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总工会:打造综合性社区职工之家 破解“小三级”工会阵地建设难题 | |||
|
|||
|
|||
过了中午送餐时间,店子社区“职工之家”大厅内宽敞明亮、环境温馨舒适,三五外卖送餐员正在手机充电、看书聊天、饮茶品茗。 “社区‘职工之家’为职工提供了一个优质的消暑纳凉、学习提升、休闲交流的平台,大家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之余到‘职工之家’放松,实现了劳逸结合,能够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工作。工会和社区为我们职工会员办了件大事。”送餐员小赵高兴地说。 区总工会坚持把社区作为“小三级”工会阵地建设突破口,探索在社区层面打造综合性职工之家,将服务职工延伸到职工居住社区,让职工在8小时以外,有地方休闲娱乐、思想交流,为包括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农民工等在内的广大职工群众提供工会服务,打通联系服务职工“最后一公里”。 坚持科学谋划,构建阵地建设工作体系。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将社区职工之家建设作为全年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实施区总工会领导帮包工作机制,上下联动,合力突破。加强工作督导,组织召开全区工会工作调度会,及时调度工作落实进度。二是建立制度保障。将社区职工之家建设纳入全区工会系统“揭榜挂帅”项目,并列为《淄川区“党建带工建、党工共建”评估办法》重要内容,以制度保障“小三级”阵地建设推进落实,11个镇街、开发区总工会揭榜新建社区职工之家。三是坚持试点先行。培育打造试点样板,以点带面,切实抓好“小三级”工会阵地建设成果转换,有序推进全面铺开社区职工之家扩面提质工作。 坚持工会赋能,打造阵地建设“淄川模式”。一是项目引导助推阵地建设。区总工会连续两年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项目评选,每个项目补助经费2万元,重点向社区(村)职工之家建设项目倾斜。二是改造提升完善阵地功能。积极对接镇街、社区,对具有较好公共服务设施的社区,安排专人指导完善改造提升,拓展传统“四室一场”配置,延伸法律维权、工会驿站等服务功能。指导将军路街道公孙社区利用现有资源,在社区“大家小院”基础上建设社区职工之家,增设妈妈小屋、职工书屋、职工子女自习室、舞蹈练习室、心理咨询和法律维权室等功能室,为社区职工群众提供更完善的服务。三是盘活利用闲置资源。按照因地制宜、务求实效原则,整合职工之家、工会驿站等政策,鼓励镇街、社区利用闲置资源一体规划建设。钟楼街道店子社区把职工之家与工会驿站有机结合,打造为具有标志性的“会站家”一体24小时社区职工之家,延伸服务到周边环卫工、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 坚持实效导向,加强阵地建设科学评估。一是制定建设标准。出台《淄川区总工会社区(村)职工之家建设标准》,明确建设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设置区总工会统一标识、形象,配置“四室一屋”功能室,提供工会普惠服务项目等具体建设标准。二是严格评估验收。以“观摩+展示”的方式对建设及运营情况综合评定,对成效明显,影响示范力强的进行宣传推广,并采取以奖代补形式予以激励。三是注重发挥实效。规范管理社区职工之家,制定运行机制,对社区职工之家管理细则、活动组织明确标准和要求,把职工之家作为展示工会工作重要窗口,确保阵地作用发挥。 截至目前,区总工会在“改建并行”“以奖代补”驱动下,累计投入36万余元,撬动多方投入180万余元。全区已建社区综合职工之家16家,建设总面积约9600平方米,辐射职工群众7万余人,基本实现了镇街、开发区全覆盖,今年开展各类文体活动82场次,提供服务惠及7600余人次,真正实现工会工作接地气、聚人气、有生气。 作者:李锴 李翠丽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