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乡村:历史沧桑说开河 | |||
|
|||
|
|||
开河村原处于淄川古城东关以南,约建于明初。因村民多开作坊造纸,名纸坊庄。后开挖护城河,改称开河。今属般阳路街道。明末清初的淄川名士李宪及其子李尧臣、李尧佐,清代后期农民起义领袖刘德培,都是开河村人。 李宪 李宪字王春,幼年时刻苦攻读。即使寒冬腊月也不生火,脚都冻坏了;一到春天就完整地蜕下一层皮,好像蝉蜕。所作文章气势磅礴,无边无际。明崇祯九年(1636)考取举人。清顺治三年(1646)会试中式。次年中进士,授浙江孝丰知县。孝丰地处浙东北山区,交通闭塞;有多股抗清义军活动,也有打家劫舍的土匪。一时人心惶惶。一天夜里,有一股义军要来攻城。恰巧李宪患病,听到消息后立即安抚百姓,又悄悄派人出城招募几百人,诈称援军已到,摇旗擂鼓,做出军队奔袭的样子。义军不知就里,只好退去。后来探听到义军首领为王某和陈某,于是用计招抚王某,让他立功赎罪。王某果然捕获陈某的母亲和妻子,献给李宪。李宪遂以为人质,招降陈某。陈某拒不投降,李宪便放回陈某的母亲和妻子,说:“扣押你们做人质吧,没什么用;杀死你们呢,又实在不忍心。你们回去告诉陈某,让他为自己的生命和前途好好想想。”陈某深受感动,趁夜间在石头上写下字。大意是只要李宪在孝丰任职,他绝不到孝丰地面上活动。陈某的义军不入孝丰县境,在邻县却活动频繁。邻近临安县的刘知县诬告李宪放纵盗贼祸害邻县。幸亏总督和巡抚了解详情,李宪才免于蒙冤。后来,陈某有一部下到孝丰县打劫。陈某立即将他斩首,向李宪谢罪。几年后,李宪因积劳成疾病死在任上。著有《养生录》100 卷、《四香斋集》30 卷、《〈黄庭经〉集注》。事迹被载入《济南府志》。 李尧臣 李尧臣(1642—1721),字希梅,号约庵。李宪长子。幼承家学,博览群书,专攻古文、诗词。15 岁考取秀才,与蒲松龄、张笃庆等结郢中诗社,切磋诗艺,结为至交,终生不渝;晚年同被推选为乡饮大宾。清康熙三年(1664),邀请蒲松龄到他家的醒轩共同研习八股文写作,蒲松龄为此写了《〈醒轩日课〉序》。古文辞写作造诣颇深。王士禛曾多次高度评价,称赞他的文章按照唐宋八大家的尺度衡量,也丝毫不差(见王培荀《乡园忆旧录》)。曾代王士禛作文,叙述王氏兄弟读书的情况,涉及庭院中的花草树木,犹如身临其地、亲口说出一般,谁也分辨不出是代人而作。精通文物鉴赏,曾汇集古代金石铭文,辨别真迹与赝品,编定次序。许多朋友带着疑难问题向他请教,都满意而去。康熙二十九年(1690)参与修撰《济南府志》,负责撰写寺观的有关章节,备受称赏。居家孝顺父母,友爱弟兄。一次盖房子挖出一些金银,就叫来弟弟两人平分。本县一官宦人家败落后卖掉亲生女儿,他筹钱赎回送归原主。著有《百四斋文集》10卷、《百四斋诗集》1 卷。精于书法,著有《笔势选要》1 卷、《明书谱》2 卷。其诗被辑入《山左诗抄》《淄川县志》。 李尧臣的孙子李师易,字惕若,秀才。为人老成持重,事母纯孝。其母翟氏活了90 多岁。他相继而死,享年 73 岁。李师易的儿子李无择、孙子李陈常也都考取了秀才。 李尧佐 李尧佐, 字龙友。自幼好学不辍,与兄尧臣互相砥砺。生平乐善好施,曾在村东捐地设置义茔,使许多穷人死后能够有地方殡埋。一次,出门捡到一具包裹,内有白银 100 多两。他耐心地在原地等候,直到失主找来全部送还。