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川区“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
  • 公告内容
  • 草案全文
  • 草案解读
  • 背景介绍
  • 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反馈
  • 会议审议
  • 决策公开
  • 政策解读
  • 我要发表意见

为进一步提高能源支撑力,优化能源结构及布局,根据省、市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我单位牵头起草了《淄川区“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示期为2022年913日至2022年1012日。

联系人:  

电话:0533-2927012

邮箱:zcmtqj@163.com

通信地址: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般阳181

淄川区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明晰现状 顺应形

近年来,在淄川区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坚持将“优化能源结构,助力动能转换”作为核心任务能源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输配能力和装备水平稳步提高煤炭、油品、天然气电力等能源供应形势基本稳定有力保障了全区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

第一节 基础现状

淄川区能源消费以煤、天然气及外电为主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344.56万吨标准煤,占淄博市能源消费总量的10.5%列全市第3全区工业能源消费307.82万吨标准煤,占全区源消费总量的89%

全区通过大力淘汰建陶、煤电等落后产能,煤炭消费占比由201971%下降到45%2020煤炭消费量降到240万吨全区煤炭消费以水泥、热电行业为主,二者合计约占65%。全区成品油工业锅炉、交通运输消耗为2020成品油消费总量5.5万吨,占全区能源消费总量的2%。“十三五”期间全区大力推进工业燃煤锅炉改燃气锅炉,天然气在能源消费总量中比由201918%提升到22%

2020全区全社会用电量48.62亿千瓦时,电力总装机48.06万千瓦,全社会用电主要以外电为主,外电用量29.30亿千瓦时社会用电量的60%全区供热以热电联产为主,区域锅炉为辅,清洁能源为补已实现供热面积1600万平方米左右,主要工业用汽单位年用汽450万吨左右。

专栏1  淄川区2020年能源消费构成表

指标

单位

消费量

占比(%

一、能源消费量

万吨标准煤

344.56

100

(一)煤炭

万吨

240

45

(二)油品

万吨

5.5

2

(三)天然气

亿立方米

5.67

22

(四)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

亿千瓦时

11.19

9

外电

亿千瓦时

29.3

22

二、电力装机

万千瓦

48.06

100

(一)煤电装机

万千瓦

15.35

32

(二)清洁能源发电装机

万千瓦

32.71

68

1.力发装机

万千瓦

14.10

29

2.光伏发电装机

万千瓦

3.86

8

3.生物质能发电装机

万千瓦

9.00

19

4.余热发电装机

万千瓦

5.70

12

5.力发电装机

万千瓦

0.05

--

、电力消耗(全社会用电量)

亿千瓦

48.62

100

煤电发电量

亿千瓦

8.13

17

清洁能源发电量

亿千瓦

11.19

23

外电

亿千瓦

29.30

60

 

第二节 发展成效

“十三五”以来,淄川区坚持能源领域安全、高效、绿色、低碳发展,大力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不断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切实提高能源发展质量,有力保障区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

能源消费结构持续优化。“十三五”以来全区能源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通过大力推进燃煤机组优化整合工程煤电装机及煤电消耗量比重实现重大转变,2020年煤电装机占全区电力总装机降低到32%煤电发电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降低到17%加快实施重点高耗煤企业煤炭压减工程,建陶、耐火行业分别压减落后产能78%62%切实推进重点领域减煤化工程,截止到2020年底,全区工业燃煤热风炉全部改用天然气热风炉因地制宜推行清洁采暖工程,进行多元化清洁取暖改造,结合基础设施建设,推行气代煤、电代煤煤炭消费占比由201971%下降到45%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任务指标。

能源利用水平稳步提升。“十三五”期间淄川区严格落实能耗强度和总量“双控”措施,突出重点环节及重点领域节能,强化节能执法监查,大力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能源利用水平不断提升。“十三五”期间全区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5%达到0.747吨标准煤

能源清洁化水平不断提高。“十三五”期间淄川区因地制宜发展清洁能源,积极推进太阳能、风能的规模化发展和多元化利用,不断加大清洁低碳电力供应在工业生产领域大力推进工业余热、生物质能和天然气综合应用,促进对可再生能源利用的互补发展,截止到2020年底淄川区清洁能源发电装机总量达到32.71万千瓦,实现年发电量11.19亿千瓦时清洁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23%

能源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十三五”期间淄川区电网投资3.61亿元,配套建设101个项目,累计新建10千伏线路220公里,0.4千伏线路295公里。截止到2020年底,全区高效供热管网总长938.8公里,其中循环水主管网210.5公里,蒸汽主管网72.3公里。穿越淄川区天然气运输管道2条,长度共计47公里累计建成应急LNG储气站4座,其中运营中2储气量约660万立方米,每日供气量可达120万立方米。

能源惠民工程成效显著。“十三五”期间,全区优先建设公交、出租及环卫与物流等公共服务领域充电基础设施,新增200个公共智能充电桩。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网改造超额完成,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9%积极推进清洁取暖工作,截止到2020年底,区清洁取暖率90%

形势挑战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新时代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五年深入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的重要时期区能源发展既面临加快转型的重大机遇,又面临能源安全保障的重大挑战要准确把握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开创淄川发展新征程。

