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川区教育和体育局
标题: 淄川区杨寨中学三年规划实施方案
索引号: 11370302MB2858318T/2023-None 文号:
发文日期: 2023-08-05 发布机构: 淄川区教育和体育局

淄川区杨寨中学三年规划实施方案

发布日期:2023-08-05
  • 字号:
  • |
  • 打印

淄川区杨寨中学三年规划实施方案

(2021——2023)

 

一、办学思想

按照国家、省、市、区对素质教育的要求,我校以“以育人为根本,以创新为灵魂,呵护学生成人,培养学生成才”为办学理念,注重教师的专业提高和持续发展,注重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和潜能的开发,提倡全面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个性鲜明的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具体体现为:遵循“养浩然正气,成博学之才”的校训,保持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形成团结务实的工作作风,建立紧张有序的工作秩序,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为想干事的人创造机会,为能干事的人搭建平台,让成就事的人得到褒奖,让不干事的人失去市场;本着“以优美的环境陶冶人,以高尚的师德影响人,以规范的管理塑造人,以先进的理念培养人”的办学宗旨,形成“团结和谐,敬业求实”的校风、“为人师表,无私奉献,严谨善教,育人为先“的教风、“勤奋刻苦,求索进取,尊师守纪,全面发展”的学风,完成“基础扎实,人格健全”的育人目标。

二、办学目标

在区教育局和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经过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用三年时间把学校办成“环境优美,设施优良,管理规范,特色鲜明,快速发展”的农村示范性初中,实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六化”:素质教育经常化,常规管理规范化,教育评价科学化,教学手段现代化,内部分配合理化,校园建设园林化。

三、办学思路

管理求科学,质量求生存,特色求发展,科研求突破。

四、具体目标和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21年)

搞好学校定位,制定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各处室按照学校方案制定具体工作计划并初步实施。

师资培养:师德与师能并重,开展“三爱”(爱事业、爱学校、爱学生)教育,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水平。扎实开展课程改革,完善新课程课堂教学模式,使教师基本融入新课程,把教师培养成有师德、懂教学、会科研的人。

学生培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落实《守则》和《行为规范》,开展“三心”(爱心、诚心、责任心)教育,培养“十个文明习惯”和“十二个学习习惯”,抓好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把学生培养成会学习、会协作、讲诚信、会创新的人。

育人质量:获区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区德育工作先进单位。

办学条件:进行校校园升级改造建设,启动办学条件标准化工程。

整体水平:区综合评估一等奖。

第二阶段(2022年)

师资培养:提高教师队伍的教研科研水平,加大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重视学科骨干教师的培养——学科首席教师1~2名,区级以上骨干教师5-6名,校级骨干教师20名。

学生培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和自我管理习惯,实现学生的自主、自爱、自律。创设学校、家庭、社区合作育人的氛围,构建全员、全方位育人的格局。

育人质量:力争获市优秀学校、市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区教学质量示范学校。

办学条件:完善配套设施,添置实验器具、仪器设备、教学设备等,完成校建任务。

整体水平:区综合评估一等奖,争创特色学校。

第三阶段(2023年)

师资培养:加强师资培训,重视市、区、校三级骨干教师的培养——市、区骨干教师20名,校级骨干教师30名,主要学科的师资水平高于区内同类学校平均水平。完善适合新课程标准的教育评价体系,优化课堂教学。

学生培养:建设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强化九个方面的教育即:“三热爱”(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良好文明行为习惯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劳动和社会实践教育、科技意识教育、理想成才教育、孝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

育人质量:教学质量位居同类学校前列,德育工作、教科研工作上档次、见成果。

办学条件:完成校建工程,大力绿化美化净化校园环境,配齐配足硬件设施,实现教学条件的正规化、信息化、现代化。

整体水平:区综合评估一等奖,迎接省规范化学校复评。

五、主要工作措施

1.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支持,形成富有个性的校园精神和文化。学校要树立"以人为本,体现教师的能力和价值,发展学生的潜能和特长"的教育理念,让学校和教师共同发展,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在学校工作的各个层面,遵循教育特有的规律,充分发挥师生的自主性和创新精神,形成特色。通过学习讨论,形成舆论氛围,使师生达成共识,让现代教育理念,成为学校精神和文化的核心。

