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河、刘凤、王健、赵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高质量建设淄川区政协文史馆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成立以来,历届政协与淄川区委同心同向同行,坚持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为淄川区经济社会发展建议献策,取得了辉煌的业绩,同时形成了大量史料,这些史料具有“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社会价值和作用,在不同历史时期,为挖掘保留文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区财政非常支持政协文史发展,每年安排预算用于文史资料的编纂。
针对“关于高质量建设淄川区政协文史馆的建议”,区财政将做好以下工作:
一、积极配合区政协相关工作,组织人员去省内和省外考察学习文史馆建设经验以及设计“政协历程、党的建设、履行职能、委员风采(成果)、文史资料”等政协文史展厅(室)相关支出,经区政府审批后,可列入财政预算。
二、根据目前的财政的承受能力,还达不到新建高质量淄川区政协文史馆的条件,未来区财政将积极跟有关部门对接,待新建高质量淄川区政协文史馆条件成熟时予以考虑。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继续予以监督和指导。
淄博市淄川区财政局
2024年7月30日
一、提案理由
自1962年1月1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淄川区第一届第一次委员会召开到今年第十三届三次会议即将召开,已走过62年历程。62年来中共淄川区委支持区政协工作,历届政协与区委同心同向同行,坚持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为区经济社会发展建议献策,取得了辉煌的业绩;在文史工作方面注重发挥“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社会价值和作用,1984年起步整理文史资料工作,在广泛征集资料的同时,为市政协提供部分重要资料。1985年着手整理研究出版工作,1986年4月印发《淄川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此后组织编撰出版《新中国淄川人物》《淄川区政协志(1962-2013)》《孝妇河畔明清名人传》《新中国淄川大事辑》《民国淄川人物》《幸福天渠》《淄川乡村记忆》《光辉历程-党领导下的淄川工业百年回眸》《般阳瓷韵》等多部文史资料图书,在不同历史时期,为挖掘保留文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新的历史阶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政协文史工作要真正做到记录时代变化,为我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更好的服务,就必须踔厉奋发、与时俱进,以“大文史”理念,建馆布展,延伸领域,开拓路径,高质量建设淄川政协文史。
二、建议
一是组织相关人员到省内济南市历城政协文史馆、青岛政协文史馆、德州市临邑县、陵城区政协文史馆和省外武汉市政协文史馆、郑州政协文史馆考察学习他们的建设经验,设计“政协历程、党的建设、履行职能、委员风采(成果)、文史资料”等政协文史展厅(室),根据需要列入财政预算支出。
二是为加大政协文史馆建馆后的作用发挥和市民及来宾观瞻,建议启动在淄川区文化建设中心(淄川博物馆)补充、修改设计布局,留足区政协文史馆厅(室)使用面积。
三是学习外地市、区县经验,政协文史馆人员可设负责人1名,管理人员2名。或让现有机关人员兼职,以后视情况再作相应调整。
四是淄川区政协文史馆高标准建设,还应当拓开区域理念,不但将历届政协业绩和委员风采收录,也要将淄川籍在全国各地工作的全国、省、市、区政协委员事迹、著作和支持淄川工作、到淄川视察工作的国家、省、市政协领导的讲话、题字、讴歌、宣传淄川的文学艺术、淄砚、陶琉、铁壶、刻瓷作品、艺术品纳入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