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川区教育和体育局
标题: 淄博理工学校2023年发展与质量报告
索引号: 11370302MB2858318T/2023-5370909 文号:
发文日期: 2023-07-13 发布机构: 淄川区教育和体育局

淄博理工学校2023年发展与质量报告

发布日期:2023-07-13
  • 字号:
  • |
  • 打印

淄博理工学校

发展与质量年度报告

2023年)

          1.学校基本情况

          1.1 学校概况

淄博理工学校是淄川区唯一一所公办中等职业学校,是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山东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山东省首批校企一体化办学示范院校、山东省首批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项目立项建设单位。学校占地面积273.43亩,校舍建筑面积116173.8平方米,资产17138.50万元,教职工358人。

多年来,学校坚持“为创业做准备”的办学宗旨,先后与鲁泰集团、山东唐骏欧铃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山东新星集团、青岛海尔集团、莱芜钢铁集团淄博锚链有限公司、泰山瓷业股份有限公司、淄博普来瑞电器有限公司等多家大中型企业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走校企一体化办学之路,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国教育报》《山东教育报》《淄博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对学校的办学事迹作过典型报道。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全国首批百所“半工半读”试点院校、山东省职业教育骨干示范学校、山东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山东省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十大就业明星学校、山东省中等职业教育创业明星学校、山东省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状”等多项荣誉称号。

1.2 学生情况

1.2.1 在校生规模

学校现有在校生3677人,其中服纺系223人,计财系1420人,学前教育系852人,汽修系523人,机电分校514人,陶艺分校145人。

另外,学校与淄川中学、般阳中学共同举办职普融春季高考班,在校生410人。

1.2.2 2022年,学校共招收全日制新生1162人。

1.3 教师队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17人,学生数3677人,生师比16.9:1。本科以上学历217人,硕士以上学位24人;高级职称教师57人,中级职称教师126人,初级职称教师27人,未定职教师7人;专业专任教师131人,占专任教师比例的60%;通过组织专业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育培训和职业技能等级考试、定期安排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等形式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双师型”教师达到108人,占专业专任教师比例82%;聘请社会能工巧匠和企业技术骨干38名担任兼职教师专业专任教师的比例29%。

1.4 设施设备

学校投资14.8万元,购进图书5818册,现有藏书14.1152万册,生均图书38.39册。信息化教学设备也逐渐升级中。建有校内实训基地11处,新增实训设备值148.9万元。其中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投资46.87万元购进数控车床、数控加工中心实训设备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投资100余万元购进故障诊断仪、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智能教学平台、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拆装与测量专用工作台、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拆装实训台、电桩装配与调试实训考核实训台、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拆装与测量专用工具车等设备。截至2022年8月学校实训设备总值5275.13万元,生均设备值1.435万元。

学校与鲁泰公司共建服装纺织实训基地,服装实训车间拥有衬衣流水线3条,设有理实一体化教室、绣花室、CAD室、服装技能大赛实训室,在完成正常教学任务的同时,还生产衬衣、厨房卫士等实习产品。学校建有服装研发中心,每年举办服装展演。纺织实训车间设备齐全,涵盖了从皮棉到织布及整形的整个工艺流程,实训基地每年可生产成品布匹30000米、袜子4000双、衬衣200件。数控实训基地拥有加工中心和铣床等大型先进设备若干,年投入资金升级改造设备软件。机电实训基地建有钳工、焊工、车工等实训室若干,配有栋梁实训台锯床儿童推车、手弧焊机、牛头刨床、万能升降台铣床、卧轴矩台平面磨床、摇臂钻床等实训设备学前教育专业拥有三角钢琴、立式钢琴和电钢等实训设备,还建有幼儿照护实训室,配有儿童推车、婴儿仿真模型、拖拉式玩具、奥尔夫音乐教具等设备。数字媒体专业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教师编辑工作站、多媒体教学软件、联想台式计算机数十台等实训设备。工艺美术专业具备全套流水生产线功能,配有设施齐全的拉坯室、压坯室、注浆室、喷釉室、窑炉车间、车模室、陶艺基础训练室,配备车模机、砂轮机、压坯机、球磨机、拉坯机梭式窑、自控电窑、迷你柴烧窑、烤花窑等设备。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动力总成装调工作平台、高压系统三合一测试负载、冷却液回收与自动加注机、检测工具车、一体化集成工量具等设备。

2.学生发展质量

2.1 党建引领

2.1.1党建工作制度完善与落实

学校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工作流程,为党建工作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领导班子成员率先垂范,依法治校,勤政廉政,作风民主,以身作则,狠抓实效,将作风建设压力传导给每一名党员干部;在教育教学、疫情防控、安全管理等工作中,班子成员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还当服务员,用担当意识和奉献精神感染、带动全体党员积极工作,廉洁自律。持续推进政治建设,印发《淄博理工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2年学习计划》,开展16次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制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清单,开展四风检查、廉政谈话、廉政家访、学廉讲廉、述责述廉、廉政警示教育等系列活动。

2.1.2 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制定《学校党支部会议制度》,对支委会、党员大会、党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及民主评议党员进行规范;梳理党支部换届选举流程,规范了23个选举步骤,圆满完成了八个党支部的换届选举工作;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开展主题党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开放式组织生活;按时召开党员大会,认真书写《支部工作手册》、按时开展党费核查;根据《学校山东e支部上传指导书》,每月按时上传组织活动情况;认真召开2021年度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按照全域推行“六化达标、堡垒过硬、五星争创”党支部评星定级管理要求,积极推行党支部评星定级工作;积极引导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开展“一支部一特色”品牌创建活动;以“砥砺三牛作风,赋能淄川崛起”系列微党课专题学习、主题观影等系列活动为抓手,做好党员教育工作。

2.1.3 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提动思想政治工作开展

建立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深化“学思想、讲思路、见行动、述成效”活动,把党史作为党员干部的必修课、常修课,持续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深化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2021年9月-10月全校师生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并撰写学习心得;2021年11月-12月全校党员干部、师生通过宣讲会、主题班会、晨读思政等形式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并利用课余时间交流心得体会;自2022年1月开始陆续开展多次红色云展厅进校园系列学习活动。

案例1:探索构建“三纵三横”网格 开辟党史学习教育新路径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及各级党委的意见要求,淄博理工学校结合工作实际,优化配置校内教育资源,突出了“党建+团建”学习教育模式,结合党组织建设,牢牢抓住党员教师和团员学生两个主体的学习教育工作,齐头并进,立体推进,形成并实践了三纵三横网格式、系统化的党史学习教育新路径。

