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川区教育和体育局
标题: 淄博理工学校 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工作计划要点
索引号: 11370302MB2858318T/2022-None 文号:
发文日期: 2022-09-30 发布机构: 淄川区教育和体育局

淄博理工学校 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工作计划要点

发布日期:2022-09-30
  • 字号:
  • |
  • 打印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教育部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意见》、山东省《关于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十条意见》《山东省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淄博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淄博市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坚持“为创业做准备”的办学宗旨,秉承“守正创新、居正治校”的治校理念,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推进我校教育事业创新发展,全面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二、重点工作及措施

(一)党建工作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会议精神;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管理机制,坚持“第一议题”制度;抓好意识形态工作,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召开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讲好专题党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等政治生活制度;组织参加市区主题党日优秀案例征集评选等活动;建立动态工作台账;打造“红色映象数字体验馆”项目,推进党支部特色建设、品牌建设;探索“智慧党建”管理方式,实现高效管理;组织好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风廉政工作、党员廉政警示教育、考核档案材料、党员培训、党员发展、党员学习、信访维稳、结对帮扶、纪律检查、党费收缴、志愿服务、强国学习、党务工作者培训等日常工作。

(二)疫情防控工作

根据淄博理工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春季开学工作方案淄博理工学校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应急预案要求,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进一步完善疫情防控工作细则和各项应急预案;做好人员排查、应检尽检、和缺勤追踪等日常工作;抓好疫情防控知识及有关规定的培训学习,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演练,教育师生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做好与病毒长期斗争准备,切实保障师生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三)文明校园与平安校园建设工作

继续做好“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深入研究“文明校园”创建新要求,进一步细化测评标准、明确校内分工,把创建任务融入日常教育教学;积极参加文明办组织的各项活动,高标准地整理好“文明校园”创建材料及汇报PPT等,争取在2022年的“文明校园”创建中取得优异成绩。

做好各级平安校园申报和创建工作,建立评估档案,保持好市、“平安校园”创建成果,积极创新工作方式,争取更好成绩

(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

扎实落实《淄博理工学校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积极与编办、人设部门沟通,根据上级文件要求落实好五项办学自主权,争取2022年学校专业教师实现自主招聘,继续推动落实20%教师灵活编制制度;做好五年一贯制专科层次教育的申报工作,在前期申报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建设方案,加强与上级部门协调,至少争取2个专业申办成功;继续做好汽修专业混合所有制校企校企共建产业学院;做好省级教学资源库、省级职业教育信息化创新与改革试点学校等项目的申报工作进一步扩大培训规模,落实好育训并举的职业教育的任务;加强职业鉴于体系建设,建成融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于一体的职业教育,形成具有淄博特色的职业教育贯通培养体系。

(五)项目建设

1. 省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建设项目。进一步完善淄博理工学校《山东省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方案》;组织编写淄博理工学校《山东省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建设任务书》;完善项目建设的机制体制,围绕建设方案和任务书全面开始建设。

2.统筹做好服装、纺织、数控、机电、学前教育、陶艺6个专业的“3+2”联合办学工作;做好幼儿保育五年一贯制及汽修专业、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三二连读”申报工作。

3.做好耿颖杰、边继玲省级名师工作室建设,充分发挥名师在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培养青年教师,带动团队成员提升专业素养,梳理建设成果,整理档案材料,。    

4.做好汽车运用与维修、幼儿保育、数控技术应用3个省级1+X证书项目的考证工作,做好数字影视特效制作、游戏美术设计等6个专业的师资培训、考核实训室建设,开展考证工作。

5.做好7门省级网络共享精品课程建设和市级2门市级精品课程,迎接验收;对在建线上课程进行规范和改造提升,开展校级在线课程评选表彰。

(六)职教高考和技能大赛工作

继续抓好职教高考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强化分层分类指导,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抓严、抓紧、抓细、抓实备考工作,组织开展好主题教研、考纲考题研究、集体备课等;根据备战日程表,列出明确的推进工作措施,全力备考,争取2022年职教高考再创辉煌。

按照省市技能大赛的标准组织各专业师生校级技能比武,积极备战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形成“瞄准大赛前沿技术”的授课新局面,师生“人人学专业,个个练技能”的学习新局面,实训“动态递进、分层实训”的技能训练新模式,学生“赛场显身手,职场不愁嫁”的就业新局面,最大限度释放出学校的办学活力,打造全新人才培养模式。

