参加的有50人左右。该校前期在矿工中传播文化技术知识、组织矿工方面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后期被矿方控制,成为矿方统治工人的工具。

工人自己创办业余学校,是淄川炭矿工人运动的一个进步。它标志着淄博矿工运动已经从原始“结帮结伙”的斗争形式逐步走向谋求思想文化解放的阶段。


王尽美点燃革命之火

 

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开来。一些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与工人群众相结合的过程中,纷纷建立“康米尼斯特学会”(共产主义学会)和早期共产党组织,为建立工人阶级新型政党做准备。

1920年,王尽美、邓恩铭等人筹建了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该组织初建时,就非常重视在淄博矿区传播马克思主义。当时淄博矿区已成为全国三大矿区之一,有工人3万余人,是山东最大的煤矿区。特别是以淄川煤矿为中心的北部矿区,是近代矿业产业工人最集中的地方之一。因此,王尽美、邓恩铭等在研究工人运动计划时,把淄博矿区的职工运动作为山东工人运动的重点来抓,直接派员到淄川、博山一带矿区组织开展工人运动。

▲王尽美

19214月,王尽美派济南工人王用章到博山沙子顶煤井当机工,以此为掩护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工作。是年冬,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参加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会议后,特邀中共北京区执行委员会书记、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主任罗章龙赴山东考察,并亲自陪同到淄博矿区,深入煤矿、铁路、车站、工人居住区,实地考察铁路、矿山等产业工人生活状况,宣传马克思主义学说和理论,物色工人骨干,发动组织工人运动。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第一次到淄博地区开展革命活动。

1923年初,中共济南支部派王复元到张店,以机务段材料房“员司”(管理账目的职员)的公开身份,开展路工运动。根据王尽美的指示,张店车站进步青年李青山协助王复元,组织创办了张店第一个工人组织——张店铁路工会。同年8月,王尽美正在青岛开展斗争,听闻淄川鲁大公司“裁人”事件后,立即与邓恩铭商议发动工人进行斗争。10月,王尽美亲自赶来淄川矿区,深入到井下工人居住的低矮潮湿的窝棚,了解情况,鼓励工人们站起来与资本家进行斗争。

王尽美特别注意对煤矿工人的宣传发动工作,为了向工人们通俗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王尽美编写的这首歌谣,在工人中广为传唱:“工人白劳动,厂主吸血虫。工人无政权,世界太不公。工人站起来,革命打先锋!”

王尽美深刻揭露了资本家残酷剥削压迫工人的罪行,分析了矿工们遭受如此痛苦的原因,指明了怎样改变这种苦难生活的斗争方向。他细致地讲解了劳动创造世界、劳动人民是世界的主人等道理,并具体对什么是“剩余价值”、什么是“剥削”等马克思主义理论问题作了通俗的诠释。他满怀激情地对工人们说:“为什么我们辛苦劳动创造了大量财富反而吃不饱、穿不暖?这是因为我们创造的财富被强权者夺去了!”“创造世界的劳动者,受此待遇,太不公平了!”

王尽美对工人非常热情,主动和他们握手。满手炭黑的矿工们不好意思伸出手来。王尽美总是深情地说:“别看你们身上沾满炭泥,可是这两只手却能创造世界万物……”矿工们深受感动地说:“王特派员是我们的知心人,他能代表我们的利益,我们要跟他走!”

王尽美几次到淄博地区,促进了淄博地区党、团、工会组织建设和工人运动的发展,引导淄川炭矿工人多次取得了对抗资本家裁人、减薪斗争的胜利。


邓恩铭推动建党工作


19217月,邓恩铭和王尽美代表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一年邓恩铭才20岁,是唯一的少数民族代表。19221月,他作为中共代表之一,出席了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从苏联回到山东后,邓恩铭一方面大力宣传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一方面致力于党组织的发展和山东工人运动的发动。


邓恩铭

19228月,邓恩铭在列席了中共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后,即到淄博地区开展工作。他利用其叔父任淄川县知事的有利条件,深入县府机关、学校、矿井、工棚等处,广泛接触各阶层人士,宣传进步思想。调查了解工人的劳动、生活状况,启发工人觉悟,号召工人团结起来,同帝国主义和资本家进行斗争。他先后结识了淄川县立高等小学的进步教师赵豫章、郭粹甫等人,为党在淄博地区建立组织打下了基础。


淄川县立高等小学旧址,邓恩铭曾在此宣讲革命道理

为了便于接近工人,邓恩铭以淄川县洪山宪章照相馆作为秘密活动点,深入矿工家中,宣传革命道理,介绍苏联十月革命及全国各地工人运动的情况,耐心地启发教育工人认识自己的力量。

1923年,邓恩铭被山东党组织派往青岛开辟工作,后又回济南担任山东党组织的领导职务,但他时刻关心着淄博地区工人运动和党的建设工作。10月,他在青岛得知淄川炭矿要裁减工人时,异常愤怒,立即与正在青岛的王尽美商议发动工人进行斗争,并撰文刊登在《工人报》上,揭露中日资本家压迫剥削工人的罪行。1112日和21日,邓恩铭两次写信给中共中央,报告淄川炭矿的斗争情况。

邓恩铭还与赵豫章等人一起到淄川、博山,深入工人家中与工人谈心,了解工人劳动、生活情况。为了向工人们通俗地宣传马克思主义,邓恩铭用一把筷子不易折断的道理,教育工人们团结起来,同帝国主义和资本家进行斗争。

19243月,邓恩铭再次到淄川矿区开展工作。他深入到矿工居住的农村了解情况,分析斗争形势,鼓舞工人斗志。此时,他的父母连续来信催他回家完婚,又值舅父黄正华与表弟黄印寿要回贵州探亲,叫他同行。但邓恩铭忙于革命事业,毅然拒绝了这些要求。同年58日,他在淄川给父亲发去一信说:“儿生性与人不同,最憎恶的是名与利,故有负双亲之期望,但所志既如此,亦无可如何……三爷与印寿回南,儿本当同行,奈职务(指革命工作)缠身,没法摆脱,故只好硬着心肠不回去,印寿如到荔,问他就知道儿一切情形了。儿明天回青岛,仍就原事。”道出了他对革命事业的执着信念。

王尽美、邓恩铭为革命工作先后多次到淄川矿区,不遗余力地对淄川矿工进行宣传教育,启发工人组织起来与中外资本家开展斗争。这些工作,为淄川地区党组织的创建培养了干部队伍、奠定了思想基础,为淄川矿区工人运动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