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 重要部署执行公开 政府工作报告
标题: 淄川区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 11370302004216167U/2023-None 文号:
发文日期: 2023-01-06 发布机构: 淄川区人民政府
  • 标题
  • 正文
  • 手机
  • 附件
  • 解读

淄川区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23-01-06
  • 字号:
  • |
  • 打印

淄川区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1月5日在淄川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上

区长  冯炳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22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22年,是极具考验、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新冠疫情冲击,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迎接党的二十大、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锚定“奋力争当全市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目标定位,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工作部署,矢志担当实干、砥砺拼搏奋进,现代化强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实现本届政府工作良好开局。

经济发展加速蝶变431”现代产业体系加速构建,发展质效不断提升,在全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绩效考核中第5次获得“优秀”等次。实施区级重项目141个、总投资712亿元,数量和投资均创历史新高;凯盛新材聚醚酮酮、鲁中数据中心等37个项目竣工投产,博维化学聚乳酸等42个战新产业项目扎实推进,“四新”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38.1%,提高2.4个百分点。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4家、瞪羚企业8家,总数全市第三;吉利新能源汽车、鲁泰纺织分别成为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全省纺织服装产业链链主企业,成功举办全省纺织服装产业链融链固链对接交流现场会。汉青陶瓷等5项产品入选“山东手·优选100”,川鹰食品入选山东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鲁丰织染等3家企业产品入选“好品山东”,金城医药等5家企业入选“山东省高端品牌培育企业”。出台9大政策赋能开发区跨越发展,成功借助青岛峰会向全球推介争创国家级开发区获得省市政府支持

发展活力竞相迸发“直播送岗”、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义务教育“双减”等58项改革经验在国家和省级层面推介推广。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新增市场主体9991户,总量位居全市第三。成功举办第十五届百名专家淄川行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淄川论坛,出席院士、专家、高校院所数量层次均创历史新高。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4家,凯盛新材等3家企业获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和优势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36家,高新技术产值占比达到54.5%,高于全市4.7个百分点。9人入选省级以上重点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工程入选数量位列全市首位。新引进过亿元项目50个、省外到位资金60.3亿元分别增长28.2%、24.6%,实际利用外资5750万美元。高规格组织政银企合作推进会,各类支持金额达到529亿元。佳能科技、齐鲁云商、广通新材3家企业进入上市辅导。

城乡品质不断提济潍高速、临临高速进度全线最快,完成总工程量的70%,两条连接线同步快速推进经十路东延改造工程完成招投标,张博铁路电气化改造全面开工,太河大桥重建抢修工程通车,新改建“四好”农村路41公里。开工全域公园城市项目40个,朱家沿河体育公园、“天空之橙”城市书房等17个项目竣工开放高标准实施张相湖片区棚户区改造,完成18个老旧小区改造、惠及群众3395户。实施淄城路等6条道路雨污分流工程,新建改造管网40公里。完成卫片执法补充图斑整治1143个、7118亩整改不合理流出耕地3162亩,争创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推行“三变三联两个共同体”改革试点17个,村集体增收346.5万元,惠及群众3.2万人,经验做法入选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重点任务。新改扩建5个乡镇商贸服务综合体,被省商务厅确定第一批全省“乡镇商贸中心建设引领县”。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深化“全员环保”工作机制,扎实推进新一轮“四减四增”行动,持续加严污染防治,完成重点治理项目127个,改造8台高效煤粉炉,压减煤炭总量6.5万吨。SO2、NO2、PM2.5、PM10分别同比改善6.3%、3%、12.5%、18.2%,全年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达到240天,同比增加20天。完成39个农村生活污水和2处黑臭水体治理,水环境质量指数排名全省第十四、全市第二。新增改建绿道10公里、绿地40公顷,完成荒山绿化提升改造8400亩。镶月湖被水利部彰为“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共同富裕扎实推进。开展建设高品质民生促进共同富裕三年行动,完成重点项目38个。建成全市首家公益性零工市场,新增城镇就业4779人,落实城乡公益性岗位3330个。创新名校集团化办学模式,首批组建教育集团7家,新投用曜华小学和杜坡山、双沟中心幼儿园,被教育部评为首批“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区”。区医院、中医院与山大二院、齐鲁医院、南京鼓楼医院等国内知名医院共建“学科联盟”,打造国家级、省级名医工作室17个,新建9处中心村卫生室,成功创建省级健康促进区。首批13个民生服务综合体投用,建成长者食堂71处,惠及群众10755人。在全省率先实施退役军人“一网通办”。圆满完成护航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任务。扎实推进自建房、燃气、道路交通等专项整治,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国防动员、双拥共建、消防救援、民族宗教、机关事务、档案史志、关心下一代、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住房公积金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一年来,我们坚决贯彻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指示要求,恪守为民之心、保持攻坚之势、彰显奋进之为,干得努力、拼得顽强、赢得精彩,攻克了一批制约发展的瓶颈难题,补齐了一批被动落后的工作短板,实施了一批事关长远的紧事要事,老工业区转型发展呈现出关键性、趋势性、转折性变化。

