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 重要部署执行公开 政府工作报告
标题: 淄川区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 11370302004216167U/2020-None 文号:
发文日期: 2020-01-17 发布机构: 淄川区政府办公室
  • 标题
  • 正文
  • 手机

淄川区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20-01-17
  • 字号:
  • |
  • 打印

——2020年1月15日在淄川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区长  闫桂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19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19年,是淄川发展历程中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在中共淄川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突出生态优先、加快转型发展,承压奋进,励精图治,较好地完成了区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0.96%,扣除减税降费因素增长10.4%;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3%、8.6%。现代化新淄川建设迈上新台阶。

一年来,我们坚决顶住了经济下行压力,超前谋划、精准施策,出台关心关爱企业家16条细则,开通企业110和政策兑现落实平台,兑现“厚植本土企业优势六条”、技改补贴等奖励2.4亿元,在落实新增减税降费政策7亿元的情况下,GDP、财政、工业利税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位居全市前列,新旧动能转换加速起势,经济发展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我们英勇战胜了百年不遇的台风暴雨,面对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台风暴雨灾情,数以万计的党员干部不畏艰险、冲锋陷阵,解救洪水围困群众1.1万人,挽回经济损失3.4亿元,迅速展开总投资19.8亿元的灾后重建工程,取得了抗洪救灾的重大胜利;广大企业和社会各界踊跃捐款、奉献爱心,汇聚起了众志成城、排除万难建设淄川的强大正能量。我们全面增强了改革开放动力,在三次荣获全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绩效考核优秀等次的基础上,又成功入选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淄川经济开发区获评首批国家级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全国信息化推进制度创新暨“淄博实践”现场会、第七届中国农业经营创新论坛、山东首届无人机技术与应用竞赛总决赛在淄川举办。顺利完成党政机构改革。支撑区域发展的重大政策、体制、平台优势进一步增厚。大力度推进“双招双引”,签约吉利新能源商用车等一批重大项目,高质量发展的后劲不断增强。我们生动诠释了为民宗旨情怀,在全省首批启动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和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创建。创新开展“行走的医生、流动的医院”行动,有效解决1.3万名偏远山区群众看病远、看病难问题。建成投用软硬件国内一流的新政务服务中心,占地900亩的南部森林公园核心区向市民开放。经过全区上下一年来的苦干实干、拼搏奋进,经济社会发展“稳”的格局不断巩固,“进”的步伐稳健强劲,“好”的优势逐步扩大。

——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鲁泰纺织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个项目入选全省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库,38个项目列入市重大项目。鲁泰功能性面料、海尔新星物流公路港、齐鲁激光共享产业园等重大产业项目快速推进。东华水泥阿里云“工业大脑”、齐鲁云商分别入选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平台试点、制造业双创平台试点。广通化工、重山光电等4家企业通过全省第一批化工重点监控点认定。鲁泰纺织、唐骏欧铃等4家企业入选全国第四批绿色制造名单,凯盛新材、鲁中耐材2家企业入选山东省新材料领军企业50强,金城医药、鲁维制药等4家企业入选第三批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功力机器实现我区瞪羚企业零的突破。金城建工荣获全国建筑工程最高奖项——鲁班奖。我区被评为山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和优质建筑陶瓷基地。镭泽科技等3家企业与山东理工大学共建研究院。淄川—上海协同创新中心正式运营,新增省级以上研发机构6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45%,研发投入占比首次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全年实际到位外来投资156亿元,新引进重大产业项目79个。自主培养和新引进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28人,荣获全国人才工作创新优秀案例奖。

——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全力抓好中央、省环保督察和“回头看”以及生态环境部强化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扎实推进“四减四增”,开展工业企业污染防治、重型柴油车污染治理等18个领域的生态治理专项行动,完成环保治理工程377项,清洁取暖改造1.7万户。实施利民污水处理厂扩容和城区雨污分流管网改造,牛家潜流湿地建成投用,孝妇河水质达到三类水体标准。完成26处关闭矿山、43处采矿点生态修复,创建国家级绿色矿山9处,新增造林绿化1万亩。全面推行“环保管家”,建成覆盖81平方公里的热点网格管控系统。昆仑镇列入首批山东省绿色能源示范镇。严格落实环保夜查、联动执法、督查巡查、刑责治污等长效机制,立查环境案件120件。

