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 重要部署执行公开 政府工作报告
标题: 淄川区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 11370302004216167U/2017-1262200 文号:
发文日期: 2017-01-19 发布机构: 淄川区人民政府
  • 标题
  • 正文
  • 手机

淄川区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17-01-19
  • 字号:
  • |
  • 打印

——2017年1月16日在淄川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区长  闫桂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攻坚克难,创新实干,圆满完成了区十七届人大历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谱写了老工业区转型发展的新篇章。
  五年来,我们全力以赴稳增长谋发展,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2016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1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7亿元,分别是2011年的1.3倍、1.7倍。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达到512亿元、246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达到364亿元,分别是2011年的1.5倍、2.2倍、1.6倍;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3917元、15656元,分别是2011年的1.6倍、1.7倍。坚持打好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对上争取“三大战役”,五年间,累计实施总投资1004亿元的重点项目471个,其中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项目占比达75%;完成招商引资400亿元,引进中船重工、北汽、海尔集团、长城影视等过亿元项目170个;成功争取到国家资源枯竭城市第二轮扶持、17亿元棚改贷款等重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先后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全国双拥模范城、全省县域科学发展先进区、全省文化强省建设示范区、全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综合实力和城市影响力显著提升。
  五年来,我们坚定不移转方式调结构,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深入实施“双精”战略,三次产业比例由2011年的1.7:61.8:36.5调整为1.4:56:42.6,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质量不断提高。新型工业化步伐加快。累计完成工业技改投资794.5亿元,机械、纺织、化工等传统产业工艺和装备水平显著提高。淄川百年煤炭现代开采即将成为历史。新装备、新材料、新医药、新能源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发展,高新技术产值占比达26.1%。“一体两翼”经济布局加速形成,淄川经济开发区跃升全省经开区第7位,创建为中国建筑陶瓷、纺织产业基地、国家新能源产业基地、中国锻压装备制造交易基地和山东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中国(淄博)陶瓷产业总部基地、海尔新星物流园等重大项目相继建成,齐鲁云商、般阳石灰石、联合水泥等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投入运营。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势头强劲,被评为全省乡村旅游示范区,“文化名城”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全区粮食生产连年增收。累计流转土地7.5万亩,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0家、“三品一标”产品82个,创建为全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食用菌建设示范区、中国矿泉水和中国天然富硒农产品之乡。
  五年来,我们下大气力抓治理优生态,宜居城市彰显新魅力。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全面打响生态环保攻坚战。五年间,环保治理和生态建设累计投入40余亿元。加大环保倒逼力度,取缔土小企业841家,关停矿山47处,淘汰水泥产能600万吨,确定压减建陶产能3.3亿平方米,淘汰黄标车1万辆。全面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大气和水环境质量主要污染物浓度大幅下降,2016年,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达到171天,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和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4.9%、98%,主要河流水质稳定达标。作为一个结构性矛盾突出的老工业区,能够取得这样的进展,实属不易,全区上下为此付出了前所未有的努力!加快建设“森林淄川”,实施总投资15亿元的“一山两河”生态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4.9平方公里,完成造林绿化14.4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达45.6%。坚持刑责治污,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61起,刑事拘留111人。人民群众热切期盼的天蓝、地绿、水清、气爽的秀美淄川正在加快变为现实。
  五年来,我们坚持不懈抓统筹促协调,城乡建设展现新风貌。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城乡建设累计投入58.7亿元,城镇化率达69%,比2011年提高8个百分点。编制完成城市总规、建成区控规和182个农村社区规划。投资23.7亿元,实施102省道、庆淄路、胶王路、湖南路、北京路南延、孝水路、洪峨路等城乡道路新改扩建工程,城乡路网更趋完善。实施“三改一建”工程,改造提升老旧小区和棚户区54个、背街小巷300条,建成便民市场8处,受益群众达15万人。实施乡村文明行动“六新”工程,扎实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改造农村旱厕1.8万户,全面完成城乡饮水安全工程,顺利通过国家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验收。启动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建设,昆仑镇入选全国首批特色小镇,双杨镇入选省级特色小镇,藏梓村评为全国美丽宜居村庄,上端士、梦泉等28个村入选国家和省级传统村落。
  五年来,我们锐意进取抓创新促改革,转型发展迸发新活力。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深入推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等37项国家级、省级改革试点任务。在全省率先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政府机构改革、不动产统一登记、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顺利实施,“村官直审”获全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区域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持续组织开展“三百”工程,实施国家和省级科技计划项目92个,建成国家级技术研发机构3家、省级21家,院士工作站12家,鲁泰、金城分别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创建为全省知识产权示范区,高创中心成为全省首批众创空间。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深入推进“三最”城市建设,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审批事项减少76%,收费项目减少43%,综合审批效率提高83%。在全区13个镇办、465个村居建立企业事务和村民事务代办中心。注重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创建“510”廉政教育品牌,建立“3+2”惩防机制,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树立了为民务实清廉的政府形象。