这一年,我们众志成城、同心抗疫,干群关系空前团结。面对最严峻、最复杂、最艰难的疫情考验,2万多名医务工作者、公安干警、社区工作志愿者和党员干部向险而行、硬核鏖战,70万淄川人民守望相助、同舟共济,留下了一串串奋战的足迹,定格了一幅幅感人的画面,打赢了一场场阻击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使命与担当历史会永远铭记为这座城市坚守和付出的所有人。

这一年,我们锐意创新、拼搏实干,发展激情加澎湃。成立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及工业倍增、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等5个指挥部,跑出了奋力争当全市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的加速度;创新实施香菇发展“百村示范万户共富”工程,探索出了山区库区村产业振兴的淄川路径;2000多党员干部辛勤奋战在道路交通、棚户区改造等重点工程项目一线,累计拆迁120万平方米、进地1.5万亩,用实干赢得了主动、以实绩推动了发展。“冲在一线、创新实干”成为淄川大地最美的姿态和淄川干部最耀眼的标签。

这一年,我们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历史矛盾逐步化解。坚持事不避难、义不逃责,顺利启动文化中心、区医院西院区、区委党校新校区等一批长期停滞项目;成功破解制约项目建设长达2年之久的公孙遗址、前来遗址问题;有效解决财富广场、房改房不动产登记等一批房地产领域遗留问题,列入省台账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化解了国正置业、敦远机械等一批信访领域历史积案,为淄川高质量发展扫清了“拦路虎”。

这一年,我们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短板弱项加快补齐。化机制举措,打赢了城乡环境大整治精细管理大提升“翻身仗”,考核位次由全市后位跃升到前列;下足狠心恒劲,集中开展空气质量改善“攻坚战”,综合指数上升到全市中游,摆脱了长期排名垫底的被动局面;夯实工作基础,医疗卫生、民政养老、市场监管等多项工作由“短板”变成“样板”。

这一年,我们勇于担当、前瞻谋划,发展底盘持续夯实。编制完成《淄川现代水网规划(20222035)》,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启动实施城区供热管网互联互通工程,有效解决了供热运行安全和稳定性差的问题;结合“三区三线”划定和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积极争取新增建用地2.4万亩;引进实施华电集团“光储氢热”一体化智慧能源基地项目,赋能城市绿色低碳发展。

各位代表!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得益于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拼搏奋斗。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向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向省市驻川单位、部队和武警官兵、政法干警、消防救援人员,向广大企业家和城市发展合伙人,向所有关心支持淄川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动能转换任务依然艰巨,创新能力亟需提升;发展与生态的统筹能力不够,环境质量提升面临天花板;各类矛盾风险仍易发多发,安全领域还存在不少风险隐患;民生和社会事业存在短板,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政府系统作风效能建设仍需加强,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2023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锚定“挺进全省前45名、跻身全国百强区”目标定位,心无旁骛谋发展、对标先进补短板、优化体制添活力、真情实意惠民生,扛起“3510”历史使命,争当全市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创建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谱写“强富美优”淄川新篇章,奋力推动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建设迈上新台阶。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5%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以上;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重点做好七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提升增长,厚植更加强劲的发展动能