——城乡面貌不断改善。滨莱高速改扩建、凤凰路北延、张博路大中修竣工通车,岭博路、淄磁路、磁岜路升级改造进展顺利。实施“三改三建”工程29个,完成社区综合治理37个。全面打响城乡环境大整治精细管理大提升“七大会战”,深化“五室六联”综合治理模式,在全市率先推行“智慧停车”,城乡秩序和面貌明显改善。扎实开展“大棚房”和违建别墅整治,拆除违建27.4万平方米。我区被住建部列为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试点区。获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凤凰山田园综合体入选省级田园综合体。“绿满乡村”完成村庄绿化50个,2村入选省级第二批美丽乡村建设试点,2镇6村入选首批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名单。建设“四好”农村路74公里,新设客运站点244个,“户户通”道路硬化1.3万平方米,改造农村危房1604户、旱厕3130户。

——民生保障坚强有力。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1.5万户贫困家庭、2.7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全年民生支出达到34亿元,占比近80%。落实社保补贴、创业贷款、稳岗补贴9800万元,新增城镇就业1.4万人。般阳民生平台解决群众诉求4.3万件,群众满意率达到89%。投资2.3亿元的25个中小学新改建工程竣工,在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我区名列全国全省前茅。创新开展全区餐饮卫生星级创建,顺利通过省级食品安全先进区验收。加强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被列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区,“淄川文化云”入选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案例,区融媒体中心列入全省首批县级融媒体建设试点,被评为“全国老年太极拳之乡”。重视做好“双拥”工作,认真落实优抚安置和社会保险接续政策,悬挂退役军人光荣牌2万余个。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三年禁毒人民战争,抓获涉恶犯罪嫌疑人357人,打掉黑社会组织1个、恶势力犯罪集团2个、涉恶犯罪团伙48个,查处保护伞4人。圆满完成国庆70周年等系列安保维稳任务。10年以上信访积案全部化解,般阳路派出所获评全国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形势平稳,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其他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进步,实现了新发展。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注重做好巡视“后半篇文章”,抓牢抓实政府系统省委巡视、市委巡察问题整改。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复率均达100%。编制公布政府部门权责清单,深化“放管服”改革,荣获2019年度中国企业营商环境(案例)十佳城市。深入开展治理庸懒散慢拖瞒“六治”行动,驰而不息纠治“四风”,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四风”问题14起、20人,政风行风持续好转。

各位代表!回首过去一年,全区上下在改革创新、攻坚克难中彰显“淄川担当”,在大抓落实、狠抓落实中锤炼“淄川作风”,在事争一流、唯旗是夺中提升“淄川境界”,在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淄川作为”,为下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得益于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拼搏奋斗。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建设者、劳动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发展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破解发展难题的思路还不开阔、措施还不精准;区域创新能力不强,大项目好项目不多,新动能接续不够有力;环境质量改善的基础还不牢固,生态建设任重道远;城市功能品位有待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不高;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供给还不均衡,安全生产、社会治理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部分政府工作人员担当和服务意识不强,执行力、落实力较差,营商环境离群众和企业期盼还有不小差距,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2020年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政府工作总的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转型发展”主题,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保障,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基层治理效能提升,奋力实现老工业区凤凰涅槃、加速崛起,不断开创现代化新淄川建设新局面。

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左右;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左右和7%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重点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聚力稳增长保发展,保持经济良好势头

坚持把稳增长作为首要任务,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积极稳定市场预期,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一是力促有效投资强劲增长。坚持把优质投资作为稳增长的重要支撑,集中优势力量抓好年度投资120亿元的“六个一批”重点项目和工程,力争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0亿元以上。强化领导挂包和工作专班项目推进机制,确保上半年开工率达到70%,10月底前全部开工。健全“关键要素跟着优质项目走”的保障机制,确保土地、排放、能耗、资金向高产出、强带动的项目集中。加大策划储备和对上争取力度,力争更多的项目列入省市重点项目盘子和“十四五”规划。

