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淄川区实验小学教学管理制度 | ||
---|---|---|---|
索引号: | 11370302MB2858318T/2024-5378548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4-05-28 | 发布机构: | 淄川区教育和体育局 |
淄川区实验小学教学管理制度
根据《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淄博市普通中小学规范办学行为规定公示》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具体指导意见,为了能够更好地强化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教师教学工作,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教学管理制度。
一、课程管理
学校贯彻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管理体制,认真执行国家和地方课程计划,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形成学校特色课程体系。学校按照课程设置标准实施教育教学,确保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全面理解和把握《课程方案》《课程标准》《课程指导纲要》,确保学校办学质量的稳定和提高,以保证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在总体目标上的一致性和互补性。
二、强化过程管理,规范教学行为
(一)备课管理
日常教学中,要提前一周备课,为确保备课质量,不得出现无教案进课堂的现象。教师备课要研究课程标准,驾驭教材,认真备课,明确教学目标,突出重点。恰当处理教材,设计教案层次清楚,重视学法指导和难点突破,适当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体现课改精神。课后及时写好反思,如教案实践情况有何欣赏之处,有何改进创新,有何遗漏待补等。
(二)上课管理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每位教师都要确立“有效教学”的理念,充分利用35分钟,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具体要求如下:
1.严格上课常规
(1)教师按教学计划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坚持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与研究。
(2)课前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上课期间不能离开教室。
(3)上课要精神饱满,教态自然,和蔼亲切,重视启发引导,体现学生主动发展。
(4)注意演示与示范,充分利用板书、挂图、标本、录音、投影、录像、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和手段辅助教学。
(5)教师上课坚持使用普通话,写字规范,语言文明规范,板书设计合理,口头表达自然流畅,亲切生动,教态自然大方。
2.落实课改精神
课堂教学中要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尊重每一位学生;转变角色,正确处理教、学、练三者的关系;转变教学方式,积极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构建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氛围,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上强调教学互动;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并充分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的培养;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更多的知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作业管理
作业是巩固和检查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作业实行“作业清单制度”,教师要根据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明确提出每次作业的内容、数量及交作业的时间,并认真及时地进行批改和反馈。具体要求如下:
1.课堂作业
(1)教师要认真布置作业,作业量符合要求,题目要有典型性、层次性。实践性、自主探究性、开放性作业要占一定比例。
(2)批阅认真及时,全批全改。评语要有指导性、鼓励性,提倡利于激发学生兴趣的个性化评价方式。
2.家庭作业
(1)控制学生家庭作业量和难度。
(2)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书面作业总量每天不超过1小时,其他学科不留书面家庭作业。
(3)书面家庭作业应分必做和选做,以使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能够基本完成,提倡布置活动性、实践性家庭作业。
(4)作业批改要及时、准确。禁止给学生家长布置作业或让学生家长代为评改作业。
(四)听评课管理
积极参与听评课活动,根据要求,教师每周听课至少一节。听课记录书写认真,栏目齐全,评课意见针对性强,体现“优点、不足、建议”三点,倡导同学科之间互相听课学习。课后要互相交流,取长补短。
(五)集体备课、教研活动管理
1.按时组织开展好集体备课活动。每个教研组要根据要求每两周至少组织一次集体备课,并有详实的过程记录。同一备课组内的教师要在集体备课前,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教材,根据教学内容,反思教学实践,发现教学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为讨论交流做好准备。
2.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扎实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按时组织开展好教研活动,共同探讨教学工作中的问题,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要积极认真地参加所属教研组及各级各类教研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
教研活动要立足实际,加强日常教学中的小课题研究,每次教研活动都要有具体内容,要符合教学实际,切忌假大空。要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常态课”的教学研究上,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并且在评课中落实教后反思,使教师的反思能力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鼓励教师在“思”和“研”上下功夫,从而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六)巡课管理
学校采用中层领导综合性巡课制度,巡课内容包括教学、安全、学生管理等各个方面,对巡课出现的问题各部门进行认领整改,教学方面主要检查教师是否按时到达上课地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是否规范;课堂教学组织是否有序等现象。巡课人员认真做好巡课记录,对存在的问题,按照巡课制度的规定和要求进行处理。
三、教科研管理
加强和完善学校教科研课题的管理,提高校级以上课题研究的水平和质量,较好地发挥教科研对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校办学水平,促进“科研兴校”,凡有条件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教研组和教师个人,均可按本办法规定申报或承担校级以上研究课题。对于已经立项的课题,要按计划和实施方案,使课题管理规范化。
四、课后服务管理
充分利用学校在管理、人员和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按照好事办好的原则,积极为家长提供便民性服务。根据学生需求,组织学生作业答疑、自主阅读,开展体育、艺术、科普活动以及娱乐游戏、拓展训练、社团与兴趣小组活动、社会实践等丰富多样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