打造产业强区主引擎。举全区之力推动“431”现代产业提质增效、群起成峰,加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工业产值破千亿。展“链长制”先导计划,集中优势资源建设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8重点产业链,建立“八个一”发展模式,每条产业链精准确定23家链主企业、35家骨干企业,充实完善重点产业链项目储备库,加快培育形成一批千亿百亿级集群。实施“工赋淄川”行动,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培育推广鲁中大数据中心、功力“电机工业互联网平台”、东华水泥“工业大脑”等新经济新模式深入开展“百项技改、百企转型”工程,实现规上工业企业“五个优化”全覆盖,技改投资增长15%以上。加大对8家跨越发展企业、57家高成长企业、47家小升规培育库企业扶持力度,年内新增专精特新、瞪羚、单项冠军企业8家。推进战略新兴产业倍增,抓好吉利新能源汽车招商配套、产能释放、市场开拓,导入畅销车型,力争年内生产企业达100家、产值100亿真正把汽车产业打造成淄川“产业地标”;速总投资78亿元的山能钙基新材料产业园项目落地,打造千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抓好金城医药系列原料药、鲁维制药VC、广通新材氧化锆、凯盛新材关键单体产业化、重山光电硼同位素及氟化碳材料等延链固链项目,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打造多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推动交通物流结构优化转型,规划布局“三园区两基地两中心”物流园区,年内重点推进海尔新星物流公路港、齐鲁冷链仓储物流基地等园区建设,推动商贸物流产业向公铁联运、大商贸、大电商转型,加快把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枢纽经济优势、产业发展优势。加快服装城、建材城提档升级,建设集商品周转、展示展销、电商网红为一体的新业态服务综合体。实现文旅产业有效突破,抓好齐长城清川上野奢探险度假营、聊斋景区改造、汉青陶瓷文创园等10个文旅重点项目建设,构建“四条经典旅游带、五大精品民宿集聚区、六个特色文创产业园、十家A级景区和N个淄川臻选好品’”文旅产业矩阵,擦亮“聊斋故里、水韵瓷都”城市名片,全力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强化项目拉动主载体。开展项目建设突破年活动,抓好吉利3.0新能源汽车等总投资1200亿元的159个省市区重点项目,强化领导挂包和专班推进,全面压减项目准入落地投产时间,力争无需新增用地项目6月底前全部开工,其余项目9月底前全部开工。积极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中央预算内投资,储备策划一批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民生改善重大项目,争取更多项目列入中央和省市盘子。

做强园区发展主战场。高标准推进雷帕得智能制造、淄博工业自动化等产业园建设,新增现代化标准厂房52万平方米。研究制定园区管理办法,建立从企业入驻、运营管理到效益约束、倒逼退出的全流程管理机制。加强与联东U谷、绿天使集团等国内一流产业园运营商的对接合作,发挥专业和资源优势,不断提升园区整体发展质效,打造产业发展的优质载体和平台。完善优化“飞地经济”政策,创新共招共引、共建共享机制,加快优质企业和项目入园集群发展,力争园区工业产值增长30%以上。

畅通金融赋能主血脉。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常态化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力争贷款投放450亿元以上。打好“金融赋能、靓鸟上市”战役,为33家市级上市后备企业制定辅导计划,重点做好佳能科技、齐鲁云商、广通新材、泰展机电、七河生物等企业的“贴身”服务,年内新增上市企业不少于1家。深化与前海、鸿泰等知名基金公司合作,联合山能新材料公司设立100亿元产业基金,以“基金丛林”搭建“创新雨林”、培植“产业森林”。

二、聚焦改革创新,打造更趋包容的开放高地

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好“人才倍增、科技创新”战役,推深做实“三百三行”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快构建以山东省县域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淄川论坛和鲁中区域科创中心为主要内容的创新体系。高水平筹办第十六届百名专家淄川行活动,组织开展高端论坛、专家报告会、专题研讨15场以上,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签订科技合作项目,努力打造具有省级影响力的科技盛会。充分发挥中国淄川(陶瓷/服装)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作用,落实科技研发投入加计扣除等各类政策,力争新增省级以上研发平台5家、高新技术企业30家以上。加快推进技术攻关,重点攻克“VC一步发酵法”“食用菌智慧化生产”等一批“卡脖子”技术。深入实施人才兴区战略,做强区人才科技发展集团,新增市级以上高层次人才5,建设人才公寓300套。

