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川区发展和改革局
标题: 关于淄川区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计划的报告
索引号: 1137030200421628XP/2022-5222641 文号:
发文日期: 2022-01-17 发布机构: 淄川区发展和改革局

关于淄川区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计划的报告

发布日期:2022-01-17
  • 字号:
  • |
  • 打印

——2022115日在淄川区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上

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张立冬

 

各位代表:

我受区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1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全面深化“六大赋能”、高质量发展“十二大攻坚行动”和“十项重点改革攻坚事项”,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聚力攻坚、靶向施策,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态势。

(一)经济运行整体稳健,主要指标积极向好。2021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3%;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6%;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6900元、22795元,同比分别增长9.2%10.4%,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农业发展质量不断优化。全区夏秋粮食再获丰收,粮食播种面积连续多年稳定在20万亩以上,富硒农产品产值达到8亿元,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到1216家。工业经济运行持续发力。全区规上工业企业产值达到410.58亿元,同比增长10.75%。工业用电量稳中有升,全年实现工业用电量43.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41%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全区规上重点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其中,规上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商贸租赁服务业分别增长30%40.2%29%12个市级服务业重点项目、2个市级物流重点项目推进顺利。财税金融平稳运行。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4.22亿元,同比增长3.9%,其中税收占比达到78.8%,比上年提高1.89个百分点。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完成722亿元3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99%13.48%;存贷比达到52%比年初增加2.06百分点。

(二)动能转换成效显著,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形成。传统动能转型提速。实施新一轮三年技改行动,加快智能化技术改造,年内完成技改投资18.6亿元。17个项目发放技改专项贷资金1.7亿元。全面推“链长制”,梳理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激光设备等4条主导产业链、10条特色产业链,255家规上企业全部完“一企一策”制定并落实政策专员。6家企业入选省、市绿色企业名单;6家企业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占全市国家级绿色工厂数量的39%,居全市第一。新动能成势壮大。突出抓好云商智能制造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等专业园区建设,开发区争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已被列入国家级开发区培育名单。工业互联网快速发展,功力机器成为全省第四个正式上线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宝塔新能源通过国家两化融合贯标。新物种企业成为我区工业高质量发展“新脊梁”,全区跨越发展企业达到11家,瞪羚类企业达到26家,居全市前列2家企业列入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全区“十强”产业、“四新经济”增加值增速分别达到15.9%8.3%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成功举办第十四届“百名专家淄川行”活动,产学研“五库十院”创新平台培育计划入选省重点人才项目库,“三百三行”县域产学研合作经验得到省委主要领导肯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达到2.57%,全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量达到112家,5家企业入选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99家。

(三)项目建设多点发力,经济活力加速释放。项目投资提质增量重山光电锂氟化碳电池、吉利新能源高端商用车、鲁维青铁国际物流港、区文化中心等18目分别列入省重大项目、省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省“双招双引”重点签约项目省补短板重点项目名单。39个市重大项目和18个省级重点项目年度投资完成率分别达到105%110%。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重大投资项目实现应统尽统,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019年疫情前水平提高46.6个百分点。消费拉动持续增强。积极推进夜间经济发展,鲁泰体育场城市书房作为市夜间经济推进项目建成开放。电子商务快速发展,齐鲁云商电商平台线上交易额新星网上商城销售额较去年分别增长58%21.95%农村商业流通体系日益完善,直营连锁商超覆盖率达到100%。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56.2亿元,同比增长15%。持续推出潭溪山春花节、齐山樱花节等旅游惠民活动,全区10A级景区上线“云游齐鲁”智慧文旅平台。全区全年旅游人数突破63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63.09亿元“双招双引”精准发力。设立汽车产业委员会、工作专班,开“汽车学堂”,梳理汽车零部件企业308家,由吉利、唐骏两家链主企业组建联合招商团队,精准对接洽谈。深“六个一”平台招引新机制,集中精力打造激光、生物医药、汽车配件、新材料、智能制造等专业园区。凯盛新材料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交易。成功发行首期5200万美元海外债,是全市城投公司首笔海外美元债,也是全省AA评级首笔长期境外债。今年以来,全区累计新引进过亿元产业项目61个,总投资达到265.1亿元。

