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淄川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 ||
---|---|---|---|
索引号: | 11370302MB2858318T/2024-5447479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4-05-27 | 发布机构: | 淄川区教育和体育局 |
淄川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本学期,淄川实验中学以淄博市首批基础教育教研基地建设和省级文明校园创建为工作重点,以达标课活动为主线,全面落实“三三五”工作部署,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教育教学工作
(一)达标课开展情况
1.深入学习“双新”精神,优化强课提质方案,达成“双新”课堂共识。将“双新”理念的学习纳入到年度工作计划中,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新方案、研磨新标准、提升新认识。2023年3月,邀请语文郭莉莉、数学张绪河、英语田文婧等市内一线名师和教研员来校并执教“标杆课”,通过专题讲座、听课点评、交流研讨等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指导,以语文、数学、英语为突破口,在上半年开展“双新”课堂达标课60节,初步构建起了“双新”课堂教学模式。编制了语、数、英教学标准和学科三年规划,初步明确了各课型模式和实施阶段。
2.名优教师先行上示范课,发挥引领辐射作用,确立“双新”课堂模式。本学期以来,邀请语文李红梅(张店实验中学)、数学朱路飞和刘付东(张店五中),英语秦一宏和翟羽佳(张店九中)、物理宋振伟(桓台实验学校)、化学赵秀婷(张店九中)等5个学科7位市级名师到校传经送宝、指导“双新”课堂建设,学校领导及骨干教师“打头阵”,以同课异构的方式先周备课、先周试讲,出示示范课20节,学科教师全程听课观摩,对示范课型进行评课议课,进一步完善和确立了“双新课堂”评价量表,打造出了不同学科、不同内容板块、不同课型的“双新课堂”教学模式。
3.全员参与达标课活动,掀起强课提质热潮,实现“双新”课堂全覆盖。按照“依标施教、精准教学、强课提质”总要求,确定 “三备三研三磨三阶段”的实施思路,组织全员达标活动。在课前准备阶段下足功夫,各备课组以三人为单位成立互助小组,突出以生为本,备教材、备课型、备学情,授课教师初研初磨,互助组再研再磨,试讲之后精研精磨,两次试讲后才能进入正式上达标课环节;在讲课阶段严格考评,由教科室牵头、各级部组织,先周排定“达标课”安排表,确保授课人员、讲课时间和地点、讲授课题和课型、学科评委组和同学科组听评课教师“七到位”,评委组依据评价量表对教师课堂进行量化评分,并将评价结果计入教师过程性考核,听课教师填写好观课记录;在课后总结阶段注重改进提升,利用评价量表进行“切片式”诊断分析,诊断课堂症结,剖析课堂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形成有效反思,汇编成《“成长的足迹”反思集》,对不达标的责成二次达标,做到了教师真讲课、真听课、真评课、真改进、真考核。本学期全校共有13个学科、202位教师参与“达标课”讲课活动,上新授课130节、复习课32节、讲评课40节,其中优秀课占比75%、合格课占比20%、不合格课占比5%,对全校不达标的9节课,均已重新进行了二次达标,做到了人人达标、个个过关。
在本学期达标课活动中,通过市区名师标杆课、学校领导示范课、骨干教师公开课、全体教师达标课,各学科教师树立了“双新”理念,突破了单一的教研形式,强化了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观,大幅提升了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水平,打造了学问实验“学·问课堂”教学模式,为最终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实现学科育人目标的课堂教学个性化创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学校持续锻造卓尔不凡的教师队伍。紧紧抓住队伍建设,强化党建引领,坚持立德育人,实施“强师工程”,切实发挥优秀党员教师、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开展名师联盟、优师论坛、骨干竞技、“三名工程”选培、集中轮训等多种途径,搭建教师发展平台,不断壮大骨干教师队伍。实施青年教师“1235”培养计划和“成长在线”梯度培养体系,持续开展青年教师“展评考”“展改评升”等系列综合评价活动,采取打磨式备课、点单式听课、诊断式评课、对标式指导、项目式研讨、沙龙式反思等方式,强化青年教师的目标管理和过程考评,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让青年教师会科研、会上课、会管学生,到目前75名青年教师中,在优质课获奖、担任班主任、年度考核优秀等方面达到55人,培养效果明显;在青年教师考核上实施级部综合考核与青年教师单列考核的“双轨制”方式,有计划地对青年教师“拔高助长”,每年拿出一定数量的年度考核、师德考核优秀名额和各类优秀选树指标给青年教师,激励他们看到希望、敢于冒尖,打造其成为骨干教师。