精准高效招商选资。构建全域全员全力大招商招大商格局,聚焦“431”产业链、价值链、生态链,绘制产业图谱和招商地图,放大招商政策和产业政策叠加效应,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地举办专题招商活动不于5场;持续深化与山能、吉利、华电等头部企业合作,精准招引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和高端优质产业项目,力争完成省外到位资金65亿元,新引进过亿元项目55个。用好国家省市对外招商平台,实现日、韩、欧、美招商突破。推行招商项目联审决策制度,加速项目签约落地和投产达效。

提升外经外贸质效。鼓励外贸企业大力开拓国际市场,重点支持雷达汽车、唐骏汽车进军欧洲、东南亚等市场鼓励淄矿物产、齐鲁云商等本土企业建设外贸平台,力争外贸进出口额突破100亿元。充分利用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政策和平台公司资源,推动与新加坡有关企业合作,力争实现实际利用外资9500万美元。支持鲁泰集团、七河生物等企业加快“走出去”,开展境外投资,布局全球市场。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出台“亩均论英雄”“碳均论英雄”企业评价办法,差别化配置财税、金融、用地、能耗、排放等资源要素,鼓励倒逼企业提质增效。积极稳妥推进持证石灰石矿山企业国有化改革,实现矿业秩序规范有序、矿产资源价值最大化。推进般阳城市资产、财金控股等国有平台公司市场化改革,提升投融资能力,激发内生发展活力。加快城乡供水管理体制改革,整合全区供水主体,构建供水一张网,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探索环卫保洁、园林绿化、市政设施养护等领域市场化改革,加快“政企分开”“管干分离”,变“花钱养人”为“花钱办事”。 
      持续提升开发区能级。抢抓国家和省市支持开发区争创国家级重大机遇,顶格对上争取政策、资金、平台、项目、试点赋能开发区跨越发展,早日圆梦“国家队”。全面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赋予开发区更大更自主的财权、事权、人权,落实薪酬激励待遇,充分激发内生动力。扩大选人用人视野,面向全市把最优秀、最专业、最适合的干部选到开发区。支持开发区聚焦产业培育、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倍增发展,力争23年工业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对全区的贡献度达到50%以上,综合实力排名进入全省开发区20%。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设“一次不跑·事就办好”远程智慧帮办平台,推进“网上办、指尖办、就近办”。深化企业、项目“全生命周期”流程再造,实施工程建设领域“一件事”改革,综合审批时限再压减30%以上。组织实施第五次经济普查。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完成区企“两会”换届,畅通政企沟通机制,以“亲清指数”提升“发展指数”。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传承发扬新生代企业家培养优势,加强企业家培训,建设胸怀天下、开拓创新、敢为人先、富有活力的企业家队伍。
    三、聚焦能级品质,建设更具魅力的宜居城市
      优化城市发展格局。强化全域规划、立体开发、共融发展,完善优化“一廊两带”发展格局,以济潍高速、经十路东延为支撑,打造科技创新赋能、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高质量发展走廊;沿孝妇河、张博铁路一线,打造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融合发展示范带;沿般河、太河辐射东南部山区,打造生态文旅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带。主动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济淄同城化等重大战略布局,全面承接资源溢出和辐射带动。
      构建城市综合交通。以交通先行激活区位优势、提升竞争优势、塑造发展优势,着力构建以高速公路、城市轻轨、快速路、外环为框架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路网,打造全域15分钟、市主城区30分钟、省会1小时快速交通圈。高速路网方面,竣工通车济潍高速、临临高速及两条连接线,境内高速公路突破100公里,高速路口达到10个,构建“双十字”高速路网。国省道路方面,开工经十路东延改造工程,积极融入省会经济圈;做好新湖南路、新泉王路线型优化设计等前期工作,全力对上争取尽快组织实施,打通淄川“外循环”城市道路方面,推进张博铁路电气化改造,引领城市进入“轻轨时代”;打通文峰路东延、泉龙北路、雁阳路三里沟段等6条断头路,畅通城市“内循环”。农村公路方面,规划实施“齐长城风景道”,完成“四好”农村路建设20公里,提升群众“出行圈”。
  完善城市功能品质。抓好张相湖片区等8个棚户区和洪山、钟楼2个片区10个老旧小区改造,实施城区28条背街小巷改造,让群众住得更舒适。高水平建设湖湿地公园等17个城市公园,提升打造城区道路景观带,努力呈现出门见绿、移步换景、处处闻香的靓丽景观。实施“三河相通两库相连”引蓄水治理工程,加快孝妇河生态休闲观光带建设,抓好般河、五里河等6条美丽河湖创建,让“河湖塘库泉瀑成为淄川最美好的印象。开工希尔顿大酒店、明耀城市综合体、裕景教娱城等城市地标,打造一批时尚街区,让城市充满“烟火气”、焕发“年轻态”
  推进城市精细管理。推广“全民城管”模式,提升“五室六联”管理中心运行效能,用好“智慧执法平台”,赋予城市治理更智慧的大脑、更及时的响应和更多元的手段。有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建成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小区114个。调整物业管理体制,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实现城区简易物业全覆盖。持续攻坚城乡环境大整治精细管理大提升“七大行动”,建立完善长效机制,实现“全域美”“持久美”。
  四、聚焦绿色低碳,保护更可持续的生态环境
  持续强化生态治理。治气方面,精准管控煤电、水泥等重点行业,统筹抓好道路、矿山等扬尘治理,完成6家水泥熟料企业超低排放改造,精准突破PM2.5、PM10、O3等短板指标力争空气质量综合指数退全省后二十全市前五。治水方面,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实施小清河流域陆域海域污染协同治理试点工程,强化19家重点排水企业监管,开工建设范阳河污水处理厂,完成利民污水处理厂准四类提标改造,强化孝妇河沿线排污口智能监管,新建改造雨污管网25.3公里,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庄25个以上,力争水环境质量指数进入全省前十。净土方面,展“无废城市”创建,推进4处历史遗留问题整治,强化对31家土壤污染企业监管。严格落实林长制,新增绿化造林6000亩,完成关闭矿山生态修复2600亩