  五年来,我们千方百计惠民生促和谐,民生建设实现新提升。始终把增进群众福祉放在首位,连续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各级财政用于民生建设的支出累计达128.6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8%。实施“三万农户脱贫奔康工程”,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新识别的9711户、17704人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积极扩大就业,新增城镇就业9.1万人次,转移农村劳动力2.7万人次。“城乡统筹、全民共享”的社保体系基本建成,保障标准逐年提高,累计救助困难群众15.7万人次。新建保障性住房7620套,改造危房1831户,新建5处老年公寓、28处城市日间照料中心、78处农村幸福院。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新改扩建学校24所,般阳中学、实验小学南校区、岭子中学等建成投入使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新建区医院和区中医院综合楼、区残疾人康复中心,完成11处卫生院改造提升。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被评为全省首批四德工程示范区,“四德三风”在淄川落地生根。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多元化矛盾纠纷调解、网格化管理和“五代理”服务、司法体制改革试点等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对全区空挂集体户3.9万人、城区“三不管”区域2.1万户群众全部落实属地管理。全面贯彻安全发展理念,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连续8年实现命案全破,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统计、物价、广电、民族宗教、粮食、人防、对台、区志、档案、气象、妇女儿童、老龄、慈善、红十字、援藏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成绩、实现了新发展。
  刚刚过去的2016年,我们积极应对经济持续下行、环保约束加大等一系列严峻挑战,开拓创新、奋力进取,交出三张“答卷”,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一是转型发展的答卷。预计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6.2%、8.6%、16%。一大批好项目、大项目开竣工,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地区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在全市科学发展观摩点评中我区荣获五区三县第一名。二是生态环保的答卷。全区各级重拳出击,以“三铁”精神全面打响生态淄川建设攻坚战。务实推进建陶行业精准转调、化工行业“三评级一评价”,绿动力提升工程和“九个一律”任务全部完成,关停取缔企业292家,全年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占比达到46.7%,同比提高幅度为全市之最。同时,扎实组织实施“一山两河”和荒山绿化修复工程,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三是民生改善的答卷。克服宏观经济下行带来的困难,全面落实各项民生政策。创新“房票”模式,走出棚户区改造的新路子。开工建设开发区实验学校、淄博师专附属学校、区医院西院等一批重点公共服务项目。组织实施102省道、庆淄路改扩建等城乡路网工程136公里,完成拆迁总量140万平方米,一年干了三年的活。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区委正确领导、全区人民艰苦奋斗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有力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所有为淄川改革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产业结构不优,新旧动能转换不快,转型升级任务艰巨;生态建设和安全生产压力还比较大,资源环境和发展空间约束日益突出;城乡发展不够均衡,民生建设和社会治理任务繁重;区域创新能力还不强,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相对不足;个别政府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工作效率不高,政府执行力亟待提升,等等。对此,我们高度重视,一定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各位代表,今后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也是我区转型发展、走在前列的攻坚期。政府工作总的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紧围绕中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市委“一个定位、三个着力”工作要求,全面落实区第十二次党代会决策部署,突出生态优先,加快转型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努力走在前列,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现代化新淄川。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为:
  ——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经济发展保持中高速,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左右,发展动能加速转换,区域发展更具活力。
  ——产业结构迈上中高端。三次产业结构更加科学合理,传统优势产业脱胎换骨,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倍增,到2021年,高新技术产值占比达到32%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高到49%,文化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4.5%以上。
  ——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生态修复取得显著成效,到2021年,四项主要污染物浓度均累计下降17%以上,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稳定在260天左右,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主要指标达到地表三类水体标准。森林覆盖率达到46%以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8%以上。
  ——城乡统筹水平更高。城乡发展深度融合,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特色小镇建设形成规模,产城人文融合发展实现新突破。到2021年,全区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以上,B类以上美丽乡村实现全覆盖。
  ——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就业、教育、文化、医疗、住房、交通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
  ——和谐共享持续提升。社会治理机制逐步成熟,公共安全体系更加完善。法治淄川建设深入开展,社会公平正义得到切实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全面提高。
  各位代表,今后五年是我区转型发展的战略转折期。我们必须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在补齐短板中厚植发展优势,在应对挑战中加快跨越赶超。我们坚信,有区委的坚强领导,有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淄川必将迎来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辉煌明天!