(三纵:支部、党员教师、团员学生,三横:组织生活、课堂、第二课堂)

(1)三个纵向深入到底

校党委制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后,全校迅速行动起来,领导班子成员挂包党支部,支部书记挂包专业系教师,党员干部挂包班级,责任到人,分层指导,为扎实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奠定组织基础。

(2)三个横向拓展到边

校党委在校报开设党史学习专栏,开展“艰难困苦 玉汝于成”党史学习教育,迅速将党史学习教育推向高潮,党史学习教育覆盖到了学校的每一个人,每一个角落。各党支部开展“学党史 铸初心”开放式主题党日“学党史 开新局”主题系列党课等活动,创新组织生活模式,凝聚战斗力。在全体教师中开展“坚守教育初心 勇担教育使命”师德培训会,提高教师政治修养,成立六个党史学习教育教师宣讲团,推进党史知识进课堂、进头脑。开辟党史学习教育第二课堂,在全体学生中开展“高举团旗跟党走”清明节缅怀先烈、“学党史 强信念 跟党走”演讲比赛、红色基因进校园“刘树端”英雄事迹报告会等系列活动,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

(3)形成网格合力

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全校师生不断从党史这部浩然的历史长卷中汲取养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开拓创新,荣获“山东省纺织服装行业‘十三五’产教融合创新示范院校”等荣誉称号,用实际行动为党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2.2 立德树人

2.2.1 德育课实施情况。学校深入开展德育课教学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和《实施全环境育人强化学生美德教育倡树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开足开全德育课程,进一步完善德育评价量化系统和德育学分制管理制度,用德育课程体系促进德育制度建设,用制度规范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定期组织班主任和教师参加德育教育培训,不断开拓德育教师知识面。

2.2.2 校园文化建设。打造特色校园文化,推进精品校园建设。组织开展班级文化节,打造特色校园文化,以创建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健康先进、高雅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推动精品校园建设。

2.2.3 文明风采活动开展情况。积极组织全国“文明风采”展示活动,深入宣传,广泛发动,精心组织活动项目,做到了班班参与,人人参加。先后开展了征文、摄影、班级合唱节、演讲、才艺表演等各项比赛,丰富了师生校园文化生活,培养了良好的学风、校风。

2.2.4 社团活动。大力发展学生公益社团,“微奇迹爱心社团”进一步成熟完善,摄影、礼仪队、国旗队、汉服社非洲鼓社、吉他社、足球社、篮球社、配音社心理剧社、毽球社、滑板社等社团稳步推进,新建羽毛球社、辩论社、烘焙社、围棋社等新社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组织学生社团定期参加义务劳动和各种公益活动,先后开展了“学雷锋活动月”、清明节祭扫革命烈士墓、“暖心超市”、走进敬老院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今年“暖心超市”共收到教师捐献爱心款10470元,学校工会用爱心款购置了保暖内衣、围巾等衣物,为学生送去一份关爱和温暖。

2.2.5 团组织、学生会建设。按照《关于加强全省团员发展和管理工作的意见》的要求,严把团员入口关,本着“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严格按照本学年团员发展计划,共发展新团员160名,并于本学期举行了“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新团员入团仪式,进一步壮大了团组织的力量,深化了团组织的自身建设。

定期召开团代会、学代会,进一步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完善了校、系两级学生会,充实学生会职能部门,细化了各部门的分工职能。每周定期召开学生会干部会议,强化学生干部的责任意识、自律意识,在学生干部中树立“理工发展 我的责任”的主人翁意识。

2.2.6 德育活动。为弘扬传统文化,先后组织了“一听一写传国学、一撇一捺书人生”成语大赛、“国学小名士”校园选拔赛,开展了戏曲进校园、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利用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体会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提高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对新生进行“新起点·赢未来”入学生涯规划教育;在全体学生中开展了“传承红色基因 十一向国旗敬礼”等活动,突出了红色传承教育;继续在学生中开展全员育人导师制励志教育活动,举行了励志信诵读比赛、励志歌曲演唱比赛、励志故事演讲比赛等活动;完善德育评价量化系统,实施学生德育评定学分制;完善了心理健康中心的建设,逐步开展了各项心理咨询工作;召开了成人礼暨毕业典礼,邀请优秀毕业生现身说法,增强学生自信,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通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学生打造展示自我、张扬个性、放飞梦想的舞台。

案例2:规划青春 强国有我

“德润其身 励志践行”全员育人导师制励志教育是学校特色德育品牌。2020年,我们创新性的将全员育人导师制励志教育进行了三年规划,实现了第一年《新起点 赢未来》学生生涯规划、第二年《我们有话对你说》励志教育成长和第三年《荣耀时刻共见证》成功成才教育的体系建设。其中,第一年《新起点 赢未来》涵盖了学生生涯规划在内的三个篇章,覆盖了全部高一年级学生。

本着“让每一个孩子身心健康,人格健全,让每一个学生学习有动力,发展有方向”的教育宗旨,我们联合家长,辐射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把学生生涯报告规划为学生篇(包含性格色彩测试、职业能力倾向测试)、家长篇和共同认识篇。把家长期许和孩子的成长有机融合,导航学生成长,达成有效共识,促进学生生涯发展有陪伴、有鼓励、有目标、真成长。

通过《新起点 赢未来》学生生涯规划指导,我们积极探索学生生涯教育本土化、校本化,将生涯规划、课程思政和心理育人资源整合,着力增强学生生涯规划指导的亲和力和代入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架起理论知识与学生生活体验的桥梁,探索提升生涯规划育人效能,构建发展射线,激发学生向上发展的动力。

案例3:五育并举齐发展 理工少年初长成

意气风发的理工少年在成长的征途中,镌刻拼搏,用跃动的思维和集体的智慧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

(1)德育树人

理工少年修身立德、求知若渴,在五育赋能这个平台上,尽情诠释励志之情。学校利用德育量化评价管理系统的平台数字量化反馈、总结反思,德育润人心,细节导于行,顺势而为,应势而教。德育之影处处可见,文化建设情暖人心。

(2)智育促学

学校是传道授业之所,书卷蕴致,翰墨修身。课堂上精彩的呈现,聚焦文史,探索数理,听说读写,学科融合。学生们在风趣充实的课堂中探求知识真谛,勤答勤记,苦练技能,德技同频,家国同心。

(3)体育健身

天天锻炼,到位迅速、安静有序、队伍整齐。体质达标,见证学生的体能提高;酷玩体育,激发学生的兴趣,强身健体。

(4)美育润心

美术课上定格美好,音乐课里陶冶心灵;书法课堂墨韵飘香,技能训练求索实践,学校以美育促素养,理工学子的寻美路上艺苑芳菲。

(5)劳动利行

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劳动有量,生活有实;餐后保洁,一屋一扫;值周值日,劳有所得。

这就是淄博理工的五育平台。日日课堂常新,时时点滴成长。理工少年将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且以青春奔赴热忱!