康熙九年(1670),淄川遭遇大水灾,他捐出地租 70 多两白银救济重灾户,还买来药品救助病人。待人宽恕,与世无争,有唐代娄师德的遗风。当时的人把他和李尧臣比作汉末被称做“难兄难弟”的陈元方和陈季方,被举为乡饮大宾。 李尧佐的孙子李师浑,字中涵,号白泉。乾隆年间秀才。能诗善书画,经常与社会名流相唱和。诗作被选入《般阳诗萃》。著有《剩园诗草》《我曰园诗草》,可惜都已毁于战火。 李师浑的两个儿子,一个叫李无坫,字粹石;另一个叫李无逸,字乃逸,也都考取了秀才,有诗被选入《般阳诗萃》。 李师浑的两个侄子,一个叫李金式,字如南,号知白;另一个叫李玉式,字佩箴,号耕云,也都考取了秀才,能诗并工于书画。父子、叔侄自相师友,一时传为佳话。 刘德培及其领导的农民起义 刘德培,字雪田,后改春田。祖籍四川。清初,其祖上跟随在四川当官的李宪而落籍淄川城东纸坊庄(今开河村)。刘德培之父刘资治以诉讼谋生,精通风水术。因多年无子,从麓村(今属龙泉镇)抱养一子。后刘资治妻生刘德培兄弟四人。他以养子为长,刘德培排行第二,故人称刘德培为二哥。刘德培自幼聪慧,勤苦好学,重义气,有志向。幼年进般阳书院读书,从师于历城贡生林吉。道光三十年(1850)院试考中秀才并居案首。院试时作赋《长笛一声人倚楼》,写出“满天月白,数点烟苍”等佳句,传诵一时。 当时,山东农民所负担的国家税赋,主要有地丁银和漕粮两种。漕粮是由运河运到京城供官府食用的粮食。后来折价交钱,各级官吏私自将折价银成倍增加,从中贪污自肥,使本已困苦不堪的农民到了无法生存的境地。当时,淄川知县是蒙古族人多仁。此人贪酷异常,把漕粮的合、勺零数都凑成升,即合勺成升,通过浮收盘剥百姓,激起人民的无比愤慨(注:合,此处读 ɡě,淄川方言音 ɡuō;勺,淄川方言音 shuó。均为当时容量单位,十合一升,十勺一合)。正在教书的刘德培义愤填膺,发动农民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抗漕斗争。 多仁得知刘德培是抗漕领导人,将其逮捕押送济南。行至历城韩仓,刘德培设计用酒灌醉押解的差役后逃脱。先在业师林吉家暂避;后潜回淄川,藏匿于好友蒲人芷(监生,今西河镇坡地村人)、司冠平(监生,今西河镇东坪村人)处,积极进行起义准备。 早在咸丰十一年(1861)二月,一支捻军曾打到淄川附近,旋即离去。当地封建势力惊慌失措,急忙组织团练抵御。十月,刘德培领导掀起第二次抗漕斗争,千余民众围城抗粮。多仁被迫取消合勺成升的不合理规定,铭文刊碑,立于城隍庙大门内。抗漕斗争取得胜利。 不久,多仁被免官,麟盛署理淄川知县。同治元年(1862)春,刘德培以防捻为掩护,成立武装组织信和团,自任总制。后以堵御幅军为由进驻靠近青石关的常庄,秘密与幅军联系。六月,刘德培率 200 余人到淄川西关设局,不断扩充力量。同时设兵布哨,受理诉讼,帮助民众索回城里、西关两处当铺赖账的赔银,增加了信和团的经费,扩大了信和团的影响。七月,刘德培派蒲人芷劝说麟盛让信和团守城。麟盛无奈,放松门禁。刘德培毅然将团局移驻般阳书院,控制了县团练总局的武器、火药。麟盛被革职,李凤韶继任淄川知县。 刘德培占据淄城后,当地反动地主豪绅组织武装与义军为敌。八月上旬,刘德培率军首战太河,打败地主陈知本的反动民团,镇压了陈知本、陈星灿父子,又消灭东坪、石门等地的团练,击败博山知县樊文达的军队。