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川区发展和改革局
标题: 关于淄川区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计划的报告
索引号: 1137030200421628XP/2020-None 文号:
发文日期: 2020-01-27 发布机构: 淄川区发展和改革局

关于淄川区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计划的报告

发布日期:2020-01-27
  • 字号:
  • |
  • 打印

——2020年1月15日在淄川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赵云龙

各位代表:

我受区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9年,全区上下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加快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持续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全区经济稳中向好、稳中有进,转型发展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

(一)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向好基本面得到巩固。预计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0.96%,扣除新增减税降费因素影响增长1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3%;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3%和8.6%。一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全区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达到1121家,拥有“三品一标”认定产品122个。以富硒产业为代表的特色农业快速发展,张庄香椿、淄博池梨、蓼坞小米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成功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获评中国富硒蔬菜生产基地、中国富硒农产品示范基地、市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称号。二是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利润预计分别增长4.2%、4%、16%。石灰石、煤炭、水泥“三大交易平台”完成交易额258.9亿元。全区工业用电量达到37.06亿千瓦时,增长5.55%。三是现代服务业持续繁荣。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到47.1%,比上年提高3.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35%,其中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80%。文旅产业快速发展,全年旅游接待人次达到904万人次,旅游消费总额101.7亿元。资本市场健康运行,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达到580.88亿元,增长10.06%;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达到283.81亿元,增长2.06%。

(二)动能转换全面起势,转型步伐明显加快。一是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深入实施。突出抓好区级130个重点项目、124个技改项目,市级38个重大项目、37个重点技改项目建设,鲁泰功能性面料、齐鲁激光共享产业园等一批新兴产业重大项目进展顺利。积极策划储备一批重大项目,万达广场城市综合体、凯盛新材料PEKK等总投资340.6亿元的43个项目列入重点项目储备库。大力加快省新旧动能转换可视化平台建设,6个省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完成投资15.91亿元。二是产业集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重点围绕新材料、医养健康、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十强”产业,突出抓好淄川经济开发区、淄博建陶产业创新示范园等6大重点园区、24个专业园区建设,实施总投资9.7亿元的50个园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引导区域内产业向园区集中。广通化工、重山光电、凯盛新材料、金城医药4家企业列入全省第一批化工重点监控点认定。三是创新驱动发展实现新突破。成功举办第十二届百名专家淄川行活动,张文海院士万豪陶瓷院士工作站、陈蕴博院士沃得机械院士工作站等5家院士工作站及中欧模具研究院等一批合作项目先后签约落地。鲁泰纺织荣获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3+3”全生命周期创新生态经验做法作为“山东省地方改革案例”之一上报中改办。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45%,研发投入占比达到2.86%,首次超过全省平均水平。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由2017年21家增长到46家,提前一年完成高企倍增任务。

(三)筑巢引凤精准发力,发展质效大幅提升。一是“双招双引”成效显著。在北京(天津)、上海(杭州)、深圳等地开展精准对接招商活动,签约吉利新能源商用车、“天空之橙”、方菱激光切割机控制器、阿里巴巴“水泥工业大脑”等一批重大项目。科技创新双招双引恳谈会在上海成功举办,淄川—上海协同创新中心在上海锐嘉科移动智地产业园揭牌成立。2019年,全区进出口总额增长1.8%,实际到位外来投资达到156亿元。区域融合深入发展,全市“四位一体”、济淄一体化、省会经济圈融入步伐不断加快,中俄互贸平台海外仓(俄罗斯)建设基本完成。二是对上争取亮点纷呈。我区被国家发改委等18个部委批复列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昆仑镇列入全省首批绿色能源示范镇。唐骏欧铃成功获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鲁泰纺织等4家企业入选全国第四批绿色制造名单。般河水毁工程修复项目等9个灾后重建项目获得中央预算内拨款1950万元;功力达、齐鲁激光共享产业园、重山光电累计获得国家公共创新平台及创新链建设扶持资金6944万元。我区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工作被列入第三届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经验交流会可复制可借鉴培训案例,淄川经济开发区获评首批国家级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三是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全面落实“六稳”政策,“厚植本土企业优势六条”、“关心关爱企业家16条细则”等一系列政策。我区荣获2019年度中国企业营商环境(案例)十佳城市称号。新政务服务中心投入使用,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实现“一门办理”,56项自助办理事项做到24小时“不打烊”服务。开通淄川区企业政策兑现平台、企业110服务平台,各级政策和优质服务资源进一步整合,企业政策红利释放更迅速、更便捷。