(四)改革攻坚深入实施,发展质效明显提升“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大力实“一号改革工程”优化营商环境,深化“一窗受理”、“一链办理”改革,推行企业开办“一站式”办理,200项主题事项实“一链办理”,80个行业实“一业一证”、准入即准营,实现“出生、就业、置业”6“一件事一次办”。积极创建“无证明城市”,1207项证明实现材料免提交。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严格落“四不摘”要求,在教育保障、医疗健康、饮水安全、兜底保障等方面采取多项政策,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保持帮扶政策的延续稳定。区卫生健康局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不断加快济淄同城化工作推进顺利,经十路东延工程已进入土地预审阶段,济淄潍高速、临临高速淄川段已完成迁占任务积极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6项目纳入市2021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名单。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统筹抓好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治理和土壤污染管控工作集中开展矿业秩序专项整治抓好中央和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经验入选生态环境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全省“秀水乡村”建设典型案例。太河镇成功创建省级首“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智慧能源管理中心项目落地开工,“光储氢热”一体化智慧能源基地项目成功签约,能源智能化管理和结构优化升级迈出关键步伐。

(五)融合发展稳步推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乡融合发展迈入新阶段。全面落实推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53个项目列入市城乡融合重点项目搭建城中村改造合作平台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等一批典型经验做法上报省市,昆仑镇陶瓷风情小镇列入省特色小镇复核评审范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规划建设9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覆盖93个村庄,受益人口10.79万人。龙泉镇等3镇获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新开展“三变三联两个共同体”改革,4个区级试点村揭牌成立股份合作社19个,群众积极性高涨。城市更新步伐加快。潍高速和临临高速淄川段分别完成投资38.5亿元、17.2亿元,工程进度全线最快。张博铁路电气化改造、经十路东延、淄中路改建、文峰路东延、湖南路改造等工程进展顺利。投资13.6亿元修复“利奇马”损伤区域河道、重点水利工程设施,水清岸绿、河湖安澜初步显现。全面推进全域公园城市建设,44个绿化工程项目有序推进,实施一批棚户区、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停车场改造、道路景观绿化等工程,持续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整治提升全区376个村居环境,清理农村“三大堆”3.8万余处,城乡面貌大幅改善。

(六)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福祉持续增强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有序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累计接种115万剂次。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开展春风行动、名校人才直通车、“就业送岗”直播等线上线下招聘会400余场,全年新增城镇就业477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3.03%以内。社会保障更加健全,参保企业达到6079家,各类保险参保人数57.55万人次,累计发放各类保险待遇26.28亿元。提高社会化养老服务和困难群众救助水平,建设长者食堂32处,全年累计发放各类救助资金9441万元。完成区内84辆公交车集约化改造,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退役军人、残疾人免费乘车扩大到全区范围。教育体育事业扩容提质,开工建设曜华小学、朱家沿河体育公园,升级改造淄博外国语实验学校,新建、改扩建幼儿园5处,加快打造“学在淄川”教育品牌。优化提升南部森林公园、留仙湖公园,新增一批多功能运动场所,我区蝉联市运会综合成绩和青少年组总分“五连冠”。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淄川文化云”入选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2万余人参与新时代乡村阅读季读书打卡活动,列全国区县第二名。政治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圆满完成庆祝建党100周年安保维稳工作,般阳路派出所荣公安部集体一等功。开展安全生产专项“三年行动”和安全生产隐患“大快严”专项行动,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稳步提升。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我区被认定为“全国第一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食药安全、法治建设、退役军人、慈善助残、妇女儿童等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新进展。

