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川区教育和体育局
标题: 淄川区蓼坞中学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索引号: 11370302MB2858318T/2023-5281380 文号:
发文日期: 2023-07-19 发布机构: 淄川区教育和体育局

淄川区蓼坞中学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3-07-19
  • 字号:
  • |
  • 打印

淄川区蓼坞中学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淄川区蓼坞中学把“做幸福教育,建幸福学校”作为学校的发展方向,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着力打造优质教师团队,全力推进优质高效课堂建设,努力打造“低负担、高效率、高质量”的办学之路。

为了能够使今后的工作在质量上、效率上再上一个台阶,特将本学期具体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实施课程实施与学科融合,落实立德树人目标

我校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开全、开足课程。坚持按课程设置开课;坚持按标准课时开课;有专职教师任教道德与法治和劳动教育课程。结合学校实际,编制了《蓼坞特产-鲁乡裕小米》、《二十四节气》等校本课程教材,整理了以“手抄报-文明校园”、“手抄报-安全篇”、“手抄报-传统文化”“手抄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的“蓼河苑”校本课程 。

开展了“劳动美”社会实践活动、“走进校园美化校园”劳动实践志愿活动、“知感恩懂孝礼”劳动实践教育系列活动,多次组织劳动教育、感恩教育等研学活动,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中融入劳动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劳动习惯,感受劳动乐趣,享受劳动收获,通过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深刻道理。
 
      二、规范办学行为
      (一)加强课程管理,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不随意增加或减少课程门类、课时。将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融入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全过程。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建立心理健康问题学生的筛查、识别和干预机制。年至少举办1次学生运动会或体育节,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校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确保学生达到体质健康合格标准,掌握13项运动技能。落实劳动教育课时,开展劳动教育和劳动实践,建立学生值日制度,设立校内外劳动实践场所,建立学生家庭劳动清单制度,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各项课程的开设和实施,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自觉主动的接受社会和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监督。

(二)加强作业管理,提高作业质量。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90分钟。科学设计作业,不布置重复性和惩罚性作业。教师对诊断反馈性作业全批全改,不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要求家长评改作业,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三)严格执行作息时间。保障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初中生不少于9个小时,早上到校时间不早于7:30,晚上休息时间不晚于22:00。双休日、寒暑假和其他法定节假日不统一组织上课,不将学生自习时间分配到学科。控制学生每日在校的课内外活动时间,严禁组织上课、补课或自习等侵占学生休息时间的活动,确保学生休息时间,认真落实阳光体育锻炼活动。

(四)严格考试管理。每学期不超过2次统一考试,全面实行等级评价,不以任何方式公布学生成绩及排名,不对中考成绩、上线率、升学率及中考特优生进行宣传炒作。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评价学生。

(五)规范教材教辅。坚持在国家和省定目录内选用教材和教辅,坚持“一科一辅”原则,不以任何形式强迫学生订购教辅材料,不使用未经审定的教材。

(六)规范教师行为。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业务素质和专业化水平。鼓励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免费为学生补缺补差,严禁教师对学生进行有偿家教、有偿补课。

三、重点工作落实及推进思路

(一)落实全区“提升教育体育品质打造学在‘淄川品牌’”大会精神

2023216日上午,淄川区蓼坞中学召开全体教师会议,会上,学校领导传达了29日全区“提升教育体育品质打造学在‘淄川品牌’”大会精神。

(二)制定计划,加强内涵管理,提升教育品质,推动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

根据《淄川区教育和体育局强化学校内涵管理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要求,学校制定了2023年教学质量提升计划,推进精细化教学管理,完善教师教学目标管理考核的科学性;推行任课教师岗位聘任制度,提升教师整体执教能力;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促进制度建设;推进科研工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落实“双减”和“五项管理”要求,推进课后延迟服务工作。

(三)以品牌建设为抓手,结合“一校一品”实际,切实做好学校的德育工作

制定题为“过一种不一样的校园生活”的德育工作实施方案,旨在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学生,使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坚持把德育工作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渗透在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加强学校共青团、少先队建设,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继续开展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活动,引导学生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新守则、新规范,引导学生将“知荣明耻”变成日常的自觉行为。建立德育常规教育制度,建立家长学校,定期家访和召开家长会,与学生家长密切联系,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德育工作的新格局,全面提高育人效果。制定“弱势儿童”教育计划,要不断深化弱势儿童教育工作,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全方位地去关爱留守儿童,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关工委工作切实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加快心理咨询室建设,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及时开展重大问题心理干预活动,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认真落实好心理健康课教育教学。

(四)狠抓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抓好教学常规管理,重视学校教研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各校开学初制定好详细的计划,做好教学管理的落实和督查,同时对各阶段的教学质量实施过程化管理,加强平时教学情况的抽查验收,使各科教学质量进一步得到提升。

1.认真做好教学常规业务工作(教学工作计划、班主任工作计划、培优辅差工作计划、作业批改记载等),学校对教学常规工作每学期不少于两次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同时做好期中、期末评估工作。

2.改进对教学秩序、课后辅导、教研活动的日常督查形式,提高督查效果;重视学生对教师教学态度、教学水平的评价,督促有关教师及时改进教学。

3.完善听课制度,加强教师间的学习交流。

4.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多媒体,大力推广交互式教学。

5.加强教研组建设。落实教研课题,把备课组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上,确立备课组教学质量责任制,提倡班级备课制度,增强团体精神和协作意识。