(四)城乡统筹多点并进,综合承载力不断增强。一是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张博铁路电气化改造以及沾临高速、济潍高速工程有序推进,滨莱高速改扩建、凤凰路北延、张博路大中修工程竣工,岭博路至峨池路道路工程等农村公路建设进展顺利。科学组织实施投资19.8亿元的656个灾后重建项目,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秩序迅速恢复。实施“三改三建”工程29个,改造农村危房1114户,完成13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37个城市社区综合治理任务。二是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太河镇土泉村等7个村入选第五批国家级传统村落,洪山镇蒲家庄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双杨镇、龙泉镇、寨里镇袁家村等2镇6村入选首批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名单,太河镇鲁子峪村、罗村镇大窎桥村成功申报第二批省级美丽村居建设试点。深入开展“绿满乡村”行动,种植苗木277万余株,种植经济林、果树及荒山绿化面积208万平方米。三是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开展18个领域生态治理专项行动,完成环保治理工程377项。横向建立“月巡查、零报告”机制,严防“散乱污”企业死灰复燃。突出抓好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和固废防治,密集开展打赢蓝天保卫战、“1+1+8”专项行动、“四减四增”等专项治理攻坚行动,推进利民净化水三期扩建工程、罗村镇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工程,完成牛家潜流湿地建设,孝妇河水质稳定达到三类水体标准。

(五)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幸福指数不断升高。就业创业持续稳定,全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46%。大力落实就业优惠政策,举办近30场专场招聘会,发放创业贷款8200余万元。社会保障工作体系更加健全,全区职工养老、居民养老、工伤及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5.18万人、20.82万人、10.8万人、8.56万人,居民医保参保人数达到44.36万人,落实各项医疗保障待遇6.89亿元。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由18%降至16%,惠及近4000家企业。脱贫攻坚步伐不断加快,1.5万户、2.7万人实现稳定脱贫。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创建扎实推进。新建城区东北部小学,15个学校塑胶运动场地实现全覆盖,73所学校创建为市数字化校园,15所学校创建为市智慧校园。全区基层健身团队达到4200余个。建成远程会诊中心和远程影像诊断中心,完成全部514处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创新实施“行走的医生、流动的医院”行动,1.3万山区群众看病远、看病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全区家庭医生累计签约38.1万人。“般阳民生”平台投入使用,累计解决群众诉求4.3万件。般阳路派出所创建为全国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社会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安全生产、助残、慈善、妇儿等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新进展。

二、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也是“十四五”的基础年,更是我区深入实施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年。做好2020年各项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转型发展”主题,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保障,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基层治理效能提升,奋力实现老工业区凤凰涅槃、加速崛起,不断开创现代化新淄川建设新局面。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左右;城镇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左右和7%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深化动力变革,大力实施新旧动能转换。一是坚持做好动能转换优存量。推动“互联网+”与工业深度融合,加快海尔COSM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东华水泥“工业大脑”等一批信息化平台建设,加快传统产业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发展。积极引导“企业上云”,推动智慧工厂、智能车间建设和机器换人,进一步提高企业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二是聚焦新兴产业发展扩增量。紧扣新装备、新能源、生物医药、激光应用、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领域,紧盯纺织面料、新材料、头孢系列产品、汽车零部件、氟化石墨烯系列产品价值链“微笑曲线”两端,加快推进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重山光电信息新材料、钢研精品钢系列产品、“天空之橙”文创产业等一批新兴产业重点项目建设,聚集一批龙头企业、总部企业、平台企业,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条和生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高技术创新和自主创新的能力。三是蓄力形成产业集聚发展加速度。强化平台思维,充分发挥高创中心、山东理工大学淄川创新发展研究院、创新创业基地等科技创新平台的作用,完善“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创新创业生态链,搭建科技合作平台。继续完善“一园多区”发展模式,大力支持开发区争创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把开发区作为园区建设的主阵地,集中力量壮大以“一体两翼”为主体的园区经济。四是强化财政支撑作用。用好省市支持实体经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1+5”财政体系等扶持政策,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基金尽快落地运营。抓好基金招商,扩大产业基金规模。推进创投基金和新医药产业并购基金项目投资,加强优势项目策划和营销,撬动社会资本投资四新产业,推进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积极促进资本市场发展。

