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川:富硒生姜好农品 致富再添新赛道 | |||
|
|||
|
|||
春日的寨里镇南黄村,连片姜田里嫩绿的姜苗破土而出。这片曾以传统种植为主的土地,如今因富硒生姜的规模化发展焕发新生机。以旭祥顺发家庭农场为核心,南黄村探索出“党支部+农场+农户”的共富模式,2024年带动全村生姜种植面积突破118亩,村集体增收超30万元,成为淄川“北方硒都”战略中的亮眼注脚。 寨里镇作为全区最早开拓富硒功能农业的乡镇之一,举全镇之力,聚全域资源,持之以恒把特色富硒产业作为全镇农业的“亮点”和“重点”予以综合开发,整体亮点纷呈,迸发出熠熠生辉的活力。据权威机构检测,寨里镇土壤硒元素含量普遍居于400ug/kg以上且分布范围广泛。不可多得的天然优势是全镇实施特色农业的重要支撑。经过多年专注发力,“富硒寨里”已经拥有较大范围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本地区乃至省内外都有广泛的消费基础。 然而十年前,南黄村的种植业仍停留在传统的状态,多为种植小米、小麦等传统作物,村民守着“金饭碗”却难增收。转机始于2021年,在外从事外贸生意已经7年的“90后”青年孙坤被镇党委回引返乡,创办旭祥顺发家庭农场。“当时看到家乡富硒资源未充分利用,就想把现代经营理念带回来”。孙坤流转95亩土地,成功引进黄姜种植项目,打造了集种植、农资、技术指导、销售、深加工于一体的黄姜产业链,带动村民600余人次就业,实现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赢。经过三年发展,农场生姜亩产突破8000斤,硒含量稳定在0.025mg/kg以上,比普通生姜高出5倍。 寨里镇高度重视特色富硒农业产业发展,正以旭祥顺发农场为样板,打造“富硒生姜产业”示范,继富硒小米、富硒蔬菜之后,重点打造的又一特色农产品,全镇富硒农业发展焕发新活力,让更多群众共享“硒”望红利。 作者:农业农村宣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