6.重点抓课堂教学改革,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开展课堂观摩、专题研讨等活动。要求教师结合教学实际撰写教学案例,并组织评选活动。

7.加强教育教学科研,走科研兴校之路。积极组织 教师,参加各级备类教育科研、教学研究竞赛活动,争取发表和获奖论文比以往大幅度提高。

8.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工作。一如既往地重视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努力提高全体师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

四、压实工作责任,细化任务分工,确保“五项管理”落地增效

统一思想认识,凝聚工作合力;突出关键环节,准确把握“五项管理”的重点要求,抓住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关键主体以及校内、校外等关键环节,充分发挥责任督学作用,坚持问题导向,对症下药,科学实施;强化责任意识,明确任务目标、明晰职责分工,细化工作方案。

加强并优化学校作业管理,探索减负增效新举措,科学有效的提高。规范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真正为学生减负,我校制定《蓼坞中学作业管理工作方案》。在作业的布置与实施;作业的批改和讲评;作业的控制与审核方面提出明确的要求。

加强作业质量监督,教研组长对作业质量进行把关,审查难易程度和配置梯度。教导处定期进行作业检查,统计和分析各年级作业布置和完成的质量及批改情况,及时提出相应整改意见。

班主任对班级作业总量进行把关,审查与统筹协调本班作业总量。周末与节假日,每天书面家庭作业量控制在90分钟以内。

五、课堂教学及质量提升举措制定情况

制定了《蓼坞中学课堂教学管理机制》,强化课堂教学管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这一学期将推开推门课、优秀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展示、研讨课、教师达标课等形式,提高课堂效率,落实教学质量。所有校内公开课,讲课教师提前一天在教研组内说课交流,其他教师分享看法,群策群力,备一堂高质量的课。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区教研室组织的优课评选。

以初四毕业班教学质量为核心突出毕业班地位。优化教师结构选择最优秀教师担任初四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实行班主任坐班制;优生分层承包制;每周教学诊断会议,分析当周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制定解决方案;确定初四阶段性和终结性目标。

六、抓实学业备考工作,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学业考试年级的教学工作是我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领导关注毕业班的教育教学工作,制定中考目标奖励方案,表彰优秀教师、教学工作先进个人等多举措激励教师做好备考工作。教务处人员经常开展随堂听课,做到及时看、经常听、随时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积极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成功之路,扎扎实实抓好教学质量。重点抓好学业考试的班风、学风建设,为形成好的质量意识创造条件。针对学业考试班级的具体情况,多次召开初四、初三的教学工作调度会,各级部也多次召开教学专题会议,重点探讨我校教学成绩与改进措施,争取教学质量明显提升。

七、停课不停学,多措并举做好线上教学工作

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我校积极落实上级要求,自2022314日起居家线上教学。学校结合实际制定教学方案、编排课程表,合理确定课程内容,召开线上教学会议,对线上教学工作进行部署安排,所有教师提前调试好设备,精心准备授课内容,熟悉钉钉平台,交流操作方法,建设网络课堂,开展在线教学,合理调整教学方式式,灵活安排学习内容,保证教学效果有效、优质。

(一)任课教师做好课前准备,保障线上教学

因为是线上授课,受网络等影响因素还是很多。因此任课教师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在直播时或者电子屏幕前,例如手机中的游戏软件,电脑中各式各样的新闻信息等等,会使得学生很难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去听老师讲课。因此,教师在课件的准备上、授课语言的生动性上进行一定的修饰和提升,从而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在进行正式授课前,教师进行必要的网络调试和设备调试是非常重要的,以便保障线上教学有效进行。

(二)把握教学节奏,提升线上教学质量

在线上教学,教师无法像传统授课一样有效的进行课堂管理。因此,任课教师时刻注意把握好课程进度、管理好课堂纪律。首先,教师保证自己的授课环境较为整齐,给学生一种较为正式的课堂感。在衣着方面穿着简洁大方。在线上教学进行时,运用面授课程中一些常见的教学方法,如直观讲授法和情景教学法等。直观教学法可以通过教师的课件展示和语言直讲授法和情景教学法等。直观教学法通过教师的课件展示和语言直观来进行模拟,让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观感体验,使外在的文字、图片等内容内化成学生脑袋中的知识储备。

(三)利用评价功能,加强互动交流

线上教学对于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的一个重要缺陷在于它无法使教师和学生进行实地的交流,教师很难了解到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掌握情况和对该节课的教学评价,学生也难以知道教师对该节课自身学习情况的评估。因此,在线上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课堂评价和教学评价,教师和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和内容,以及自身的授课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双向的理解和交流。

(四)发挥家长监督,形成家校合力

一方面,指导家长帮助学生实施理解不能听懂的内容。另一方面,家长根据共同听课时的一些疑问,向教师提出教学方面的建议和意见。除此之外,教师布置-些家庭作业要求家长共同参与完成,既可以保障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能够让家长参与其中,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总而言之,在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的线上教学是保证各级各类学生学习不被间断的有力保障之一,同时也体现出我国不断进步发展的信息技术对教育领域的革新和影响。教师需要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和水平以适应线上教学新时代的到来,学生也需要做好准备,更加独立自主的融入信息化时代的课堂获取更多的知识,从而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和学业成绩。

我校始终围绕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基的教育目标,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坚持立足学校实际,克服困难,稳中求变,努力探索出一条适合我校教育教学发展的新路子,稳步提升教学质量。我们将继续砥砺前行,发掘我校教育潜能,为教育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