(七)信息化建设工作

进一步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提升学校信息化管理水平;做好智慧教室、网络教室、录播室、网络主控室、各功能室和网站、公众号的管理与维护工作,及时掌握电教设备的运行状况,确保教学正常进行;加强网络安全管理,提高安全意识,做好网络安全等级保护评定工作;进行一卡通系统的升级改造,完善一卡通系统的各种应用,保证学校的一卡通系统正常运行;做好信息化资源管理平台的管理及维护工作,大力开发网络课程资源;做好有线和无线网络硬件检修及网速检测工作做好校园广播的管理工作,做好学校各类会议、活动音响设备和教学信号的保障工作;做好三个机房186台计算机的报废和更新工作;根据2022年预算严格按程序做好电教设备的招标工作及信息化设备的购买与安装调试;制定高水平中职校信息化提升任务书并做好职教高地信息化建设方面工作。

、常规工作举措

(一)安全工作

大力加强安全法制教育,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的安全防护意识;加强安全工作组织制度建设,努力把校园安全及综治工作纳入正规化轨道;加强校园内部安全管理及门卫安全管理,严格落实门卫工作制度和疫情防控制度,加强门卫业务能力培训,配齐安全防范器材,落实门卫询问登记制度,严格执行校外人员来校请示、扫码、测温、登记制度,坚决杜绝社会闲散人员进入校园,严格学生请假出校登记制度;加强校园交通安全管理、安全巡查管理以及学校“三防”;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切实保障学生在校期间的人身安全;定期对学生宿舍进行管制物品检查,及时排查学生的安全隐患;完善各项安全应急预案,组织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通过聘请安全六校长、发放《安全教育》读本、举行应急疏散演练、组织“交通安全活动月”等多种形式进行安全及普法宣传,做好交通安全、防震救灾、防疫和防溺水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守法意识,提高自我保护和自我救助能力,形成全员参与的学生安全教育防护网,切实保障学生在校期间的人身安全。

(二)学校管理

认真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依法治校,民主管理,继续完善学校章程、制度建设;加强管理队伍建设,组织管理干部培训、外出学习,提升管理干部业务能力;加强教职工管理,进一步完善考勤、考核、加班、免坐班等制度,充分调动教职工积极性;加强对分校、专业系、处室的管理,继续实行校级领导专业系制度,完善各项考核管理办法;落实校长接待日、学校开放日制度,增进校长与家长、学生之间的沟通与理解,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继续做好校园文化建设,以文化引领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三师资队伍建设

继续抓好教师继续教育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和全员培训,鼓励教师积极报名参加国家、省市区级各类培训,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做好培训教师档案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校级教师培养机制,通过课堂教学展示、基本功大赛、业务素养测试等形式,实施青蓝、启航、骨干、能手、名师“五大”工程,以及青年教师基本功提升计划,促进新入职教师、年轻教师专业成长;优化教坛新秀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教学名师教学专家“五级式”教师梯次培养体系;强化名师建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建立创新型、发展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双师型教师队伍。

抓好学科教学团队建设;组建职业素养、公共艺术、劳动教育等公共基础课教学团队;做强服装、纺织、数控、数媒、学前、财经、汽修、陶艺等专业技能教学团队,在满足教学需求基础上,进行课程开发、教学资源库建设,备战各级各类教学能力比赛、技能大赛等,用三年左右时间争创市级及以上创新型或双师型教学团队。

(四)教学工作

做好教学管理工作。落实好学生一日常规和课堂教学常规两个“工作指导书”和五项常规教学制度,维持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科学教学进度计划,组织好开学考、假期作业展评,深入课堂听评课;继续做好常规教学工作,开足开齐课程,确定课程体系,落实教学计划;修订2022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做好专业备案;完善学分制管理制度,做好开学考、月考、期中考、期末考、文化素养测试、全市语数英统考和专业技能抽测工作;严肃考风考纪,开好学生动员会、教师监考会、考评分析会,做好成绩统计学分转换,促进教风、学风建设;进一步规范选修课教学;做好“齐鲁工匠后备人才”培育工程和“三二连读”转段工作。

聚焦资源建设,做好市级立项的5门活页式、工作手册式专业课教材开发,引导广大骨干教师积极参与教材开发;落实教学改革工作,构建思政课“必修课+选修课”的课程体系;聚焦课堂“主阵地”,建立以“岗位工作为要求”的教学模式改革,推动课堂革命;积极探索“双减”背景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师评价模式,构建“五位一体”的综合评价体系,破除“五唯”倾向,助推“双减”落地;进一步完善纺织技术与服务专业的“五三一”实践教学体系;持续推进“1+X”证书制度。

(五)科研与教育督导工作

进一步完善建设方案,编写《山东省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建设任务书》,确保项目建设有序开展、有效落实。