案例4:阳光成长“心”赋能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创建彩虹之光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健全了工作组织机构,明确了职责分工。

中心创新性构建“三级扁平网格化”学生心理健康管理体系,实现学校、专业系、班级的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机制。构建了分管领导、心理健康中心和班主任、任科教师,学校心理社团成员和班级“心灵天使”共同参与的纵到边、横到底的全员育人心理健康教育多级化管理。

中心创新性采用每班每周心灵天使上报“晴雨表”制度,实现了心理中心对学生心理动态数据的有效监控,对发现的学生心理问题能够及时做出研判,适时进行心理干预。中心对心灵天使进行每学期不少于四次的专业培训,提高了心灵天使工作的能力,开展朋辈心理疏导工作扎实有效。

中心创办心理剧社团,每年举行“心理剧展演活动”,学生们把日常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惑、纠结等问题,通过自编、自导、自演的形式,在排练和展演过程中内心得到释放和整合,达到了良好的自我疗愈的效果。

淄博理工学校彩虹之光心理健康中心,通过特色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工作,提升了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培养了全体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用“心”赋能,助力学生健康阳光成长。

2.3 在校体验

加强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传承红色基因”“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等主题教育活动,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支持学生社团建设发展,配备专门的活动室和指导教师,每年拨付一定的活动经费,购置活动道具、服装等设施,确保社团活动正常开展,社团组织在各项技能大赛和文体活动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强化服务理念,做好后勤、安保等服务工作,积极解决师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大安全监管力度,建设平安校园,本年度未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统计,学生对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的满意度为99.6%,生活满意度为98.7%,校园安全满意度为100%,毕业生对学校的满意度为98.6%。

案例5:以“正”治校 养浩然正气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淄博理工学校坚持“据正治校”的基本方略,在追求真理的同时,认真履行服务社会、传承文明的责任。

(1)理念文化

学校办学宗旨是“为创业做准备”,职业教育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素养的技术技能人才。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 “为创业做准备”的办学宗旨,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敢于创新、勇于创业的人才。

学校校训是“先做人后做事”,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在于做人的成功!失败者之所以失败,在于做人的失败。要做事先做人,这是做人做事的基本逻辑关系。一身正气、一尘不染,才能行得正、走得远。

学校精神是“创新创业 永不满足”,该精神自提出以来,为广大师生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全校上下在这一精神的鼓舞激励下,励精图治、攻坚克难、携手并进,取得了骄人成绩,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深入人心。

学校治校方略是“守正创新 据正治校”,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创新者进。在守正中创新,在创新中守正。“据正治校”就是“以正确的理念、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即要正确地做事,更要做正确的事。

学校校风是“宏正励能 竭忠尽智”,《屈原列传》有言:“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弘扬正气,方能释放正能量;磨砺锻炼,才能百炼成钢。“竭忠尽智”发挥每个人的最大潜能,毫无保留地献出一片忠诚和才智。

学校教风是“正身明礼 以身示范”,《荀子·修身》有言:“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不学礼,无以立。为人师者,必先正其身,方能教书育人;正言直行,方能以身示范。

学校学风是“正心明志 精技笃行”,《礼记·大学》有言:“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礼记·中庸》有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端正心思,去除杂念,方能一心向学;志向明确方能持之以恒,学有一技之长方能践履所学,达到知行合一。

(2)标识文化

校徽主要由中心园组合及学校中英文全称组成。中心园组合以三个字母“L”的变形为主,下面加边缘齿轮,底色为蓝色。

三个字母“L”代表“理工的理”,组合后又似三艘“帆船”,寓意淄博理工学校是齐鲁大地一颗职教明星,正在职教海洋里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三艘“帆船”同时代表学校的办学方向为职业教育、社会培训、高职升学。

(3)环境文化

古人云,“正气直行,众邪自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习总书记也说“在胸中养起浩然正气”。

学校的楼宇、道路也都以“正”字命名,有做行政办公、计财系教学之用的居正楼,“居正”就是遵循正道;有做服纺系、汽修系办公教学,学生处、教导处等办公之用的守正楼,“守正”就是恪守正道;有做学前教育系教学办公区之用的谨正楼,“谨正”为谨慎端方之意,还有崇正楼、润正楼、贤正楼、明正楼、正气讲堂等。

弘正路,取“弘正”一词意在于告诫教师们要弘扬正气,要以自身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染人、吸引人、凝聚人;作为学生,要树立正气、培养起“至刚至大、直养无害”的人生永动力。

知正路,学校培养人才就是遵循着“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原则,取“知正”一词时刻提醒老师学生对待学问要做到格物致知,正心诚意。

学正路,取 “学正”一词在于提醒老师们时刻不忘职业初衷,正心为学。提醒同学们以“学”为要、以“正”为本,“学”、“正”相成,方能以理性精神,走人间正道;做人正直无妄,方能以坦荡心胸,得真正学问。“学”、“正”为人生奠定了坚实稳固的基石。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学校据正治校,养师生浩然之气,对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品性,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成为优秀技能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2.4 就业质量

2022年学校共1049名学生毕业,就业安置以订单培养、学校推荐和学生与企业双向选择为主,鼓励有想法有能力的学生自主创业。其中服装设计与工艺、纺织技术及营销和智能设备运行与维护等3个专业属于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订单培养,毕业后直接进入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这3个专业的初次就业率与就业对口率均达100%。会计事务、建筑工程施工、计算机应用、服装设计、工艺美术等9个专业学生通过参加对口高职升学、三二连读和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考试等模式进入高一级学府继续读书。就业班的学生通过安他们进入企业实习、聘请企业专家进课堂等形式,加深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了解和认知,增强岗位意识和责任,提升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从而提高学生初次就业率和就业稳固率。

学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就业对口率和就业单位的质量较2021年有大幅提升,通过对企业开展的问卷调查,显示学生进入企业后的表现得到了企业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学校对毕业生进行跟踪服务,及时解决学生在就业后遇到的问题,并积极帮助学生二次就业,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得到了学生及家长的一致好评,让社会对中职教育的认可度逐渐提高。通过对企业和学生的回访了解到,毕业后初次就业薪资情况:优秀企业达3800元以上;一般企业达2100-3800元。极少数企业在1800-2100;就业单位都按国家规定缴纳保险。