2017年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之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左右;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保持经济平稳增长
  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坚持把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作为稳增长、促转调的重要引擎。突出抓好总投资522亿元、年度投资155亿元的167个区级重点项目,力争30个以上项目列入省、市重点计划。下大气力引进一批关联带动效应强的提神振气项目,年内完成招商引资138亿元,引进投资10亿元以上大项目8个,以优质增量激活优化存量。高度重视创新投融资机制,增强般阳城资等融资平台功能,用好BT、PPP、政府引导基金等灵活方式,强化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开辟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绿色通道”,集中领导力量和优质要素,集成政策优势,落实便捷服务,切实提振企业和投资者信心。
  优质高效服务企业。举办第五届政银企合作促进会,督促落实展期续贷等政策,增加信贷投放,降低融资成本。完善激励措施,支持企业用好资本市场,年内新增上市挂牌企业10家,实现直接融资23亿元左右,用好股权融资等方式,降低企业杠杆率。实化降低实体经济成本行动,确保各项减税清费、减负增效政策落地见效。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年内完成50家企业的规范化公司制改制。组织开展企业精细管理深化年活动,在四大骨干行业全面推行5S管理,引导企业分类对标国内外优秀企业。开展“三个五”大培训活动,年内培训优秀青年企业家50人次、经营管理人才500人次、职工5000人次,全面提高企业素质。建立健全企业权益保护和诉求解决机制,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企业、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
  提高经济发展质效。坚持在发展中涵养财源,调整完善区镇财政体制,合理划分区镇事权和支出责任,调动各级发展增收的积极性。加大综合治税力度,推动国地税联合办税向镇办延伸,确保经济发展成果真实体现到财税收入增长上。健全完善政府债务管理和预算绩效评价机制,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提高财政资金效益。健全大额信贷债权人联席会制度,有效化解资金链风险,严厉打击恶意逃废金融债务行为,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二、推进产业精准转调
  加快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是加速传统产业高新化。围绕推进“1+N”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5年500亿”技改计划,抓好总投资190亿元的180个工业技改项目,重点抓好智慧车间推进工程,在关键线位开展“机器换人”行动,在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改造上实现突破。扎实推进建陶产业精准转调,就地升级改造企业达到“五个门槛”,淄博建陶创新示范园一期入园企业竣工投产。编制并实施耐火材料、水泥粉磨站等行业精准转调和综合治理方案,倒逼落后产能市场出清。二是加速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优化“一体两翼”空间格局,加快开发区争创国家级经开区步伐,提升新材料产业园和高端装备产业园集约集聚发展水平,规划建设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高分子新材料等9个专业化产业园,加速谷胱甘肽、氟化石墨烯、聚醚酮酮、氮化硅、氮化镓等一批高技术成果的规模化量产,放大新装备、新材料、新医药、新能源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优势,形成引领发展的新动能。三是做优做强企业群体。全力支持淄矿、鲁泰、金城、北汽唐骏、中船重工等大企业大集团发展,培育一批百亿级企业集团,催生一批“专精特新”的小巨人、隐形冠军。
  加快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积极推进资源整合和商业模式创新,建设和运营好煤炭、石灰石、水泥以及沃农资等大宗商品“互联网+”交易平台,充分发挥规范生产、市场和税收秩序功能,培育壮大供应链金融,力争四大平台初期运行年交易额300亿元以上,实现利税30亿元左右,成为全区转调创新的重大增长极。集中抓好海尔新星物流园二期、淄川服装新城等20项市区级服务业重点项目,扶持壮大20家服务业龙头企业,加快形成在现代物流、总部经济、电子商务等领域的领先优势。
  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突出抓好聊斋VR主题公园、马鞍山影视基地、南部小火车、九色玫瑰小镇等一批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1954陶瓷文创园、中华琉璃文创园等重点景区的运营管理水平。搞好柏树、东庄、土峪等典型带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实施旅游景区综合配套提升工程,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全省一流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深入实施文化名城“1467”战略,积极发展印刷包装、影视动漫、创意设计等新兴业态,提升文化产业的规模总量和影响力。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着力加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和质量安全监管,提升“淄川天然富硒”的规模和质效,搞好矿泉水资源保护开发,打响淄川绿色优质农产品品牌,年内新增“三品一标”产品15个。抓好总投资3900万元的一二三产融合创新试点和7亿元的2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融贷项目,组织实施太河水库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水利工程。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区镇两级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推进承包土地三权分置。