继续做好2019年省教改项目;加强科研团队建设,组织团队成员进行科研培训、讲座、指导等工作,提高团队科研水平,强化科研力量,实现学校科研工作新突破;督促并指导在研的2个省级课题、8个市级课题、1个区级课题继续开展研究工作;组织教师积极参加省、市、区2022年度课题申报工作;充分利用知网开通的便利,贯彻落实学校教科研制度,鼓励教师在报刊杂志发表高水平教育教学论文;做好学校网站和公众号管理工作,及时收集学校各方面动态、信息,认真审查,及时上传网站和公众号。

加强督导室管理,加大督导力度,发挥督导检查的作用,确保良好的教学秩序;协助教导处做好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积极进行听课评课,每周每人至少听课8节,促进和完善教学改革。 

(六)学生管理工作

落实学生常规管理。继续做好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和日常卫生疾控防疫工作。强化季节性、节日性和流行性疾病及安全教育工作,落实校园疫情防控常态化。充分利用安全平台,落实“1530”安全提醒和教育工作,按时组织应急及消防演练活动,规范填写班级常规管理检查手册,开好安全主题班会,做到安全教育常规化、日常化、规范化;按月份绘制安全清单,要求班级按照清单做好安全特色活动,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明确安全责任,防范安全事故和重大违法违纪事件发生;强化法律教育,增强学生遵规守纪的执行力度;积极开展严重违纪事件防范检查、消防及交通安全等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活动。

做好德育特色建设,继续强化德育综合素养评价体系平台的使用和管理和全员育人励志教育工作,积极建立网络化、信息化、标准化的德育量化信息平台;积极探索将职业生涯规划加入励志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有梦想、有规划、有方向、有目标的成才之路,继续打造完善的励志教育德育品牌工作;以“我们的节日”为线索,积极抓好德育常规化活动和工作,开展好各项文明校园及德育活动。

严肃学籍管理,杜绝学籍管理漏洞;抓好值周落实,做好劳动教育工作,打造干净美丽校园;做好重大节日庆祝、开学及毕业典礼和学生表彰工作;做好班主任队伍建设,加强班主任培训,开展班主任节系列活动,提升班主任管理水平;规范班主任及班级管理流程和标准化建设规范班主任任职档案管理;探索成立名班主任工作室,为山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打下基础;进一步完善学生资助制度,落实国家各项资助政策;探索人人参与的微型体育特色活动,引导学生、班级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继续打造心理健康教育品牌,充分发挥我校的彩虹之光心理健康中心在区市省的影响力,探索更多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途径,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携手家校社,共同健全环境协同育人体系,依托“三维四环两路一中心”协同育人模式,继续做好家庭教育与指导工作,完善家校社共育的1n模式。

(七)实训工作

落实精细化管理,强化安全措施,组织好日检查、周总结、月考核、学期评定工作;抓好常规教学,将实训教学和理论教学相结合,强化课堂教学效益,提高实习设备利用率;强化安全措施,确保实现安全实习;积极备战2022年技能竞赛,力争在市、省技能竞赛中有所突破;抓好期中期末考核工作;进一步加强生产性实习,确保完成鲁泰公司交给的生产任务,使织袜机正常生产,确保实习的基础上,尽量多地生产衬衣和厨房卫士;

加强专业系之间的合作,与服纺系合作完成服装展演工作;与汽修系密切配合做好学生校外实习工作;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加大外出学习交流力度,将高水平实训专家请进来指导,到成绩好的学校去交流,走捷径,取真经;认真做好高水平示范校工作,认真对待,认真落实。

(八)工会工作

认真履行工会职责,切实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职工的政治思想素质;充分发挥“职工之家”的作用,满足教职工需要;关心女教职工,做好权益保障工作和开展各项活动,充分发挥女性人才作用;畅通教职工和学校行政领导的交流渠道,做好协调维稳工作;坚持校务公开,开好教代会,实施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以人为本,开展各项文体活动,丰富教职工生活;鼓励教师继续学习和进修,提高工作水平和个人修养,树立师德先进典型;继续开展“送温暖”工程,关心职工生活,慰问特困职工、优秀教师、退休教师;继续做好为贫困学生送温暖的助学活动;继续做好工会经费的使用工作,尽量做到“用最少的钱,办满意的事”;积极响应上级工会组织的各项教师活动,落实上级工会布置的任务,记好工会工作台帐资料。

