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会议 议定事项解读
标题: 区政府2023年第4次常务会议议题解读:《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淄博淄川段)建设保护规划》
索引号: 11370302004216167U/2023-5411698 文号:
发文日期: 2023-03-25 发布机构: 淄川区人民政府
  • 标题
  • 正文
  • 手机
  • 解读

区政府2023年第4次常务会议议题解读:《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淄博淄川段)建设保护规划》

发布日期:2023-03-25
  • 字号:
  • |
  • 打印

一、编制背景

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对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进行安排部署,标志着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正式启动实施。

根据省、市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部署要求,区文化和旅游局在认真学习上级有关指示精神,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充分酝酿、多轮调研,采取共招标的方式聘请山东省古建院编制《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淄博淄川段)建设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并结合部门、企业和专家论证会反馈意见进行了修订完善,已完成征求公众意见。2023年12月,根据《淄博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淄博市人民政府令第102号)规定,区文化和旅游局在充分调研、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规划》进行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区文化和旅游局组织编制起草《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淄博淄川段)建设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于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山东的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保护齐长城历史风貌,深入挖掘沿线文物文化资源,加强文化遗产利用,提高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社会参与度,发挥齐长城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中的独特作用,使齐长城保护成果更好地造福人民,具有重要深远意义。

二、编制过程

区文化和旅游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部署要求,根据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2022年4月25日,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领导小组印发《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保护规划》等上位规划,以及2022年4月30日,市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领导小组印发《2022年淄博市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要点》相关要求,在充分调研齐长城现状和周边旅游产业发展情况以及多方征求意见建议、专家评审的基础上编制形成了《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淄博淄川段)建设保护规划》。

三、编制依据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保护规划》

四、主要内容

主要包括规划背景、战略定位与目标要求、空间格局与功能分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深化齐长城文化研究发掘、打造齐长城文化旅游带、完善提升环境设施配套、推动齐长城数字再现、组织保障九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规划背景。主要是对资源现状和价值进行分析,阐述建设的基础和重大意义,同时对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全面阐述。。

第二部分:战略定位与目标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齐长城保护为主线,以社会融合发展为主题,因地制宜、因段制宜,按照中办、国办《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保护规划》的总体要求,探索新时代文物和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的新路径,促进齐长城的科学保护、世代传承、合理利用。突出齐长城“世界最古老长城”的独特地位和在齐鲁文化发展传承中的重要地位,发掘传续长城精神,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实施公园化管理运营,确定建设保护模式,以保护为前提突出齐长城淄川段文物、文化、景观等价值,形成科学研究、文化教育、旅游研学、休闲娱乐等新功能。

第三部分:空间格局与功能分区。落实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保护要求,立足淄川区地域历史人文自然特点,构建“一带一道两区两线多点”的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淄川段)建设格局。一带是指“齐长城遗产带”,一道是指“齐长城风景道”,两区是指“西河镇展示区”“太河镇展示区”,两线是指“齐长城历史+红色文化体验线”“齐长城历史+生态文化体验线”,多点是指依托淄川区代表性文旅资源,打造管控保护区、主题展示区、文旅融合区、传统利用区的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的实体支撑,明确重点项目,全力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淄川段)建设。

第四部分: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明确了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宗旨和要求:一是要加大文物修缮保护力度。科学修缮文物本体、强化长城考古管理、提升保护科技水平、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二是要推动文物活化利用传承。推进长城场馆建设、完善长城展陈设施、提升长城综合利用。三是要传承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齐长城非遗调查研究、强化非遗人才培养与管理、打造齐长城特色非遗品牌、推进齐长城非遗研学活动。四是要保护传承红色文化资源。开展革命文物保护修缮、提升革命文化传播水平、打造红色文化主题品牌。

第五部分:深化齐长城文化研究发掘。对加强齐长城文化系统研究、推进齐长城精神交流传播、繁荣齐长城文化艺术创作、塑造“淄川齐韵”长城品牌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第六部分:打造齐长城文化旅游带。明确了项目建设的目的和要求。一是要推进精品旅游目的地建设、二是要丰富长城旅游产品体系、三是要推动重点文旅项目建设、四是要培育特色文化和旅游企业、五是要推出齐长城淄川段经典线路。

第七部分:完善提升环境设施配套。对完善提升环境设施配套提出了总体要求和规划。一是要推进长城生态涵养和保护;加强长城自然环境保护、加强长城游览区的管理、科学评估建设活动影响。二是要完善公共设施和配套服务;提升长城综合配套服务水平、高标准建设长城风景道体系。三是要打造国家文化公园标识系统。

第八部分:推动齐长城数字再现。系统阐述了推进长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齐长城淄川段数字化水平的作用和意义。

第九部分:组织保障。对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提出了总体要求和组织保障以及安排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