  全面践行“双碳”战略。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深入开展水泥行业淘汰整合、铸造产业产能置换;积极培育资源循环利用、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提高发展的“含绿量”;实施园区循环化和企业绿色节能改造,年内建设近零碳园区5个、零碳企业30以上。推动能源电力结构优化转型,抓好华电集团“光储氢热”一体化智慧能源基地建设,加速布局分布式多能互补项目,建成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加快实现由煤电、外电向绿电、自供电转型。
  创新完善保护机制。持续深化落实“全员环保”工作机制,拧紧闭环责任链条,发挥“刑责治污”、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利剑作用,强化行政执法、刑事司法联动,从严从快从重查处各类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统筹推进生态共建环境共治。刚性执行“三线一单”管控要求,提高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精度,突出抓好太河生态区、孝妇河流域“一区一河”生态保护,支持太河镇争创全国“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充分利用走航车、无人机、激光雷达等科技手段,实现精准治污、科学治污。
  五、聚焦和美乡村,绘就更显特色的振兴画卷
  推动乡村产业兴旺善“两山两河”和“双十字”产业空间布局,做强“硒游菌”优势产业,依托中国农科院、国家富硒中心等科研机构,推动富硒农产品在高端种植、精深加工、品牌打造上实现新突破,全力擦亮“富硒淄川·健康之源”金字招牌。加快推进香菇发展“百村示范万户共富”工程,年内高标准建设智能香菇种植基地3个、大棚200个,启动申报国家级食用菌产业集群,大幅提升淄川香菇产业竞争力品牌影响力。坚持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实施华电集团花能互补、金尚齐艾产业园、太河万亩连翘种植等重点项目,推动鲜切花、艾草、连翘等特色产业全链条发展。抓好新希望六和40万头生猪养殖、蓼坞富硒小米科技示范园等年度总投资12.3亿元的15个农业重点项目。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优化提升1万亩高标准农田,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保持在5万吨以上。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抓好“硒谷琉园”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创建,启动实施文峰孝水乡村振兴精品片区建设,提升岭上云天乡村振兴片区,全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淄川模式。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攻坚行动,年内打造示范片区9个、示范村30个,推动农村美与农民富互促共进。统筹加快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持续抓好“百千万”绿化管护工程,推进“一村万树”成风景,串起全域好风光。开展乡村美学教育行动,保护好古建筑、老宅、老街、老树等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情乡愁。
  激发乡村发展活力。深化推进“三变三联两个共同体”改革,启动实施“百村示范集体收入倍增”工程,年内再组织试点村70个,策划项目150个。推动金融、资金、市场、人才等资源要素深度赋能,搭建城乡联动、工农融合的共建共享新型合作机制。探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新路径,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抓好颐和俊岭智慧农业、黛青山数字果园等10个数字农业应用场景建设,打造数字农业集群发展新格局。新“土地股份合作+全程托管服务”模式,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年内土地流转面积累计达到9.6万亩。
  六、聚焦民生福祉,擦亮更有厚度的共富底色
  强化社会保障能力。实施创业带动行动和就业增收行动,统筹抓好工业倍增富民、文旅富民、电商富民,拓宽居民经营性、财产性收入渠道。建成新型智慧人力资源市场,举办“春风行动”等线上线下招聘会100场,新增就业4000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亿元,实现400家新型市场主体发展创业。为3万余名城乡低保、退役军人优抚对象、特殊困难家庭、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发放保障金、救助金、代缴医疗保险等各种补贴1.3亿元,夯实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实施“般阳颐养”融合增效项目,新增医养结合机构20家、护理床位500张,筹建淄川区老年活动中心,完成民生服务综合体建设26处,惠及群众5000人。
  打造“学在淄川”品牌。推进双泉小学建设,实施淄博十五中、北关小学等校舍提升改造工程,新改建幼儿园3所。改造紧邻国省道7所中小学门前交通设施,力保障师生安全。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新成立办学集团2个,推动7个办学集团扩容提质,加快城乡学校一体发展。持续巩固“双减”成果,常态化开展校外培训机构监管。积极创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力争公办率达到70%以上。强化特色高中建设,高水平发展职业教育,全力支持淄博师专升本、山东水利学院升格。
  加快发展优质医疗。化“健康淄川·品质医疗”建设,实施医疗健康高质量发展八大工程,优化三级医疗连续诊疗机制,建成区医院西院区,加快推动区级龙头医院与国内知名医院共建紧密型医联体,打造省市临床重点专科6个,探索卫生院“一院一特色”重点专科品牌服务模式,新建中心村卫生室9家,招聘派驻医务人员50名。完善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城乡居民门诊慢特病报销比例高到60%。加大中医药传承创新,打造名中医工作团队7支,建设“杏林驿站”60家,争创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大力繁荣文体事业。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深化新时代美德淄川建设试点示范,加快“六美共建”,扎实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推动文化“两创”,推进全域文化繁荣、全民精神富有。组织“般阳杯”系列体育联赛,提升全民运动健身品质,加快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加速推进文化中心建设,新建城市书房2个、阅读吧5个、5+N”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50个、农家书屋40个,培育一批“小精美特”新型文化空间,组织公益性精品演出1000场,让群众文化生活更有品位。
