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川区教育和体育局
标题: 淄博第十五中学2022-2025学年度三年发展规划
索引号: 11370302MB2858318T/2022-None 文号:
发文日期: 2022-09-28 发布机构: 淄川区教育和体育局

淄博第十五中学2022-2025学年度三年发展规划

发布日期:2022-09-28
  • 字号:
  • |
  • 打印

淄博第十五中学2022-2025学年度三年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 规划的依据

 

一、学校概况

座落于蒲翁故里的淄博第十五中学成立于1958年,先后经历了1998年和2007年两次教育资源整合。学校占地面积近50亩,建筑面积15400余平方米,在校学生1037人,教职工129人。近年来,学校秉承“以人为本,凝心聚力,精细管理,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以“尚德自强,知真力行”为校训,以“和谐、务实、拼搏、争先”为校风,以“敬业、严谨、求实、创新”为教风,以“立志、勤奋、博学、进取”为学风,不断创新,锐意改革,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搭建起了广阔的舞台。

学校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办学条件完善,现有教学楼、办公楼、图书实验楼、科技楼和艺术楼各一幢,形成了行政管理、教育教学、实验科研、艺体活动、科技创新等五区分明的校园布局。学校拥有13000余平方米的塑胶运动场地,体育器材和设施设备健全完备,学校总藏书达55500余册,生均图书达44册,各类工具书近200种,订阅报刊100余种。学校配备有师生阅览室、录播室、创客工作室、技术教室、理化生实验室、电子备课室、书法教室、精品教室、音美教室、心理咨询室等各类功能用房30余间,网络多媒体教室数达到50余间,学校整体办学条件均达到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标准。

学校注重优秀教师培养,2007年学校新组建以来,市名师建设工程人选、市区优秀教师、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工作者等100余人次,近三年,学校新增区级以上骨干教师、最美教师、教坛新秀、教学工作先进个人、德育工作先进个人、教学管理先进个人等70余人次。

学校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先后成立了合唱社团、朗诵社团、轮滑队、橄榄球队、田径队、篮球队和科技兴趣小组等10余个社团。近年来,学校在各类比赛中频获佳绩:有80余人次在全国信息技术与创新实践大赛、市区中小学生创客大赛、“布谷”科技节、中小学科技节、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参加全区中小学运动会,多次获得运动成绩前列和“体育道德风尚奖”;参加市区组织的各类体育赛事,女子橄榄球等多个项目位居市区前列。近百人次在市区“布谷科技节”、“小星星艺术节”、“班级合唱节”、“乡村少年宫才艺展示”、“百灵艺术节”和全国“信息技术与创新实践大赛”中获奖,赢得了社会、家长和学生的广泛赞誉。

自2007年学校新组建以来,学校先后被授予淄川区事业单位绩效考核A等单位、淄川区无烟单位、淄川先进基层党组织、淄川区“学习强国”工作先进集体、淄川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淄川区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淄川区美德学校示范点、淄川区初中教学工作先进单位、淄川区参加淄博市第十六届运动会先进单位、淄川区工会工作先进单位、淄川区三八红旗集体、淄川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单位、淄川区教体系统宣传工作先进单位、淄川区好行风单位、淄川区文明单位、淄川区文明校园、淄川区参加淄博市第十七届运动会先进单位、淄博市校本培训示范学校、淄博市平安和谐校园、淄博市参加省十二届中学生运动会先进集体、淄博市教育技术装备先进集体、淄博市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淄博市依法治校示范校、淄博市师德建设先进集体、淄博市文明校园、淄博市平安校园、淄博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淄博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示范校、淄博市平安校园、淄博市教育系统模范教工之家、淄博市首批劳动教育示范校、山东省中小学安全文化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山东省地震科普示范学校、山东省宣传工作基地学校、山东省家庭教育示范基地、山东省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示范校、山东省卫生先进单位、山东省心理健康研究会先进单位、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优秀学校等荣誉称号。