能源安全保障战略地位凸显。当前,世界能源格局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国与国之间的能源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国家能源合作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大,党中央提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保能源安全等六保任务,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将保障能源安全上升到事关全局的战略高度,严守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底线,强化能源供应综合保障。当前,全区一次能源供应主要以煤炭、天然气为主,全社会用电量主要以外电为主随着煤炭空间的进一步压减以及重大项目落地实施,对天然气和电力的需求逐步增强,保证煤炭、天然气及电力供应安全成为全区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任务。

能源清洁转型成为发展趋势。世界能源清洁低碳发展大势所趋我国高度重视能源低碳发展,积极推进能源消费、供给、技术、体制革命,并提出碳达峰碳中和3060”任务目标。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积极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此背景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成为大势所趋

科技革命开创新格局。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加速推进能源变革,清洁能源利用技术日益成熟并不断突破。同时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能源行业及能源消费各环节不断深度融合,能源发展呈现出新业态新模式。必须紧抓发展机遇,抢占发展跑道,围绕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大力改造能源产业,加快推进传统能源与清洁能源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协同发展以智能化、多元化、市场化为导向,构建多能互补智慧能源供应体系。

能源清洁发展面临挑战。区煤电机组参数低、能耗高安全性差,急需进行煤电优化升级随着煤炭空间的持续收紧以及企业发展的需求,清洁能源装机将迎来快速增长时期。当前,全区清洁能源并网消纳能力不足,送出线路建设和运维投资大,一系列问题给清洁能源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十四五”期间,应跟进储能配套设施建设,加强清洁能源消纳工作监管积极申请直供电,实现清洁能源优先上网和全额保障性收购,推动清洁能源平稳高质量发展。

同时,全区能源消费强度高,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大高耗能行业占比偏高,重点行业单位能耗产出效益偏低,产业转型升级压力较大,完成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任务艰巨

第四节  需求预测

综合考虑全区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城镇化建设、人口增长等因素,以2020年能源消费量和地区生产总值为基数,预测2025年能源消费量在400万吨标准煤左右,“十四五”期间全区能耗强度降低17.5%

煤炭消费大幅下降。随着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深入推进同时结合区经济形势淄川区煤炭消费压减工作总体方案》,煤炭消费比重将大幅下降,预计2025年煤炭消费量将达到185万吨,较2020年减少55万吨,消费占比降至30%左右

石油消费缓慢下降。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推广清洁燃料应用技术不断成熟石油需求将呈下降趋势预计到2025年,油品消费量将会减少到5万吨左右消费占比在2%左右。

天然气消费增速加快“十四五”期间燃气普及率将不断提高,人均用气量将继续提升工业领域“煤改气”将深入推进,天然气需求量将持续增长。预计到2025全区天然气消耗量6.4亿立方米左右,消费占比提高到22%左右。

电力消费快速增长。“十四五”期间随着淄川区经济规模持续扩大“四新”经济不断涌现煤改电工程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呈现加速态势。淄川区全社会用电量将稳步递增,预计到2025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71亿千瓦时。

热力需求稳步增长。结合《淄博市热电联产规划(2018-2035年)》,预测2025年全区集中供热面积将达到2100万平方米左右,集中供热普及率将达到80%以上。全区最大用汽负荷将达到每小时990吨左右,平均用汽负荷将达到每小时840吨左右。

专栏2  能源需求预测表

2025年:综合能源消费量400万吨标准煤

能源种类

单位

消费量

占一次能源比例

%

煤炭

万吨

185

30

石油

万吨

5

2

天然气

亿立方

6.4

22

区外来电

亿千瓦时

16

11

清洁能源

亿千瓦时

50.51

35

预测2025年全社会用电量71亿千瓦时,全社会用电量年均增长率为8.1%

 

第二章 把握航向 展望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持续深化省委八大发展战略、市委六大赋能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统筹推进产业、城市、生态、社会四个转型,加推进淄川转型跨越、走在前列,全面开创新时代现代化新淄川建设新篇章在能源领域全面形成“中心引领,双轮驱动,全域协同”的发展新格局,努力将淄川区建成全省能源转型发展示范区。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连点成线,逐步发展。着力解决制约能源领域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激发能源发展活力,择优推进新能源示范项目建设突出示范引领作用,坚持优质项目连点成线、织线成网逐步发展,促进全区经济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呈现新气象。

坚持多元互补,安全发展。稳定全区能源供应能力,统筹煤炭、油气、电力、清洁能源发展,完善储备应急体系,构建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坚持能源大规模集中开发与小型智能化开发相结合,加快先进储能、微电网、调峰设施发展,构建多能互补的综合应用系统。

坚持节约优先,清洁发展。坚持和完善能耗“双控”制度,大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节能,坚持集约高效开发和利用能源推动能源绿色清洁生产,推进能源梯级利用和能源资源循环利用不断推进能源消费由高碳为主向绿色低碳转变。

坚持改革驱动创新发展。推动互联网理念、先进数字技术与能源产业持续深度融合,积极推动能源技术创新,深化能源重点领域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创新综合能源服务、分布式供能等能源利用模式,激发能源发展潜力,注入发展活力。

坚持惠民利民,共享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清洁能源惠民利民,加强城乡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乡能源一体化发展水平,加速提升城乡能源供应保障水平,提高能源普惠服务能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需要。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十四五”期间,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和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清洁化利用水平进一步增强,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能源与生态问题得到根本改善

总量目标。2025底,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00万吨标煤左右,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185吨左右,全社会用电量在71亿千瓦时左右

强度目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至0.617吨标/十三五”期间下降17.5%左右完成淄博市分解目标

