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川区教育和体育局
标题: 城南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索引号: 11370302MB2858318T/2023-None 文号:
发文日期: 2023-10-09 发布机构: 淄川区教育和体育局

城南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3-10-09
  • 字号:
  • |
  • 打印

城南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 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根据中心校2023-2024学年度总体计划目标,按照中心校提出的新学期发展思路,继续落实教学主体责任,提升教育质量,继续实施教学常规管理责任到人,突出检查、反馈效果,不断提升办学内涵。以提升教师素质为抓手,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主线,强化教学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加大教学过程的监控和管理力度。实实在在地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率高起来,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继续开展课堂教学理论研究和学习,努力构建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开创我校教学工作的新局面。本学期我校教学工作总的原则是以优质均衡发展为突破口,深入研究课程标准,聚焦课堂主阵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团体优势,强化教研组、备课组及学科组活动,探讨新课程理论指导下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继续实施“科研兴校,科研强校”战略,继续加强学科团队建设,继续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加大教科研力度,坚持紧紧围绕教育科研开展工作,以科研为先导,以创新为动力,强化师资业务培训,规范教学行为,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积极与兄弟学校交流,努力探索适合我校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新思路,加快我校教学工作的良性发展。坚持紧紧围绕教育科研开展工作,以学科团队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学科团队的引领作用,继续加强学科科研团队建设,所有学科都成立自己的学科教学团队,并积极开展团队活动,全面创建积极、健康、和谐、宽松的学科教学团队活动氛围,促进教师教学素养和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

二、目标任务

坚持教学“精、 细、 实”的工作方针。通过现代教育理论学习,转变管理意识和方式,提高管理者素质;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为中心,强化课堂教学创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构建民主和谐的团队集体,通过加强学生师德师风教育,逐步形成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宽容而又勤劳谦逊、积极向上的氛围;坚持走科研兴校、科研兴教之路,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加强校本培训和驾驭“电教”资源的培训,提升教师现代化的教学水平,极大地发挥学校新安装的触控一体机的作用,通过教师技能培训、教材培训、课件培训、课堂教学达标和特色学科建设等活动,努力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以完善教学常规、规范教学管理为抓手,强化二次备课、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指导,坚决杜绝教学事故的发生;完善学校的规章制度,实现民主管理,逐步建立起切合我校实际的分配、评价、奖惩机制, 真正体现多劳多得、能者多酬、优教优酬;狠抓“养成教育”,力争做到严格、规范、科学,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真正做到“六学”,即愿学、会学、懂学、勤学、笃学、博学。让我校各方面都蒸蒸日上,欣欣向荣,办学水平实现新跨越,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三、教学工作要点:

(一)严谨治教,真抓实管,严抓细管

进一步加大常规管理力度,把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纳入学校规范化管理的轨道,形成民主、科学、严密的管理机制,做到真抓实管,严抓细管,从严治教,以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管理,不断推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1.制定、完善、落实各种制度。本学期我校将继续实行“教案领导签字制度”,“校干示范课制度”,“生本教学每人一节公开课制度”,“ 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骨干教师校内示范课制度”,“教研组研磨课制度”,“教研课题申报立项制度”,“全校教学常规检查量化管理制度”,“领导分包学科制度”、“听课领导签字制度”,“领导包教研组制度”,实行每周一次的“优生和学困生个别辅导制度”, 保持“教学开放月”活动常态化,制定 “城南中学教育科研工作制度”,“教学常规抽查制度”,“教学常规评价月公示制度”,积极落实各项教学常规要求,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坚持每周一次的“教研组集体备课制度”,坚持每月一次的教师备课、作业检查制度,根据检查情况实行跟踪整改。对教师参与集体备课、教研活动、教学活动等教学常规工作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并与期末的量化考核挂钩,实现常态量化与终结量化的有机结合。 对教师备课、上课、反思、作业布置与学生指导等情况进行随机调查,并根据调查情况协助教师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修订教师教学管理量化标准,对教师课堂教学、备课、作业布置与批阅、听课、政业学习等常规工作进行跟踪指导、监督、量化,对随堂、单元、学业水平测试成绩进行等级量化管理。