二是多措并举“活血脉”。切实加强政银企合作,增强政府担保增信功能,用好智慧金融平台,落实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硬性要求,力争用两年左右时间使区域存贷比达到全市平均水平,在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上取得实质性突破。组织开展企业上市推进行动,在要素保障、遗留问题处理上开绿灯、聚合力,3年内新增上市企业3家以上。抓住全市打造科创产业金融高地机遇,出台更大力度政策,引进更多的银行、基金、保险、投资机构,优化金融生态。依法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务、非法集资等违法行为,依法积极处置出险企业和降低不良,坚决防范和化解区域性金融风险。

三是抓好即期经济运行。切实发挥区经济运行联席会和工业经济运行指挥部作用,紧盯先行指标、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及时发现和解决苗头性问题,确保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全面落实减税降费等各项惠企政策、“厚植本土企业优势六条”以及省市区关心关爱企业家各项举措,加强政企互动协同,有效稳定市场预期,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增强对外开放带动作用,加强与日韩经贸和技术合作,培育扶持阿里巴巴淄川服务中心等贸易平台,大力开拓新兴市场。

二、聚力加速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

强化产业组织理念,实施产业赋能行动,坚持创新绿色、动能转换优存量,着眼未来、高端引领扩增量,下大力气培育增强新动能。

一是推动制造业迈向中高端。按照“五个优化”的方向,深入实施工业技改三年攻坚计划,重点抓好年度投资73亿元的134个技改项目,加快纺织、机械、建材、化工等传统产业智能化、信息化、绿色化改造,建设智能车间、智慧工厂20家,实现400家企业上云。按照“提高度、拉长度、增厚度”的产业培育要求,重点在延展氯化亚砜、VC、氧氯化锆等特色产业链条上下大功夫,把单项冠军优势、原材料生产制造优势,尽快提高、拉长、增厚为终端产品优势、高端价值链优势。大力实施“四新”产业攀登计划,突出抓好总投资200亿元的3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重点培育汽车制造、生物医药、激光设备三大优势产业集群,积极推动新装备、新材料、新医药、新能源四大新兴产业尽快“挑起大梁”。启动实施未来产业培育计划,积极抢抓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应用机遇,加快建设淄博移动数据中心,有选择地发展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工业机器人等前沿项目,为在未来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提前布局。

二是促进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抓好总投资76亿元的16个服务业重点项目。大力发展文旅产业,积极引进投资和运营实力雄厚的文旅集团,加快中华传统民俗文创园、聊斋文化旅游综合开发、咏归川高端民宿等重点项目建设,提升潭溪山、齐山、牛记庵、1954陶瓷文创园等景区运营水平。制定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意见,支持和规范发展民宿旅游。组织实施景区连接线路域整治提升工程,下决心优化全域旅游大环境。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做大做强齐鲁云商等“互联网+”平台,加快海尔新星物流公路港二期建设,增强淄川区域性物流中心功能。完善配套扶持政策,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健康休闲、养老家政等生活性服务业。

三是培育优质企业群体和重点园区。制定出台“企业崛起行动方案”和分年度计划,大力培育“旗舰”企业、“雏鹰”企业,把最宝贵最稀缺资源配置给最有能力做大做强做优的企业,集中力量培育3家左右销售收入过百亿的企业、7家左右过50亿的企业、20家左右瞪羚企业、单项冠军、隐形冠军、独角兽企业。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坚持优质企业引领、招商引资并举,以大规模标准厂房建设为切入点,高效能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园、齐鲁激光共享产业园、七星绿色智造产业园、汽车产业园等专业园区建设,尽快形成规模。

三、聚力激发转型活力,增创发展新优势

实施改革开放赋能、科教创新赋能行动,着力破解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更加有效地释放潜力、增添动力、激发活力。

一是更大力度“促改革”。高水平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抓住用好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重大机遇,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城乡产业协同发展等领域改革试验。扎实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抓好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改革,积极争创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拓宽与社会资本合作渠道,放大政府产业基金“酵母”功能。推行“亩均论英雄”改革,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倒逼低端低效产能转移腾退。