二、发展基础

(一)发展优势

1、外部环境优势。一是地域文化优势。我校地处人杰地灵的蒲翁故里——淄川区洪山镇,源远流长的淳朴民风与当地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使得学校具备发展的得天独厚的地域环境。二是社会环境优势。淄川区委区政府历来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淄川区教体局作为学校的主管部门,也不断加大对学校精细化管理的指导力度,促进学校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有了各级领导的关心、社会各界的关注、人民群众的企盼,这一切都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强大推力,也对学校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2、内部发展优势。一是学校管理优势。淄博第十五中学自2007年新组建至今,经过三任领导班子和十五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以人为本,凝心聚力,精细管理,科研兴校”的基本办学理念和精细化管理格局,在教育教学等主要业务工作上已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受到了当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和一致好评。二是办学条件优势。近年来,学校先后依托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标准化达标、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区创建和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的有利时机,不断加大现代学校建设力度,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努力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学校各项工作健康和谐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和有力保障。三是学校内部优势。学校目前已得到服务区内群众的广泛认可,绝大多数学生愿意到我校就读,且由于学校考核制度的激励作用,广大教师人心思进,表现出了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也推动了学校的各项工作不断向前发展。尤其是2022年9月以后,我区探索试点集团化办学模式,我校与育才中学教育集团总校实现联合办学,协同发展,为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二)发展机遇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关于深化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山东省义务教育条例》《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全省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淄博市关于进一步深化中考招生制度改革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的出台,对学校办学改革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政策遵循,为学校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良好机遇。

2、我校是淄川区教体局直属管理的区属学校,随着新一轮的教育资源整合的即将到来,学校将紧紧抓住发展史难得的历史性机遇,积极筹划校园基础设施和提升。

3、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大教育教学管理创新力度,积极探索大规模学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模式,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和教学质量提升机制,学校办学条件优越,管理水平、教育教学质量都有了新的提升,全校师生对学校发展、教学质量提升都充满信心和激情。学校要有新目标、新追求,要上新层次,需要制定规划,为学校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三)主要挑战

1、新一轮的义务教育评价和中考改革,对学校师资配备、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教学管理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适应新评价、新中考,实现教学模式的平稳过度和教学质量的稳健提升,是学校目前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和全新的挑战。

2、素质教育实施下的学生全面发展导向,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稳步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水平,尚缺乏成功的经验和系统的总结,需要积极探索和实践。

3、目前,各兄弟学校抓管理,提质量、促发展的氛围越来越浓厚,竞争越来越激烈,学校稍有懈怠,就易呈现“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局面,同时,随着普通高中招生政策的日益收紧,学校面临的竞争压力也将继续加大。

(四)主要问题

1、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需进一步更新。部分教师不能很好地适应新时代对学校提出的新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需要我们提升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落实学生培养目标。

2、教师专业成长任务繁重。目前学校教师队伍存在一种“整体超编,结构性缺编”的尴尬情况。近几年来,学校青年教师调入的不多,学校现在中年教师占比较大,教师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现在的青年教师中部分教师教学经验不足,而有的中老年教师缺乏课堂教学改革的激情和动力,工作热情有所弱化。如何优化师资配备,如何使老、中、青教师的优势得到互补,智慧得到共享,业务素质得到共同提高成为队伍建设的重点。

3、部分学生的入学基础较弱,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强,部分家长对学生在教育的方式方法上与学校还存在不合拍的地方,导致学生之间基础悬殊大,给教学与管理等工作增加了难度。

 

第二部分  规划的目标与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改革创新、提升质量、特色发展为主线,结合初中教育特点和新中考改革方案要求,大力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落实学校“十六字”教学改革工作方针,即:有的放矢、讲练结合、分组合作、科学探索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推动学校各方面工作朝优质特色方向发展。

一、办学目标

今后,学校将秉承“以人为本、凝心聚力、精细管理、科研兴校”的办学思想,以创办“品牌加特色”的龙头学校和培养“全面加特长”的高素质毕业生为办学目标,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育人目标

学校在教育教学中致力于打造学子们优良的四个“三”,具体是指“三品”,即:精神品质、道德品质、自律品质;“三雅”,即:举止文雅、气质优雅、品位高雅; “三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体质; “三力”,即: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实现学生的 “五会”、“五强”,即:会感恩、会自学、会自理、会乐器、会健身和求真强、体质强、表达强、艺术强、生存强,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通过精心培育道德高尚、学识厚实、兴趣高雅、身心健康、自主发展、求实创新的学生,使淄博十五中的毕业生能够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用人才。