2.加强课程管理。严格执行省颁布的课程计划,开足、开齐课程,不随意增加或删减课时。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加强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组织、管理、评价等环节,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力,保证综合实践课程的有效实施。

3.重视教风建设,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导处要切实有效地加大对备课、上课、听课、作业批改、个别辅导、实验和考试等环节的监控力度。严格要求每位教师课前要备好课,要熟悉课程标准、教材,要了解学生的实际,要有的放矢地实施教学。坚持每天“巡课制度”,要求教师一定要带教案进课堂,学校将定期或不定期地抽查、检查和督促。通过教与学的常规管理落实教学常规要求,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本学期将突出“四个加大”,即加大对教师教案、备课的检查力度,加大对教师参与教研活动集体备课的检查力度,加大对教师听评课数量和质量以及实效性的检查力度,加大相关教学人员参与学校教学常规的考勤力度,每月进行一次教案及听评课跟踪检查,对检查情况进行量化,并及时公布检查结果,督促教师及时进行整改。

4.关注学生成长,重视习惯培养。每一位教师都做到在教学中关注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爱惜学习用品习惯、学习卫生习惯、观察生活的习惯、倾听他人的习惯、认真听讲的习惯、珍惜时间的习惯、与人合作的习惯、积极参与的习惯、课堂动笔的习惯、仪表的习惯等),培养学生积极乐学的学习态度。将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训练和指导,落实到每一堂课中。学校在检查教学工作时,关注对学生习惯的检查与落实,如在检查作业时,不仅要看作业的数量和质量,还要关注学生的书写和本子的整齐情况。

5.规范作业、测试管理。加大对教师作业布置及批改的检查力度。作业力求精选、适量、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作业批改要及时、认真、规范,要有等级评价和鼓励性语言,级部主任和教研组长应在作业布置、测试检查中发挥作用,对学生交作业(测试)的人数、教师批改次数、批改质量把好关,学校采取随机与定期相结合方式抽查,每月开展一次作业(测试)跟踪调查,并对检查结果张榜公布。

6.重视加强对音、体、美、微机课的管理。学校继续采用不定时检查和不定时随堂听课与学生座谈等形式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科任教师应尽职尽责,认真上好课、切实管好课堂,提高上课的效率。

7.加强对初一至初四年级及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的管理。①要改变重毕业班教学、轻低年级管理的做法。起始年级应从规范养成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严格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养成。要进一步加强对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的管理,成立学业水平考试领导小组,明确工作目标,要专题研究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教学工作的思路和方法,确保学业水平考试的优秀率、合格率。要抓紧、抓早、抓实、抓好初三年级历史、生物、地理、微机四个学业水平考试学科的日常管理和教学工作,为我校教学取得优异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8.坚持以质量为中心的教学过程管理。突出教学评价的导向,激励和调控功能。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教学质量的过程监控,努力做好学科单元和阶段性的教学质量评估的分析,要求每次分析要找准问题、分析到位、措施到位、反馈到位。

9.强化教学情况的信息反馈。除备课、听课、测试及作业批改的检查制度外,教导处每周通过学习委员及时反馈全校各班级的教学情况,以便及时了解、汇总、分析并随时整改。

10.积极构建学生学业水平评价方案。按照省教育厅、区教育局的有关规定要求,积极探索评价方式、方法,形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办法。力求做到评价全面、客观,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11.继续做好学生评教工作。抓好教师“教学工作问卷调查”与“学科教师的对话”活动。同时,加强此项工作意见反馈力度。进一步促进教师教学反思,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二)深化教科研工作。