(三)课程体系建设情况
学校积极构建立体多维的课程体系。围绕“双新”理念和育人目标,立足国家课程,开发学科拓展课程和特长赋能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助力核心素养的提升。例如,语文课程辅之以整本书阅读、读书分享、课本剧、辩论擂台、诗歌朗诵等,形成语文拓展类课程,助推“书香校园”建设(我校2023年获评省“书香校园”称号);英语课程辅之以多维大阅读、学生趣配音、英语百词斩、口语对对碰、英文歌曲等形式,构建英语学科活动类课程;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等学科辅之以班级合唱、红歌联赛、口风琴电钢琴演奏、花样跳绳、足球、啦啦操、剪纸、泥塑、编程等活动,构建起特长赋能类课程,学生全员参与,达到让每一名学生掌握2项运能技能、学会2项乐器的目标。
(四)信息化教学情况
学校全力打造信息赋能的“学·问课堂”。巩固提升“双新达标课堂”成果,充分发挥“希沃名校联盟学校”优势,坚持智慧赋能引领,打造生动有趣的“学·问课堂”。目前,144名50岁以下教师和36名骨干教师已经分别完成了希沃T2中级、T3高级技能训练营课程的学习,学校核心教研组成员每周一个主题,通过研讨会、希沃课件展示等,从视觉、听觉等多角度进行教学的趣味化、形象化设计,实现学科个性化应用升级,比如数学学科“趣味分类、分组竞争等课堂活动的设计”使数学课堂借助交互功能变得更有趣,“学科工具-尺规、插入正方体”等理科学科工具的使用,使抽象的问题变得更直观,再用灵动的语言和趣味性的学习情境让课堂充满活力。
(五)教学常规落实情况
学校持续落实精细规范的教学常规。加大常规检查的密度和频次,持续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精细管理,通过电子巡课、常态巡课、推门听课“三结合”,进一步强化对课堂的指导和监管,做到有巡视、有反馈、有改进;认真落实周查月结和期中期末常规考核制度,对教学常规项目进行分周分项检查,并记入教师日常考核,确保教学常规规范化、精准化;进一步规范“大单元教学”背景下的集体教研活动,将各学科教研分为学科大教研和备课组分项教研两部分,大教研统一进行新课标的再学习、再深化,备课组统一研讨和设计导学案、课件、作业等,将集体备课落到实处;强化作业统筹管理,落实“双减”要求,严格把握作业总量,科学设计分层作业,控量提质。
二、毕业班工作
1.高度重视毕业班工作。优先调整充实毕业班师资队伍和班主任队伍,做到了教师队伍的最优化;班主任、备课组长素质过硬,全体教师团结一致形成合力;在评优树先政策上向毕业班倾斜,实施人文管理,激发毕业班教师干劲。上届毕业班24人获得年度考核优秀,占比40.6%,38人获得师德考核优秀,占比64.4%,10人获得区级及以上综合表彰,占比1/3,区级教学工作先进个人的33个表彰名额全部分配给初四毕业班和初三小中考科目教师,在分级聘任中担任初四毕业班教学的教师加0.3分,近三年担任初四毕业班的教师在职称评审推荐中每任教一年加0.1分(不折分)。
2.抓实精准高效的毕业班管理。优化毕业班教师考核方案,强化目标引领;把握中考方向,强化备考,召开毕业班经验传承交流会,上届毕业班优秀教师倾囊相授,传承成功备考经验,五个学科邀请市级名师7人到校指导,从课堂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策略、教学妙招等方面收获颇丰,效果良好;先后召开毕业班学生誓师大会、鼓劲会、主题班会、家长会统一思想,家校联手,共同施教,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狠抓备课,突出课堂,向课堂要质量,各科开展周测活动,及时阅卷批改反馈,效果显著。
3.元旦竞赛成绩优异。前200名57人,前800名176人,前1500名283人,前2500名417人,稳居区前两名,实现了“保二争一”的目标。
三、政教安全工作
1.抓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班主任专业化水平。本学期初一至初三开展班主任教研活动87次,扎实落实了每周的具体德育任务。班会课更加贴近级部德育目标,确立了“共产党员的精神谱系”传承主题系列班会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主题班会课、“强意识学技能护安全”安全教育系列班会课三条主线,在报告厅开展大班会课3次,参与学生13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德育效果。初一至初三级部开展班会51节,使德育教育过程课堂化、具体化,有效促进了德育教育的扎实开展保证了德育效果。