三、办学理念解读

           办学理念:以人为本 凝心聚力 精细管理 科研兴校

以人为本:出自西汉刘向《说苑·杂言》:“天生万物,唯人为贵。”之于学校,则以师为本,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以生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凝心聚力:即是讲团结,讲大局。集思广益,凝聚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努力为教师成功、学生成才、学校发展贡献力量。

精细管理:“精细”出自南朝梁元帝 《金楼子·聚书》:“书极精细。”精细管理就是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要求每一个管理者都要到位尽职。

科研兴校:在教育教学专家引领下,通过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活动,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学校内涵发展。

          校训:尚德  自强  知真  力行

尚德取自《左传·襄公二十四章》“德,国家之基也”。意为诚信为本、德行为先。培养纯正的品行,良好的修养,高尚的道德,这是教书育人、立身社会的根本要求。

自强出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在期望学校师生自立自强,追逐梦想,奋斗不止。

知真出自荀子:“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体现了学生师生追求真理的精神品质。

力行:取自宋代陆游诗作《冬夜读书示子聿》: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体现了学校重视学生实践活动和培养学生探索能力的教育理念,。

          校风:和谐 务实 拼搏 争先

和谐:是指和睦协调,求同存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展示了学校致力于打造和谐校园,营造和谐氛围,构建和谐社会的美好意愿。

务实:源于王符的《潜夫论》:“大人不华,君子务实。”即是注重现实、崇尚实干精神的体现。学校本应排斥虚妄,追求充实而有活力的校园风尚。

拼搏:是一种面对挑战主动而为,迎难而上,志存高远,勇立潮头的昂扬锐气,师生需要用这样的精神来支撑校园文化精髓。

争先:是与强者比,向高者攀、跟快者赛,争当领头雁,勇争排头兵。同时鼓励师生要有创新精神,敢为人先。

          教风: 敬业 严谨 求实 创新

敬业源于宋代理学家朱熹:“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体现了学校教职工对教育事业的敬畏和执著。

严谨:作为教师的一种治学态度,也是教育事业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石,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一项基本要求。

求实:是一种勇气,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亦是一种持之以恒追求真理的决心和恒心。

创新: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是开拓进取的崭新风貌,要求学校广大教职工要有解放的思想,开放的观念,科学的思维和灵活的方法。

           学风:立志 勤奋 博学 进取

立志: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志以发言,言以出信,信以立志,参以定之。”是指学校倡导学生立长志,有梦想,并为之努力奋斗。

勤奋:源于唐朝韩愈《进学解》中的: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体现了学校倡导学生珍惜时间,勤学习,勤思考,勤探究,勤实践的殷切期望。

博学:源于《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生惟有谦恭求教,不耻下问,用心思考,才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进取:是一种蓬勃向上的精神状态,意味着不断超越,不断攀登,始终好学上进,保持孜孜不倦的进取姿态,才能获得人生的辉煌。

 

第三部分  规划的具体目标和主要举措

一、德育工作

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升内涵为核心,以推进德育一体化建设为抓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推进学校德育综合改革,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引导学生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培养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国家观念、公民意识、道德观念、法制观念,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具有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开拓进取等心理品质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举措:

1、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

健全学校德育网络。进一步健全德育领导小组,完善德育管理体制,完善“校长——政教处——班主任”、“校长——教务处——任课教师”、“书记——团委——学生会”学生德育网络,保证各项工作渠道的畅通。

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培养一支敬业、勤业、精业的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推行“德育导师制”,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德育模式。加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渗透和互补作用。办好家长学校,加强与学生家长的交流与沟通,协调公安、司法、卫计、食药监、交警和消防有关部门,继续推行“安全六校长”工作制,形成“全员德育、全程德育、全科德育”的工作机制。