二是精准高效“抓招引”。走好以企招商、委托招商、基金招商的路子,瞄准国内外500强、行业领军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开展精准招引,着力引进强链、补链、延链项目,引进核心型、平台型企业,力争年内引进到位外来投资170亿元,过亿元产业项目80个。建立招商专员制度,全程服务重点招商项目落地建设。组织第13届“百名专家淄川行”,深化产学研合作,年内新增市级以上研发平台8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全面落实“人才金政37条”,创新柔性引才机制,推进“淄川籍人才归雁计划”,强化区域人才竞争优势。

三是持之以恒“优环境”。实行裁弯取直、流程再造,深化“一窗受理·一链办理”改革。深入推进工业投资项目“1+N”审批制度改革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提高审批效率。深化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推广智能审批、自助办事,完善区镇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务实运行好企业110和政策兑现落实平台,真正将其打造成企业的“护身符”、党委政府和企业的“连心桥”。落实领导干部联系服务重点企业制度,大力营造重商、亲商、富商、安商的浓厚氛围。

四、聚力加速乡村振兴,打造淄川特色画卷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统筹推进“五个振兴”,立足特色、发挥优势、连片创建,着力打造乡村振兴的“淄川画卷”。

一是突出抓好乡村产业振兴。扩大工商资本上山下乡优势,深入推进“百企建百园”工程,重点抓好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凤凰山省级田园综合体建设,积极争创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打造亮点、增强辐射。抓好总投资38亿元的久润农业生态科技园、俊岭农业田园综合体等22个重点项目。稳定粮食生产,保证粮食安全。大力实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提升工程,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建设山东省富硒食品质检中心,打响天然富硒品牌。

二是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坚持连片打造、整体提升,把山水人文资源禀赋优势转化为美丽乡村建设和产业富民优势。每个镇确定一片特色鲜明、带动辐射力强的美丽乡村建设先行区,区级集中打造峨庄示范片区,力争年内破题,三年建成乡村振兴淄川画卷的点睛之笔。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持续提高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农村垃圾和污水处理、农村道路和改厕改水、危房改造长效管护机制,开展“美在家庭”创建,再完成50个村庄“绿满乡村”任务。

三是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制定出台“农十条”,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要素向农业集聚、向农村流动。做好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登记工作,规范和促进空闲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盘活农村闲散土地。深入抓好清产核资、集体经济合同清理,多渠道增加农民和村集体财产性收益。深化涉农资金整合改革,探索邻近村庄联合发展有效途径,增强村集体增收能力,力争集体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80%以上。

五、聚力污染防治攻坚,持续改善生态环境

实施生态赋能行动,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淄川建设。

一是深度治理大气污染。深入推进重点行业企业提标改造,开展中小企业集群综合整治,重点解决二氧化硫、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粉尘和无组织排放超标严重问题。完成燃气锅炉低氮改造,启动燃煤热电机组整合和2处能源中心建设。深化“企业环保现场管理提升年”行动,坚决杜绝“散乱污”企业回潮。抓好移动污染源整治,淘汰国三及以下重型柴油营运货车。开展全域扬尘综合整治,确保道路、建筑工地、企业三个“本色行动”大见成效,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63%以上。
       二是加强水污染防治。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巩固提升清违清障成果。完成利民污水处理厂扩容和罗村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工程,加快城区、沿河沿路雨污管网改造,彻底解决排水不畅、雨污混流和污水溢流直排河道问题。加强涉水重点排污企业和污水处理厂监管,确保孝妇河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三类水体标准。全面排查整治黑臭水体、坑塘。高标准抓好全省农村生活污水连片治理试点,完成136个村的污水连片治理。加强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确保城乡饮水安全。

三是加大生态修复力度。全面落实林长制,加快“森林淄川”建设,年内新增造林绿化1万亩。加大生态修复力度,完成45处关闭矿山、41处采矿点生态修复年度任务。持续实施以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为重点的土地综合整治,新增耕地2800亩。狠抓土壤污染防治,建立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机制,强化固体废物和重金属监管,深化农业投入品减量行动,保障土壤安全。

