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 政策文件 政策解读 文稿解读
标题: 解读《淄川区残疾人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索引号: 11370302004216167U/2022-5322452 文号: 〔〕号
发文日期: 2022-08-29 发布机构: 淄川区人民政府
  • 标题
  • 正文
  • 手机
  • 解读

解读《淄川区残疾人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发布日期:2022-08-29
  • 字号:
  • |
  • 打印

一、编制背景

20167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唐山市考察时,提出“为残疾人事业做更多事情,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20168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提出“重视重点人群健康,努力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201710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残疾人事业作出重要安排部署: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康复服务,办好特殊教育,筹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201810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提出:要抓住民生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难点,加强人工智能在助残养老等领域的深度应用,创新智能服务体系。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五年。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为新时代残疾人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科学编制《淄川区残疾人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有效举措和具体行动。

二、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淄博市残疾人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淄川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三、编制过程

202111月,区残联启动了《规划》编制工作,成立了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广泛征求各镇办残联、残工委成员单位、残疾人代表、残疾人工作者、社会公众关于“十四五”思路目标、重大项目、推进措施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在参考国务院“十四五”规划和省市“十四五”规划的基础上,形成《规划(初稿)》。

20225月,区残联根据基层意见建议修改形成《规划(征求意见稿)》,将《规划(征求意见稿)》发32个残工委成员单位和区直有关部门征求意见建议,汇总吸纳意见建议后,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规划(送审稿)》,2022年8月28日以川政〔2022〕79号文正式印发。

四、主要内容

《淄川区残疾人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共分三大部分、42项重点任务措施。

第一部分是总体要求,强调了全区残疾人事业发展所坚持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明确了到2025年我区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指标参数。到2025年,实现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逐步构建残疾人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生活品质得到改善,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市前列。

第二部分是重点任务和主要措施,分别从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康复供给质量、优化残疾人就业创业机制、提升残疾人素质、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加强残疾人法治建设、深化残联组织改革、创新服务方式方法八个方面,提出了42项重点任务措施,为残疾人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保障和服务。

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方面

1、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项目:通过 “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综合服务平台,聚焦16周岁以上困难且有需求的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群体,建设集残疾人日间照料、辅助性就业、康复训练、技能培训、文化体育、志愿服务、心理疏导、交流互助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机构为残疾人提供就近就便常态化的基本服务。

2、最低生活保障项目: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家庭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生活困难、靠家庭供养且无法单独立户的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经本人申请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

3、困难残疾人走访探视服务项目:村(居)委会和残疾人协会对困难残疾人开展经常性走访探视,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协助解决。

4、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项目:为符合条件的重度残疾人提供集中照护或日间照料、居家服务、邻里互助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化照护服务。

5、就业年龄段残疾人托养服务项目:充分利用现有托养养老机构、福利设施、医疗机构、农村集体闲置资源等,建立健全以居家照料服务为基础,社区、镇(街道、开发区)日间照料中心为依托,机构照护为支撑的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

6、残疾人社会工作和家庭支持服务项目:开展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逐步在残疾人服务机构中设置社会工作岗位。

7、重大疫情等突发公共事件中困难残疾人危急救助项目:因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监护人暂时无法履行监护职责,被监护人处于无人照料状态的,被监护人住所地的村(居)委会或者民政部门应当为被监护人提供必要的临时生活照护措施。

提高康复供给质量方面

8、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项目:为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提供康复医疗、康复训练、辅助器具适配及支持性服务等基本康复服务。

9、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为符合条件的听力残疾儿童实施人工耳蜗植入救助手术,为符合条件的肢体残疾儿童实施矫治救助手术,为有辅助器具适配需求的残疾儿童适配基本型辅助器具,为有康复需求的残疾儿童提供康复训练等服务。

10、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规范提升项目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改扩建或新建示范性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依法取得医疗、教育等资质,设施设备、技术人员达到一定规模,能为残疾儿童提供医康教融合的规范高效救助服务。

11、脑瘫儿童康复救助专项行动项目推动脑瘫儿童残疾预防、筛查诊断、康复医疗、康教融合等全链条一体化救助,实施脑瘫儿童专项手术救助,满足脑瘫儿童全面康复需求。

12、中途致残残疾人康复救助专项行动项目探索和创新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模式,为符合条件的脊髓损伤、语后聋、中途失明等中途致残残疾人提供功能重建康复救助。

优化残疾人就业创业机制方面

13、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项目编制50人以上含50人的区级党政机关,编制67人以上含67人的事业单位中小学、幼儿园除外,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到规定比例的,2025年前至少安排1名残疾人。区残联机关干部队伍中要有15%以上含15%的残疾人。

14、残疾人职业培训和创业孵化基地建设项目依托企业、特殊教育学校、职业院校、社会培训机构,建立一批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为残疾人搭建开放式、全要素、可复制的就业创业综合服务平台,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实习见习服务。

15、盲人按摩提升项目项目鼓励扶持盲人医疗按摩人员在医院、疗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卫生机构就业执业。完善盲人按摩产业扶持政策,加大对盲人按摩机构和盲人按摩从业人员的扶持力度,促进盲人按摩行业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

