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四石牌坊小记 | |||
|
|||
|
|||
田宗明 龙四村石牌坊在淄川城东南十五里,建于二一三年,资费为村民自筹。乘车而往,不用下车,远远地就会看到龙四村石牌坊。龙四石牌坊中门之上石刻:龙口玉石街,五个金字。 龙四石牌坊是四柱、三门、三横镇的架构,石牌坊顶部有石牌楼,三层渐收,下面二层左右各两个石牌楼,顶层一个石牌楼,共五座石牌楼。门柱前有两对石雕狮子,狮子有底座,二个底座四面玉珠金丝帘图,二个底座四面奇草异绘花图。 石牌坊四柱皆龙盘而上,每柱一条龙,共四龙。四柱居四维,龙盘擎天柱。是谓天,天行必健。牌坊龙影闪跃,有诗赞诵: 巍峨牌坊立苍穹, 四柱盘龙气势雄。 鳞甲耀光迎晓日, 爪牙张处御长风。 身缠玉柱威姿显, 目蕴灵芒瑞气融。 静守山川千古岁, 沧桑阅尽韵无穷。 又有诗曰: 牌坊高耸入云涯, 柱上神龙绽异华。 每守乾坤添韵彩, 常凭浩气护烟霞。 蜿蜒体态彰祥瑞, 抖擞精神映物华。 岁月悠悠情未改, 千秋故事颂龙家。 每柱有底座,每个底座饰雕各六条龙,共二十四条龙。四座应四时,春夏秋冬;二十四龙应二十四节气,年年轮回。是谓地,地载必德。叹曰: 四柱巍峨气势昂, 盘龙绕柱韵悠长。 一柱一基呈气象, 六龙六处映祥光。 四基暗合四时序, 廿四犹符节气章。 岁月轮回从未改, 牌坊千古傲风霜。 谁人不敬仰龙德盛品,谁人不向往幸福美好: 龙盘玉柱傲苍穹, 底座雕龙韵不同。 一座六龙腾瑞气, 四时轮转福寿浓。 廿四风物皆含蕴, 千古人文在此中。 静看春秋多少事, 牌坊熠熠耀时空 。 门上三层五座牌楼下,每楼下各横二龙,二层八龙。牌坊顶牌楼下飞四龙,双面二十四龙。楼脊共有八条龙。石牌坊有五个字:龙口玉石街,双面字,又是两条龙。外加青龙山一条龙,龙西湖一条龙,共六十四条龙,正合《易经》六十四卦之数。 牌坊清秀映碧霄, 玉龙六十四爻昭。 盘旋四维擎天柱, 静守基台瑞气飘。 暗合易经藏妙数, 纵观今古叹丰饶。 风云变幻皆含纳, 自蕴奇观意美娇。 四个大石狮子静守石牌坊前,一对石狮手抚幼狮,一对石狮胸挂一狮,共八狮。八狮六十四龙,微妙玄灵,各具通和。正是: 三门四柱五牌楼, 八狮六十四龙游。 玉珠奇花灵云图, 镂空石雕玄美收。 自古龙口多吉瑞, 而今诚德守心头。 轻赋倡平时下盛, 敢教帝王欲自留。 石牌坊坐西朝东,正冲着往东面山上的一条路。顺此路东行三、四里,便是龙四村的青龙山。青龙山由北向南如一条奔腾欲飞的青龙,故而得名青龙山。石牌坊正处在青龙山脚下。石牌坊与青龙山遥相呼应,石牌坊便成了青龙山的山门。青龙山树木葱秀,林影翠珠。草木润而玉藏于山,德品至而察观于行。石牌坊静雅若士,随风就雨。如此构制,自成风水。常居此地必福禄倍至,康寿天齐。仅此一点,足显石牌坊匠心独运,灵性满藏。非高人献策,难成福地,无大师谋筹,不得其真。 贮立青龙山顶望石牌坊,玉石天涯有价,锦帛层霄如纱。依附石牌坊瞭探青龙山之顶,似风吹眉黛,纵春弦戏雨。轻触有秦瓦之韵,复视具汉唐之风。夏雷滚滚偶惊枕梦,暗度星汉商参;金风疾疾时抚樯灰,沧溟树车鸿影。