四是完善环境监管体系。坚定不移抓好各级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加快智慧环保、数字环保建设,深化网格化监管。对严重违法违规企业,坚决依法采取按日处罚、顶格处罚、限期停产治理、关停取缔直至刑责治污措施,重塑监管刚性和权威,巩固来之不易的生态治理成果。

六、聚力提升功能品质,建设魅力宜居城市

坚持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积极对接融入济淄一体化、齐鲁科创大走廊和市主城区“紧密圈层”,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北京路南延、张南路南延以及沾临高速、济潍高速、张博铁路电气化改造等重点工程;配合实施好市主城区“南拓”新南外环、新东过境线、文昌大道北延工程;适时组织鲁泰文化路、松龄东路改扩建、眉山路东延等工程;深入实施“四好”农村路建设和农村通户道路硬化工程,完成岭博路、峨池路等山区道路工程,优化路网结构,改善通行条件,拉开城市框架。突出抓好总投资14亿元的重点水利和灾后重建工程,确保主要工程汛期前完成。加强消防站、市政消火栓等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乡防灾减灾能力。

二是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制定出台《城市品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精心搞好城市设计,打造品质城市。加快文化中心、万达广场城市综合体建设,优化提升“一山两河”生态廊道,实施鲁泰体育场升级改造,适时建设朱家沿河体育公园,新建10处小游园、微绿地,打造山青、水秀、林绿、景美的公园城市。统筹布局书城、书屋、书吧,打造书香淄川。持续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组织实施一批连片棚改项目和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社区物业星级创建率达到90%以上。高质量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按照应编尽编要求完成村庄规划优化完善工作。

三是提高城市精细管理水平。坚持铁腕治标、深度治本,扎实开展城乡环境大整治精细管理大提升行动,确保城乡环境、形象、秩序实现大改善、大提升。开展违规广告牌匾及城乡“蜘蛛网”清理行动,保持拆违控违高压态势,逐步推行垃圾分类,打造清爽有序的空间秩序。深化“五室六联”综合治理,落实门前“五包”,推行“街长制”管理,实现城区智慧停车全覆盖。建设全息感知多维融合的大数据库,提升数字化城管、数算警务、智慧交通平台系统运行水平,打造新型智慧平安城市。

七、聚力保障改善民生,切实增进人民福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倾情尽力办好民生实事,积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强化“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意识,开展脱贫成效“回头看”,确保全区1.5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政策全部落实到位,107个省定贫困村、62个经济薄弱村“五通十有三万元”全部达标,284个产业扶贫项目全部达到规范管理和高效运营要求,100%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保持干部挂包、结对帮扶、孝善养老、资产收益等各项措施力度不减,构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实现贫困群众稳定脱贫不返贫。建立健全即时发现、即时帮扶机制,确保不出现新致贫人口。

二是提高就业和社会保障能力。落实就业优先和援企稳岗政策,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年内实现新增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万人。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健全临时救助制度,着力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建立健全农民工工资清欠和发放保障长效机制。制定基本养老公共服务清单,加快构建医养结合、覆盖城乡的多层级养老服务体系。

三是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大政府投入力度,认真执行城镇居住区配套教育设施建设政策,完成城区东北部小学、北关小学朱家分校、区实验小学功能楼建设,启动城区西南部中小学建设,扎实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深入推进健康淄川建设,深化紧密型医共体改革,实施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三期工程,做实“第一村医”强基工程,做优“行走的医生、流动的医院”,加速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扎实开展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创建工作。着力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提高“双拥”工作水平。重视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融媒体中心融合发展,不断拓展“文化体育云”功能,年内开展送戏下乡500场次,省市区三级文化惠民演出50场次。

四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大力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抓好区镇村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打造“般阳警务品牌”。深入推进“雪亮工程”,全面开展“百万警进千万家”和“五位一体”全民安全防范宣传活动,配齐配强网格员、“般阳平安联盟”群防群治志愿队伍,构建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密反恐防暴措施,坚定不移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巩固提升三年禁毒人民战争成果,保持对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压打击态势。加强和改进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毫不放松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以实现“三个确保不发生”为目标,重点推进综合治理、强基固本、刑责治安等“八大工程”,年内所有企业完成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和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切实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坚持法治化、市场化、专业化思维,不断提高新时代履职能力水平,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强化政治建设。始终将政治建设作为政府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工作的全过程、各领域,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区委工作要求,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永恒课题、终身课题,坚持不懈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

