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2022年昆仑镇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 ||
---|---|---|---|
索引号: | 11370302004216351K/2022-5225949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2-04-30 | 发布机构: | 淄川区昆仑镇人民政府 |
2022是新一届政府开局之年,也是昆仑实现转型发展、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关键一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重点抓好以下5个方面工作:
一、实施产业赋能,建设富强昆仑
建设陶瓷文化特色小镇。推进日用陶瓷、工业陶瓷、电子陶瓷等新型功能陶瓷产业发展,加大科研投入,吸引高端陶瓷产业入驻,2022年达到年产18亿件日用陶瓷、16万吨工业陶瓷生产规模,实现咖啡杯产量占全国70%以上,建成功能陶瓷产业集聚、品牌突出、市场优势地位明显、生产设施先进、环保高效的新型功能陶瓷材料生产基地,把陶瓷行业打造成为“精品产品、精品企业、精品产业”的产业新格局。
打造“三大基地”。打造全区新医药产业基地。加快推进总投资3.4亿元的年产2350吨医药系列中间体项目,计划2022年6月份开工建设二期项目,争取2023年投产达效,提升头孢他啶系列中间体、呋喃铵盐主导地位,力争“十四五”计划期末产值突破20亿元,年税收贡献超亿元,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医药中间体生产市场。打造全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推进镇域内51家铸造行业整合升级,依托省级铸造产能交易平台,整合铸造产能,实现产能置换,吸引重大铸造企业项目入驻,同时依托必拓重工与新世纪公司的合作,吸引更多上市铸造企业入驻昆仑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推动铸造行业由低端铸造向规模化、高端化、精密化转变。打造全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数字农业,加快推进新希望六和(淄博)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年出栏20万头的生猪养殖基地项目建设,加大七河生物智能香菇生产基地项目扶持力度,积极建设世界一流食用菌生产基地。
打赢“四大战役”。打赢项目建设攻坚战。全力抓好总投资10.4亿元的3个区级重点项目,总投资23亿元的10个镇级重点项目,成立项目专班,建立保障机制,开辟绿色通道,确保6月底前全部开工。打赢招商引资攻坚战。充分发挥招商引资平台作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方式,实现2022年“招商引资”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竣工率同比提高10%,引资额突破5亿元。打赢对上争取攻坚战。多渠道对上争取资金、项目、荣誉,力争年内完成对上争取事项20项、争取资金1000万元,争创省级清洁能源标杆镇、省级重点产业集群、省级技术研发平台等荣誉。打赢科技创新攻坚战。突出抓好科技创新型十强企业培植。针对机械、化工等传统产业,向品牌要效益,集中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向技术研发要效益,申报2至3家高新技术企业,建立一批研发中心、平台,逐步扩大市场占有率。针对建陶、化工、耐火等传统产业,实施腾笼换鸟、搬家工程,大力压减低端、淘汰落后。实施“精英引领”计划,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入驻。
二、实施城镇品质赋能,建设美丽昆仑
实施“两个融合”发展战略。按照《淄川博山统筹发展规划》方案布局,依托张博路、张博复线两条交通主干道和孝妇河生态观光带,实现昆仑镇与淄川主城区、博山区在路网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生态保护五个方面的互联互通、融合发展,将昆仑镇打造成淄川、博山统筹发展的重要支撑节点。
实施交通路网优化升级。推进大交通,打通微循环,畅通昆仑镇与淄川主城区、博山区的无缝连接,构建“两横四纵”交通路网体系(两横:济潍高速、泉王路;四纵:张博路、张博附线、张博铁路、孝妇河沿河路)。全力配合推进济潍高速项目,年底济潍高速竣工通车,实现全域15分钟上高速,打造淄川重要交通枢纽。全力配合做好新泉王路、松龄路西延前期工作,确保项目顺利进地施工。全力配合实施张博路电气化改造工程,积极融入淄博主城区“30分钟生活圈”。综合改造张博路昆仑段等主干道,争取5公里“四好”农村路建设任务,持续改善群众出行条件。
实施城镇品质活力提升工程。依托昆仑火车站,规划建设商业综合体,打造昆仑小城镇建设的新地标。依托济潍高速,规划建设济潍高速昆仑服务区,打造具有陶瓷特色文化的网红服务区。依托孝妇河文化休闲生态观光带,建设昆仑带状公园,完善休闲活动场所、儿童乐园、休憩驿站、特色花池、环形休闲绿地等配套设施建设,协调推进陶琉艺术公园、昆仑湿地科普公园、山嘴头桥公园、南石南口袋公园建设,提升改造昆仑广场,实施孝妇河沿河路绿化、石笼护坡喷播绿化工程,打造昆仑生态观光新地标。
实施城乡环境精细管理工程。持续开展路域环境、建设工地、工业企业扬尘污染、移动污染源、农村环境、爱国卫生和城市精细管理“七大提升行动”,集中实施路面改造修补、拆违治乱、立面整治、绿化提升工程,解决各类扬尘污染、环境脏乱差、城市管理不精细等突出问题。健全完善垃圾分类管理机制,年内50%以上村居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完善城乡环卫保洁市场化运作监管机制,实现一体化、机械化、无盲区作业。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集中整治残垣断壁、空中蜘蛛网、“五大堆”等环境问题,实现“村边森林化、村内园林化、道路林荫化、庭院花园化”生态乡村目标。结合“一网三联”常态化开展“周五清洁日”活动,实现村民由“要我清”向“我要清”的转变。