二、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做好2022年各项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山东重要指示要求,紧紧围绕区第十三次党代会部署要求,聚焦“品质提升、发展提速”,突出产业强区、生态兴区、作风立区三个战略自觉,答好富强淄川、美丽淄川、幸福淄川、实干淄川四张答卷,全力建设淄博南部先进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基地现代物流枢纽基地全市生态文明高地、特色文化旅游高地,推动淄川重回巅峰、再创辉煌,加快打造全市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

2022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以上;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7%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能级走向高端按照“紧盯前沿、打造生态、沿链聚合、集群发展”的产业组织理念,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能级提升,着力构建431”现代产业体系。一是抓主导产业发展。以吉利汽车、金城医药、凯盛新材、重山光电、功力机器等骨干企业为依托,聚焦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4条主导产业链、10条特色产业链,“优”和“扩”两篇文章,加快推进新装备、新医药、新材料、新基建“四新产业”倍增。围绕建材建陶建筑、商贸物流电商、纺织服装等优势产业,大力推进智能化、数字化提升改造。发挥高速路网交通优势,推进智慧物流园区规划建设,加快现代物流产业做大做强突破发展文旅产业,打造以聊斋文化、太河山水为龙头的文旅发展新格局。二是抓优质企业培育。实施工业倍增三年行动,优选竞争优势突出、科创能力强、未来潜力大的高成长、高技术类企业进行培育,构建“雁阵”模式,聚力骨干企业壮大力争全年新增省市级瞪羚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家以上严格落实厚植本土企业关心关爱企业家16等政策对重点企业实“一企一策”精准扶持,抓好企业家队伍和人才培训工三是抓企地强强合作。围绕铅酸蓄电池、汽车创新研发、绿色建材、新材料、现代物流等领域,抓好与中船、吉利、淄矿的企地合作,重点推进汽车产业园海尔日日顺物流公路港云商智能制造产业园、国防动力电源产业园等一批产业园区项目建设。

(二)夯实要素保障构筑稳增长发展基本盘一是打好“腾笼换鸟、筑巢引凤”战役。围绕大排查、除隐患、保平安、促转型,抓“低散乱污”园区、厂中厂(租赁生产)企业、闲置院落等领域的全面排查,依法严厉打击治理园区企业租赁、消防、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乱象,盘活闲置低效用地。加大落后和过剩产能的退出力度,释放能耗空间。二是打好“人才倍增,科技创新”战役“三百三行”产学研合作,突出高层次人才引进,壮大科技创新“五库十院”计划项目、平台储备库,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建立常态化、高质量的创新成果交流转化平台,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三是打好“金融赋能、靓鸟上市”战役实施企业上市培育壮大工程,推动企业抢抓上市机遇加强对重点上市后备企业的跟踪、协调服务,加速企业上市进程。强化对重点领域金融服务,举办多层次银企对接活动,有效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能力