2.5 创新创业 

学校时刻践行“为创业做准备”的校训,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创业能力为目标,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创业能力,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以各级各类创业大赛为推手,增强学生创业意识,教会学生创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创业能力。近年来,学校师生在各级各类创业大赛中,屡创佳绩。2022年,在山东省第六届黄炎培创新创业大赛中,学校老师再次荣获教师项目一等奖。

案例6:创新创业 永不停歇

2021、2022年学校师生分别参加由山东省中华职业教育社、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举办的第五届、第六届山东省黄炎培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分别获得学生组一等奖、教师组一等奖的好成绩。

两届大赛优异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校对双创教育的重视和参赛师生的努力。在教育的每个细节处贯穿创新创业教育,早已成为我们淄博理工学校的教育习惯,在创新创业方面,学校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成功经验:

(1)注重创新创业教学能力培养,钻研双创教育课程

学校开设了《中职生创新与创业》这门课程,培养教师们能准确把握教材理论知识的深浅度,做到理论知识“适度、够用”;坚持与时俱进,重视吸收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注重实践技能训练,将实验实训类内容贯穿在精心设计的教学项目和任务中。通过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

(2)选派教师参加创新创业培训,培养创新型教师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特别强调专业教师的创新创业教学水平提高,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分期利用寒暑假对教师开展相关培训教育。能够拓宽教师视野,开放教师思维,从而能把所学用于教学实践中。

(3)深入企业一线,提高双创实践能力

组织教师进企业顶岗实践,深入企业一线,参与企业新项目策划,深入企业项目制作,了解企业运作流程,熟悉企业管理,通过真枪实干的企业锻炼,特别是跟进孵化创新企业实践,在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各方面能有所提升,切实提高了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4)以赛促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参加比赛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活力。创新创业大赛就是我们的战场,从初赛到决赛,从项目计划书到路演,参赛师生进行了一遍又一遍的打磨修改。晋级复赛后学校聘请了创新创业专家对创业团队进行了专业指导,经过无数遍的模拟路演从而发现问题,找出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在决赛中我们取得了一系列好成绩。

我们经过不断努力打造了课程、课堂、实训、竞赛和成果孵化“五位一体”双创教育育人新模式。通过项目团队建设培养了学生的抗压能力和创业精神。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激活了学生的创意思维,激发出学生的创造活力,为学生毕业后的创新创业播下了种子,打下了基础。

2.6 技能大赛

在淄博市职业院校第十三届技能大赛中,学校承办了服装设计与工艺、织布值车工机下巡回操作、机械装配技术、钳工、数控综合应用技术、学前教育专业技能、陶艺7个项目的比赛。师生认真备赛,积极参赛,成绩斐然,有15名学生荣获12个赛项的一等奖第一名,有10个项目代表淄博市参加山东省2022年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2021年山东省技能大赛中,学生荣获一等奖1人、二等奖3人,三等奖4人。

案例7:技能大赛展身手

近年来,淄博理工学校机械装配技术团队积极备战各类技能大赛,取得了优异成绩。在淄博市第十二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闫其前老师获“机械装配技术”赛项教师组一等奖,两名学生获该赛项学生组前的两名;2021年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马奉德同学获得“机械装配技术”赛项一等奖、赵金玉同学获得二等奖。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精心地选拔、科学地训练。

(1)精心设计方案 科学选拔选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新生参加技能训练的第一天开始,就以参赛队员的成功案例为引领,宣传他们备战技能竞赛,成就个人梦想的奋斗历程,培养学生的参赛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参加技能兴趣小组。兴趣小组由专业教师按照训练方案精心指导,通过各种技能兴趣活动,发现学生技能特长,结合大赛规程,确定训练方向,为备战技能大赛做好人才储备。通过校园技能节选拔淄博市技能大赛选手,通过专项集训培养山东省技能大赛的选手。经过模拟训练、层层选拔,参赛学生的技能水平、心理素质不断提升。

(2)融合大赛规程 更新训练体系。竞赛指导团队认真研读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规程,科学、有效地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有针对性地强化重点内容,最大限度地压缩和删除不必要内容,做到基础知识够用、重点知识熟用。强化专业技能训练,按照由易到难,由基本技能模块、专项技能模块到综合技能模块的训练程序,采用“专项辅导”、“模拟对抗”、“以赛代练”、“请进来”、“走出去”等模式,在训练之中不断发现问题,及时点评、反馈和跟踪指导,使学生的训练效果日新日高。

2.7 资助情况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资助的精准度,学校积极落实省、市资助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校学生资助工作政策、健全资助领导小组、制定资助计划,使资助工作有章可循。学校高度重视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求是求真、探索创新,保证了各项资助工作的顺利进行

2022年秋季享受国家助学金学生人数为233人.

鲁泰公司通过“鲁泰助学金”,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助。学校通过“暖心超市”、“爱心一日捐”、“爱心助学”等活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助。

组织高三学生申请“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补贴”,对有就业意愿的学生进步一落实好国家政策进行帮扶。广泛宣传生源地信用贷款政策,认真做好高三学生生源地贷款的申请统计工作,解决了贫困学生上大学贵、上大学难的问题,让国家资助政策贯穿全学段。

在全校二、三年级中进行评比,评议认定6名同学获得2022年国家奖学金,每生6000元。

3.教育教学质量

3.1 专业建设质量

3.1.1专业设置。学校依据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建立产业结构动态调整驱动专业改革机制,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增置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目前学校有13个专业,其中省高水平中职校建设特色化专业2个,省现代学徒制专业1个,省级品牌专业4个。

以学校学科优势和办学传统为基础,依托行业背景,突出专业特色;坚持调整与改造相结合,促使特色、重点和一般专业互相促进、协调发展,逐步形成以办学特色为主线的专业群,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通过专业市场调研、人才需求分析和岗位任务分析,结合国家相关文件和政策,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提高教学质量。

3.1.2特色化专业建设。服装设计与工艺和数控技术应用两个专业申报省级特色化专业并顺利通过审批。通过走访行业企业,建立行业企业专家为主体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本地区行业企业、高职院校开展调研,形成市场调研报告、专家论证报告。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积极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强化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实施“订单式”培养,实现人才可持续发展,校企一体,深度融合。确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岗位实习”为基础的“三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以行业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将国家职业资格、大赛评分、专业教学标准相结合,对接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整合提炼教育部专业教学标准核心要素,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课程认证的互通性,并以岗位操作规程为依据,以工作结构为框架,初步构建了“对接标准、三段递进”人才培养模式。

