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淄博市淄川区昆仑镇坡子村、刘瓦村、张李村村庄规划(2021—2035年)》批后公示 | ||
---|---|---|---|
索引号: | 11370302004216351K/2025-5508010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5-03-10 | 发布机构: | 淄川区昆仑镇人民政府 |
《淄博市淄川区昆仑镇坡子村、刘瓦村、张李村村庄规划(2021—2035年)》
批后公示
《淄博市淄川区昆仑镇坡子村、刘瓦村、张李村村庄规划(2021—2035年)》由淄博市规划信息中心编制完成,区政府于2025年1月27日批复(川政字〔2025〕11号)。现根据《城乡规划法》的规定,对该规划进行批后公布。
一、规划简介
(一)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为坡子村、刘瓦村、张李村村域范围内城镇开发边界范围以外的全部国土空间,总面积为910.27公顷,其中坡子村161.05公顷,刘瓦村207.74公顷,张李村541.48公顷。
(二)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年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年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2021年)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257号)
《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农规发〔2019〕1号)
山东省自然资源厅转发《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通知》(鲁自然资字〔2019〕49号)
《国土空间调查、规划和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2023年11月)
《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办法》(2013年)
《山东省村庄规划编制技术规程》(2023年)
《山东省美丽村居建设导则》(2018年)
《山东省建设用地控制标准》(2024年版)
《淄博市村庄规划编制与成果标准化导则(试行)》(2020年);
《淄博市淄川区昆仑镇总体规划(2011-2030)》
《淄川区区域乡村建设规划(2017-2030年)》
《淄博市(市辖区)村庄布局规划(2020-2035年)》
《淄博市淄川区昆仑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2021—2035年)》
《淄博市淄川区昆仑镇张李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发展规划》
《淄博市淄川区昆仑镇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
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规定、规划等。
(三)规划内容
1.人口规模预测
规划充分考虑未来村庄发展的各种可能性和不确定因素,采用综合增长率法预测人口,科学合理地确定人口规模。最终确定至规划期末2035年,三个行政村总户数为1310户,户籍人口3380人,常住人口2810人。其中坡子村户数为132户,户籍人口为340人,常住人口为260人;刘瓦村户数为736户,户籍人口为1910人,常住人口为1850人;张李村户数为442户,户籍人口为1130人,常住人口为700人。
2.村域国土空间布局
规划期末,村庄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23.57公顷以内,其中:坡子村村庄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51.01公顷以内;刘瓦村村庄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62.32公顷以内;张李村村庄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0.24公顷以内。
3.“三线”控制
(1)生态保护红线
规划落实生态保护红线面积401.84公顷,位于张李村。生态保护红线区需实行严格的管控措施,按照生物多样性维护、水源涵养等主导生态功能,禁止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保证保护面积不减少、保护性质不改变、生态功能不退化、管理要求不降低。确需调整的,应依法依规进行。
(2)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
严格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明确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线,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面积107.43公顷。从严管控非农建设占用永久基本农田,严禁未经审批违法违规占用,有效稳定永久基本农田规模布局,提升耕地质量;因特殊情况确需占用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耕地兴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需遵照相关审批程序进行。
(3)村庄建设边界线
村庄建设边界线为村庄建设用地边界线,其规模为123.57公顷。村庄建设边界线一经批准不得擅自修改,确需修改的,应按程序报相应审批机关批准。
4.产业规划
(1)产业发展策略
规划践行以村落文化为载体、以生态旅游为传媒,以“创新农业”为支撑,达到“用三产促一产、提二产”目的。同时大力发展“农户经济”,实现“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规划以“旅游+”发展模式打造“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以现有特色为依托,注入文化交流、文化展览、民宿体验、农业观光、休闲采摘、户外体验、健康养生等创新要素,通过“资源整合”、“注重生态”、“文化+旅游”、“区域融入”、“层次提升”、“文化植入”等发展策略,确定村庄产业发展路径。
资源整合:整合产业资源,加强一二三产业间的相互融合。
注重生态:注重生态保护,传承农耕文化,发展农业观光和果蔬采摘等体验式休闲旅游。
文化+旅游: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发扬,将传统文化融入旅游业,形成“文化+旅游”的发展模式。
区域融入:发挥村庄优势,积极融入区域产业布局,借力发展。
层次提升:提升产业层次,打造农产品种植——加工——包装——深加工的产业链模式。
文化植入:依托村落历史文化遗存,赋予新时代文化理念,形成文化创新、产品创新的发展思路。
打造以文化旅游产业为核心,以生态农业种植和采摘观光为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
(2)产业布局
根据三村区位条件和产业现状条件,结合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科学安排农业产业用地,合理保障农业新型业态发展需要。
按照土地规划及产业发展策略,村庄产业布局分为五大功能区,即:宜居生活区、村庄产业发展区、农业生产区、生态种植区、游览观光区。
宜居生活区:进行村民日常生活建设,布置村委会、文化活动室、便民服务站、互助养老院等等各类配套设施,满足居民生活需求,打造环境优美、设施配套完善的居民生活区。
产业发展区:依托原有产业基础和品牌效应,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开拓创新,提高自身产品价值。
农业生产区:规划对现有耕地、林地进行整理,落实基本农田保护,重点发展粮食种植。
生态种植区: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协调人与生物圈的相互关系,维系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游览观光区:利用古村落、山水资源打造游览接待、休闲度假。
5.道路交通规划
结合实地条件,综合考虑通行需求、管线敷设、地面排水、消防安全、建筑布局等因素,合理优化村庄内部道路系统,道路布局与村庄原有格局相耦合,对村内道路进行有机梳理,疏通路网、拓宽道路、硬化路面,形成路网布局合理、主次分明,村落间有机联系的道路体系。城镇村道路根据等级不同划分为干路、支路。对不满足车辆通行的加以拓宽,村内道路根据现有地形,对村庄道路进行路面改造、新建、硬化。规划对村庄现有道路进行路面改造。
二、公布地点
淄川区人民政府(http://www.zichuan.gov.cn)
三、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
淄博市淄川区昆仑镇人民政府 0533-5780862
淄博市规划信息中心 0533-3170737
四、附图
1.村域控制线分布图
2.生态修复与国土综合整治规划图
3.村域国土空间规划图
4.产业发展布局规划图
5.道路交通规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