结构目标。煤电发电量、清洁能源发电量、外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由172360优化到67123。煤炭消费比重下降到30%以内,区内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46%左右。

生态目标。十四五期间淄川区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21%左右,下降幅度完成淄博市分解目标

民生目标。2025年,人均年生活用能达到500千克标准煤左右。

远景展望

2030年,基本形成能源领域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开放共享的现代能源体系全区近零碳园区示范作用突出,能源管理中心作用明显,全面形成以可再生能源供应为主导,清洁煤和天然气为补充,多种能源协调发展的供应局面全面建成山东省能源应用示范城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及碳排放强度达到全省领先水平,有力支撑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目标实现,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消费占综合能源消费比重增长到37%以上

2035年,全面形成绿色低碳、高效稳定、创新融合的现代能源体系。能源清洁化利用效率、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等关键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增长到40%以上。全区能源资源优化配置、节约制度更加成熟和定型,为建设人民满意的现代化品质城市提供坚实的能源保障

 

 

专栏3 十四五期间能源发展主要指标

类别

指标

单位

2025

属性

总量

目标

能源消费总量

万吨标

400

预期性

煤炭消费量

万吨

185

约束性

成品油消费量

万吨

5

预期性

天然气消费量

亿立方米

6.4

预期性

全社会用电量

亿千瓦时

71

预期性

电力装机总量

亿千瓦

314

预期性

强度目标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

17.5

约束性

结构目标

能源结构

煤炭消费

%

30

约束性

成品油消费

%

2

预期性

天然气消费

%

22

预期性

外电消费

%

11

预期性

清洁能源消费

%

35

预期性

电力结构

煤电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比重

%

6

预期性

清洁能源发电全社会用电

%

71

预期性

外电电量占全社会用电比重

%

23

预期性

发电装机目标

煤电装机

万千瓦

15.35

预期性

清洁能源电力装机

万千瓦

300

预期性

1、风力发电装机

万千瓦

14.1

预期性

2、光伏发电装机

万千瓦

264

预期性

3、生物质能发电装机

万千瓦

10.2

预期性

4、水电装机

万千瓦

0.05

预期性

5余热发电装机

万千瓦

5.7

预期性

6、天然气发电装机

万千瓦

6

预期性

生态目标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

21

约束性

民生目标

人均年生活用能

千克标准煤

500

预期性

 

第三章 突出重点 明确任务

第一节 合理规划布局 加快能源中心建设

围绕能源供需要求,坚持集散并举、多能互补模式合理布局能源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建设能源输配网络加快推动能源中心重点项目落地持续推进低碳能源替代高碳能源以能源管理中心为引领,以清洁能源与燃煤锅炉互补为驱动,统筹全域分布与集中式供能点全面形成“中心引领,双轮驱动,全域协同”的发展新格局

加快推进能源管理中心及能耗收储平台建设。推动能源系统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深度融合加快构建能源管理中心及能耗收储平台建立,深度优化全区能源运行方式。力争2022年前,能源管理中心及能耗收储平台基本构建;力争2025年前中心及平台全面构建,运行良好。

1.加快构建智慧化能源管理中心建立全区能源生产运行监测、管理和调度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加强能源上下游企业信息对接和生产消费智能化,为全区能源生产、流动及消费提供可视化平台,为能源优化整合提供数据支撑,实现“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城”的能源监管体系。鼓励各区域、企业、园区建设能源管理子平台,通过多元化投资推动子平台与管理中心对接推动能源管理中心公司实体成立成立能源管理专班,负责能源管理平台运营维护保障全区能源安全稳定运行。依托能源管理中心,结合全区能源结构调整、重大项目布局、用能空间等情况,建立用能预算管理体系,合理编制用能预算管理方案

2.积极推动能耗收储平台建立。加快淄川区能耗指标收储使用管理办法及交易实施细则出台遵循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精准配置、效率优先原则大力推进能耗收储平台建设,推动全区能耗及煤炭高效优化配置,稳定优质项目能源供应需求,推动淄川区产业布局不断优化通过淘劣上优、能耗等量减量替代等方式腾出用能空间,纳入能耗收储平台统一管理,统筹支持全区重点项目新增用能需求

实施清洁能源倍增行动计划。充分发挥资源禀赋,大力推进太阳能、天然气、余热等能源替代燃煤使用,加快构建高比例绿色电力及热力系统,完善清洁能源消纳长效机制

1.突出绿色电力主体地位。坚持高效利用存量和高效发展增量相结合进一步完善全区电力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申请光伏直供电促进绿色电力就地消纳,着力构建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坚持集散并举方式大力推进光伏项目建设结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农宅新建翻新改造推动农村户用分布式光伏建设以打造近零碳示范园区为切入点,按照宜建尽建、就近消纳的原则全面布局分布式光伏与工商业建筑一体化发展。充分利用废旧矿区、荒山、闲置地等资源,结合生态修复,发展板上发电+板下种养结合农光互补新模式,打造全省集中式光伏开发样板力争到20226月份前完成105万千瓦集中式光伏装机审批手续;2023年前,完成岭子矿区、罗村镇及西河镇集中式光伏电站建设工作,装机规模105万千瓦。力争2025年前,完成全区新增光伏装机260万千瓦其中分布式光伏装机不低于100万千瓦