登临远望,看银潢倒泻,星斗斜流。时得龙吟,揽汉唐九龙宫檐,挑俏而宛良驹闪过。静游石坊,若倾听哨笛幽扬,吹残败絮,似观赏静水流深。龙睛异彩,舞裙溢香,火而有焰,水而生波。灵台寻仙,齐地云动而风生水起;般河偎随,万物皆待风调雨顺。矜慈有嘉,托明月以明德;智仁若盛,化青霜以青冥。长空雁回,大写幸福。 古之建牌坊,以彰功勋伟名;今之建牌坊,以承仁德忠孝。谨以为赋。 龙盘石柱,若出莲荷之水,一跃而涌人才者众;祥云萦绕,必达殿上独步,三甲而列魁罡者多。蛟龙入梦,腾游于几案,董仲舒而成《春秋繁露》;凤凰栖息,静落于牍笺,杨雄集著《太玄》。四真龙依柱盘风,遒劲拔地,吉日托于天庭,福降红尘。祥云舞弄,紫鳞驰奔。蹴踏飞花,似龙媒疾逝;康宁安盛,凭岁月中和。坚守流年,若圣人抱朴;定执累月,似贤良道心。 俗人用力,有违天道轮回;君子用罔 ,无碍福寿平生。 “义苟在健,何必马乎?”变腐朽于神奇,此之谓化大道;“类苟在顺,何必牛乎?”得天人在致知,此之谓有上德。按其德性,取其物象,民之所愿,则众从而生机;依其义理,合其质本,民之仿习,则倡平而富庶。此即“触类可为其象,合义可为其征”也。缮性于俗世之学,因其善以求取初心;润欲于红尘之思,因其致以求得道明,此之谓天民。龙盘石柱出荷池,祥瑞萦回映翠枝。 梦入蛟龙贤俊育,云栖凤影圣文驰。四时执守仁心在,千古传承善念持。德义昭昭垂后世,牌坊熠熠韵成诗。 龙承智慧,善学而优,效古之学者为己。智者多为用术之士,其必有卓远之见而明悉洞察。不能明悉洞察,则不能自省其身,难负君子之名;高者多为定法度之贤,其必具坚强刚毅之性而执劲不屈,不执劲不屈,则不能正人是非。象法须有贤良做主,微言必具不弃之性。黎民万千,随心而缘;善渊百世,各一其真;七星俯瞰,龙舞祥云于太墟;六耀远探,欢喜浮现于龙四。往来亨达,其道大哉! 夫龙四石牌坊,展龙形于图表,叙天道于夷希。龙之秉性谦和,龙之义情奋进。为人臣依令而作,循规蹈矩而不逾法外,王之左膀右臂也。王之臂膀,决不无令乱为,不枉法成私,不损公以利小家。恒以其贤能而得君主器重。楼脊螭形,得益其精。南离北坎,水火相济,稳重沉着,止而有蓄,藏诸般珍宝于宇内,纳无尽生机于其中。坎为水,润泽万物,柔而克刚,善利万物而不争。其性幽隐,如渊深莫测,藏精蕴华。水之精,滋生命之萌动;火之精,育万物之成长。火绕水合之处,灵气汇聚,乃钟灵毓秀之地。溪边芳草萋萋,山间古木参天,皆因得离坎之形精,焕发蓬勃生机。行而不舍,若骥伏枥千里;纳无所穷,似海容息百川。细品石牌坊,若读万卷经史;轻抚石牌纹,犹接百家俊典。 犹若天门立尘寰,龙舞祥光映碧天。秉性谦和涵智慧,义情奋进启英贤。坎离相济生机蕴,今古交融妙理传。静赏此中藏奥意,可胜翻阅史千篇。 《系辞》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龙马负图出于河,神龟载书出于洛。龙四石牌坊征具瑞祥,其义必德守其终。 天现其光兮,佑百世;地现其明兮,福万家。辉煌兮,始于此;和美兮,亦始于此。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