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淄川:多维发力构建“成长心护航”体系破解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难题 | |||
|  | |||
| 
 | |||
|   今年以来,区教体局将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纳入一把手改革事项,创新实施“成长心护航”工程,通过“建队伍、强体系、优机制、聚合力”四维发力,构建起覆盖全域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已打造7所心理健康工作领航学校,累计开展心理咨询服务超400小时,覆盖师生6000余人次,学生心理危机响应时间从48小时缩短至24小时,相关做法在多家省级主流媒体推介。 创新“样板引领+专业赋能”模式,建强心理健康教育骨干队伍 一是打造领航样板集群。在中小学遴选10所基础好、积极性高的学校,启动“心理健康工作领航学校”创建,印发《淄川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细则》,从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四个维度构建标准化工作模式,目前已培育7所覆盖城乡各学段的领航学校,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经验。二是实施教师专业提升计划。遴选145名专兼职心理教师,制定专项培训方案,采用“线上+线下”、“理论+实操”结合模式,开展专题讲座、工作坊等培训,内容涵盖心理测评量表解读、危机干预技巧等核心模块。三是建立跟岗学习机制。与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合作,安排专兼职心理教师跟随7名驻校专家跟岗学习,累计跟岗时长超上百小时,教师识别学生心理问题准确率提升60%,自主开展团体辅导能力显著增强,改革后学校自主组织心理辅导活动次数较之前增长2倍。 构建“医教联合+闭环管理”体系,织密学生心理健康防护网 一是打造医教协同服务闭环。与市精神卫生中心建立深度合作机制,由医院派驻7名心理专家每周两天下沉学校,开展个体咨询、团体辅导、专题讲座等服务,形成“全员筛查—专业干预—跟踪回访”的闭环模式。截至目前,专家团队累计开展个体心理咨询190余次、团体心理辅导24场,服务总时长近250小时,帮助30余名重点学生缓解心理困扰。二是建立动态监测台账。指导学校每月开展“重点学生”排查,按照“一人一档”标准建立“心理危机动态管理台账”,由教体局专班团队联合驻校医师共同推进干预疏导工作。改革以来,共建立重点学生档案486份,干预有效率达88%,学生因心理问题引发的极端事件发生率同比下降70%。三是完善四级朋辈关怀网络。在学校构建“校级—年级—班级—宿舍”四级朋辈关怀体系,选拔培训“心灵天使”志愿者800余名,负责及时上报学生异常情况。通过该网络,累计提前发现并介入心理危机事件37起,危机响应时间从48小时缩短至24小时,响应效率提升50%。 打造“部门联动+资源整合”链条,凝聚心理健康教育协同合力 一是建立多部门应急联动机制。联合区委政法委搭建专项联动平台,对曾有自伤倾向、存在严重不良行为的学生,协调公安、社区力量及时介入干预,累计开展联合干预行动5次,成功化解高危风险事件2起,干预成功率达100%。二是构建家庭支持服务网络。联合妇联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指导活动50余场,覆盖家长超3000人次,家长对孩子心理问题的认知准确率从65%提升至92%,家庭参与心理教育的积极性显著提高。三是开通专业咨询服务通道。与共青团联合设立“12355”青少年心理热线,安排专业人员24小时值守,累计接听咨询电话420余个,解决亲子沟通、学业压力等问题386个,热线满意度达96%。同时,整合社会机构资源,引入3家专业心理服务机构参与学校心理健康工作,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格局。 作者:区教育和体育局 |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