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糖食品:文化赋能 “甜蜜”产业勾勒幸福画卷 | |||
|
|||
|
|||
和平鸽、棉花、稻穗、红旗、双喜等充满浓郁民族风格图案的“小奖状”,这是50年代的结婚证;牡丹玫瑰、石榴玉米齐上阵,“互敬互爱”印中间,这是60年代的结婚证。到了70年代,结婚证由“奖状”向证书过渡,且印有毛主席语录。直到1994年,民政部在全国统一了婚姻登记证的使用,这便有了从1994年到2013年的“护照式”婚姻登记证……在淄川区罗村镇华糖酥点文创园“喜从天降”大厅里,“囍”字剪纸从天而降,清末至今的上百张结婚证环绕厅内,置身其中,让人感受到浓浓地喜庆与甜蜜。 文化赋能,喜礼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 悬挂的“囍”字剪纸抬头可见、上百张结婚证陈列整齐、人生八喜的文化长廊令人眼前一亮、各色各样的糖果让人爱不释手......漫步在华糖酥点文创园里,到处散发着浓浓的喜庆与甜蜜。 华糖酥点文创园项目位于淄川区罗村镇新材料园区,总占地150亩,由华糖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计划投资4.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8亿元,主要建设生产制造中心、文化体验中心、电子商务运营中心、货物仓储运输中心、绿色农作物及农副产品深加工中心、游客体验中心。 近年来,华糖以中华喜文化赋美幸福零食,立志做好生态绿色食品,形成集艺术、生产观光一体化的现代文化型工厂,传承古法美食制作技艺,建设成为融合传统喜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品牌,既有烟火味,又有文化气,成为新兴文创地标、美德健康基地。在传统“人生四喜”的基础上,华糖酥点文创园打造出“人生八喜”文化长廊,通过讲述人生八喜典故、感知八喜故事,聆听从古到今的婚俗演变等,增加大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 创新研发,工艺融合助力企业走在前 酥脆的干脆面配上浓香的巧克力,一口下去酥脆香甜,让人回味无穷......华糖在国内首创的巧克力涂层面,一经面世便广受好评,在抖音平台年销售近50万单,跃居全国干吃面品类前三。这得益于华糖对生产工艺的创新研发和先进的生产线。 华糖酥点文创园立足挖掘中华传统美食文化和技艺传承,用现代化的工艺制造技术和传统手工技艺有机结合,创新创造适合本市最具特色的食品工业,以淄博酥点文旅特色商品为突破口,守护淄博,立足山东,走向全国。 创新是生产力,华糖重金投入研发和引进高级技术人才,不断创新技艺和制造工艺水品,丰富产品线布局,加大布局全国市场的品牌营销力度,打造山东淄博特色的酥点第一品牌,开启山东酥点文创品牌价值之路。 助农增收,特色产业酿造生活甜蜜蜜 花园式的环境、先进的生产线、忙碌的工人们......在华糖食品厂一派忙碌的生产景象。“我们正在加班加点的赶工,现在的订单都快忙不过来了。”华糖食品公司总经理曹振兵满脸喜悦。据悉,华糖现已开发出巧克力面、休闲米果、虾条虾片等30余款产品,采取线上、线下同步营销,已销往全国各地。 华糖酥点文创园实施农产品精细深加工,以提高种植户经济效益为中心、加工及基地种植为依托,品牌为引领、健康为主题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产业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加工、企业化高效管理,形成种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体系,这有利于提升农民种植积极性和形成规模效应、增加当地居民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收入。 “我们的华糖博物馆马上就建好了,作为一家集现代食品与文旅商品融合的食品生产企业,我们以中国传统“喜礼”文化为主线,探索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做大做强鲁中地区最大喜礼文化生产基地,让文化赋能,助力老百姓甜蜜生活。”华糖食品公司总经理曹振兵信心满满地说道。 通讯员: 孙美玲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