  各位代表!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办一件实事,就暖一片民心,多聚一份力量。我们遴选提出了13个方面23项民生实事候选项目,提请本次大会票决。区政府将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扎实有力的举措抓好落实,真正把实事办到人民群众的期盼上,办到老百姓的心坎上,努力把经济总量、财政增量转化为老百姓实实在在的生活质量,让发展的实绩更有“温度”、惠民的答卷更有“厚度”。
  七、聚焦智治善治,创新更高水平的社会治理
  持续抓好疫情防控。绕“保健康、防重症”目标,加快方舱亚定点医院改建,设置隔离救治床位600张、重症监护床位46张。开展重点人群和60岁以上老年人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充分发挥城乡三级医疗机构分级分类诊疗作用,统筹做好新冠病毒感染者救治和日常医疗服务,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创新加强社会治理。深化拓展“党建引领、一网三联、全员共治”治理体系,推广“般阳合伙人”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创新“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治理机制,多层面、全覆盖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以共同缔造理念拓宽群众参与治理渠道,打造社会治理共同体。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深入推进新时代扫黑除恶常态化、禁毒人民战争、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加快完善新一轮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化双拥安置工作,巩固军政军民团结。健全完善“一站式”社会矛盾多元调处机制,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提升初信初访办理质效,推进信访积案“事心双解”。
  守牢安全发展底线。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八抓20条”创新举措,推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以更严标准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检查督查,实行专家“诊断式”体检,提高隐患清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强化安全生产精准执法,严惩重罚各类违法行为,坚决防范和遏制各类事故。完善企业信贷风险监测预警和协调处置机制,严厉打击各类非法金融活动和恶意逃废债行为;加快处置不良贷款,年内不良贷款率控制在1.5%以内。坚决守牢交通、能源、网络、食品药品、债务管理等“一排底线”。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对历史最好的致敬,是书写新的历史;对未来最好的把握,是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迈上新起点、踏上新征程,我们将锲而不舍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筑牢忠诚之基。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把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落实到政府工作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上级工作要求在淄川条条落实、件件落地、事事见效。
  强化担当之责。倡树实干实绩导向,深入开展“三提三争”活动,让“我在一线、实干淄川”成为政府系统全体党员干部的鲜明特征。紧盯全年目标任务及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导向,健全完善政府系统落实、推进、督查体系,在化解矛盾短板上出实招,在增创竞争优势上见实效,努力以政府系统的实干担当推动淄川高质量发展。
  遵循法治之纲。坚持尊法崇法、学法用法,建设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法治政府。高标准推进“八五”普法,加强法治乡村、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完善行政复议办案流程,推进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严格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加大政务公开。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纪委监委监督和社会各界舆论监督,持续抓好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
  恪守廉洁之本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坚决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严控“三公”经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以政府“紧日子”换取群众“好日子”。强化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产聚集的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和关键岗位的监督,做到既勤政又廉政、既干事又干净,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各位代表,使命呼唤担当,奋斗铸就辉煌。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闯出一片勇立潮头的新境界,拼出一个加速跨越的新时代,交出一份无愧人民的新答卷,为奋力谱写“强富美优”淄川新篇章、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而努力奋斗! 