1.成立教科研领导小组,全面指导教研进程。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教导处、教科研主任、级部主任、教研组长为成员的教科研领导小组,全面指导并研究教科研工作,继续加强学科科研团队建设,所有学科都成立自己的学科教学团队,并积极开展团队活动,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科研团队的带动作用,带领各学科科研教师积极参加各项教科研培训及区域活动,参与教科研实验,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教科研团队各项活动,提高教师们的科研水平,真正让科研为教学服务。

2.建立和完善“以校为本”的教科研制度。

教学离不开教研,要不断完善教科研实验工作中的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实验过程,带动教师主动的、创造性的进行教科研实验。积极实施校本教研活动,并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区教研室和中心校教研组组织的校本教研活动。

3.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研讨活动。坚持以“课例”为载体,以“问题”为主线。通过学科教学科研团队优秀教师(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团队优秀成员)的教学展示,教学反思交流,专业成长展示等活动,深入研究教学的新情况,新问题,正确把握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方向,本学期,各教研组要按计划落实好教师公开课、研磨课、讲评课等一系列教研工作,由教导处统计公布,并重视各项活动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保存。

4.强化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本学期,继续发挥学科教学科研团队的带动作用,继续实施岗前培训、带教制、听课制等,安排资深老教师带教,做到上至校长、高级教师、一级教师、教研组长,下至普通青年教师,无论职务高低,年龄大小,人人都要上公开课、示范课,坚持“教学开放月”活动常态化,教师们的课不仅向全校教师开放,而且向家长开放,接受家长们的监督,杜绝只说、评不做,实现少说多做,全员参与,共同提高。

5.建立骨干教师培养制度。

(1)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继续教育,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网络教育、自学考试、函授等学历教育,努力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和专业素养;

(2)提供教师参与学校、学术团体、教研培训机构、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培训、研讨等多元化学习途径;

(3)借助课题研究、观摩课、研磨课、示范课和各类教学评选等形式,拓展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空间,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4)建立校级以上教师、青年骨干教师和各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档案,定期进行跟踪考评。

6.建立青年教师培养制度. 

(1)实行“导师制”。学校帮助青年教师聘请一位敬业爱岗、师德高尚、有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中、高级教师作为其指导教师,并且规定师徒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要求导师“发现”、“指导”、“鼓励”青年教师,要求师徒之间建立一种共进、互动、合作的关系,并以此促进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导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新教师适应本校的管理和要求,对新教师实行全方位、全过程指导。

(2)岗前培训。新教师到学校首先要过好熟悉教材关、适应课堂教学关、承担班级管理关。刚从大学毕业的青年教师入校后,用两周时间对其进行上岗前的培训,从备课、上课、作业布批、写教案、班级管理等教育教学常规进行培训指导。

(3)听评课。青年教师每周至少听一节同科老教师的课,并写出听后总结,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并及时进行点评、反馈指导和鼓励,组织学科和学校评委会对其进行教学评价。

(4)定期组织青年教师座谈会和青年教师论坛活动。

(5)明确要求。学校对青年教师的发展提出明确的奋斗目标,要求青年教师制定专业成长计划,一年合格,三年胜任教学,五年成为骨干教师。学校从严要求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业务学习,每月检查一次教案、听课记录、课后反思和作业布置与批改情况,导师、学科组和教导处定期对青年教师进行考核和鉴定。

(6)不定期地组织名师辅导讲座、骨干教师示范课展示、新教师公开课评点、教科研沙龙、课堂教学检查等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培训活动,并要求青年教师在相关活动中多反思、多总结。教学反思主要有五种主要形式:教学日记(教学后记)、教学案例、教学随笔、教学论文和教学科研课题。

(7)建立和完善青年教师成长档案。

7.主要工作:

(1)抓好评价制度。对教师评价应采取教师自评为主,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对学生评价,建立成长记录,全面评价学生。改变将分数作为唯一标准的做法。

(2)抓好教育质量不放松。强化“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积极探索符合新课改要求,体现新课改实质的教学常规。