合理布局规划燃气发电,推进天然气发电基础设施建设,科学规划选址,适时启动天然气冷热电联产项目建设鼓励鑫胜热电、凯盛新材料新建高效天然气锅炉,实现区域热电调峰作用。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鼓励生物质沼气发电项目建设推动生活垃圾、农林废弃物和畜禽粪便的能源化循环利用大力推进淄博市污泥资源化集中处置中心项目落地。力争2025年,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95%以上

2.全面统筹布局绿色热源点优化整合供热资源,形成清洁能源与燃煤互补的能源供应格局以鲁泰纺织、鲁维制药、凯盛新材料为示范点,探索推进光伏直供电+谷电+相变储热分布式供热模式。深入推进清洁取暖工作,因地制宜推广各类清洁能源供暖技术,构建绿色、节约、安全、高效的清洁供暖体月庄社区为示范点利用“谷电+相变储热”模式实施分布式供热,减少供热输配管网建设投资力争2025年,全区清洁取暖率达到95%以上。

加快推进储能设施建设。加快布局化学储能、抽水蓄能制氢储能等储能设施提高谷电废电及新能源电利用率,实现储能与现代电力统的协调优化运行科学规划选址重点在子、昆仑等地区启动建设分布式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不断提高区域电力调峰调频能力因地制宜布局化学储能,推进分布储能常态化、规模化力争“十四五”期间完成80万千瓦以上的储能项目建设其中分布式抽水蓄能电站装机不低于40万千瓦,进一步提升电网柔性和韧性全面打造“鲁中蓄电池”城市新名片

充分挖掘淄川区氢能资源潜力。发挥淄川区的氢能产业优势,利用淄川区氢能产业特色基地先决条件,逐步增加氢能比例。发挥制氢储能作用,利用峰谷电价政策,推进光伏电解水制氢项目应用,推动制氢储能参与电网移峰填谷,提高能源消纳能力和能源系统整体运行效率。加快经济开发区加氢站建设,保证氢气消纳能力大力推广应用氢燃料电池公交运营车辆,力争到2025年,全区氢燃料电池汽车运营规模达到50辆以上氢进万家示范工程深化氢能在交通、供热、发电、储能等领域的示范应用助力能源消费清洁化“十四五”期间力争全区电解水制氢规模达到20万千瓦充分服务鲁氢经济带氢能产业发展。

 

专栏4 能源中心建设重点项目详见项目策划书

1、能源管理中心项目:

淄川区能源智慧管理中心项目;淄川能耗煤耗收储交易平台项目

2、储能调峰项目:

岭子矿区抽水蓄能项目(40万千瓦×4小时);全区分布式电化学储能及储热项目(20万千瓦×4小时);制氢储能项目(20万千瓦×4小时)

3、光伏电站项目:

集中式光伏电站项目岭子矿区罗村镇西河镇计装机160万千瓦);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不低于100万千瓦)

4、煤改电项目:

社区、学校煤改电项目(初步在月庄社区开展试点)

5、能源高效综合利用项目:

鲁维制药余热发电项目;鲁泰纺织余热利用发电项目;鑫胜热电天然气发电项目淄博市污泥资源化集中处置中心项目;凯盛新材料天然气锅炉项目

第二节 提高保障能力 稳定能源供应基础

夯实能源供应和输配网络建设,加强与外部能源输配网络对接,统筹各种能源运输方式,强化能源储备能力,建立统筹内外、输配一体、多元互补的能源供应体系,全面提升能源应急保障能力。

稳定煤炭供应。加强对外合作,统一协调,集中采购,充分保障清洁煤、高热值煤炭的稳定供应严格全区煤炭热值采购标准(电站、工业锅炉、工业窑炉用煤热值不低于5200大卡/千克;煤气发生炉用煤热值不低于6000大卡/千克;其他化工用煤热值不低于6300大卡/千克)提高煤炭供应保障和应急储备能力确保到2022年,稳定煤炭供应220万吨以上,确保到2025稳定煤炭供应185万吨以上。发挥煤炭储备在能源安全供应中的支撑作用,加快推进煤炭储备能力建设,“十四五”期间,确保全区煤炭储备能力达到37万吨,力争达到50万吨;其中,政府可调度储备能力确保达到12万吨,力争达到20万吨;社会储备能力确保达到25万吨,力争达到40万吨。

稳定燃气供应。进一步完善区域天然气输配管网城市调峰设施LNG储备库建设依托济淄联络线天然气输气管道项目,提高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大力改造老旧管道,完善区域内燃气管线支线建设确保到2022天然气供气能力达到6.2亿立方米2025年天然气供气能力达到6.5亿立方米城市管道燃气普及率超过90%在全区天然气消费负荷集中区,集约规模化建设LNG储备基地,力争到2025年,计入全区的天然气储备能力达到1200万立方米

稳定电力供应。对域内煤电机组实施节能改造,提升煤电机组供电效率保证全社会用电量稳定供应。大幅提升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容量按照不低于新增新能源设施装机的30%配备储能提升消纳能力实施外电提质增效行动计划提升既有通道送电能力和清洁能源消纳比例。结合淄川区电网实际,完善负荷中心环网,提高供电区域互供能力,通过调整重载线路负荷,新建、改造线路,改造低压台区布点等方式,重点解决双杨、昆仑、罗村线路重载,昆仑、双杨地区站间配变容量较低等问题。加强智能电网建设,提升电网调控中心、运营监测中心智能化水平,充分服务智能社区、智能交通、智慧城市发展2025实现既有通道利用小时数提高到4500小时以上,接纳外电能力达到16亿千瓦时以上