案例8:专业建设成绩显著

学校“1+X”幼儿照护职业技能证书培训考核工作稳步推进,成绩显著。学校加大培训力度,进一步完善实训室建设,精心组织学生培训、考核,学生考核合格率达到98%以上;学前教育系四位教师参加教育部组织的相关培训,均顺利取得结业证书和考评员证;构建专业精干的培训团队,开展系统深入的学习研究工作,根据照护考核实际,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理实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初步形成。培训教师安排学生每日刷题,建立错题本,夯实理论基础;整理操作技能要点并印发给每位备考学生;要求学生对照自录的操作技能视频分组实际操作,精雕细琢每一环节。学生考核中展现的职业素养和精神风貌,受到有关高校督导员和考评员的高度评价。

2020年,学校获得幼儿照护职业技能考核组织机构的通报表扬,王衍娇被评为优秀培训教师。2021年,学校被评为幼儿照护职业技能考核优秀站点,韩鸽老师被评为优秀培训教师。

学校将继续推动“三教”改革,打造高质量“双师型”团队,不断探索产教融合新途径,赋能人才培养,扎实持续做好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工作。

3.2 课程建设质量

3.2.1公共基础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按照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加强文化基础教育,开齐、开足思政、语文、数学、英语、艺术、体育与健康、计算机基础、劳动教育等公共基础课程。以山东省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建设为抓手,强化数控技术应用和服装设计与工艺两个省高水平中职学校特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辐射并带动学校各专业教学资源的开发和使用。。

3.2.2精品课程建设。切实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大力推进精品课程建设。截至目前,我校有5门省级职业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立项在建,16门市级精品课程通过验收,2门市级精品课程在建,20余门校本精品课程在建,教师中共有210余人次参与精品课程建设,约3000学生受益。

3.2.3选修课建设。围绕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按照“项目统领、模块分解、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开设了艺术体育类、思政文化类、心理健康类、专业技能拓展提升类、就业创业类五个大类70余门选修课程,实行走班制授课,满足了学生的日常兴趣学习需求,在艺术、体育、文化与红色基因传承、心理健康、专业技能拔高、就业创业准备等方面促进了学生成长。

案例9:课程建设捷报频传

《棉纺织理论与实践》是纺织技术与服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基于“岗课赛证”融合背景,将企业岗位需求、1+X证书等级要求、技能大赛、职教高考等要求融合课程内容,系统地讲述了原料及原料的选配与混合、纺纱、织布、漂染、后整理等工序的工艺原理和流程;详细阐述了织布、漂染、后整理工序的操作技术;同时对工艺质量、设备维修、保养也作了详细阐述。

2014年9月该课程立项为淄博市第一批中等职业学校精品课程,2018年1月顺利通过验收。课程负责人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精品课程示范课活动。建设期间,课程组成员将其中重点模块——纺纱、织布工序进行优化更新,于2016年4月参加了淄博市网络课程评选,获得二等奖。2017年4月该课程立项为山东省职业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019年12月完成基本建设工作,建设资源总数为1522条,其中文本类资源815条,包含教案,课件,学习指南,实训任务单,教学案例,测试题等。非文本类资源707条,包含专业教师录制的视频、动画、微课以及课外拓展视频等。

该课程2015年开始在中职一年级试用。在多年的使用过程中,课程组根据行业企业发展要求,不断进行更新,将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融入教学内容。2022年6月,课程获得国家级职业院校“学银杯”星级精品在线课程评选三等奖,课程内容链接到“学银在线”平台。

3.3 教育教学改革

聚焦课堂“主阵地”,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普及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模块化教学、情景教学等方法,深化教学模式改革,推动教学革命,充分体现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将企业生产经营或服务流程融入人才培养过程,按照真实环境实施教学,构建信息化教学新模式,充分利用网络课程资源,促进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与拓展学习。

建立基于能力标准的学习成果认定办法,过程性评价与模块测试成绩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议相结合,将学分认定与学科水平测试相结合;制定专业教学评价标准和学生学业水平评价标准,开展“三多”(多元、多维、多主体)评价,不断优化评价手段和方法。坚持评价视角多元、评价内容多维,统筹自我评价、专家评价和第三方评价,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创新顶岗实习形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满足学生多层次、个性化成长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案例10:教学方法推陈出新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生命线,学校积极深化教学改革,成立了由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为组长,教导处主任为副组长,各分校、专业系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课堂教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课堂教学改革全面工作。

教学方法采用“6M-PBL”模式,创新教学方法。以企业真实项目为实训案例,分为明确制作要求、准备制作资源、制定制作脚本、实施制作过程、提交制作任务、拓展制作能力六个步骤,围绕任务驱动,将岗位工作流程转化为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的“6 步 10 环”教学过程,强化了学生以欣赏体验、科学分析为基础,精准操作、创新创意为提高的影片制作过程。着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职业能力和团队合作的职业素养。组建“校内教师+企业导师”的校企师资项目教学创新团队。通过教学平台、微课、动画、短视频平台、智慧职教、3D体验程序、VR虚拟等信息化手段,使教学过程更加高效便捷。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做到理实一体,线上线下结合推进任务实施,并将课程思政贯穿始终,融入职业岗位要求,培养版权规范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严谨求实的劳动态度,实现学生德技并修、知行合一。

3.4教材建设质量

教材征订按照教育部、山东省教育厅关于职业教育教材选用工作要求,严格选用程序,强化工作监督。严格落实教材监管责任,全面执行国家和省关于职业院校教材建设的相关政策,完善了教材管理体制,建立了适应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形势和人才培养需要,具有当地特色、多学科、多品种、优化配套的教材体系。以实施教材精品战略为宗旨,以国家级规划教材和省级推荐教材为目标进行整体规划和组织,紧密结合教学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注重将广大教师的科研成果固化到教材中,开发建设了一批适应淄博产业发展的校企双元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目前,首批市级立项的3门活页式式教材待验收,9门课程申报第二批市级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待立项。

案例11:教材建设收获颇丰

2018年12月,学校校本教材《棉纺织理论与实践教程》通过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进行出版,自1992年校企合作开始使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在职业教育不断改革的背景下,教材开发团队于2022年5月成功申报淄博市第一批职业教育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

《棉纺织理论与实践》活页式教材体系包含三个模块,49个任务。案例引入、知识链接、学习资源、任务单等内容。引入若干来自企业生产一线的典型设计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知识有宏观、全面、与实际联系紧密的认识。在教材建设过程中,注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爱岗敬业、勇于奉献、吃苦耐劳的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品质和精神。