(3)注意开发符合本校实际的“校本课程”,以全面提升学生对本地区实际情况的了解。

(4)规范教科研档案管理,注意资料积累。

学校对每位教科研教师注意资料积累,及时将材料归档,同时,学校也建立教科研档案,以保存各种资料,指导今后的教科研工作。

(5)校本教研:学校确定“学生问题即教研课题”的指导思路,以培养学生学习方法策略为主,发挥教研组集体的力量,真正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6)兴趣指数评价:继续探索提高学生兴趣指数评价方法,完善数据库建设,在教学中积极实践提高学生兴趣的策略研究,强化家校联系,群策群力,上下一心,切实做好学业水平考试各项工作。

(三)学业水平考试工作

学业水平考试工作是重中之重,针对新课改的要求,立足学业水平考试的实际,进一步研究现状,找准突破口,创新复习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效益,完成学业水平考试目标。

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学业水平考试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杨丰昌    

组员:邢树伟  程杰 刘元杰

职责:制定学业水平考试工作计划,督促落实,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协调各方面关系,及时获取有关于学业水平考试工作的最新信息,调整工作重心,分析各阶段教学情况,抓好教学常规的落实,做好教师及学生的思想工作及生活保障,确保学业水平考试工作稳步前进。

主要工作安排:

1.素质测评

自2023年9月至12月底,集中精力做好初四“语数外理化道体”七科及初三年级地理、历史、生物、微机四个学科的教学工作。突出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的重要地位,保证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的正常进行,积极准备期中和元旦两次素质测评和抽测工作,努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2.两轮复习:

(1)第一轮:2024年1月至2024年4月初。

自2024年1月至4月初,集中精力做好初四语数外理化道六科以及初三年级地理、历史、生物、微机四个学科的一轮复习工作。本着“全面、扎实、系统”的原则,依据新大纲的有关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搞好全面复习。突出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的重要地位,保证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的正常进行,积极准备2024年4月中旬的素质测评,努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2)第二轮:2024年4月底到5月底。

本轮是整个复习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本着“深化、综合、提高”的原则,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加强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适当增加应用性、能力性题目训练。逐步提高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

3.两次模拟:2024年5月底到中考前,对学生进行两次练兵,让学生更好的适应中考模式,调整心态迎接中考。

4. 迎接视导:通过视导,及时获取信息,查找问题,调整复习思路,少走弯路,了解中考前沿动向,做到有的放矢。

5.主要措施:

复习要求:严格落实区教研室工作意见的复习要求,切实坚持落实基础性、效益性、科学性、灵活性四个原则。

(1) 开好五会:

学业水平考试工作领导小组每周举行“例会”,两周一次全体“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教师会”,反馈信息,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开好三次“家长会”,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共同作好学生的思想及督导工作。每月召开一次“全体学生会”,定期召开“优困生座谈会”。

(2) 科学指导:

指导全体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教师,加强对于“学业水平考试科目说明”及区教研室对“学业水平考试教学工作意见”的学习,深入学习领会文件精神。指导学生科学的利用时间,科学的安排复习内容。

6.强化英语听说、体育、微机及实验的训练与学习,保证四科取得的好成绩。

7.加强特长生辅导,成立特长生学习小组,定人、定点、定时对他们进行强化辅导,提高特长教育在学业水平考试总评成绩中的贡献率。

8.加强与区教研室及各区县兄弟学校的联系,请进来、走出去,保证信息的畅通。

9.落实目标,强化责任。重视每次素质测评的质量分析工作,做到有测、有评、有改,抓好边缘生推进及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不断扩大优生队伍。

总之,在区教研室的精心指导下,在中心学校的正确领导下,我校将加强自身管理,优化教师队伍,继续落实教学主体责任,提升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办学品质和内涵。继续加强团队建设,全面营造积极、健康、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全面促进学校各方面工作持续、和谐、健康发展。科学规范教学过程,强化主体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群策群力,上下一心,真抓精干,切实做好学业水平考试各项工作,为我校教育教学再创辉煌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