稳定热力供应。考虑由华能白杨河和华电淄博一南一北向中心敷设满足淄川区热力供应。积极推进绿色热力供应,加大工业余热应用水平,逐步形成集中为主分布为辅的供热格局。在全区热力需求大企业,探索推动“光伏直供电+谷电+相变储热”的多能互补分布供热系统,满足企业热力需求。因地制宜发展余热、生物质能、地热能、太阳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供热方式,在全区供热孤岛,推广先进高效分布式供热等先进供热技术十四五期间,保障全区最大用汽负荷每小时840吨左右,平均用汽负荷每小时700吨左右完成5000户清洁供暖改造任务保障全区2100万平方米居民采暖

 

专栏6  十四五期间淄川区热力供应规划

1、民用采暖规划构建N+1+N”(即多热源+供热一张网+多用户的供热方式,为多热源联网联供创造基础条件发展空气源热泵、天然气壁挂炉“电采暖+相变储热”等方式作为城市集中供热的有效补充,形成1+X(即集中供热+多种清洁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互补供热模式。

2、工业用气规划:构建“1+2+N”(即能源中心管理调控+“清洁能源+燃煤电厂”+全区分布式供热站),发挥能源管理中心调控管理作用,推进清洁能源煤电机组协调供热新格局,打造鲁泰纺织 、鲁维制药、凯盛新材料等近零碳示范园区为契机合理布置全区“光伏直供电+谷电+相变储热”的分布式供热示范点

着力创新驱动 构建智慧能源体系

加快推进能源全领域、全环节智慧化发展加强智慧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不断提高全区能源可持续发展

积极推进能源城市大脑建设。落实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部署,依托省、市应用平台和淄川区信息化基础,立足能源供需领域业务需求和保障能力,分步推进汇集基础设施、交通出行、能源安全、生态环境民生保证N个智慧化应用项目,不断提升全区能源领域智慧化应用水平。依托能源管理中心,建成各方互联、供需协同的区域智慧能源系统,有效提高城市运行效率,推动城市管理和服务体系向智慧化、标准化和精细化发展。 

完善构建全区智慧监管网络。构建智慧监管一张图整合在线监测、视频监控、用电监控等数据,充分利用无人机等科技手段,推动能源监管向全天候智慧化转变。重点推进老旧管道智能化改造,全面提升管道智能感知水平,高标准推进新建管道智能化建设统筹电网热力管网、天然气管道等能源管网的布局与协同管理根据需求优化能源配比调整用能时间稳定价格机制提升需求侧响应能力,实现终端用户的用能优化,全智能化运营,全生命周期管理。

大力推动多能互补系统发展。加快建立低碳、高效、多能、智慧发展的综合能源系统在全区工业园区、公共机构、城市商业区、居民小区等,依托现有的配电网、配气网、热力网等能源网络,因地制宜建设太阳能、天然气、余热等多能协调互补的“源网荷储一体化”智慧能源系统。探索智慧储能试点应用加快昆仑镇分布式抽水蓄能+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示范项目投产紧密结合循环利用工程,充分利用企业余热余压资源,推进余能综合利用,充分实现余能梯级利用“十四五”期间全区力争新建10项以上多能互补供应示范系统。

)深入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紧密跟踪和准确把握科技发展大趋势,推进节能低碳技术研发。围绕战新能源和高效节能技术方面构建企业创新实验室鼓励吉利控股集团、鲁泰纺织、鲁维制药等龙头企业申报创新实验室,进一步完善技术研发机构,不断增强企业研发实力。推动“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融合,加快实施科技创新“五库十院”培育计划全面对接齐鲁科创大走廊,引进现代产业学院、能源领域省级技术中心落地,高质量完成专职人才培养工作,“十四五”期间完成能源领域30名企业“科技副总”选聘工作培育能源领域技能型基础设施运维人员200名。

强化能源节约 提高能源产出效率

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发展重点,全面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三个坚决”决策部署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严格落实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要求,加强重点领域节能,推动全区绿色高质量发展。

加速淘汰低效落后产能。焦水泥、化工等“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高风险”低效落后产能,开展单位能耗产出效益评价工作,强化结果应用,分步分类组织实施转移、压减、关停任务,制定实施差异化政策,倒逼低效落后产能加速淘汰为先进产能腾出发展空间。

培育壮大战略新兴产业。重点培育高科技、低能耗、低污染的战略新兴产业。发挥吉利集团企业龙头的带动作用,打造涵盖新能源整车、零部件、智能装备等领域新能源产业集群形成以雷帕得、泰展科技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以极瓦特、亿达、镭泽为代表的智能装备产业集群。依托独特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能源动力电池、生物质能及环保发电等为代表的新能源装备产业逐步推进全区经济由高耗能支撑向绿色生态发展转变

大力开展能效提升行动。加大能效对标、节能监察力度,加强高耗能设备节能审查和监管,倒逼企业提质增效电力、建材、纺织、化工行业为重点实施绿色化改造行动,鼓励企业广泛应用绿色制造模式以园区为载体,引导企业和生产要素集聚发展和集中推进,适时推广新设备、新工艺、新模式推进能源梯级利用、余热余压利用等节能技改新技术,实现能源集约高效利用。开展重点耗能企业一企一策节能减煤服务,启动新一轮三年技改行动,设立千万元技改专项基金,滚动实施万项技改”,激发企业节能技改的活力。力争2025年,建成智能车间和智慧工厂17家,实现全区130项技改项目落地

