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淄川党史史志>地方党史>党史人物

马立训
(1920—1945)

发布日期: 2023-08-14 10:30:32 浏览次数: 字体:[ ]

马立训,山东省淄川县(现淄博市淄川区)人。八路军著名爆破英雄。

马立训家境贫寒,从小失去父母,12岁就到煤窑当小苦工。19404月参加八路军,被编入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四支队3营第12连(1942年春马立训所在连整编为山东纵队第1旅第31营第1连)。1944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班长、排长。他苦练杀敌本领,不断革新爆破技术,抗日战争中共参加40余次战斗,采用偷爆、飞行爆、空爆、连环爆等爆破方式,完成了20余次爆破突击任务,炸死日伪军500余人,被誉为“爆破大王”。

194010月,马立训随队到沂蒙山区作战。在进行反“扫荡”战斗时,他第一个报名参加小分队,随队先后攻克水塘岗、小红山、周家崮等险要据点。在拔除青驼寺据点的战斗中,他手提浇了油的“火”公鸡,烧毁敌据点。

1941年春,他协助战友炸毁莱芜吴家洼据点,炸死汉奸30余人。5月,驻沂水县日军出动700多人到朱宝庄抢粮。在反击敌人的战斗中,机枪手中弹牺牲,马立训立即接过机枪向敌人扫射,成功掩护部队冲进村去。在巷战中,他把机枪架在墙头,打死打伤多名日军。战后他被提升为机枪班班长。

19427月,马立训随部队在蒙山一带作战。他认真研究,反复试验自制炸药。在攻打岳家村日伪军据点的战斗中,他和战友总结爆破经验,连续三次利用军毯扎成炸药包,用手榴弹引爆,炸开鹿砦、围墙、碉堡,炸掉据点,最终使100多名守军被全歼,他也成为全团第一名爆破手。同年8月,在山东泗水县孙徐战斗中,他连续炸毁日伪军4座碉堡,炸死日伪军60余人。

194311月,在攻打鲁南柱子村的战斗中,马立训执行偷袭爆破任务,接近日伪军炮楼时被敌发现。他机智地隐蔽在壕沟内,用军帽吸引敌机枪火力,迂回近敌,炸塌守军圩墙和炮楼,为部队打开了进攻通路。

19445月,在攻打山东平邑县庞庄日军据点的战斗中,马立训炸开第一道障碍后,利用有利地形,又主动炸开据点门楼,部队得以迅速通过突破口向纵深前进。在鲁南天井汪围歼日伪军的战斗中,部队被一座10米高的四层碉堡的密集火力压制,他奋勇冲上去,炸毁碉堡,为部队进攻扫除了障碍。

19447月,马立训出席山东军区英雄模范大会。他在会上介绍了爆破事迹,受到军区司令员罗荣桓、政治部主任萧华的接见,被授予山东军区“特等战斗英雄”“山东爆破大王”称号。

19452月,在解放泗水城的战斗中,马立训抱着30公斤重的炸药包炸毁守敌为对付“神炮”修筑的坚固大碉堡,为大部队攻克泗水城扫清了障碍,为此,参战部队受到山东军区首长的通令嘉奖。之后,他又运用空爆、偷爆、飞行爆、连环爆一系列爆破技术,炸毁敌人的一个个据点。同年3月,在攻打沙沟崖据点的战斗中,由于国民党顽固派军队构筑的炮楼在斜坡上,难以实施爆破,马立训运用反复试验的空爆法,用木棍绑扎三脚架来固定炸药,逼近炮楼后,将炸药包送至炮楼半腰,冒着守军机枪的扫射,紧紧撑住木架,直至炸药即将爆炸的瞬间才转身隐蔽,一举炸毁了兄弟部队两天没有攻克的炮楼,夺取了沙沟崖战斗的胜利。

194583日,在攻打山东滕县阎村的战斗中,马立训带领爆破班冲锋在前,接连炸毁村外围的地堡。随后,他又率爆破组对东南炮楼实行爆破一举成功。在他率领2排全体战士向刚刚炸开的缺口冲去时,不幸被敌人的子弹射中胸部,壮烈牺牲。

战斗结束后,部队为马立训举行了追悼大会,《鲁南时报》刊登了他的英雄事迹。19459月,八路军鲁南军区命名马立训生前所在排为“马立训排”,滕县阎村为“立训村”,并在部队开展了“马立训式的爆破运动”。

20099月,马立训被评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201491日,被民政部公布为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