2.抓常规德育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打造“全景德育全科育人”德育品牌,构建“四级衔接”构建德育一体化模式。各级部德育内容各有侧重,初一抓习惯养成、初二培养品德教育、初三进行道德法制教育、初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形成了“四年一体、衔接有序”的德育管理体系。本学期狠抓学生的思想教育、行为习惯、纪律规范工作。召开班长会94次,中队长会议83次,卫生委员会议115次,各级部落实了值日班长制度和仪容仪表定期检查通报整改制度,改变和规范部分学生的不良行为,培养学生讲文明,守纪律的良好习惯,学生的精神面貌显著提高。
3.抓牢活动载体,全面提高学生文明素质。以文明校园创建为主线,各级部扎实开展了“传承红色基因”、“我们的节日”、同声歌唱祖国、读红色经典、主题实践活动,增强了学生的文明素养。部分级部定期更新黑板报、举报手抄报评选等活动,为学生展示才华搭建平台;通过开展跑操、啦啦操、课桌操等阳光大课间活动,增强了学生的体质,加强学生团体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23年我校被评为“淄川区德育工作先进单位”,1月份顺利进行了文明校园答辩,迎接了档案审查和实地测评。
4.抓实安全教育,提高学生自救自护能力。各级部扎实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常态化开展“1530”安全教育,每日、每周、节假日、极端天气做好安全提醒,假期发放安全致家长一封信、每月开展一次疏散演练,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各处室级部每天进行静校检查、每周末和节假日前进行隐患大排查、大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形成闭环管理。
5.关注心理健康,打造阳光少年。本学期开展了安全与心理健康“六个一”活动,在初一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普测筛查,各级部开展专题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3次,班主任、任课老师进行大家访活动1次,共家访学生1800余人次,与学生面对面谈话200余人次,在课堂和学习生活中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的把控和疏导,对学生出现的心理波动做到及时谈话,缓解情绪。
6.抓好团队建设工作。强化全体团员和少先队员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管理,本学期发展新团员65名;少先队评选一星章600人,二星章60人,三星章1人。在省市区教育部门组织的“美德少年”评选中,我校一名学生被评为省级美德少年,一名学生被评为市级美德少年,六名学生被评为区级美德少年。
四、后勤维修工作
(一)7号楼走廊、教室墙裙粉刷750平方,安装不锈钢护栏65米、更换2个楼道门。
(二)拆除操场院墙195平方,新砌150平方,维修3号楼北侧院墙裂缝新砌45平方。
(三)8号楼东北向路面修补300平方。8号楼卫生间脚踏阀改造,拆旧换新45个。3号楼教室、南院厕所更换地面瓷砖28块。
(四)建办公楼二楼楼梯迎面文化墙21平方。篮球场地面塑胶翻新561平方。操场安装4副单杠。(四)为初四、初二级部教师办公室安装护眼灯50盏。
(五)3号楼、6号楼四楼暖气片更换,更换14柱铸铁暖气片82组,拆除100组。3号楼东北地下暖气管道抢修,更换管道52米,新建阀门井一个,更换旧阀门2个,封堵3处漏水点。
(六)安装报告厅4个空调外机罩。改造报告厅设备间房顶落水管1根,做防水30平方。
(七)电教维修:整理维修漏线、线路杂乱等50余处,更换固定线路20处次,维修电脑、一体机等210余次,一体机大型维修3台,维修打印机复印机60台、次。
(八)电教保障:调试系统,保养设备,保障会议、考试、活动70余次。
(九)寒假拟实施报告厅门厅迎面墙干挂瓷砖重挂。寒假拟实施3、5、6号楼走廊灯光改造。
五、迎接上级检查
本学期迎接上级检查23次,为了不影响一线教师教学,保证教师全身心的做好教学工作,这些检查基本上是由学校的分管领导牵头,相关中层干部利用晚上或周末加班加点完成的。
1.迎接教体局开学视导检查
2.省“四进”工作组到校检查
3.迎接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检查
4.教体局办学质量评价区级督导和市级复核
5.消防队到校进行消防安全检查3次
6.教体局到校安全交叉巡查
7.参加立项省级文明校园答辩
8.立项省级文明校园现场评测
9.市级星级平安校园创建实地评测
10.市级星级平安校园创建档案检查
11.学生资助情况检查
12.市教育装备配备和使用情况调研
13.国家卫生城复审
14.消防双随机检查
15.争创省级“书香校园”档案整理
16.中小学教学工作校长书记述评工作
17.迎接区领导到校讲思政课
18.党风廉政检查
19.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专项检查
20.党建工作检查
21.事业单位统计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统计报表
淄川实验中学
2024年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