依托资源优势 打造近零碳示范区

深入开展近零碳示范区建设,加强低碳发展技术路径研究实施园区绿色制造、节能降耗、循环发展行动计划开展企业清洁生产领跑行动大力推进近零碳示范区建设。

依托资源优势,打造低碳园区开展“工业大脑”智能改造行动,将大数据融入企业生产环节,摸清各生产环节“碳足迹”。鼓励有条件地区根据产业特点,开展全生命周期脱碳试点,率先实现企业“碳达峰”。针对鲁泰纺织、鲁维制药等高耗能、高税收的出口型企业,加大能源清洁化改造力度加快低碳园区专项设计。充分发挥低碳示范区引领作用,推动全区广泛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力争2022年前,完成低碳园区、近零碳社区、校园的专项设计工作;力争2023年前,完成近零碳校园、近零碳社区的改造任务;2025年前,完成鲁泰纺织、凯盛新材料、鲁维制药、鲁中水泥等企业低碳产业园区改造任务。

发挥矿区优势,新建近零碳示范区。统筹规划废旧矿区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光伏电站、抽水蓄能、矿井水余热等资源---协调发展新模式,推动废矿区高效综合利用,持续推进“老树发新芽,废矿重上马”。依托淄川工业门类齐全、协作配套能力强的优势,建设近零碳高端装备产业园及立体生态产业园。围绕新能源装备领域,打造高端装备产业园区,利用直供政策,打造能源洼地培养能源优势产业项目引进高产值、低污染的工业项目落地,孵化带动矿区及周边产业低碳发展,着力打造集智能制造、综合服务为一体的高端装备智造产业集聚区围绕高端设施农业,建设农光互补生态产业园,促进农业循环立体发展力争2022年前完成矿区专项规划设计工作,2024年前完成岭子煤矿、舜天煤矿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吸引5家以上优质企业落地

专栏8  近零碳排放示范园区

1、打造现有企业园区低碳示范区

鲁泰纺织低碳产业园区项目;鲁维制药低碳产业园区项目;鲁中水泥低碳示范区项目

2、依托废旧矿区新建近零碳产业园

光伏+高端装备工业产业园项目;光伏+立体生态产业园项目

3、打造近零碳社区、学校、医院

  月庄社区及原淄矿集团生活区近零碳社区项目;淄矿医院近零碳医院项目

统筹城乡建设 加大能源惠民力度

充分发挥能源基础设施保障民生的功能和作用,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城乡用能方式转变,多措并举降低民生用能成本,提高用能水平和效率。

(一)大力提升电网服务水平。围绕居民用电需求,实施全区电网优化提升工程,提高供电可靠性。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适度超前推进配套电网建设,结合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以逐步实现城乡能源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导向持续提升“简化获得电力”服务水平。鼓励分布式光伏发电与新农村建设、设施农业发展相结合增强电网运行调节能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电网。确保2025年,户均故障停电时间进一步缩短供电可靠率达到99.99%

(二)推动农村清洁能源发展。服务美丽乡村建设,结合农村资源条件和用能习惯,多途径推进农村用能高效化和清洁化开发利用。全面实施电气化提升工程,加快天然气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提高天然气供给普及率,到2025年,实现全区天然气管网“镇镇通”。推进农林牧生物质资源的能源化利用,加快生物质天然气、生物质清洁取暖等应用。推广光伏与畜禽渔业养殖、农业发展相结合的“光伏+”综合利用模式。推广农村地区应用热泵、谷电储热等分布式供暖模式。到2025年,农村清洁取暖率达到95%以上。

合理规划布局智能充电桩。完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统筹考虑全区均衡分布,以方便群众,保障生产生活需要为基础低碳、节能、高效、清洁为理念,创新发展以光伏、储能、充电桩为基础的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构建充电桩智慧管理系统。依托大数据、物联网技术促进充电桩智能化管理与能源管理中心结合,实现对全区充电桩的综合高效管理。到2025年,建成公共领域充换电站20座、充电桩500个,中心城区平均服务半径小于5公里的公共充换电网络基本形成。

  (四)深入推进绿色交通强区建设。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综合交通体系,加强新能源车辆推广应用,优化交通运行结构;力争到2025年,全区新增或更新一般公务用车100%新能源化,新能源汽车在公交、公务和专用车领域占比达到80%以上。

  (五)实施绿色建筑节能行动。聚焦既有建筑节能化,新建建筑绿色化,加快推动公共建筑、老旧居民小区等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计划,力争到2025年,全区新增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40万平方米以上。大力推广绿色建材,积极推广装配式、被动式和光伏建筑一体化,按照绿色低碳标准规划建设零碳社区,力争到2025年,绿色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例达到80%以上。

  (六)大力开展环境治理与恢复。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依托发展集中式光伏电站,全面开展全区废旧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力争到2025年,全区净增矿山生态恢复治理面积5000亩以上,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改善。

加强重点管控 保障能源安全生产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油气管道、电力系统等重点领域监管,强化能源领域安全生产,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构建安全稳定的能源生产供应管控体系。

加强油气管道保护。坚决落实油气管道保护,强化管道运行责任体系,落实实施主体,开展各级宣传培训,加强监督检查督办,督促管道企业履行管道保护主体责任,提高管道保护信息管理水平。综合利用数字化巡检系统,全面提升油气管道检验覆盖率,建立以隐患排查、风险管控的管道保护监控体系,提高管道保护信息管理水平。