)持续扩大有效投资,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一是突出抓好项目投资。依托“大交通、大民生、新基建、大工业、大物流、大文旅”六个百亿规模,全力抓好100个第一批区级重点项目建设。健全手续办理台账、亟需解决问题台账,“项目专员”责任制,推动环评、规划、施工等手续办理职能部门内部手续办理流程再造力争全年开工率和投资完成率均达到100%研究吃透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新旧动能转换等中央和省各级各类扶持政策精准开展对上争取。二是加速推进“双招双引”。紧扣构431”产业体系,用好“六个一”平台招引新机制,精准绘制汽车、激光、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链式招商图谱,开展小分队靶向招商、产业链定向招商、清单式目标招商。对重点在谈项目建立“顶格化”推进机制,落实“企业代办员”服务,推动项目尽快签约落地,真正体现“淄川速度”。三是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盯紧中建国际齐鲁时尚谷、鲁维L-乳酸和聚乳酸生产项目等重点外资项目,实“清单式”台账管理、“零距离”跟踪服务,加速外资项目落地。政策助力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力争全年外贸进出口额增长15.2%以上。四是提升消费能力水平。提升发展现代商贸业,促进直播电商等新业态与新媒体、新零售融合发展。抓好城里大街商业区、吉祥路商业街、1954陶瓷文化创意园等夜间经济试点街区建设和夜间经济新兴业态示范企业培育,打造一批夜间经济新“靓点”开展全市精品乡村旅游示范点和星级民宿高质量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打造全省乡村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不断壮大经济新增长极一是突破开发区发展主阵地。强化经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主战场、主阵地、主力军地位,大力支持开发区争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挥专业产业园的功能优势和开放引领作用,继续抓好生物医药产业园、物流产业园、齐鲁激光共享产业园25个专业产业园建设特别是10个重点园区的定期调度工作。二是突破主要生态区保护。抓好太河生态区、孝妇河沿线的“一区一河”生态保护,提升般河、五里河生态功能,打造水清、岸绿、景美的美丽幸福河湖。集中突破太河发展,力争打造全市第一批碳汇交易试验区、“两山”理论创新示范基地。三是全方位落实区域经济战略。高水平建设济淄同城化科创大走廊示范区,全面融入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格局。依托济淄潍高速、经十路东延等项目聚焦开发区、岭子、昆仑等区域,积极承接济南“溢出效应”,着力打造济淄先进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基地、现代物流枢纽基地、生态文明高地和特色文化旅游高地。抓好七河生物智能工厂化香菇培育种植基地9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建设,加快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步伐。

加速推进城乡发展打造高品质人居环境一是全面深化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着力在搭建城中村改造合作平台、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和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等试验任务上实现突破,推动改革深入发展。建立城乡融合典型经验定期调度机制,积极争取上级的改革授权、配套政策和资金。二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施乡村振兴三年行动,持续深化“三变三联两个共同体”改革。重点发展富硒、食用菌、中草药等特色产业,突破七河花菇、软籽石榴等优势品种,争取把淄川富硒做成国家知名品牌。持续推进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打造一批“市内一流、省内前列”的美丽乡村淄川样板。三是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积极推进济潍高速、临临高速、经十路东延、张博铁路电气化改造等工程建设,继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工程,完成路网延伸通达30公里,完成路面状况改善大中修防护性养护83公里,进一步畅通完善城乡路网。抓好西关片区、南苑片区、泉龙片区等老旧小区改造,稳步推进棚改项目建设,不断改善城市形象。抓好一批绿化工程城区次干道背街小巷排水管网及道路提升项目推进加快全域公园城市建设步伐。完善城乡环卫一体化,积极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四是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坚定不移加力生态环境治理,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推进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全力做好中央和省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抓好华电“光储氢热”一体化智慧能源基地建设,严格落实国家、省、市有关“两高”行业政策,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强绿色低碳发展

)努力加强民生保障书写美好生活新篇章。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产业就业帮扶,全面落实养老保险、低保、特困和医疗保障等各项政策,做实做细防返贫动态监测工作。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强化失业风险监控,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夯实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建成启用曜华小学,开工建设城区西南部小学、开发区中心小学二期改扩建工程、雁阳小学配套工程,新建改建幼儿园4处,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续建辐射社区的带状体育公园,新增8处多功能运动场所,全力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提升供水保障能力,新建1处水处理厂,将惠及群众19.3万人。加快推进长者食堂建设,解决“一餐热饭”难题。加快区医院新院建设,新建20中心村卫生室,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深化文化惠民,加快区文化中心建设,新建1城市书房、5“阅读吧”,着力打造“书香淄川”。守牢安全生产红线、食品药品安全底线,加强应急管理体系能力建设,坚决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发生。深入推进平安淄川建设,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继续做好法治建设、退役军人、慈善助残、妇女儿童等各项工作。

各位代表,2022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我们决心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各位代表的监督支持下,奋发有为,攻坚克难,扎实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加快推动淄川老工业城市高质量转型发展,以优异成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