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精准脱贫 政策措施
标题: 淄川区打造残健融合“造血式”帮扶新路径 助力大龄智力障碍青年就业
索引号: 11370302004216167U/2024-5471241 文号:
发文日期: 2024-08-19 发布机构: 淄川区人民政府
  • 标题
  • 正文
  • 手机

淄川区打造残健融合“造血式”帮扶新路径 助力大龄智力障碍青年就业

发布日期:2024-08-19
  • 字号:
  • |
  • 打印

近年来,淄川区聚焦大龄智力障碍青年帮扶事业,创新帮扶救助项目、构建技能培训体系、搭建救助承载平台,走出一条“造血式”帮扶新路径。已成功孵化脱壳憨兜家园残疾人帮扶中心,开发“憨兜洗车”、“憨兜花馍”、“憨兜爱心超市”等多个技能培训和就业平台,接收40余名智力障碍青年,先后为1500名智力障碍青年提供心理疏导,成为山东省首批“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试点机构、山东省首批标杆社会组织、山东省首批青年创新突击队,服务成果入选山东省“十四五”规划纲要,荣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山东省“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和最佳项目等。

一、创新“造血式”帮扶救助项目。坚持辅助性就业为核心的帮扶总体思路,聚焦大龄智力障碍者特点,从适能化、市场化角度开发就业项目、打造就业平台,推动帮扶从“输血”向“造血”跃升。一是高标准开发就业项目。在四级残疾人分类基础上,通过对年龄、行动能力、排他行为等定性硬性指标进行评估,结合自理、认知、精细、沟通、粗动、感知能力方面的软性评估,形成“四级十六档”就业分级分档标准,并根据分级分档开发出“憨兜洗车”、“憨兜花馍”、“憨兜文创”等十大就业路径,让不同层次的大龄智力障碍者都能找到就业岗位。二是打造“憨兜手造”品牌。结合淄博陶瓷传统产业优势,将地方优势、非遗文化、助残事业相结合,打造集陶瓷产品设计、手工制作、自主烧制为一体的生产链条,拥有手作产品主题定制、来料加工、特展专供、联名生产能力,推出“手握清风”、“四季延绵”雅风茶韵系列,“啡你莫属”、“甜蜜甜心”青春溢彩系列等多个系列产品。三是搭建多方共建共赢帮扶项目。将党建资源、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等各方力量整合,与汇龙科技、川鹰食品、峪林调味等单位合伙,共建川鹰憨兜爱心超市,筹建“流动爱心超市”,为多名智力障碍青年提供就业岗位,超市所得收入,全部用于憨兜家园建设,同步引入了多家农业企业作为合伙人,将山楂棒、香椿酱、古法酱油醋、有机面条、艾灸蒲团、艾草枕头等60余种农副产品摆上超市货架,助力乡村振兴。四是延伸帮扶触手。以“憨兜小屋”为站点打通乡村振兴中残疾帮扶的“最后一公里”,为残疾人家庭提供帮工帮种、代销代售服务,现已布局2个乡村,服务残疾人家庭60余户。

二、构建“全流程”技能培训体系。提出“工疗+农疗+文化疗愈”的培养理念,完善形成“入园评估—康养疗愈—能力建设—家庭帮扶—职业定制—职业养成”一整套服务流程,让智力障碍者掌握一技之长,积极融入社会并发光发热。一是开发优质课程。针对大龄智力障碍青年需求,开设迷迭香植物系列精油皂制作、陶艺制作、手工小食制作、定向手工制作等项目,开展大鼓、军鼓、电子琴、乒乓球、篮球、绘画、声乐等课程,为智力障碍青年提供多种职业方向和职业选择。二是建立专业培训团队。组建由高级社工谢琼彦带领8名持证康复社工组成的核心服务团队,由全国人大代表王一君及其学生等组成的高级专家授课团队,由医生、教师、大学生组成的14支共437人的志愿者团队,以及由52名大龄心智障碍者家属组成的家长团队,为大龄智力障碍青年培养奠定坚实师资基础。40余名智力障碍青年从生活难以自理,到掌握一技之长,凭借洗车、收银、工艺品制作、文艺表演等技能,实现自食其力。“憨兜成才”项目喜获山东省“五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三是开展心理教育。广泛关注机构学员能力、兴趣、家庭等多方面差异,注重专业服务和人文关怀。与淄博市第五人民医院等单位共同开发智力障碍者心理疏导课程,为来自全省1500个家庭及智力障碍青年开展心理疏导,帮助他们重拾生活信心,积极融入社会。

三、搭建“综合性”救助承载平台。深化“残健融合”,持续丰富“憨兜家园”功能,为各类帮扶力量提供渠道,为各类活动提供载体,打造大龄智力障碍者帮扶救助“综合性”平台。一是积极构建爱心传递平台。开展“五级人大代表走进憨兜家园专题帮扶活动”,人大代表积极捐款捐物,认领智力障碍青年帮扶费用,认购憨兜洗车卡、爱心超市商品及憨兜花馍,仅2023年,就筹集资金346800元。建成“同心同行·统一战线服务站”暨“憨兜·缘舍”会客厅,完善家园硬件配置。承办各类公益慈善活动,2023年已承办全省“牵着蜗牛去散步”暨智力残疾人就业考察体验营、“情系憨兜 传递温情”爱心公益活动、“金融+矿山+学校”美德联盟等多项特色活动。二是联合开发公益项目。先后与山东理工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淄博师专等多家单位共建实践基地、教育基地,形成新时代文明宣讲、美德生活宣讲、生命教育宣讲、残疾人科普宣传材料7套,为超过8万名市民提供公益宣讲。三是推进标准化建设。积极推进行业标准建设,起草《心智障碍残疾人服务标准》,联合多所学校开展志愿服务项目研究,开展课题4项,发表相关论文8篇。积极推广发展模式,帮助其他助残机构快速发展,提供技术咨询、培训培养等服务。与山东省乐安慈孝基金会、山东省社创中心等单位合作开展“京博家·非凡青年洗车房”项目,通过定向训练、技术传授、经验扶持等形式,帮助项目顺利启动,支持多个家庭组合发展“憨兜洗车”、“憨兜超市”、“憨兜工坊”,实现模式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