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川:五线汇聚 打造退役军人“大思政”工作新亮点 | |||
|
|||
|
|||
我区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探索将思想政治引领融入退役军人教育管理工作,引导激励广大退役军人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建设,奋进新时代。 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自成立以来,始终把加强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引领摆在突出位置,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大思政”理念在退役军人工作中的创新实践,通过持续打造东、西、南、北、中五条思想政治教育路线,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退役军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引导广大退役军人永远听党话、跟党走。 东承红色基因 厚植爱国情怀 东路打造退役军人“红色研学”路线。以罗村镇、寨里镇、太河镇为主体,依托其丰富的烈士纪念设施和革命文物,串联打造红色研学“地图”,组织退役军人开展“追寻红色足迹”等主题活动,通过实地参观、现场教学、重温入党誓词等形式,让退役军人亲身感受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深刻领悟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邀请老革命家、烈士后代走进退役军人队伍,开展红色故事分享会,用真实的事迹、真挚的情感激发退役军人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建立退役军人红色文化宣讲团,组织退役军人深入学校、社区、企业,宣讲红色故事、开展革命历史教育,让红色基因在全社会广泛传承。 西守军旅传统 赓续铁血荣光 西路打造退役军人国防教育路线。以流动退役军人服务站、裕民天成国防教育基地为主体,打造以国防教育为主题的思想政治教育路线,邀请部队老首长、战斗英雄走进退役军人中间,讲述战争年代故事,分享军旅生涯感悟,让他们在重温往昔中坚定信念;组织退役军人实地参观,直观感受军旅文化,汲取奋进力量,时刻铭记“若有战,召必回”的承诺;开展征文、摄影、绘画等文艺活动,鼓励退役军人以军旅生活为素材创作,用艺术形式展现军旅传统,抒发爱国情怀,让铁血荣光在作品中传承。 南融创业实践 助力乡村振兴 南路打造“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主题路线。以龙泉镇、西河镇为主体,挖掘农村合作社、致富共同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潜力,培育更多退役军人成为乡村建设的骨干力量、兴村富民的领军人物,带领群众发展乡村产业,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联合专业培训机构,开展农业技术、电商运营、直播带货等贴合乡村需求的课程,帮助退役军人利用网络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组织退役军人参与特色农产品种植、乡村旅游开发等产业项目,建立退役军人创业示范基地;邀请成功创业的退役军人分享经历,邀请乡村振兴领域专家解读政策、分析市场,激发退役军人的创业热情,在思维碰撞中找到更多助力乡村振兴的方向。 北树榜样标杆 聚焦领航示范 北路打造“兵支书”示范路线。以双杨镇、松龄路街道为主体,培树“兵支书”典型,通过建设兵支书会客室、聊天吧等形式,发挥“兵支书”带动示范作用,在全区形成兵支书“头雁”雁阵,带领广大退役军人积极投身基层治理;每年举办“兵支书头雁论坛”,让优秀兵支书代表分享工作思路、心得体会、典型事例、经验做法,促进兵支书之间相互交流、共同提高;挖掘、宣传优秀兵支书典型事迹,通过媒体报道、事迹展览等形式,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激励更多兵支书坚守初心,在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建设实践中发挥特长、实现价值。 中学理论要义 夯实理想信念 中路打造退役军人理论学习路线。以区烈士陵园为主体,以弘扬英烈精神为主线,讲好党的故事、地方历史、英烈故事,让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退役军人群体中入脑入心,传得更响、更广、更深入。依据退役军人特点和需求,为退役军人定制有针对性的理论课程,融入最近理论研究成果,讲述退役军人在新时代的责任与使命,激发退役军人共鸣;邀请党校教师、优秀退役军人党员、全区各行业模范代表开展讲座,用身边人、身边事增强理论学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组织退役军人参与志愿服务,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的理解,发挥退役军人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退役军人的荣誉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作者:闻风 徐晨子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