大力培育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引导工商资本“上山下乡”,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加快提高创新能力。实施企业创新主体培育工程,发展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强化产学研深度合作,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持续抓好百名专家淄川行、百名博士企业行、百家企业高校行“三百”工程,加强与有关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务实合作,大力引进高新技术成果和高层次人才、高水平研发团队,搞好北斗导航、3D打印等项目建设,推动产业水平迈向中高端。支持高创中心争创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规划建设高创中心三期工程,搭建淄台文创合作平台,完善创新孵化体系。全面落实“创新发展30条”和“零成本”创业扶持政策,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
  三、加强生态环保建设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偿还生态欠账、再造秀美淄川,是倒逼经济、城市双转型的根本抓手,是全区人民的强烈期盼,必须坚定决心,持续加力。强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持之以恒抓好燃煤行业、空气异味、道路扬尘等重点领域治理,新实施60项绿动力提升工程,关停10万千瓦以下煤电机组,争取空气质量改善率名列全市前列。毫不放松抓好水污染防治,对十大涉水行业实行清洁生产审核,对所有直排企业按照COD40mg/L、氨氮2mg/L标准深度治理,新建罗村污水处理厂,完成利民和凯丹水务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全面推行河长制,深入实施孝妇河、锦川河综合整治,清除建成区黑臭水体,主要河流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大危废监管力度,建成固体废物卫生处理填埋场,杜绝危废污染问题发生。
  建设重点生态工程。全面推进“一山两河”生态工程,如期建成文峰山森林公园和柳泉、张相湖潜流湿地,完成孝妇河、般河的生态治理和景观改造。加快“森林淄川”建设,搞好城区园林绿化、荒山绿化和“两沿三环”绿化。年内计划投资3500万元,实施五大精细化造林项目,完成荒山造林3.2万亩,封山育林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平方公里。全面落实关闭石灰石矿山的监管措施,严厉打击私开滥挖,完成破损山体生态修复3000亩。实施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工程,搞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建立完善长效机制。严格落实《淄博市生态红线保护规划》和环境总量控制、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强化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年内实现镇办空气质量和涉水重点企业水质两个自动检测“全覆盖”。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评价考核制度、行政问责制度、环境信访公安协调查处机制,完善巡查督查、驻厂员和联动执法机制,压实属地和部门监管责任。不断加大“刑责治污”力度,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偷排偷放、危废倾倒等各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
  四、建设魅力宜居城市
  实施路网改造提升工程。实施“5年100亿元”交通发展计划,优化区域路网结构。加快推进102省道、滨莱高速、泉王路、庆淄路等主干道路改扩建工程,贯通南外环、孝妇河和般河两岸沿河路。改善城区道路通行条件,实现背街小巷改造全覆盖。投资1.9亿元,实施农村公路网化工程,新建改造村级道路144公里;实施村内道路“户户通”,硬化道路153万平方米,构建“内通外畅”的城乡大交通体系。根据全市统一规划,适时展开沾沂、济潍高速以及城际轨道交通前期工作。下决心实施湖南路综合整治,提升沿线绿化水平,全面改善路域环境。推行“自行车+公交”换乘模式,实施“云单车”项目,方便群众绿色出行。
  提升城市形象和功能。投资3600万元实施城区雨污管网和新能源路灯改造、文峰路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城区供热管网提升和“汽改水”工程。启动文化中心、体育公园建设,实施留仙湖公园升级改造。把“三改一建”作为推动城区有机更新的重要抓手,集中搞好37个棚户区改造项目;投资3000万元,实施10个老旧小区改造,同步配套社区服务、物业管理,推进弱电下移;投资320万元,建设3处便民市场。持续抓好“花城”建设,提高城乡环卫一体化作业水平,全面巩固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成果。
  建设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突出产业支撑、特色打造,分期抓好昆仑陶瓷小镇、双杨建陶小镇、聊斋文化小镇、龙泉富硒养生小镇、太河写生小镇和齐长城小镇、西河红木小镇。开展美丽乡村“三级联创”活动,集中实施农村“五化”提升、连片创建、社区服务中心改造、乡村旅游开发和乡风文明培育五大工程,用五年左右时间实现美丽乡村全覆盖。全面完成农村旱厕改造任务。积极发展休闲养生、民宿度假产业,扎实做好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
  五、全力保障改善民生
  巩固深化扶贫攻坚。认真做好提标后贫困人口识别认定,健全扶贫信息管理、投入增长和监管机制,夯实“两不愁三保障”基础。组织实施95个年度产业扶贫项目,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乡村旅游、光伏发电、农村电商,加大金融扶贫力度,探索持久稳定的脱贫奔康路径。