樊文达险些被生擒,派人向济南告急。山东巡抚谭廷襄派大兵增援。信和团见官军势大,撤回淄城。淄川知县李凤韶、汛官李鸿图密谋与官军里应外合破城,被义军逮捕处死。济南知府吴载勋因镇压不力,被清廷革职。山东巡抚谭廷襄先后从青州、兖州、登州等地调集军队围攻淄川城,均告失败。 同治元年十二月,义军在原县治东路北翟氏景山堂建立“大汉政府”,公开举起反清大旗。刘德培自称大汉德主,封杨训(临淄县人)为军师,陈海洋为大都督,姬魁(历城人)任飞虎队前部先锋,佛村孙广生为羽林亲军,王芬(新城县人,武生)、沈田、上官兴起(历城县人)、史无云(临淄县人)为各营总管,又令城中世家未逃子弟担任刑名钱谷之职,并仿照捻军建制建立黄、红、蓝、白、黑五旗军制,分设五旗总目。起义军的政治纲领是“灭清平满、重兴汉室”。废除清帝年号,改用干支纪年。军机处设在般阳书院,景山堂为宫院。大门前张贴对联:“只手挽乾坤,遣一旅直抵幽燕,伐暴除残,愿我民共登衽席,再见尧天日月;丹心辟宇宙,借片土而安齐鲁,攀龙附凤,与多士际会风云,再见汉代衣冠。” 同治二年正月,清廷派济东道吴泰朗率兵围攻淄川,在淄城西南高筑炮台攻城。刘德培派司冠平联络捻军增援,将清军击败。 三月,清廷调动驻守济宁、担负剿捻总指挥的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率 7000 多蒙古骑兵开赴淄川。僧格林沁抵达淄川后,抓伕要粮,高筑炮台,亲自督兵攻城,连续三次均告失败。清军各路援军陆续赶到,在菜园村北修筑长、阔各 30 余丈,高出城墙数尺的大炮台;在济南铸造重达 5000 斤的巨炮,更加凶猛地攻城。在鲁西南活动的捻军、教军 2000 多人在李成率领下进入淄川,与起义军并肩作战。 六月,僧林格沁又从蒙古、吉林、黑龙江等地调来援兵,总兵力达 3 万人。清军在城外列营 20 多座。捻军两次突围均告失败,大部捐躯。清兵在城西北筑起炮台,高出淄城数尺,轰击城内义军工事。义军长期坚守孤城,弹尽粮绝。二十二日夜,刘德培与杨训、姬魁率义军冒死填壕向东南突围,从城东北杀开一条血路边战边退。清兵追至今寨里镇井筒村一带时,义军仅剩200余人,据大白山与清军相持。刘德培宁死不屈,杀死妻女后自刎殉国。杨训、姬魁等 200 余人被俘。王登清带着兄弟几人杀出重围,连夜飞奔三百余里回到故乡。回乡后潜心授徒,所著《神枪谱》《飞刀谱》至今流传。80 岁时,功力仍不减当年。逝世于宣统三年,终年 87 岁。 六月二十三日,僧格林沁下令屠城。刽子手们曾立大旗一面,并叫喊:“凡胁从被裹者,皆投旗下免死。”但淄川的男女老少没一人站到旗下。一时间,大街小巷尸骸累累,惨不忍睹。次日,僧格林沁又将杨训、姬魁凌迟处死,将刘德培碎尸万段,并割下三人头颅分挂东、西、北门。 刘德培起义是淄博近代史上反帝、反封建的一次规模最大、最有影响的农民起义。它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在淄博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一页。直至若干年后,淄川地区还流传着这样的歌谣:“抗漕都亏了刘二哥,我们纳粮才分清了升、合、勺。” (彭延文 蔺开庆)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