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园林绿化和公园服务中心:让古树“老有所依” 圆居民 “愿望清单” | |||
|
|||
|
|||
在淄川城区仅有4株古树,它们宛如“活化石”与“活文物”,静静见证着般阳古城的悠悠历史与深厚文化传承,菜园社区内的一株国槐便是其中之一。这株国槐拥有120年树龄,胸径达1.15米,属于国家三级保护古树名木 ,尤为珍贵。随着菜园社区安置房项目正式开启施工建设,古树国槐与规划建筑物最近处仅数米距离。由此,如何协调古树保护与工程建设之间的矛盾,实现千年文脉与民生工程和谐共生,成为区园林公园中心亟待破解的关键生态命题。 划定保护红线,使古树国槐“老有所依” 面对古树保护与工程建设的矛盾,区园林公园中心多次深入社区古树现场开展调研,广泛向周围居民征求保护意见与建议。依据《山东省古树名木保护办法》以及《淄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法规文件分别向办事处、社区和施工部门告知古树依法保护与工程建设避让要求。同时,结合市业务部门针对菜园社区古树国槐提出的保护建议,区园林公园中心联合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等相关部门开展现场办公,精准划定古树国槐保护红线,要求施工方严格依法依规施工。通过一系列举措,让古树国槐的保护做到有制可依、有规可守、有序可循,确保古树得以“老有所依”。 立足行业服务,促居民“愿望清单”实现 区园林公园中心对施工方提交的古树国槐保护方案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可行性审核,并提出具体修改意见。古树保护涉及的6家单位召开了联席会议,会商古树国槐保护方案,并依据各自工作职责落实古树国槐保护方案和监管措施。 经过一个半月的不懈努力,区园林公园中心成功化解了社区安置房项目与古树国槐保护之间的矛盾。不仅使古树国槐“老有所依”,也让社区居民保留古树的愿望得以实现。古树国槐与菜园社区的人文景观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社区居民也将继续享受到古树国槐带来的绿色福祉,感受历史与现代和谐交融的美好。 作者:杜璇 王萍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