2、重视德育课程开发,丰富德育内容。

做到德育内容系列化。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科学定位德育目标,合理设计德育内容、途径、方法,使德育层层深入、有机衔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社会责任教育、法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教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的基础上,实施初一级部的习惯养成教育;初二级部的责任感恩教育;初三级部的法治励志教育;初四级部的成功社交教育,促进学生文明习惯养成,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使每位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充分发挥课堂德育的主渠道作用。根据德育大纲,充分挖掘学科德育资源,渗透德育工作,增强德育工作的合力。充分发掘各门课程中的德育内涵,加强德育课程、思政课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育德与育心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不断增强亲和力和针对性。

积极开发学校德育课程。用好自然资源、红色资源、文化资源、体育资源、科技资源、国防资源和企事业单位资源的育人功能,发挥先模人物、名师大家、学术带头人等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开设社会实践课程,组织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积极开发德育活动课程,定期举办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活动,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月活动,利用法定节日、传统节日及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组织庆祝纪念活动,建立覆盖课内外的德育课程体系。

3、创新德育方法,提高德育实效。

突出学生德育主体地位。变说教式的德育为学生的自主德育,充分体现学生德育的自主性。

创新德育工作模式,通过军训、课堂教学、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等有效途径,充分利用好升旗仪式,班会,校园广播站,宣传栏等阵地,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

做好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工作。完善评价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客观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情况。严格评价程序,记录能体现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具体活动,严格规范材料收集、整理、遴选、审核、公示、入档等程序。强化评价结果运用,让综合素质评价切实成为管理学生、引导学生、发展学生和激励学生的重要途径。

二、课程与教学工作

目标:依据国家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科学规划好四个年级的课程体系;优化课堂教学,打造活动式高效课堂;做好兴趣社团教学,力争出经验、出成效;加大校本研训力度,用现代教育理念武装教师头脑,使每位教师都具备推进新课程改革的素质;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基础年级优生巩固率达75%以上;学业水平考试一次性合格率达95%以上;中考成绩力争全区前列;艺体教学形成特色,各级各类比赛要创一流成绩。

举措:

1.深化课程改革,完善课程体系。在认真落实国家新课程方案的基础上,制定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规划方案和四个年级具体的课程设置方案。认真研究教材,在实施课程教学时,能准确把握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条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全面落实课程目标。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在开好国家课程的同时,完善学校课程的种类,努力做到全面优化基础型课程,充实丰富拓展型课程,规范多元研究型课程,构建适合于学生主动和谐发展的课程体系。

2.加强中考研究,处理好合格考试和等级考试的关系,全面做好统一考试招生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落实教学质量目标责任制,打好学校团体战、年级团体战、学科团体战和班教育组团体战,努力提高统一考试科目和等级考试科目成绩。

3.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益。坚持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质量观,组织教师学习课改理论,掌握新课程理论、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加强教法研究学情分析和师生沟通,关注每一位学生。课堂教学的导入要简洁、高效,能引导学生尽快进入学习情境。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加大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和学生思维深刻度。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分层教学。加强反馈矫正教学环节,“双基”教学力争让学生做到“堂堂清”、“节节清”、“单元清”。按照管理互融、师资互派、教学互通、学生互动、资源共享、文化共享、党建共抓、质量共评的集团化办学“四互四共”模式,向育才中学教育集团总校虚心学习,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坚持实施“小组合作下的自主探究”的活动式课堂教学模式,鼓励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全力打造高效课堂。

4.积极推进教学常规落实精细化管理。以精心制定教学计划、精心备课、精心编制学案、精心作业教学、精心测试与评价为重点,坚持实施个人自查、级部检查、学校通查的每月一查的“周查月结”制度、大型考试后的质量分析会制度,实施教学质量阶段性推进策略,实现常规管理的日常化、规范化和精细化。抓实教学常规管理,在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落实常规。

5.科学规划设计、合理改建我校信息化教育环境,建设淄博十五中智慧校园平台。按照需求购置信息化基础硬件设备,以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技术为基础,对数字校园进一步升级改造,形成一个功能比较完善,富有学校特色的信息化教育系统;实现校园网运行状态实时监测与管理,实现大数据下的个性化教与学,为学校、各级部提供决策依据。融合校内、校外高质量、更实用的优质课程资源,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动态整合与共享,实现家校互联,有效支撑教育教学创新、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6.重视艺体教学。规范音、体、美课程开设,积极探索艺体教学和特长生培养的有效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