强化法治建设。增强依法用权、依法履职意识,完善政府权责清单,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更加注重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和市场机制、市场力量破解难题、推进工作。认真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科学民主依法决策。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意见,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办好般阳民生,畅通政企政民沟通渠道。

强化效能建设。认真落实省委“重点工作攻坚年”、市委“树标对标夺标”行动要求,聚焦“五个转变”,坚决走出“舒适区”,让“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工作理念、“大抓落实、狠抓落实”的工作作风、“勇于担当、敢于作为”的工作追求,成为政府系统广大公职人员的高度自觉和行为习惯。围绕履职所需、发展所要,加快学习型政府建设,丰富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锤炼专业作风、培养专业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入推进“六治”行动,巩固作风建设成果。

强化廉政建设。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重大政治责任,持续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坚决守住底线、不碰红线。加强财政预决算执行刚性约束,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大力压减一般经费支出,将财力最大限度用于保民生、保发展。用好正向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创造担当作为、激情干事的浓厚氛围。加强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重要岗位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坚决查处各类腐败问题和侵害群众利益行为。

各位代表!实干成就梦想,奋斗开创未来。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淄川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再出发,牢记使命勇担当,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老工业区凤凰涅槃、加速崛起而努力奋斗!

 

2020年为民办的十件实事

 1.东南部山区灾后重建工程。对东南部山区18.3公里淄河干流、13.8公里峨庄支流、4.6公里幸福支流河道进行清淤疏浚,重点部位进行护砌加固;对受损严重的道路、桥梁进行维修,有效保障山区生态安全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工程。完成城区东北部小学、北关小学朱家分校、区实验小学功能楼建设项目,启动城区西南部中小学建设,实施乡村学校办学条件提升工程,全面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加快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

3.基层医疗服务提升工程。深化“行走的医生、流动的医院”行动,减免山区群众一般诊疗费、出诊费等费用,减轻山区群众看病就医负担。开展入户诊疗随访,从定点医疗向上门医疗转变,进一步提高群众看病就医满意度。

4.城区道路治堵畅通工程。对4.9公里鲁泰文化路、4公里松龄东路等道路实施改造,提升道路通行能力,有效缓解城市拥堵,方便群众出行。

5.张博路附线淄川段道路亮化工程。对20公里道路实施全线亮化,新安装路灯880盏。同时,完成龙井街北段、三里大街、泉龙北路和留仙湖西路路灯升级改造工程,新安装路灯105盏,保障居民出行安全。

6.城区集中供暖提升改造工程。对中医院站、泉龙站等6处汽水换热站进行设备及站外管网改造,提高供暖服务质量。

7.农村生活污水连片治理工程。通过接入城市污水管网、建设污水处理站、分散收集集中转运等方式,完成136个村的生活污水治理任务。

8.文化惠民工程。完成淄川区文化中心主体工程建设;实施省市区三级政府购买文化惠民服务项目,组织50场高水平演出。

9.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创建工程。升级改造鲁泰体育场、柳泉湿地公园,建设朱家沿河体育公园,实施27处镇村健身工程,改造、新增村居室外健身器材,建成“15分钟健身圈”,加快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

10.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工程。新建1500平方米新型人力资源市场,配套完善信息发布、事务代理等板块,实现市场招聘、职业指导智能化、信息化。

   

名词解释

1.企业110平台:我区落实市委市政府关心关爱企业家部署要求,建立的服务企业快速反应机制。通过服务热线、服务门户网站及手机移动终端系统,受理、解答、转办我区企业提出的有关政务咨询、服务诉求、意见建议、举报投诉以及邀请区领导出席必要的业务洽谈、签约、客商接待等活动,打通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