(二)抓好项目建设,加速实体经济能级提升。一是抓项目谋划。以“四新四化”为重点策划包装项目,加大重点项目对新旧动能转换、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推进力度。对重点招商项目及时跟踪,加大包装推进力度,确保条件成熟时能够列入省市区重点项目名单。对初步筛选出的总投资529亿元的101个区级重点产业项目、总投资381亿元的32个拟申报市重大项目进一步筛选提升,督促项目单位尽快完善相关资料,确保项目2020年顺利实施。对鲁泰功能性面料、齐鲁激光共享产业园、重山光电高比能锂氟化碳电池项目重点跟踪推进,争取列入省重点项目名单。二是抓项目推进。在全区范围内继续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在项目手续办理、拆迁进地两个重要环节进一步完善推进机制,建立重点项目手续办理台账,集中突破重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完善土地、金融等方面重点项目要素保障机制,严格落实各级各类扶持政策,特别是用好财政贴息、规费减免等方面的政策。健全完善重大项目督查机制。三是抓“双招双引”。力促中车新能源汽车电机、城铁新城、安迅物流公路港、蒲家庄古村落保护性开发等一批重大项目尽快签约落地,在更高层次和更广领域选好商、招大商、引强企,谋划、储备一批500强、百亿级重大招商项目落户淄川。

(三)注重统筹融合,推动区域发展提标提档。一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牢牢抓住我区列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重大机遇,北联市主城区,西接省会经济圈,进一步融入省、市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积极发挥济淄科创智造融合试点引领作用,加快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新医药等领域的产业融合。二是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等项目为龙头,重点谋划实施一批农业园区建设,带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依托天然富硒、矿泉水以及东南部山区自然资源等优势,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乡村旅游、民宿康养等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推进三产融合。全面启动新一轮“绿满乡村”行动,抓好太河镇峨庄生态旅游,双杨镇生态文明等美丽乡村片区建设,力争年内新增一批美丽乡村、美丽村居省市级示范试点。三是抓好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深入实施工业企业排放达标计划,推进火电、水泥等行业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继续推进燃气锅炉完成低氮燃烧改造,全面达到排放限值和能效标准。持续开展“散乱污”企业、小燃煤锅炉排查整治,巩固提升水环境质量,强化固废监管,大力开展扬尘污染治理,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统筹规划建设淄川能源中心,实施淄川电网工程、天然气工程,大力推进燃煤机组优化提升。实施重点节能工程,积极发展新能源,推进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

(四)突出共建共享,力争民生建设出色出彩。一是在打造品质城乡建设上实施加速度。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抓好济潍高速淄川段、张博铁路电气化改造、岭博路至峨池路等一批跨区域主干道路建设,完成年内“四好”农村路建设任务。大力推进灾后重建工作,完成全部受灾道路、桥梁重建工程。实施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危房改造等工程,推进功能设施扩容提质。推进农村公厕建设,做好农村旱厕改造后续管护工作和户户通收尾工作,提升农村群众居住环境。二是在满足群众美好期盼上交出新答卷。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为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困难群体,提供全方位的公共就业服务,保持就业形势持续稳定。落实“3+3+3”创业扶持机制,发挥创业平台的引领示范作用。全面加强社会保险扩面征缴。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完成城区东北部小学、北关小学朱家分校、区实验小学功能楼建设工程。依托服装新城建设,同步规划建设城区西南部中小学。实施乡村学校办学条件提升工程,着力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推进实施鲁泰体育场提升改造,积极协调开展高层次健身赛事活动,加快推进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创建工作。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体系、“医共体”、精品国医堂等项目建设,实施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三期工程,大力开展“行走的医生、流动的医院”行动,做实“第一村医”强基工程,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五)筑牢发展基础,在和谐发展上夯基垒台。一是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继续严格落实教育、医疗、饮水、住房等各项扶贫政策,实现扶贫政策的最大化覆盖。强化兜底保障,针对因病、因灾等突发事件导致的贫困,即时进行救助。深入实施产业扶贫提升工程,抓好一批效益稳定、发展势头好、带动能力强的产业扶贫项目建设,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现贫困群众稳定增收。持续完善巩固贫困村和薄弱村“五通十有三万元”达标质量,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二是大力优化营商环境。突出流程再造关键环节,深化政务服务“一门办理”、无差别“一窗受理”及“一链办理”。聚焦流程再造重点领域,推进企业经营审批便利化,进一步推进工业投资项目“1+N”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推进自助办、移动办、网上办,深化“不见面审批”。加快推进区镇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三是高起点编制我区“十四五”规划。进一步明确编制时间节点,加强与省级层面咨询机构对接,高起点规划、高水平编制,积极谋划一批“十四五”期间重大事项、重大政策、重大项目列入国家、省、市规划盘子,确保在我区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节点能够得到上级在规划、政策领域的有力保障支持。

各位代表,2020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我们决心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各位代表的监督支持下,牢记初心使命、奋勇担当苦干,为我区“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良好开局奠定基础,努力开创淄川老工业区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