7.充分发挥教科研的示范引领作用,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新课改形势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须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学科教学的特点与规律,不唯“模式”,遵循实际,旨在高效。要加强校本培训,学习新课程理念;定期组织教研活动,论证新教学模式;适时走出去,请进来,提高高效课堂的应用能力;定期开展课堂教学竞赛、展示、观摩、汇报、经验交流等活动;每学期总结提升,专家论证,形成研究成果。力争在三年内,形成我校简单易行且行之有效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强化教育科研引领作用。根据各教研组特点,通过各种学习培训形式,提升学科教研团队的整体素养。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校内外教研活动,做好课后反思,促进教师理论与实践水平提高。

8.精心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与生活。把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教学工作计划。每学期组织学生开展一定数量的学科实践性教育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制定节假日、双休日学习与生活计划,指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开展基于兴趣与爱好的读书、学科拓展和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增强学习信心。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成长、自然观察、社会考查、科学探究、参观游学等课外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开展艺术、体育、科技等兴趣小组和专业社团的活动。严格落实“五项管理”要求和“双减”政策,科学协调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安排,防止加重学生的负担。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不断提高对学生学习与生活指导的实效性。

9.完善与课程体系相匹配的学生评价体系。学生评价要突出“以人为本”,实行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重在过程性评价的评价机制。健全完善学生成长记录制度,加强对学生综合素养、学业成绩、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标志性成果等过程性资料的积累,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诊断、矫正功能。具体做好学分认定、学业水平测试和基本素养评价等工作。

10.精心进行教育教学反思。定期对课程资源开发、教案设计、上课、作业教学、考试、学生学习与生活指导等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找出问题,明确方向,在不断实践与反思中,明确和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坚持写教育教学日志。

11. 实施“梯级”培养,打造优质教师团队。教师的发展和培养,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成为教育所关注的焦点,学校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是学校深入推进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源头活水”。我校提出“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人为本,创建尚德、自强、知真、力行为主线,造就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队伍”,搭建“合格教师—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中青年专家”的“梯级”培养,引导和激励各个梯级层面的教师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进取攀登的意识,建立和营造自我反省、互助提升、专业引导、终身发展的专业生涯规划。     

分梯级建立各类教师团队组织,各梯级队伍确定不同的目标、任务,分层次开展各类培训活动,让各层次教师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收获和发展,实现共同成长。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制定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师徒结对”、“校园十佳青年教师”、“青年教师课堂大比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优师”评选等形式,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帮助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班级管理、教育教研等方面迅速成长,带动其他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逐步成长为各级优秀教师。

三、教职工队伍建设

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完善有利于发展和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发展的机制、措施,造就一支政治过硬、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激情创新的学者型、专家型教职工队伍。

校干培养:以党建工作为总抓手,以青年干部赋能工程实施为契机,继续实行校长负责下的领导班子成员挂包处室级部模式,以区教体局《强化学校内涵管理 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为依据,带动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实现新提升,通过组织校干理论读书会、校干点评课、校内交流轮岗等有效形式,不断加大优秀教师和青年干部培养力度,充分激发教育队伍内部活力,激发学校干部教师干事创业的热情和积极性,为“学在淄川”品牌建设奠定人才基础。

班主任培养:组建年龄结构合理、学科结构互补的班主任队伍和德育导师队伍,提高学校德育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有80%以上班主任成为学校优秀班主任,班主任德育理论水平大幅提高,管理技能显著增强,班集体管理形成特色。

教师专业成长:掌握学科知识结构与特点,探索在学科领域中提高课堂效益和质量的办法与途径,发挥与本学科相适应的教学风格与个性,让学生学会学习,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我校基于教师的基本功能力,开展各梯级教学技能大比武,举办达标课、研磨课、公开课、优课、优质课梯级培养。通过各个环节的深入,为教师铺设出以基本功为根基,以教育教学策略为发展,以教育教学思想更新为带动的“梯级”磨课机制,让不同课在不同梯级课型中上升发展,形成最有效的教育教学课堂。

