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专家解读《关于进一步深化投资项目全链条定制式审批服务实施意见》 | ||
---|---|---|---|
索引号: | 11370302004216167U/2025-5510153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5-02-19 | 发布机构: | 淄川区人民政府 |
专家简介:
姓名:徐伟元
工作单位:淄川区行政审批服务局
职务:建设工程科科长 工程技术高级工程师
“全链条定制式”服务模式通过系统性重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以“主动服务、流程再造、部门协同、制度创新”为核心,打破了传统审批环节的壁垒,从以下四个维度体现了优化营商环境的创新性:
一、服务前置化,从“被动审批”到“主动服务”
从项目洽谈阶段配备“川速办”服务专员,在项目洽谈期即介入,为企业量身定制审批流程图,提前预判并解决潜在问题。通过将服务端口前移,减少企业因政策不熟、流程复杂导致的反复整改,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通过“定制化服务+全程跟进”,提升企业投资信心,增强政府服务的精准性和主动性,形成“政府跑腿、企业减负”的新型政企关系。
二、资源储备化,从“项目等地”到“地等项目”
“签约即供地”依托“多收储、早征拆”策略,提前完成土地储备和征拆,实现土地资源与企业需求的精准匹配。 破解土地供应滞后难题,缩短企业拿地周期60%以上,减少土地闲置成本。通过土地资源前置储备,提升区域投资吸引力,形成“资源等企业”的良性循环,增强企业投资预期稳定性。
三、审批并联化,从“串联跑腿”到“一链协同”
打破部门间信息孤岛,预计减少重复提交材料70%,压缩审批时限30%以上。通过“一窗通办”“一链办理”,提升行政效能,解决企业多头跑、重复审的痛点,体现“整体政府”服务理念。
四、制度弹性化,从“刚性约束”到“容缺容错”
“拿地即开工”允许企业以土地出让合同、划拨决定书等任一材料替代完整用地手续,先行办理施工许可,支持项目“容缺开工”。以信用承诺和事中事后监管替代传统“材料齐全再审批”模式,推动审批制度从“严进宽管”向“宽进严管”转型。实现项目开工时间平均提前3-6个月,降低企业资金占用成本20%,充分释放市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