16、残疾人新就业形态扶持项目项目鼓励互联网平台企业、中介服务机构等帮助残疾人开展网络零售、云客服、直播带货、物流快递、小店经济等新形态就业。

17、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服务项目:依托高校、就业服务机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为高校残疾人毕业生提供职业素质培训、就业心理疏导、专场招聘、实习见习等专项的“一人一策”就业服务。

18、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推进项目:将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鼓励和引导市场主体和社会力量提供辅助性就业服务,加强辅助性就业机构能力建设,有效提升辅助性就业水平和质量。

19、残疾人公益性岗位项目:政府设立的乡村保洁员、水管员、护路员、生态护林员、社会救助协理员、农家书屋管理员、社区服务人员等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残疾人就业。

提升残疾人素质方面

20、残疾幼儿学前康复教育发展项目:鼓励普通幼儿园招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幼儿,有条件的地方建立独立设置的特殊教育幼儿园。加强公办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教育机构建设。

21、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巩固提高项目:开展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需求评估,实现“一人一案”科学教育安置。提高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水平。完善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提高随班就读质量。

22、残疾人职业教育提升项目:支持普通职业院校招收残疾人学生。支持特殊教育学校与职业院校联合开展职业教育。支持办好特殊教育学校中等职业部,支持特教学校中职部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为残疾人学生实习实训提供保障和便利。

23、融合教育推广项目:支持普通学校招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儿童少年,同等条件下在招生片区内就近就便优先安排残疾儿童少年入学。按照国家规定设置随班就读资源教室,配备必要的教育教学、康复训练设施设备和专业人员。

24、手语盲文推广项目:加强手语盲文推广人才培养,开展面向公共服务行业的通用手语推广。

加强残疾人法治建设方面

25、“五个一”文化进家庭、进社区:为重度残疾人家庭开展“五个一”读一本书、看一场电影、游一次园、参观一次展览、参加一次文化活动文化服务。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基层文化设施,增添必要的文化设备,建设一批残健融合文化服务中心。

26、网络视听媒体文化服务:加强融媒体平台建设,依托网络视听媒体开设残疾人文化宣传专题节目。

27、特殊艺术推广项目:支持残疾人参与文艺演出,培育特殊艺术品牌。鼓励残疾人参与文化艺术创作,支持残疾儿童少年艺术教育。

28、残疾人文创产业发展项目:扶持一批吸纳较多残疾人就业、具有较好市场发展前景的残疾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支持残疾人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振兴传统工艺等项目。

29、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行动:开展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项目,创建残疾人健身点,培养残疾人社会体育指导员,推进康复健身体育进家庭服务活动。组织举办“残疾人健身周”“全国特奥日”“牵着蜗牛去散步”等品牌活动。

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方面

30、听力言语残疾人无障碍信息服务:通过语音识别、联机对话等方式为听力、言语残疾人提供远程视频手语翻译,做好政策咨询、日常生活场景帮助等服务。

31、道路交通无障碍:城市主要道路、主要商业区和大型居住区的人行天桥和人行地下通道配备无障碍设施,人行道交通信号设施逐步完善无障碍服务功能。公共场所、公共停车场和大型居住区的停车场设置并标明无障碍停车位。公共交通工具配备无障碍设备。

32、公共服务设施无障碍:医疗、教育、文化、体育、交通、金融、邮政、商业、旅游、餐饮等公共服务设施和特殊教育、康复、托养、社会福利等残疾人服务设施、残疾人集中就业单位加快推动无障碍改造。

33、盲人文化服务:为盲人提供盲文读物、有声读物、大字读物、数字阅读、无障碍观影等产品和服务。推动公共图书馆盲人阅览室建设。继续开展盲人数字阅读工程。鼓励电影院线、有线电视提供无障碍影视服务。

34、聋人文化服务:鼓励影视作品、网络视频加配字幕,区级电视台开播通用手语和实时字幕栏目。

35、自助服务终端信息无障碍:推进医院自助就医设备、自动售卖设备、银行自动柜员机等自助公共服务设备的无障碍改造。

36、食品药品说明信息无障碍:利用图像识别、二维码等技术加快食品药品信息识别无障碍。

37、应急服务信息无障碍:把国家通用手语、通用盲文作为应急语言文字服务内容,政府新闻发布会和电视、网络发布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时加配字幕和手语,医院、疏散避难场所和集中隔离场所等设置语音、字幕等信息提示装置。

38、政务服务无障碍:政府新闻发布会配备同步速录字幕、通用手语翻译,鼓励政务服务大厅和公共服务场所为残疾人提供字幕、手语、语音等服务。

深化残联组织改革、创新服务方式方法方面

39、残疾人服务设施建设项目:继续支持残疾人康复、托养等服务设施建设,配备专业设备和器材。

40、特殊教育师资人才培养项目:实施特殊教育学校校长、特殊教育骨干教师和融合教育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加强手语盲文研究推广人才培养。支持残疾人高校毕业生从事特殊教育。

41、残疾人信息化建设项目:建设残疾人全生命周期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从残疾预防到康复治疗、教育培训、就业托养的全过程闭环服务。

42、科技助残项目:鼓励开展智能助听、助视、中高端假肢、康复机器人、基于智慧城市的无障碍等技术研发。

第三部分是保障措施,为保证规划的落实,提出了认真实施规划、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经费保障、开展监测评估等保障具体措施。

 

联系人:王代臣  司春红    电话:0533-5264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