该教材现已进入验收准备阶段。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岗位要求的变化、培养目标的调整,我们也在对活页式教材的内容进行及时调整更新。

3.5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

为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立足于学校发展,学校根据信息化建设远景规划,加大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21万元更新三个网络教室;投资25万购置网络安全检测设备一套;投资8万元为13名新招聘教师配备联想笔记本电脑;投资10.5万元购置德育综合量化管理系统;投资3.8万元为陶艺分校配备投影仪。

学校将继续完善平台建设,提高教师信息化支持下的OA平台使用能力和效率。充分利用平台功能,在教学方面,通过教务管理和教学资源管理使课程设置更合理,排课更智能,信息资料更清理,各类教学资源更丰富。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以信息化平台大数据为支撑的现代化教学体系。在学生管理方面,将学生的德育综合量化管理纳入学校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功能易操作,实用化。丰富学生管理手段,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经过长期的资源建设,学校的数字资源已经形成了视频、音频、文档等多种形式的课程体系,建有省、市级精品课程30余门。完成相应的教学资源管理系统,通过学校现有在网络教学平台、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直播点播平台、常用资源管理平台来实现调用。可以开展网上建课,实现学生学习进度的监控,知识点的学习,视频点播情况统计,作业完成情况统计,在线考试,题库管理等功能。学校建有智慧教室和制作室各一个,智慧教室具有课程录制,回放,直播等多种功能。在课堂直播中,可以实现全景和特写等多个镜头根据需求自由切换,并留存各类优质影像资料。制作室可以根据课程的需求,对讲课的教师进行抠像,合成等非线编功能。同时完成课件展示、背景的设置、字幕的导入添加。一次完成高质量的课堂实录、微课等制作。

学校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国家级“三教”改革研修的公共基础课教学能力提升、兼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备赛技巧及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等信息化培训;参加省级“双高计划”,引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程等信息化培训;青年骨干教师主要从PPT微课制作、师德师风建设、教学方案设计、在线课程建设及课程思政建设等方面开展信息化培训。通过培训,提升了教师的信息化综合素养。

落实《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建立师德师风、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等方面的教师素质提升机制,以信息化教学为抓手,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业务比赛,在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大赛中荣获二等奖4人;在2021年山东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中荣获一等奖4人、二等奖4人;在2021年山东省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中荣获一等奖3人,二等奖6人,三等奖1人;在2021年淄博市中等职业学校优质课比赛中,荣获一等奖13人,二等奖2人。在2022年淄博市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课堂革命”典型案例评选中获一等奖6人、二等奖4人。

案例12:数字教学 开拓未来

在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过程中,完成了美术简笔画、服装制图与实训教程、计算机应用基础、数控车床加工技术、会计基础、歌曲演唱、棉纺织理论与实践、车工工艺与技能实训、汽车维护、汽车机械基础、图像处理11门精品课程资源开发,并且顺利通过市级验收,后续的网络教学资源在不断的建设积累中,相关的视频、音频、课件等进一步充实到课程资源中。通过学校网络教学平台,把所有的精品资源通过网上建课的方式,对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开放,实现一平三端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的进度,知识点的学习,视频点播情况,作业完成的情况,都可以进行详细的统计,便于任课教师的管理。通过在线考试,题库管理等功能,可以完成学习情况的检测和数据统计,经过近几年时间的建设完全满足学生的在线学习。

3.6 师资队伍建设

3.6.1 全员培训。2022年8月27日至30日,在严格落实防疫措施的前提下,淄博理工学校组织了新学期教职工全员培训。

培训会上,李涛、刘桂美、张志民、郭祥峰4名老师分别从师德师风、活动育人、职教高考、文化构建四个角度,结合自己的职教生涯,对教师的责任与担当、育人的方法和技巧、备考的做法与策略、科研的途径和积累进行了生动的讲解和阐述。通过培训,教职工的师德素质、教育能力、管理水平和科研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地提升,为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3.6.2 省培国培。学校组织朱玉琴等30名教师参加了骨干教师国家级线上、线下培训,曹丽伟等14名教师参加了骨干教师省级线上线下培训。国家级培训涉及教学能力提升、教学质量评价、班主任培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方面,省级培训重点是“双高计划”引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培训,教师们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取得了结业证书,有的专业还取得了技能等级证书和考评员证书。归来后,他们将培训获得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思想、新理念以及所思所想及时与老师进行了分享和交流。

3.6.3 骨干教师培训。为进一步提高学校骨干教师的业务素质,提升教学能力,学校组织部分优秀教师对骨干教师进行了专题培训。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邀请2021年全国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获得者陈淦、全国班主任能力比赛二等奖获得者王瑜芹、淄博市“三名”建设工程人选赵双、山东省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闫其前等10余名教师,组织了20余场培训,内容涉及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班主任专业成长、品牌专业建设、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新时代工匠精神、师德师风建设等诸多方面。通过培训,教师的道德水准、业务能力、管理水平、科研能力都有了进一步提升,对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3.6.4 2022年暑期教师研修培训。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 2022 年暑期教师研修的通知》要求,学校组织教师积极报名参加培训,截止到2022年8月31日,学校311名教师圆满完成培训任务,取得了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颁发的《2022年暑期教师研修结业证书》。

案例13:师资队伍建设与时俱进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是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山东省骨干专业、山东省特色化专业、淄博市首批重点专业和教研中心。团队现有专业专任教师11人,具有高级职称4人,占36.4%;中级职称7人,占63.6%;本科学历达100%;获得高级工职业资格11人,占100%,获得与专业相关的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达8人,占67%;其中武娟、刘云霞两位老师获得高级技师职业资格。为了加强实践性教学,还从企业、高校聘请了兼职专业教师数名,均具有高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团队师资队伍的整体状况有以下特色:职称结构、学历结构良好;专兼职教师搭配合理;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团队教师是相关行业的技术专家和行业骨干,“双师型”教师比例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高,实力强,后劲足。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教师定期进行企业实践工作,教师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及时将新技术融入教学中,开发实训教材及信息化教学资源库,不断完善市级精品网络课程《服装制图与实训教程》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建设。通过实践学习,教师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团队负责人参与编写“十二五”国家规划立项教材《服装结构设计》、《构成基础》,担任《服装结构设计》主编、《服装制图与实训教程》副主编,主持《山东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修订开发,主持建设省精品资源共享课《服装制图与实训》。专业教师多次获山东省服装专业技能大赛优秀辅导教师等成就。