名 词 解 释

 

1.431现代产业体系4”即新能源汽车及配套装备产业、新医药产业、新材料产业、新基建产业“四新产业”;“3”即建材建陶建筑产业、商贸物流电商产业、纺织服装产业“三大优势产业”;“1”即文旅产业。

2专精特新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点的工业中小企业

3义务教育“双减”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4“四好”农村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

5三变三联两个共同体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强村联弱村、百企联百村,多村联合体,城乡党建共同体、创业致富共同体。

6四减四增:调整产业结构,减少过剩和落后产业,增加新的增长动能;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煤炭消费,增加清洁能源使用;调整运输结构,减少公路运输量,增加铁路运输量;调整农业投入结构,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增加有机肥使用量。

7百村示范万户共富工程通过“政府引导、市场主导、龙头带动、金融赋能、联村抱团、农户参与”的模式,投资3亿元在100个山区库区村建设1000个智能香菇种植大棚,带动村集体年增收2000万元以上,引领1万户农民实现就地就近就业,探索形成山区库区村产业振兴的“淄川路径”。

8三区三线根据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三种类型的空间,分别对应划定的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三条控制线。

93510历史使命即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发展目标,用3年左右的时间,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取得重大突破,传统产业基本完成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开始挑起大梁,现代产业体系初步构建,科技实力、经济实力、文化实力跃上新台阶,营商环境整体水平走在全国前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走在全国前列,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实现同步;用5年左右的时间,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塑成优势,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大幅提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0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迈过万亿大关,全域共同富裕先行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用10年左右的时间,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加平衡、更加充分,城市综合竞争力进入全国前40,早日跻身GDP“万亿俱乐部”,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群众,百姓生活物质更加富足、精神更加富有。

