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淄博市淄川区昆仑镇坡子村、刘瓦村、张李村村庄规划(2021-2035年)》方案公示公告 | ||
---|---|---|---|
索引号: | 11370302004216351K/2024-5483520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4-10-28 | 发布机构: | 淄川区昆仑镇人民政府 |
《淄博市淄川区昆仑镇坡子村、刘瓦村、张李村村庄规划(2021-2035年)》
方案公示公告
《淄博市淄川区昆仑镇坡子村、刘瓦村、张李村村庄规划(2021-2035年)》方案已编制完成,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相关规定,现将规划方案主要内容予以公示。
公示期限:2024年10月28日至2024年11月26日
意见反馈电话:淄博市淄川区昆仑镇人民政府:0533-5780862
淄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淄川规划管理办公室:0533-5180586
编制单位:淄博市规划信息中心:0533-3170737
淄川区昆仑镇人民政府
2024年10月28日
《淄博市淄川区昆仑镇坡子村、刘瓦村、张李村村庄规划(2021-2035年)》主要内容简介
一、总则
1.规划期限
近期:2021年-2025年;
远期:2026年-2035年。
2.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为坡子村、刘瓦村、张李村村域范围内城镇开发边界范围以外的全部国土空间,总面积为910.27公顷,其中坡子村161.05公顷,刘瓦村207.74公顷,张李村541.48公顷。
3.村庄发展定位
坡子村为集聚提升类村庄,刘瓦村、张李村均为特色保护类村庄。
规划确定坡子村的发展定位为:以工业集聚、现代农业和生态发展为主体,打造成跨越式发展的集聚提升类村庄。
规划确定刘瓦村的发展定位为:以文化旅游为基础,以户外观光为特色,以乡村体验为依托的综合旅游服务基地。
规划确定张李村的发展定位为:以旅游观光、民俗体验为主要职能,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传统村落。
二、村庄规划内容
1.人口规模预测
规划至2035年,预测三个行政村总户数为1310户,户籍人口3380人,常住人口2810人。其中:
坡子村户数为132户,户籍人口为340人,常住人口为260人;
刘瓦村户数为736户,户籍人口为1910人,常住人口为1850人;
张李村户数为442户,户籍人口为1130人,常住人口为700人;
2.村域土地利用规划
规划远期2035年,规划范围内非建设用地面积为771.83公顷,村庄建设用地面积为118.50公顷。其中:
坡子村内非建设用地面积为106.41公顷,村庄建设用地面积48.42公顷。
刘瓦村内非建设用地面积为142.10公顷,村庄建设用地面积59.84公顷。
张李村内非建设用地面积为523.32公顷,村庄建设用地面积10.24公顷。
3.三区三线规划
(1)生态空间
生态保护区是指为乡村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和保障环境承载容量提供的空间。以林地、草地、河流水面、水库水面等作为生态空间具备承担生态服务和生态系统维护等功能,面积为618.96公顷,占规划面积的68.00%。
(2)建设空间
规划寨里村规划范围内建设空间主要为村庄居民点及其周边乡村居民日常生活生产的空间,面积为138.44公顷,占规划面积的15.21%。
(3)农业空间
农业生产区主要指乡村居民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空间。本规划农业空间面积为152.87公顷,占规划面积的16.79%。
(4)生态保护红线
本次规划落实生态保护红线面积401.11公顷。
(5)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
本次规划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面积约107.43公顷。
(6)村庄建设边界
村庄建设边界为村庄建设用地边界线,面积为118.50公顷。一经批准不得擅自修改,确需修改的,应按程序报相应审批机关批准。
4.生态修复与土地综合整治规划
对生态景观环境进行综合保护,包括水系生态修复和岸坡整治等。
开展土地整理和环境综合整治,进行农田正向优化和整理,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
5.产业发展与布局规划
按照土地规划及产业发展策略,规划范围产业布局分为五大功能区,即:宜居生活区、村庄产业发展区、农业生产区、生态种植区、游览观光区。
6.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本规划范围内有国家级传统村落—刘瓦村、张李村,涉及的文物保护单位有磁村瓷窑址、张李民居建筑群(王家大院)、张李白衣阁、三台遗址、三台山古建筑群、坡子村关帝庙。应做好原址保护的相关工作,严禁私自开挖、取土、发掘等。规划范围内项目在建设前需履行文物调查勘探手续。鉴于地下文物埋藏的不可预见性,一切项目在建设前需履行文物调查勘探手续。
7.道路交通规划
结合村庄发展及村民生产生活需求,规划对外交通体系主要依靠滨莱高速、泉王路、焦磁路。对村内道路进行梳理,疏通路网、拓宽道路、硬化路面,形成路网布局合理的道路体系。
主要图纸
1. 村域国土空间规划图
2. 村域控制线分布图
3. 生态修复与国土综合整治规划图
4. 道路交通规划图
5. 产业发展布局规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