保障电力安全生产运行。加强电力系统运行风险管控,深化电力系统隐患排查,强化多时段多层次安全校核,提升源网荷储协调配合能力,提高电网安全预防控制水平。强化政企协同,落实企业网络安全主体责任,全面加强电力网络安全管理,提升电力设施保护能力,提升电力系统网络安全。强化新能源安全生产,坚持提升光伏、风电运维管理水平,坚持加强全区储能设施安全运行水平。强化新能源和中小型电力企业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建7×24小时运行机制和技术监督支撑体系,提升电力系统应对突发灾难抗灾能力。

强化能源应急保障设施建设。完善能源应急储备体系。以防范、控制和消除自然灾害影响为重点,开展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演练,及时启动相应级别和类型的应急预案,加大应急保障资源投入,建立健全能源应急管控机制,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应急响应和恢复能力。

 

第四章 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节 规划实施环境影响分析

本规划紧密围绕发展清洁能源,助力动能转换核心任务,深入推进能源供给侧和消费侧结构变革,“双侧”发力,促进生态环境改善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安全高效发展

优化能源结构,提升环境质量。十四五期间,淄川区通过科学规划能源项目、提高清洁能源比重、提能效水平、淘汰落后产能等措施,能源结构不断优化,生态环境持续改善。2025年,全区非化石能源消费约185万吨标煤,天然气消费约87万吨标煤,按增量替代煤炭消费来测算,相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30万吨生态环境效益显著。

项目建设运行期间环境影响。能源项目建设施工阶段,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植被破坏、改变地形地貌,造成水土流失,产生噪声、扬尘、废水、固体废物等环境影响火电项目运行期间,会有一定的气态、液态、固态废物和热量排放光伏和风电项目运行期间会产生光污染及电磁辐射,影响鸟类栖息和迁移;输变电工程运行期间,会产生工频电场、磁感、无线电干扰、噪声影响。

第二节 环境影响减缓对策措施

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第一要务,把握“保护优先”生态文明建设方针,坚持清洁低碳绿色发展基本原则实施能源生产、储运、消费与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深度融合,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法律约束作用、科技支撑作用及政策激励作用,预防和减轻能源对环境影响

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切实做好能源规划与各专项规划衔接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坚持能源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突出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生态脆弱区的生态保护严格落实生态环境管控要求加强废旧矿区、矿山的生态修复,严格依据规划布局实施能源项目,做好专业布局设计,减轻环境污染。

发挥法律约束作用。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认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强能源项目节能评估审查,提高环评报告的制定质量。强化能源项目建设、运行期间的环保监察力度,做到项目建设与环保工程同步,保证项目运行期间环保设施全负荷、全时段稳定运行,实现项目运行全过程管控和约束。

发挥科技支撑作用。持续推进互联网物联网、数字技术与能源产业深度融合,加强科技攻关,优化能源生产及储运方式,发挥科技在能源生产、储运及消费全过程中的环境保护。积极推动先进清洁生产技术、余热综合利用技术应用推动全区废弃资源综合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对土地资源、水资源及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构建能源与环境和谐发展新态势。

发挥政策激励作用。出台鼓励企业清洁生产的政策,设立正向激励机制,对提前达标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财税、能耗等指标倾向,增强企业自主减排的动力。开展节能执法监察,督促企业严格执行国家、地方行业标准开展单位能耗产出效益评价,强化评价结果运用,倒逼企业提高能效、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大对能源设施监管力度,提高安全化运行水平,深化政策支持深化要素支撑实现能源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第五章 多措并举 保障有力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突出规划引领

加强政府引导,提高指标约束力,各部门按照规划目标任务制定具体实施计划和工作措施,各镇(街道)依据规划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严格问责机制。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监督管理作用,强化能源消费总量及强度、碳排放总量及强度、节能降耗以及压减煤炭消费等指标的监督考核,形成促进能源清洁低碳发展的倒逼机制。突出规划引领作用,加强规划的衔接协调,强化规划对能源发展的引导约束作用,落实目标任务,坚持重点项目统一规划,统一设计。

第二节 拓宽融资渠道 缩短融资链条

加强投资管理,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创造公平竞争、平等准入的市场环境,引导鼓励民间资本积极参与能源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各级财政扶持,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的投融资机制发挥能源管理中心作用促进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和资本合理流动,提升金融供给的配置效率和服务水平优化业务审批流程,缩短融资链条,提高信贷投放效率,确保企业能源需求得到快速有效满足

第三节 完善配套措施 统筹市场作用

完善能源领域相关配套措施,定期开展能源普查,加强能源事业发展服务中心与统计税务、生态环境等部门的配合沟通,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依托能源管理中心为能源监管统计提供技术支持和信息服务加强行业管理,强化能源统计及预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深化能源流通体制改革,还原能源商品属性,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能源市场体系。

第四节 加大扶持力度 加强宣传引导

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项目支持增强多渠道资金供给能力加大对新能源项目资金支持力度,持续推动淄川区资源型枯竭城市转型,优化产业结构,培育经济增长极。加能源高质量发展工作宣传力度,动员全社会力量,开展形式多样的规划宣传,注重引导舆论,回应社会关切,传递有利于加快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好声音和正能量