10“八个一”发展模式即一个主导产业集群、一条先行先导产业链、一个链主企业、一批支撑项目、一个主体园区、一只产业基金、一个顾问专家团队、一个展示交流中心。

11五个优化即优化提升技术工艺、优化拓展产品体系、优化提高产品质量、优化完善产业链条、优化提升经济效益。

12三园区两基地中心:“三园区”,即山东鲁维青铁国际物流园、罗村建陶交易展示物流园、光正数字物流产业园;“两基地”,即海尔新星供应链总部基地、齐鲁冷链仓储物流基地;“两中心”,即西河建材产品交易展示物流中心、太河智慧旅游集散服务中心。

13四条经典旅游带以潭溪山、齐山为代表的“生态山水·休闲度假”观光旅游带;以汉青陶瓷、领尚琉璃、川鹰食品、龙泉铁壶等为代表的“山东手造·水韵瓷都”工业旅游及高端文创带;以聊斋、鬼谷子等文化为代表的“产学一体·融合发展”历史文化精品研学带;以华野整军、马鞍山抗战、矿工运动等为代表的“烽火鲁中·红色圣地”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旅游带。

14.五大精品民宿集聚区以齐长城清川上野奢探险度假营、木中夏夜民宿、叮咚小院民宿、芸弘山房等为代表的“齐长城·太河里”生态宿集聚区;以青未了、峪里、留仙谷民宿等为代表的“齐长城·土峪里”休闲宿集聚区;以孝美东庄、苗峪、摘星山等为代表的“齐长城·西河里”森林宿集聚区;以牛记庵、张家峪、北山寺等为代表的“齐长城·牛记庵”康养宿集聚区;以朱水湾、泰溪养心谷等为代表的“齐长城·朱水湾”轻奢宿集聚区。

15六个特色文创产业园:即以华糖酥点文创园为代表的喜庆文化产业园;以川鹰品味之旅文创园为代表的传统食品文化产业园;以泰山瓷业、汉青陶瓷艺术馆为代表的陶瓷艺术文化产业园;以领尚琉璃文创园为代表的琉璃艺术文化产业园;以齐艾健康文创园为代表的康养暨中医药文化产业园;以黛青山田园综合体、久润富硒产业园为代表的农文旅融合发展生态产业园。

16.飞地经济:指两个相互独立、经济发展存在落差的行政地区打破原有行政区划限制,通过跨空间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实现两地资源互补、经济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

17.三百三行:百名专家淄川行、百家企业院校行、百名博士企业行。

18.“双十字”高速路网:东西方向济潍高速、南北方向滨莱高速和临临高速。

19.三河相通两库相连:即淄河、孝妇河、范阳河相通太河水库、萌山水库相连。

20.五室六联:“五室”,即在综合行政执法部门组建执法公证服务室、法律援助调解室、公安联巡警务室、交警警务室、城管巡回法庭。“六联”,即实现城管执法与纪委监委、市场监管、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税务、人行六部门信息互通共享,工作联动互助。

21.城乡环境大整治精细管理大提升“七大行动”:路域环境提升行动、建设工地提升行动、工业企业扬尘污染提升行动、移动污染源提升行动、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行动、爱国卫生提升行动、城市精细管理提升行动。

22.三线一单:指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23.两山两河:即黉山、奂山和孝妇河、淄河。

24.六美共建:承美德之风、著美德之书、立美德之人、优美德之境、造美德之器、建美德之制等“六美共建”任务。

25.文化“两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6.5+N”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各村(社区)根据自身优势,创建个性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场所。5即各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配齐农家书屋、文体活动室、文化活动器材、文体小广场、专职文化管理员5项基本项目。N即引导各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增加具有拓展性、创新性的功能,因村而异创建村史馆、村史志、百姓大舞台、文化走廊、庄户剧团或文化志愿服务队、群众文化品牌、“二维码”名片、文化宣传片、主题宣传口号、文化地标等。

27.一网三联:村级党组织体系与网格治理体系充分融合成为“一张网”,干部联村组、党员联农户、积分联奖惩,村干部、党员、群众全员参与乡村治理、推动乡村振兴。

28.三提三争:聚力提效率,争先锋冲在前;聚力提效能,争先例作示范;聚力提效益,争先进树标杆。

29.“三公”经费: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经费、公务接待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