通过每学年开展的各种教学竞赛活动,借助教师各种梯度层面的备课和磨课环节,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考评、教师基本技能考评、教育教学成绩和学生满意度、教师满意度的综合评价,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根据达标课、研磨课、公开课、优课、优质课的等级进行梯级培养。引导和激励各个梯级层面的教师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进取攀登的意识,建立和营造自我反省、互助提升、专业引导、终身发展的专业生涯规划。培养一批在全区乃至全市有一定影响的“科研型”教师;取得更多的有较高学术价值和推广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力争教师每年刊发论文数保持递增3%左右。

师德建设及优秀教师培养:每两年力争培养市级优秀教师2-3人,区级优秀教,8-10人,区级师德标兵、最美教师、感动淄川年度人物1-2人。

教师学历及专业技术职务:全校全体专任教师教师学历层次均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达标率达到100%;高级教师占整个教师队伍的比例正逐年提高。

教学服务岗位:进一步加强学校教学服务岗位人员的学习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使教辅工作人员队伍进一步优化,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举措:

1.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区委工作要求,科学谋划学校党的建设工作。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意识形态、思想政治、德育、群团、协同育人五项工作机制,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立德树人各方面、全过程。紧扣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主线,深入开展系列学习宣传活动,突出抓好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推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覆盖。

2.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引导党员教师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党性修养,从思想深处拧紧螺丝,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强广大教职工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爱党护党为党,敬业修德,奉献社会,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四有”好教师。

3、加强师德建设。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把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培养、培训和管理全过程。推动师德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通过开展在职教师有偿补课专项治理、签订师德建设承诺书、师德教育活动月和师爱进万家等丰富多彩的师德建设活动,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大力树立并宣传教师身边的先进典型模范,表彰师德先进典型,弘扬正能量。强化师德考评,完善师德评价制度,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建立教师个人信用记录,完善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机制。同时,建立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社会五位一体的师德建设监督网络和评价机制,坚决杜绝有偿补课、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等违法师德行为发生。

4、建立健全校本培训机制,促进教师自主发展。成立培训领导小组,制定《教师三年培养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教师个人制定自我发展规划。采取集中培训和个人学习交流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培训工作的顺利有效进行。培训内容以新课程理念、现代教育理论、师德修养、班主任工作、学科教学理论和实践、教育科学研究和现代教育技术等方面为主。走教研即培训的路子,进一步健全教科研网络,在做好各级教育科研立项课题的基础上,落实教学中“问题即课题”的要求,通过评价激励、典型培养、活动带动等策略,鼓励教师热衷教研、主动发展。

5、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落实《关于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的意见》,实行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聘任制和教学质量负责制;学校每学年组织一次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外出学习;每学期组织一次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集中培训。教研组长每学年指导一名青年教师,每学期执教一节全校性的示范课、举办一次学术报告、组织三次学科教研活动。备课组长每学期至少执教一节年级组内的观摩课,至少听备课组每位教师一节课,组织好备课组内的备课、上课、评课、改课、观摩课和互动式交流等系列教研活动,使教师沿着计划——行动——反思——再行动这一互联互动的螺旋式的渐进过程,不断积累经验,提高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6、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按照教育部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从班主任的职业发展、职务晋升、职称评审、待遇保障、表彰奖励等多个方面,切实体现班主任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落实班主任工作条例,加强班主任业务培训,定期举办班主任工作论坛,做好学校优秀班主任评选,使班主任岗位成为教师羡慕的岗位。

7、实施名师工程带动战略。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实际,积极开展“梯级”教师培养特色教育专项活动,形成系列,体现特色教育的目标和精神。搭建“合格教师—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中青年专家”的“梯级”培养。鼓励和支持优秀教师参加专业会议、学术活动和学业进修,每年至少组织一次骨干教师、教学名师示范课、举办一次优质课评选、组织一次青年教师拜师活动、组织一次案例评选,开展一次教案、作业展评。

