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处口袋公园融入市民15分钟生活圈 | |||
|
|||
|
|||
淄川区加快推进口袋公园建设,助力市民融入“十五分钟生活圈”,让市民出门进公园享受惬意和绿色空间。 近年来,淄川区将口袋公园建设作为重点工作之一,统筹社会各方力量共同推进口袋公园项目建设。将公园融入人民的日常生活,目前,已建成42个口袋公园,为市民提供了便捷、舒适的休闲场所。在“口袋公园”的建设过程中,注重挖掘利用城市内的边角地、零碎地、闲置地,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将它们变为周边市民健身、散步的好去处,既增加了城市的绿化景观,也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健身休闲活动场所,满足了群众对“300米见绿、500米进园”的期盼。这些口袋公园注重景观营造和植物配置,注重功能配套,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绿化景观,改善了城市环境质量。 研究表明在公园待20分钟以上会让人更快乐、身体状态更好。为了助力市民融入“十五分钟生活圈”,淄川区园林绿化和公园管理服务中心在规划口袋公园时,充分考虑了市民的出行时间和距离,方便市民步行到达,持续增加绿地面积,大大提高了公园的可及性,让逛公园成为一件更“随心所欲”的事。在建设中,采用新颖的园林造景手法,塑造出多姿多彩的园林绿化景观。注重“口袋公园”的文化性和功能性融合,在口袋公园内注重宣传立牌、景观雕塑与趣味互动栏的设置设计,打造了一处处文化宣传新阵地。这些举措极大地提高了市民的休闲便利性,让绿色空间和文化熏陶真正成了市民生活中的一部分。 口袋公园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还为群众提供了便捷的休闲场所。在口袋公园里,市民可以散步、健身、聊天、阅读等,享受绿色空间带来的舒适与惬意。同时,口袋公园也成了邻里交流的重要场所,增进了社区凝聚力和居民之间的友谊。“这‘口袋公园’就在家门口,里面有花有草有树,还有长凳、有宣传牌,几乎每天都来锻炼,感觉心情特别好!”家住柳泉小区的居民张女士表示。 淄川区将继续加大口袋公园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公园设施和服务功能。积极探索新的建设模式和管理机制,逐步提升口袋公园的“颜值”,为市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不断提升市民幸福指数。 作者:王娜 高玉娟 李芳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