第五节 强化科技支撑 提高创新水平

以强化科技载体建设为目标,以培育创新团队、整合优势科技资源为重点,发挥淄川百名专家行作用,积极出台能源领域各项人才引进政策,采取多种灵活方式吸引各类智力资源驻淄全面提升能源领域人才队伍素质。突出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推动研发人才政策向企业倾斜全面对接齐鲁科创大走廊加强与高等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加快能源领域战略性发展,推进能源领域创新实验室的建设,为能源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第六节 明确主体责任 夯实安全保障

突出各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组织编制安全生产计划,按照任务分工细化措施、明确责任主体加强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认真落实安全生产方针,确保各项安全任务落实到位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原则,重视重能源项目施工前地质勘察工作,采用先进技术、先进经验,搞好安全生产。各企业按照实际情况增加安全员配置数量,明确安全员职责各重点企业,每月组织全员安全工作会议,检查布置安全生产工作

解读:淄川区“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 (征求意见稿)

   

 

现就《淄川区“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解读如下:

    一、编制依据

根据《国家发改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的通知》、《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山东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山东省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全省落实“三个坚决”行动方案》、《淄博市实施减碳降碳十大行动 工作方案》、《淄川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政策文件,编制本规划,是“十四五”时期全区推动能源结构调整的指导性文件。

    二、编制背景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以深化新旧动能转换为中心任务,以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为主攻方向,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统筹发展和安全,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和培育壮大新动能并举,努力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十四五”时期是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淄川区产业转型升级、抢占市场机遇的攻坚时期。为进一步提高能源支撑力,优化能源结构及布局,淄川区发展和改革局组织编制《淄川区“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以能源供需优化为主,着力构建绿色、集约、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为开创全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有力支撑。

    三、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

   《规划》除前言外,共分为五章。

前言。简要介绍了规划背景、规划意义、规划范畴和规划定位等内容。

第一章,发展基础与形势。总结了淄川区能源领域的基础现状及发展成效,分析了淄川区“十四五”面临的形势挑战,对“十四五”期间全区能源需求进行了预测,预计到2025年,全区能源消费量将会达到400万吨标准煤左右

第二章,总体要求与发展目标。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全区在能源领域全面形成“中心引领,双轮驱动,全域协同”的发展新格局,努力将淄川区建成全省能源转型发展示范区。规划结合淄川区发展实际,提出了总量目标、强度目标、结构目标、生态目标、民生目标,并远景展望到2030及2035年。

第三章,重点任务。结合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需要,规划提出了7大重点任务。

1.加快能源中心建设。加快能源管理中心及能耗收储平台建设,建立全区能源生产运行监测、管理和调度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实施清洁能源倍增行动计划,坚持集散并举方式大力推进光伏项目建设,力争2025年前,完成全区新增光伏装机260万千瓦其中分布式光伏装机不低于100万千瓦充分利用淄川区废旧矿区,以分布式抽水蓄能为主体,加快推进储能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电网柔性和韧性,全面打造“鲁中蓄电池”城市新名片。

2.提高能源保障能力。夯实能源供应和输配网络建设,加强与外部能源输配网络对接,统筹各种能源运输方式,强化能源储备能力稳定煤炭、燃气、电力及热力供应。

3.构建智慧能源体系加快推进能源全领域、全环节智慧化发展加强智慧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

4.提高能源产出效率。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发展重点,加速淘汰低效落后产能培育壮大战略新兴产业大力开展能效提升行动推动全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5.打造打造近零碳示范区。加强低碳发展技术路径研究实施园区绿色制造、节能降耗、循环发展行动计划开展企业清洁生产领跑行动大力推进近零碳示范区建设

6.加大能源惠民力度。充分发挥能源基础设施保障民生的功能和作用,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城乡用能方式转变,多措并举降低民生用能成本,提高用能水平和效率

7.保障能源安全生产。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油气管道、电力系统等重点领域监管,强化能源领域安全生产,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构建安全稳定的能源生产供应管控体系。

第四章,环境影响评价。总结分析了规划实施环境影响及环境影响减缓对策措施。规划紧密围绕发展清洁能源,助力动能转换核心任务,“双侧”发力,促进生态环境改善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安全高效发展预计到2025年全区2025年,全区非化石能源消费约185万吨标煤,天然气消费约87万吨标煤,按增量替代煤炭消费来测算,相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30万吨生态环境效益显著要坚持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发挥法律约束作用、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发挥政策激励作用,预防和减轻能源规划任务实施过程中对环境影响。

第五章,保障措施。规划提出要加强组织领导、拓宽融资渠道、完善配套措施、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创新水平、夯实安全保障,以保障规划任务目标的顺利完成。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以深化新旧动能转换为中心任务,以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为主攻方向,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统筹发展和安全,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和培育壮大新动能并举,努力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十四五”时期是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淄川区产业转型升级、抢占市场机遇的攻坚时期。为进一步提高能源支撑力,优化能源结构及布局,淄川区发展和改革局组织编制《淄川区“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以能源供需优化为主,着力构建绿色、集约、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为开创全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有力支撑。

淄川区“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征求意见,在2022年9月13日至10月12日向社会征求意见期限内,未收到有关建议。

《淄川区“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尚未经区政府常委会研讨。

《淄川区“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尚未经区政府常委会研讨,暂未定稿。

http://www.zichuan.gov.cn/gongkai/site_zcqfzhggj/channel_c_5f9f6a3dc916f710ccee90e1_n_1605683937.06/doc_6363294abafcf6cfb9540f4b.html
建议人* 联系方式*
意见标题*
意见内容*
验证码*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