  8、实施“走出去”培训战略。淄川区教师发展中心,经过半年多的运转,已经逐渐成为了淄川区教师成长的加油站、优秀教师的孵化器、教学经验的聚宝盆,极大地推动了淄川区教师业务水平的提升。学校将以此为有利时机,积极向上级争取政策,选派更多的教师参加中心组织的各类培训,让更多的教师享受到教师专业发展带来的快乐和“红利”。

9、建立督导评估和激励机制,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建立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档案,对教师的职业道德、业务素质、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学实绩等进行考核,并作到培训、考核、使用和待遇相结合。每年评选一次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名师,创造条件支持鼓励教师进行各级荣誉称号的评选。

四、管理体制与管理队伍

目标:根据学校办学实际和新的发展形势,不断完善科学、规范、精细、民主、法制、高效的管理机制。建设一支有奉献精神,有较高教育科学理论水平,有创新意识,有创办现代化学校领导能力的专家型领导班子。

举措:

1、进一步完善“校长全面负责负责下的级部管理制度”和“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分管挂包级部制度”。继续加强党建工作,增强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和向心力;加强教代会规范化建设,落实民主集中制,引导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关心教职工生活和身心健康,积极开展教职工文体活动,不断提高教职工福利待遇;坚持校务公开制度,密切与家庭、社区的联系,营造“民主、开放、和谐”的管理氛围。

2、完善精细化管理体制。进一步探索学校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模式,完善各处室级部内部的精细化管理体制,搭建各处室级部内的平等竞争平台。降低管理重心,实行“专家治学”,充分发挥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在教师考核、评价和聘任过程中的作用。健全管理网络,强化三级督查机制,加大学校层面工作检查、调度力度,建立起科学高效的管理系统。

3、深化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营造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根据国家事业单位聘用制有关规定,进一步完善学校《教职工考核管理办法》,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和多劳多得、优质厚酬的分配机制,营造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竞争环境。

4、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坚持依法治校、依制治校。不断健全学校德育、教学等系列规章制度,提高学校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5、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加强领导作风建设,建立“高位决策、低位运行、动态管理、无缝服务”的管理运行机制;加强干部理论学习,不断解放思想,提高决策、领导和管理水平,提高管理科学性和实效性。

 

第四部分  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成立淄博第十五中学三年发展规划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划分,落实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领导小组成员具体名单如下:

淄博第十五中学2022——2025年三年发展规划工作领导小组

    长:田福营   学校党总支副书记、校长

                赵增良   学校党总支书记

副组长:韩       学校党总支委员、副校长

                车素荣   学校党总支委员、党务办主任

    员:樊  蕾    学校工会办公室负责人

             王  健    学校办公室主任

                     张  晖    学校团委书记

                     刘  霖    学校政教处主任

                     杨荣国    学校教导处主任

                     张  珂    学校安全办公室主任

                    张维山    学校总务处副主任

二、办学条件保障

在完成学校文化建设、校内基础设施建设、所有教室智慧黑板安装和各功能室完善配套建设的基础上,再建设一个精品教室,为高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奠定基础。抓住全区即将进行的新一轮教育资源整合的历史性机遇,积极筹划校园基础设施和提升。计划向上级争取资金5000余万元,完成学生宿舍、运动场地、校园文化、供水管网、地下排污和其他校舍的改造升级任务。同时,拟新建师生食堂、信息教学楼、综合教学楼、学生厕所和配电室等设施,为学校扩容提质,实现跨越式发展打好基础。同时,对学校校园环境和校容校貌进行重新规划,对校内的围墙栏杆、自行车车棚等进行重新整修,对校内的裸露地面进行绿化美化,提升学校的整体办学形象。

三、经费保障

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多渠道筹措资金,为规划的顺利实施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保障。落实“厉行勤俭爱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要求,勤俭办学,严控学校经费支出。

四、实施保障

1、各年级、各处室制定具体的部门实施细则,教干教师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将学校规划层层分解到年级组、处室和个人。

2、制订学校发展规划评估体系。把规划的各项任务分解到各学年度,制定相应的评估细则,每阶段结束时进行考核评估,确保目标如期实现。

3、充分发挥教代会的民主监督作用。学校行政定期向教代会汇报规划执行情况,听取教代会对学校规划执行情况的意见和建议。

 

淄博第十五中学

                            2022年9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