2.厚植本土企业优势六条:支持企业提质增效,增强效益优势;支持企业加大投入,增强创新优势;支持企业招才引智,增强人才优势;支持企业外向发展,增强开放优势;支持企业扩大就业,增强带动优势;支持企业集约用地,增强产出优势。

3.双招双引:高质量招商引资、招才引智。

4.行走的医生、流动的医院:为解决偏远山区群众看病远、看病难问题,我区为全区19处卫生院配备专职医疗服务车,在70个没有卫生室的空白村设置医疗服务点,医务人员乘坐医疗服务车到服务点进行巡诊。

5.东华水泥阿里云“工业大脑”:为降低水泥行业煤耗电耗双高、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山东东华水泥有限公司与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全国首个水泥工业智慧大脑项目,建设以“工业大脑”为核心、六大系统为支撑的“1+6”智能制造体系,推动传统建材业向大数据服务业转型。

6.四减四增:调整产业结构,减少过剩和落后产业,增加新的增长动能;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煤炭消费,增加清洁能源使用;调整运输结构,减少公路运输量,增加铁路运输量;调整农业投入结构,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增加有机肥使用量。

7.三改三建:“三改”即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背街小巷改造;“三建”即便民市场建设、公厕建设、停车场建设。

8.城乡环境大整治精细管理大提升“七大会战”: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大会战、裸露土地专项整治大会战、建设工地扬尘整治大会战、工业企业扬尘整治大会战、矿山开采及生态修复工地扬尘整治大会战、移动污染源整治大会战、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大会战。

9.“四好”农村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

10.淄川文化云:依托“互联网+”模式建设的数字公共文化平台,整合各类资源,调动社会力量,运用信息技术,把公共文化服务从线下延伸到线上,改善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效果。

11.六个一批:沾临高速等一批重大交通工程;吉利新能源汽车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和园区项目;孝妇河治理等一批水利和灾后重建工程;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棚改等一批民生和社会事业项目;矿山修复、土地整理等一批生态建设项目;峨庄片区等一批乡村振兴项目。

12.五个优化:优化技术工艺、优化产品体系、优化产品质量、优化产业链条、优化经济效益。

13.四新产业:新装备、新材料、新医药、新能源产业。

14.瞪羚企业:以科技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为支撑进入高成长期的中小企业,具有个头不大、跑得快、跳得高的“瞪羚”特征。

15.单项冠军:单项产品拥有强大市场地位和很高市场份额的企业。

16.隐形冠军:在国内或国际市场上占据绝大部分份额,但社会知名度较低的中小企业。

17.独角兽企业:成立时间不超过10年、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初创企业,或者创新升级后的企业。

18.人才金政37条: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联合出台的《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引才用才工作的若干措施》,包括5个方面、37条措施。

19.工业投资项目“1+N”审批制度改革:“1”即“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N”即承诺审批制、“标准地”出让、“先建后验”、区域化评估评事、帮办代办等审批方式。

20.农十条:我区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工商资本助推乡村振兴的积极性,拟制定的10条扶持政策。包括支持农业加大投入、支持农业发展用地、支持农业人才发展、支持农业高质发展、支持农机装备升级、支持农业企业参展、支持农业品牌建设、支持农业富民增收、支持农业企业家、支持农业服务平台。

21.河(湖)长制: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湖)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

22.两不愁三保障:稳定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

23.五通十有三万元:通路、通电、通水、通广播电视、通信息;有旱涝保收田、有致富项目、有办公用房、有卫生室服务、有农村垃圾处理、有学前教育、有文化活动室、有健身场所、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就业保障措施;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万元。

24.医共体:整合区、镇(街道、开发区)、村(社区)三级医疗服务机构的资源而建立的分工协作、一体化管理、为群众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新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25.雪亮工程:依托各级综治中心,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化为支撑、网格化管理为基础、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

26.“五位一体”全民安全防范宣传:集反非法集资、反电信网络诈骗、反传销、消防、禁毒五类安全防范宣传于一体的全民安全防范宣传活动。

27.三个确保不发生:确保不发生3人以上死亡的安全生产事故,确保不发生群死群伤事故,确保不发生影响恶劣事故。

28.五个转变:转视角、转理念、转作风、转方式、转用人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