学校聘请社会能工巧匠和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充分发挥“帮、带”作用,提升“双师”职业素质与能力,形成多元化师资队伍,并共同修订出版了《服装制图与实训教程》《服装结构设计》两本校本教材。学校始终把提升教师业务能力放在重要位置,搭建教师成长平台,满足教师进步需求,促进教师队伍健康发展。

3.7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3.7.1职教高考。2022年,我校职教高考再创佳绩。278人参加考试,142人本科上线,上线率51.08%,其中2名同学分获财税类、纺织工程类全省第一名,纺织工程专业包揽全省前10名,艺术设计专业10名考生全部本科上线。本、专科升学人数累计达696人。为做好2023年职教高考备考工作,有效传承备考经验,共享备考资源,举行了职教高考送考经验分享座谈会,实现了学校职教高考教学和班级管理经验的有效传递。

3.7.2“三二连读”。进一步加强与对口高职院校配合,扎实做好“三二连读”分段培养的各项工作。2019级6个专业共117人顺利通过“三二连读”转段考试,升入山东轻工职业学院、德州科技职业学院、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淄博职业学院就读。“三二连读”专业的良好口碑,多样化选择有效的带动了我校的招生,目前,“三二连读”在校生共计483人。成熟的分段培养课程体系,专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团队,已经成为我校工作的新亮点。

3.7.3“1+X”证书。2021-2022学年,学校有599名学生参加了7个专业9个项目的“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585名学生通过了考试,通过率97.66%,经过2021和2022年的考核,淄博理工学校服装陈列设计、纺织面料开发、金税财务应用三个项目被评价组织表彰为优秀试点院校,幼儿保育被评价组织表彰为示范考核站点,8名教师荣获优秀培训教师。同时,学校工艺美术专业11名学生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

4.校企合作

4.1 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为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创业动力和市场活力,促进人才供需对接,使培养的人才能掌握企业的操作技能和生产流程,学校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培养符合企业所需人才应具有的特质和成功要素。2022年学校先后与莱钢集团淄博锚链有限公司、淄博市淄川区东山阳光幼儿园幼儿园、淄博唯美家具有限公司和山东镭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和产学研一体化实训基地协议,校企合作规模持续扩大,校企合作单位质量逐步提升,为学生实习就业打造更加广阔的平台。

学校持续为我市“专精特新”企业提供适应性人才,发挥学校专业、师资优势为我市“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多年来学校与淄博美林电子有限公司和淄博火炬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稳定开展校企合作,定期安排学校数控技术应用、智能设备运行与维护等专业学生进入企业实习,提高了学生对企业的认知,认同企业文化,实现工学结合,并在企业安置学生就业,推动校企合作的高效有序运行。

4.2 学生实习情况

20223月,由于突如其来的疫情,根据当地疫情防控要求,学校部分专业学生无法如期到企业进行实习,为了让学生能够加强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学校安排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开展实习实训;幼儿保育专业学生安排在区内有稳固合作关系的幼儿园进行实习。

实习期间,学生遵守实训基地和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按照实习的要求认真完成实习任务。实习完成后,做好学生实习情况的立卷归档工作。每个实习生应带回由实训基地和实习单位指导老师签署意见的实习鉴定表,认真写好实习过程与内容,并对自己的实习做出自我鉴定。

4.3 集团化办学情况

淄博理工职业教育集团坚持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创新集团化办学模式,广泛开展校、校际合作,深化产教融合,集聚优势资源,促进成员单位提升办学综合实力,打造“共建、共享、共赢、共长”合作发展平台,助力成员企业经济发展,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2022年10月19日上午,淄博理工职业教育集团2022年年会在淄博理工学校学术报告厅召开,因为本地区疫情防控要求,此次会议我们采用现场会议和线上同步直播两种方式,全省40余家理事单位的70余名代表参加本次年会,集团现有理事单位66家,其中,院校14家,企业52家。我们依托职教集团平台,聘请企业专家、技术骨干到校讲学或担任兼职教师,并定期选派教师到企业进行学习锻炼,实现了校企之间的紧密合作,形成了集团化办学长效机制。

         案例14:校企深度融合 赋能“专精特新”

为进一步提高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学校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优化校企合作单位,落实国家及省市一系列政策文件,与我市多家“专精特新”企业展开密切合作。学校与淄博火炬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稳定开展校企合作,我们深入企业,实地考察企业用工岗位和需求,与企业领导洽谈适合学生就业岗位,对学生就业工作中的劳动强度、保险、薪酬等具体问题进行磋商,切实保证学生合法权益。我们定期安排学校数控技术应用、智能设备运行与维护等专业学生进入企业实习,提高学生对企业的认知,认同企业文化,实现工学结合,为学生在实习企业就业奠定良好基础。深化校企联合育人,为我市“专精特新”企业提供适应性人才,并推动校企合作的高效有序运行。通过对企业开展的问卷调查显示,学生进入企业后的表现得到了企业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我们主动对接淄博美林电子有限公司、莱钢集团淄博锚链有限公司等我市“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校企合作机制,不断拓展与“专精特新”企业合作形式,达到校企深度融合,为本地“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5.服务贡献质量

5.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认真落实《“双证书”毕业制度实施办法》,加强校企之间的紧密联系,强化学生实习实训,实现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的对接,实现毕业即顶岗的企业诉求,极大提高了毕业生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20229月,学校招生与就业指导办公室对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彤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淄博美林电子有限公司、淄博火炬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淄博金星机床有限公司、山东共达电声股份有限公司、淄川区苗苗艺术幼儿园等10家企业进行了回访,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职业素养满意度为95%,对毕业生职业技能满意度达到96%,其结果汇总如下表:

5.2 社会服务       

 充分利用学校职业教育培训资源优势,强化培训体系,加大宣传力度,紧密与政府相关部门合作,面向失业人员、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开展技能培训,积极与相关企业合作,深入参与在岗职工和新员工培训。为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依靠学校培训资源优势提供优质服务。认真组织实施培训服务,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培训效果显著,年培训人次数达5000人,学校培训工作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培训质量为根本,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

通过积极开展社区教育,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学院的职能,开展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为提高市民幸福指数提供了有力保障。

通过搭建山东省陶瓷技艺技能传承平台,形成学技术、提技能的良好学习氛围,实现陶艺文化的传承,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积极承办省、市级技能大赛,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

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专业优势突出、人才培养质量优秀、管理水平高,服务学生、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学校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进一步彰显。

案例15:打造职教品牌,产教互融同行促发展

(1)充分发挥学校教育资源与实习实训基地平台的优势,积极承办、参与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服务行业与地区产业经济。