(九)团委工作

认真做好团委常规工作。严把团员入口关,严格按照团员发展计划发展团员,加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引领;规范基础团务工作,对团员档案进一步规范整理,完成“智慧团建”团员档案的转接工作;继续组织团员参与每周一期的“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倡导团员带团徽、亮身份,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开展“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学雷锋活动月”、五四青年节等为契机,开展走进社区、敬老院、憨豆家园等,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弘扬雷锋精神,传递青春正能量;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系列活动、校园歌手大赛、班级合唱节、“多彩校园 出彩人生”社团节、“高举团期跟党走”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并积极走出校门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舞台和展示自我的空间,有效地吸引青年、凝聚青年、教育青年。

进一步规范社团管理,落实社团活动周报制度;积极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助力文明城市、文明校园的创建工作;扎实做好淄川文化云培训工作;鼓励师生参加各级各类创业培训、创业大赛,提早动手,找好项目,做好培训,为创业大赛取得优异成绩奠定基础。

(十)招生与就业服务工作

做好2022年招生工作,上报招生计划,精心制作、印制大中专招生简章和招生宣传材料;组建中专招生组,建立春季招生全覆盖招生网络,计划完成中专招生1200人。做好2022年高考宣传工作,搜集整理优秀毕业生资料、高考宣传资料,大力宣传职教高考,助力高职扩招;做好2022年新生报到工作,核实录取信息,并按时上报2022年春季招生录取名单;做好暑假期间现场招生咨询、报名及录取工作;做好2019级三二连读专业学生转段信息上传工作,组织2022级三二连读专业学生按时参加中考报名考试,按照要求分批网上录取三二连读专业学生;选拔组建鲁泰青大预科班。

进一步做好就业安置与服务工作,组织好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强化加强过程管理,对顶岗实习学生进行全面调研,并适当调整;组织召开2022年校园招聘会,安置2020级学生顶岗实习;加强学生就业市场调研和需求预测,考察省内外优秀企业,开拓学生社会实践、实习、就业市场,寻找合作企业,为学生顶岗实习、社会实践打下坚实基础;加强学生就业指导,为将来就业做好准备;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统计系统,掌握毕业生的就业动向,定期回访,确保就业稳定率;筹备组织召开淄博理工职教集团2022年年会,做好淄博理工职教集团的各项工作,并编制新一期集团简报。

(十一)社会培训工作

认真做好培训市场调研,加强与企业合作,根据社会和企业需求适当调整、增设培训项目和工种,加大招生力度;制定培训计划,建立健全学员培训档案,做好培训人员的档案管理工作;实施动态管理,搞好培训服务;继续实行“班主任责任制”,严格培训纪律,规范培训行为,加强学员实操水平,努力提高培训质量;继续做好“三个走出去”;认真完成上级部门布置的社会服务工作和各种培训任务和社区教育工作。

(十二)财务工作

加强财务管理,严格遵守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做好学校的预算、决算等工作,做到全面规范、公开透明、收支真实、数额准确、内容完整、报送及时;规范政府采购管理,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法》《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的各项规定。科学编制政府采购计划和采购预算,严格实施经费支出和资产配置标准,不无预算、超预算采购。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做到专款专用,确保专项资金专账核算;全面推行使用公务卡,减少现金提取和使用;严格财务收支审批手续,努力增收节支,做到“收支两条线”;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建立健全账务处理程序、内部牵制、稽核、财务收支审批、财务分析等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形成理工学校财务管理规范体系;认真做好调资和退休审批工作;建立健全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做好固定资产的登记和检查工作。

(十三)总务工作

强化学校后勤保障,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做好校园内消毒、常态化防疫、防疫物资储备、发放等工作;抓好安全工作,进一步落实好用电、消防、校舍、防汛、食品安全常规检查;严格执行物品采购、领用制度,做好网上商城办公用品采购工作,做好物品发放及保管工作;严格审购、审批、验收、入库、报销制度;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管理,加大校园食品卫生巡视检查力度,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加强进货渠道监管;加大对宿舍检查力度;加强校舍维护与维修,做好学校日常的用电、用水、公物维修维护工作,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加大对学校公物检查力度,做好公物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公物损坏赔偿制度;加强对物业公司的监管,做好绿化、保洁、宿舍管理工作;做好消防水池及校内消防管网规划设计工作;进一步做好春季新生报到食宿安排工作。

(十四)宣传工作

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扎实做好宣传工作。认真做好《淄博理工学校报》稿件征集、编印和出版工作;做好学校重要教育教学活动视频记录和保存工作;积极与上级宣传部门联系,按时上报学校舆情和宣传发稿情况,及时报道学校发生的重大事件,大力宣传我校的办学成果;充分利用各方面的宣传媒介,做好对内对外宣传工作,扩大学校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