  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等群体就业,认真搞好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年内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10000人。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加强社会救助管理平台建设。农村、城市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4200元、6000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6400元、4600元,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加快发展养老产业,年内新建1处老年公寓、10处农村幸福院。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实施淄川特教中心迁建,淄博师专附属学校和开发区实验学校竣工投用,加快解决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开工淄博理工学校实训楼。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快区医院西院建设,新建区远程影像诊断中心和般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太河颐养中心,完成张庄、寨里、磁村3处卫生院改造,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区县。完善“家庭医生”模式,推进“智慧医疗”项目。建设区残疾人托养中心和2处镇级康复中心。大力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先进区。支持国防建设,提高双拥共建水平。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备战十七届市运会,力争实现“四连冠”。以城乡群众需求和期盼为导向,确定和办好2017年度十大方面“民生实事”。
  六、加强创新社会治理
  抓实安全生产。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严格实行党政属地责任、部门监管责任清单制度,堵塞监督管理漏洞,尽职照单免责、失职照单问责。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强力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和班组安全建设,加快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加大“刑责治安”力度,实现关口前移、精准管理、科学预防。持续开展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严查彻改各类安全隐患。继续加严“打非治违”,全面规范用电管理,建立村居发展空间管理台账,切断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生存的条件。加强村居公共安全事务网格员培训教育和管理考核,筑牢安全生产基础防线。
  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深化法治淄川、平安淄川建设。搞好“七五”普法宣传,深化移风易俗工作,提升“四德三风”品牌,倡树法治诚信、崇德向善新风尚。全面优化网格化管理服务,巩固完善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促进社会和谐。深入实施视频监控全覆盖工程,深化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有效增强群众安全感。组织开展易制毒化学品专项治理,打好三年禁毒人民战争。
  优化公共秩序。有序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加大综合执法力度,推动管理重心下移。强化规划引控作用,编制完成全区乡村建设规划,村庄规划覆盖率达到85%,城乡规划建设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达到100%。强力推进违法建设治理三年行动,对新增违法建设“零容忍”,杜绝增量、消化存量,坚决消除城市痼疾。树立依法管理、精细管理理念,强化联合执法,开展市容秩序专项整治,建设集中烧烤夜炒市场、取缔违规露天摊点,从严整治店外经营、占道经营和车辆乱停乱放行为,还路于民、还公共空间于民。加强无证无照治理,严厉打击偷税漏税、沙霸料霸、强买强卖等各类违法行为,净化市场秩序。


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重任千钧惟担当。面对新形势、新常态、新任务,各级政府、全体政府工作人员要贯彻发展新理念,把建设现代化新淄川的使命扛在肩上,落实到奋发作为的行动中。
  坚持依法履职。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健全行政复议和纠错问责机制,坚决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锐意改革创新。持续深化“三最”城市建设,完善负面清单、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围绕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继续加大放权力度,推动“放管服”改革向纵深发展。完善“并联审批、网上审批、容缺受理、一站办理”制度,推动中介机构彻底脱钩。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互通共享的网上服务平台,最大限度便企利民。
  勇于作为担当。始终充满干事创业、励精图治、担当有为的激情,铺下身子,深入一线,狠抓落实。严格工作责任制和问责机制,对重点工作、重大项目实行台账管理,全程督导通报,以月保季、以季保年。从严整治为官不为、为官乱为,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推动形成想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浓厚氛围。
  坚决廉洁勤政。政府工作人员要增强“四个意识”,加强作风建设。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从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强化对领导干部的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严肃工作纪律、财经纪律。保持反腐高压态势,坚决查处各种违规行为和腐败问题,坚决整治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维护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砥砺前进,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现代化新淄川而努力奋斗!