2.以教科研为先导,深化新课程改革。牢固树立科研兴校意识,增强教科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明确教科研方向,为教学服务,要围绕新课程的实施、教学方式的改革、学习方式的转变、心理健康教育等实际问题,找准切入口,实实在在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要实施“教学问题课题化”战略,心平气和地做好立项及研究工作,克服“浮躁”心理,杜绝名利主义,避免开头轰、中间松、成果空的现象。要积极开展校本教研,通过集体备课、案例分析、专题研究、校际联研、学术沙龙、自我反思等多种形式开展教研活动。通过一系列研究课、展示课、交流研讨,促使教师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提高,逐步熟悉新课程,走进新课程,驾驭新课程。

3.健全教师管理机制,建设适应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

首先,建立保障实施机制,一方面,学校将进一步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完善奖惩,依法制校。进一步完善支部监督保证,教代会民主参与,校长全面负责的民主管理体制,进一步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另一方面,倡导主体性教育管理,学校要关心老师生活疾苦,关注教师心理需求,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有效地改善教师福利待遇和文化生活水平,解除后顾之忧,营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发挥教师的主体地位,调动其积极性,使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之中。

其次,提高师德师能水平。一是开展“修师德,树师风,铸师魂”主题教育活动,牢牢把握“爱与责任”师德主题,以爱学生为师德主线,开展“争做学生爱戴,人民满意的教师”活动。强化教师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教书育人的意识,坚持“形象工程”,完善师德考核档案,做到奖励与惩处并重。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宣传身边的师德典型,树正气、树典型,对违反师德规范、有损教师形象,特别是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在教师中形成讲师德、讲爱心、讲奉献、讲正气的良好风气。二是抓师能的提高,实施教师素质提高工程,抓好教师的全员培训。立足校本培训,采取多渠道、多层次的教师培训策略,促进教师形成独具个性的教学风格。加强新课程标准的研究,引导教师实现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的转变,开展新课程案例比赛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注重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使用,造就一支一专多能、能教能研的较高层次的教师队伍。重视弱师的转弱提高,有针对性地制定弱师转弱计划,落实帮扶措施,强化弱师的跟踪指导和培训,督促他们尽快提高。把教师的学习与提高有机地结合起来,依托校本教研和校际联研,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策略,提高教师教学基本功。

4.加强教学常规的全过程管理,力促教学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精细化。

要树立向过程要质量的意识,强化教师日常教学活动的考核。教学常规管理中重点抓好“备、讲、改、辅、考”等环节的精细化管理。备课:总要求是实用,体现教学思路,符合新课标要求。提高备课质量,强化教学反思。上课:一手抓优质课、示范课,一手抓常态课,强攻常态课的规范与效率。作业布批:作业要精选题目,分层布置,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课堂作业要当堂完成,全批全改;学生的家庭作业、学习与探索等也要认真批改。辅导:抓好分层辅导、培优转差,实行优秀生导师制、学困生责任制,因材施教,关注所有学生的不同需求。考试:充分发挥考试对教育教学的指导作用,切实搞好成绩分析,抓好反馈、矫正和补偿。

尤其要更新课堂教学观念。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生的权力还给学生,变课堂为学堂,变教室为学室,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准确地给自己定位,在课堂中扮演支持者、辅助者、合作者的角色,发挥好组织诱导、调控服务、精讲点拨和目标引领的作用。课堂要力争做到:问题由学生自己去发现解决,规律由学生自己去探索应用,概念由学生去概括提炼,文本由学生自己去解读体悟,实验由学生自己去设计操作。

5.实行学生自主管理,实现健康人格的发展。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身心巨变期,要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及成长规律,拓宽德育时空,做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注重加强学生养成性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并向社会、家庭延伸,形成育人合力,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持之以恒地抓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性教育。重点抓好起始年级。开设以遵守公德、文明礼貌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促进学生文明、守纪、自主、主动发展。改革学生学业评定和思想评价的新方法,多角度、多把尺子评价学生,使评价更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像个学生的样子。

6.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学校要开源节流、外争支援、内挖潜力,用三年时间完善配套设施,添置实验器具、仪器设备、教学设备等,大力绿化美化净化校园环境,升级校园网系统和多媒体系统,完善校园文化建设,配齐配足硬件设施,实现教学条件的标准化、信息化、现代化。

7.实施科学民主管理,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路,形成一套涵盖常规管理、督促检查、考核评价、奖惩激励等内容的行之有效的学校管理制度,搞好对教师和学生的科学评价管理体系。重视过程管理,强化目标管理,狠抓学校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程度,建立科学的常规管理机制。开创心齐、气顺、劲足的良好工作局面,建设以人为本、师生共同发展的和谐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