承办山东省陶瓷协会主办的“华光国瓷杯”第八届山东省陶瓷职业技能竞赛、“华光国瓷杯”首届淄博市陶瓷职业技能竞赛暨第八届全国陶瓷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山东赛区选拔赛。在这次比赛中,学校教师获得了山东省陶瓷行业技术能手3人次;山东省一等奖3人次、二等奖2人次。

参加全国陶瓷职业技能竞赛的决赛,学生取得了一等奖2人,二等奖4人,三等奖1人的优异成绩,学校获得了“全国陶瓷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特殊贡献单位”奖项。

参与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主办的第七届全国陶瓷职业技能竞赛的决赛(陶瓷贴花工、陶瓷综合装饰)总决赛的考务工作。

(2)积极参与行业组织的各级各类展会、促进技术交流与专业建设。

组织参加2021年9月举办的淄博市陶瓷博览会,与高职院校并肩设立独立的展区,受到新闻媒体广泛报道,展示了教学成果,打造职教品牌。

参加第十四届中国(山东)工艺美术博览会,在这次展会中,金奖获得者2人,银奖获得者5人。

(3)学校搭建平台,定期组织行业大师收徒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技艺技能的代际传承。

本年度刘永强、李秋峰大师共收取12名优秀学子为徒。

(4)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岗位认知与社会实践活动,不断为行业、企业培育后备人才。

(5)与企业合作,进行产品研发工作,本年度开发的“吉虎献瑞”生肖瓷广受好评。

5.3服务抗疫

各类假期通过家长群、学生群等网络渠道发放假期生活提示,开展健康教育,向学生和家长宣传普及疫情防治知识,引导学生和家长居家或外出时做好防控。抓好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重点环节,不开展大型师生聚集性活动,切实落实学校传染病防控各项要求,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秋季学期开学前,认真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制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方案并认真落实。

全方位改善学校环境卫生条件,对教室、宿舍、食堂、运动场馆、图书馆、厕所等重点区域和场所的环境卫生进行全面消杀和整治,教室、宿舍做到日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为广大师生创造卫生、整洁、健康、文明的校园环境。建立四级联防联控机制,与公安、卫生疾控等部门联合开展疫情防控演练,熟悉疫情防控流程,把疫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

严格落实传染病防控措施,做好学生晨午晚检、因病缺勤追查与登记、返校核验等工作。实行“零报告”制度,建立健全校内有关部门和人员、学校与家长、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零报告”联系机制,完善信息收集报送渠道,保证信息畅通。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校内值班管理工作。各班级召开新冠疫情防控知识主题班会,充分利用晨会等时间,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每天把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用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少聚集,尽量不要到公共场所。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加强体育锻炼,保证一天的一小时锻炼时间,从而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

2022年面对突发疫情,淄博理工学校彩虹之光心理健康中心立即编写了《彩虹之光心理健康报抗疫专刊》发放至学生手中,第一时间引导学生以正确的心态面对疫情。同时,继续通过心理健康中心的两部心理援助电话和两个线上QQ进行心理咨询和援助,牵头成立淄川区爱心使者心理援助服务团。

学校专职辅导员以“抗击疫情心理防护”“抗“疫”正当时”“做情绪的主人”“健康心理 阳光生活”“阳光总在风雨后”“正确对待压力”等为主题,对学校全体师生进行了6次专题线上心理讲座和辅导,帮助师生更好地适应新的教学形式,以积极的心态应对疫情期间的心理波动。

专职辅导员全天候为师生及广大居民提供电话及线上咨询。累计提供500余人次的电话和线上的心理援助,受邀为大众网撰写心理防疫专题3期,为淄博市融媒体录制心理防疫视频三期,有效缓解了广大师生及市民心理焦虑等情绪。

6.政策落实质量

6.1 政府支持

淄川区委、区政府、淄川区教育和体育局大力支持学校发展,将职业教育发展列入全区教育发展规划,制定了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出台了《淄川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给予学校充分办学自主权,学校发展定位、联合办学、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等都由学校自行决定;支持本区企业参与兴办职业教育,对与学校签订联合办学的企业给予税收方面的优惠;重视教师编制落实,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规定配足配齐师资,保障了学校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

6.2 经费投入

2021年全年财政拨款为7952.94万元,生均拨款为2.6万元,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执行鲁财教[2013]58号文件。全年公用经费投入1030.94万元,其中: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为569.04万元,教师培训支出为51.55万元,信息网络及软件购置更新支出189.88万元,学生实习设备购置支出148.9万元,图书购置支出15万元,学生实习材料费支出56.57万元。项目投入308万元,其中:品牌专业建设投入161万元,学生公寓建设投入133万元,名师工作室建设投入14万元。政策性经费能按时足额落实到位。

6.3 制度保障

学校坚持依法治校,民主管理,认真落实校长负责制和民主集中制,修改了《淄博理工学校教师职称推荐评审工作方案》《淄博理工学校奖励性绩效分配方案》《淄博理工学校教职工考核方案》《淄博理工学校系(分校)部考核方案》。抓好学生常规管理,认真落实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制定了《淄博理工学校班级千分制考核评价方案》《淄博理工学校学生德育百分量化考核方案1.0》,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及在校表现进行全面考核。加强财务管理,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财务管理制度,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在经费的使用上,始终坚持服务于学校发展,服务于教学,服务于教职工。专项资金按照“项目明确,单独核算,支出规范,注重绩效”的原则进行管理完善了安全、防疫、卫生等管理制度,完善了各项安全应急预案,定期组织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对学生进行法制、安全、消防教育,增强了学生安全与法律意识,提高了自我保护和自我救助能力。

7.面临挑战

20225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落地实施。新法明确了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提出融通、贯通、畅通的“三通”,即推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不同层次职业教育有效贯通、招生和升学就业渠道畅通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举措和实践成果转化为法律规范,为打造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夯实了法治基础。强调职业教育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国家发挥企业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推动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鼓励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众所周知,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当前,学校在产教深入融合、实训基地建设、混合所有制改革、技能人才引进方面还面临一些困难,有些问题还需要政府层面出面解决。

面对不断变化的职业教育发展环境,淄博理工学校在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基础上,不断探索职业教育发展之路,在传承地方文化、服务区域产业发展上继续深入探索,打造专业人才多元培养的全新格局,服务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乘着职教改革的东风,淄博理工学校正抓住时代赋予的历史机遇,大力营造“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职业教育环境,培育技能人才,打造时代工匠,为每名学生提供人生出彩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