附注

2017年为民办的十大方面实事


  1.“一山两河”生态工程。加快建设总投资15亿元、总治理面积280万平方米的孝妇河、般河和城区南部森林公园生态工程,着力打造山秀景美、河畅水清、人居和谐的城市新景观,为群众提供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
  2.便民出行工程。实施农村公路网化工程和农村道路户户通工程,新建改造村级道路144公里,硬化道路153万平方米,改善群众交通出行条件。对城区部分道路进行升级改造,同步规范沿街车辆停放、商业摊点经营秩序,提升道路通行条件;在中心城区设置公共自行车站点400个,安放公共自行车1万辆,推行绿色出行。
  3.治安安民工程。实现全区村居监控视频全覆盖;在全区银行、车站、商业等公共场所安装治安管控系统600套;新建2处巡防警务站,深化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提升群众安全感。
  4.城区亮化美化工程。采取合同能源管理等方式,更新中心城区LED路灯4100盏。加快“花城”建设,在般阳路、将军路、松龄路等安装立体景观护栏。
  5.医养康乐工程。在太河建设集医疗、养老于一体的颐养中心,改善东南部山区群众就医条件;新建10处农村幸福院,增加1000名老人集中供养能力;建设区残疾人托养中心,在各镇办及社区逐步建立残疾人康复站。
  6.幸福家居工程。实施37处棚户区改造,改善困难群众居住条件。对10个老旧小区道路、供水供热供电管线进行改造,绿化美化小区居住环境,提升群众生活质量。完成30万平方米汽改水供热管网改造。规范部分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完成农村旱厕改造任务。
  7.校舍建设工程。淄博师专附属学校、开发区实验学校建成投入使用,新增小学学位2250个、初中学位3600个,有效解决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启动区特教中心新校和淄博理工学校实训楼建设,优化教学环境和教学质量。
  8.困难家庭和困难学生救助工程。根据提标后识别认定的贫困人口,抓好产业项目建设,推进金融扶贫,落实各项补助救助政策,完成年度脱贫攻坚任务;救助城乡家庭困难学生4160名,发放助学金和助学贷款,实现困难学生救助全覆盖。
  9.基层医疗设施提升工程。改造提升张庄、寨里、磁村卫生院门诊楼、病房楼及配套设施;建设区域影像远程中心,改善农村基层群众就医条件;在区医院、中医院及镇卫生院设置国医堂,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
  10.文化惠民工程。开工建设区文化中心和体育公园。新建镇办综合文化站2家、提升改造综合文化站5家、村居文化大院120家,数字化升级农村书屋60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送戏进村和组织各类文艺演出1000场,满足群众文化娱乐需求。



名 词 解 释


  1.三大战役: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对上争取。
  2.国家资源枯竭城市: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后期、晚期或末期阶段,其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开采储量70%以上的城市。2011年我区被认定为第三批国家资源枯竭城市。
  3.双精战略:产业精准转调、企业精细管理。
  4.一体两翼:“一体”指淄川经济开发区;“两翼”指淄川新材料园区和昆仑高端装备园区。
  5.三品一标: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6.森林淄川:指以发展现代林业为依托,以工程建设为载体,以财政投入为保障,坚持生态优先、产业支撑、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大力开展植树造林,保护和改善城乡环境,努力建设林在城中、城在林中、生态宜居的新淄川。
  7.“一山两河”生态工程:文峰山森林公园建设工程、孝妇河生态修复工程、般河生态修复工程。
  8.三改一建:棚户区、老旧住宅小区、背街小巷整治改造和便民农贸市场建设。
  9.六新工程:指从2014年起在全区各村居普遍实施的以“新面貌、新风尚、新品行、新生活、新秩序、新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美丽村居建设,旨在通过改善人居环境,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提高文明幸福指数。
  10.村官直审:指由区审计部门派出机构对村居财务及村居主要负责人进行审计。
  11.淄台文创合作平台:以区政府与两岸经营者俱乐部合作成立的淄台现代服务业合作办公室为依托,引进台湾在文创发展、特色小镇、现代农业、健康医疗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充分整合我区的产业和资源优势,在精准对接、精准培训、精准合作方面实现充分融合,推动我区文创产业实现新发展。
  12.创新发展30条:中共淄博市委、淄博市人民政府出台的《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13.三最城市:行政审批事项最少、行政收费最低、行政效能最高。