三、实施生态赋能,建设“绿色昆仑”
加强耕地保护,严打非法开采。推动建立健全“田长制”,加大违法违规占用耕地查处力度,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严格按照要求做好违法占用耕地建房整改,保护永久基本农田。扎实做好矿业秩序专项整治,建立常态化巡查机制,坚决打击私开滥挖,维护良好的矿产资源管理秩序。
深入开展水域生态治理。积极推进磁村片、三台片供水提升工程,铺设主供水管路及支管路,提高供水保证率。实施刘瓦水库、青年水库等4座水库标准化建设,完成2座管理房、2座维修房建设,配齐应急救援物品。建设三台村、小邢村生产桥梁,提升泄洪能力,改善通行条件。加快推进磁村片区生活污水管网建设,提高全镇生活污水治理效能,实现全镇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
持续抓好环保治理。落实全员环保工作机制,实施网格化监管,对124家涉尘企业、21家工业包装印刷、94家涉VOCs企业进行深度治理。实施锅炉和工业窑炉深度治理、金城医药煤改气治理,实现源怡能源、鲁净化工等超低排放低氮燃烧改造。扎实开展“散乱污”回头看,坚决防止反弹回潮。启动“智慧监管一张图”、智慧昆仑全域视频联网、智慧用电监控等智慧系统,实现全方位监控、企业达标排放。环保治理任务艰巨,我们必须以钢铁般的意志和手段强力推进,切实加大刑责治污力度,对环境违法行为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再造天蓝水清气爽的秀美昆仑。
守好安全生产底线。压实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推行信息化监管手段,全年执法检查生产经营单位不少于60家次,确保全镇创建运行安全标准化达标企业达300家,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加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实行安全生产分级动态管理,深化风险预控管理,狠抓源头控制,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四、实施农业赋能,助力乡村振兴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施“一村一品”工程,大力发展马棚香椿等特色农业,积极培育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依托西部椿芽花椒生产基地,探索建立产业联盟,促进新“六产”融合,争创全国农业强镇。实施农业龙头企业倍增行动,吸引工商资本下乡,支持外来企业在昆仑投资农业项目。
建设宜居宜业乡村。坚持规划先行、分步实施,推动村庄建设规划全覆盖。实施美丽乡村创建行动,年内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个,区级乡村振兴示范片1个。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巩固提升五年行动,年内全镇示范村达到90%以上,全力打造“生态、洁净、整齐、美丽”的农村人居环境。
激发乡村振兴活力。推进“三变三联两个共同体”改革深化扩面,全面完成1个区级、1个镇级试点村改革,年内再推开1-2个村,促进村集体增收、村民致富。在人才振兴上“筑巢引凤”,实施大学生返乡创业工程,吸引创业团队来昆仑发展,吸引大学生、优秀青年返乡创业。在文化振兴上全面升级,投资100万元提升改造村居“文明一条街”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常态化开展文明志愿服务活动,打造3至5个示范村。
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严格执行五年过渡期政策,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强建档立卡贫困户日常监测,及时帮扶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严重困难户,千方百计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让共同富裕的底气更足成色更亮。
五、实施民生赋能,提升幸福指数
持续加强民生事业建设。加大教育投入,开工建设昆仑中心幼儿园,提升昆仑中学高标准轮滑运动场配套服务设施,承办国家、省市级轮滑赛事,打造“昆仑轮滑”赛事品牌。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建设,升级改造昆仑中心卫生院,完善医疗诊所设施,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加大文化投入,对镇综合文化站、农村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实施提档升级,常态化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加强持杖操健步走、太极拳宣传普及,争创持杖健走全国示范镇,继续举办第五届昆仑篮球联赛。
深化民生保障体系建设。全面做好退役军人、优抚对象救助帮扶工作,及时落实帮扶政策,定期开展走访慰问,全力做好服务保障。抓好新型农村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落实,加强困难群众救助帮扶,提高生活保障,扎实做好幸福院、日间照料中心、养老院等服务机构规范管理,力争两年内实现长者食堂全覆盖,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强化社会管理创新体系建设。将1246个视频监控全部接入市区公安信息平台,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打造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突出问题联治、平安建设联创、社会管理联抓,构建“大综治”工作体系。打造“三治融合”、“八小工程”基层治理示范村,推行村规民约、协商议事、村务公开等治理模式,塑造新农村新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