  14.三严三实: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15.两学一做: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党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做合格党员。
  16.四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
  17.“3+2”惩防机制:突出抓好镇街道纪委协作区纪律审查、镇街道巡察、村官直审三项工作,有效减少农村基层腐败“存量”;突出抓好村级“小微权力”监管、“银农直联”两项工作,有效遏制农村基层腐败“增量”。
  18.两不愁三保障: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安全住房。
  19.四德三风:“四德”,指以“爱德、诚德、孝德、仁德”为主要内容的“四德工程”;“三风”,指家风村风行风“三风”建设活动。
  20.五代理:村集体的资金、账务、资产、公章、档案由镇办集中代理。
  21.九个一律:对燃煤电厂,施工工地和渣土运输,建陶,石灰石矿山开采、碳酸钙生产、水泥粉磨站,熔块、砖瓦,耐火,铸造,粉性物料加工、储存,焦化和玻璃制品等9个方面12个重点行业达不到治理规范要求和超标排放的一律依法落实停工、停产治理措施。
  22.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23.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24.市委“一个定位、三个着力”:以走在前列为目标定位,着力建设工业强市、文化名城、生态淄博。
  25.B类以上美丽乡村:美丽乡村分为A、B、C、D四个等级。按照省美丽乡村建设规范地方标准,主要从规划编制指南、基础设施与村容村貌、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乡风文明以及村务管理六方面实施千分制评价,总分在800分—900分的村庄为B类美丽乡村。
  26.5S管理: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即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U)、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
  27.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8.五个门槛:一是按照省第四时段重点控制区标准实现持续稳定达标排放。二是实行统一制气。三是实行统一制粉。四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照章纳税。五是未被安全、环保以及各类税费清缴要求一票否决以及缴纳保证金。
  29.文化名城“1467”战略:“1”是以文化强区建设为战略引领,统筹推进各项文化建设工作;“4”是着力打响“聊斋故里”“鲁中商城”“江北瓷都”“生态淄川”四个文化品牌;“6”是重点建设齐长城文化旅游创意园、1954陶瓷文化创意园、中华琉璃文化创意园、山东泰溪文化创意园、齐鲁欢乐世界游乐园、中国(淄博)陶瓷产业总部基地六大园区;“7”是重点发展旅游产品、陶瓷琉璃、鲁作红木、印刷包装、影视动漫、出版演艺、创意设计七大文化产业。
  30.零成本创业:为解决创业“瓶颈”,对入驻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创业示范园区及科技孵化器的企业,实施办公“零”房租、住宿“零”租金、资金“零”投入和培训“零”费用等4项举措。
  31.两沿三环:沿道路、沿河流,环村、环企业、环园区。
  32.花城:在城区绿地和重要节点,通过绿化苗木补植提升、鲜花栽植摆放、裸露土地绿化等方式,增加彩化、香化、果化植物,突出城市绿化的季相色彩变化,打造色彩斑斓、繁花似锦,处处是花园的魅力“花城”。
  33.美丽乡村“三级联创”:省级示范村、市级示范村、县级示范村。
  34.全民参保登记:依据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以社会保险全覆盖为目标,通过信息比对、入户调查、数据集中管理和动态更新等措施,对各类群体参加社会保险情况进行记录、核查和规范管理,从而推进职工和城乡居民全面、持续参保的专项行动。
  35.家庭医生:主要由家庭医生、社区护士、公共卫生医师等组成,以规范诊疗为基础,以团队服务为特色,为居民提供连续、综合的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和约定的健康管理服务,并可根据居民健康状况和实际需求,结合自身社区卫生服务能力,为居民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
  36.智慧医疗:以市“云计算中心”为依托,通过建立统一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现医疗、公共卫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互联互通,促进医疗服务、预防保健、卫生管理和居民就医保健活动的智能化和现代化。
  37.四个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