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96号提案的答复
农工党淄川区基层委员会、袁鲲、张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加快我区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淄川区的东西部均为山区丘陵地貌,特别是东部山区的太河镇,毗邻淄博的饮用水源地太河水库,山区小气候明显,空气湿润,昼夜温差大,适合中药材种植。2023年,全区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1万亩,产量2070余吨,主要分布在太河、西河等东部山区镇。为做好中药材产业,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区农业农村局将通过成立技术小组、出台扶持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等措施促进中药材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一、开展中药材资源保护工作。区镇建立联防联控机制,严防“采青”、掺假等行为,提高中药材的质量。采取微信公众号、悬挂横幅、印发明白纸、发放宣传单及各村召开村民会议等形式,做好群众的宣传引导,防止群众提前“采青”降低品质。加强公众对中药材资源重要性的认识,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中药材资源保护的良好氛围,有效保护中药材资源,促进中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组建成立淄川区中药材产业发展协会。将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收购加工企业作为主体,成立中药材产业发展协会,加强行业内沟通协作,在苗木品种选育种植、管理培训、规范采摘、高质量加工等方面进行规范提升,促进中药材产业规范化发展、推动产业升级,逐步建立符合药典规范的中药材产业行业标准。
三、建立中药材产业技术咨询与服务体系。建立面向中药材产业的专业技术指导小组,制定详细的技术指导方案,包括中药材的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等方面的内容,确保中药材种植和加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结合高素质农民培训,开展中药材种植、加工技术的培训和推广活动,提高中药材种植户和加工企业的技术水平。举办技术交流会、现场观摩会等活动,促进技术经验的交流和分享。设立技术咨询热线,方便种植户随时获取技术指导和帮助。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通过产学研结合,推动中药材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促进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鼓励建立苗木育种基地。在对我区野生中药材抚育的基础上,与引进的中药材进行嫁接、扦插试验,建立适应我区栽培的高质量苗木基地,满足我区中药材需求、促进中药材产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五、鼓励支持山区镇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中药材种植加工企业。通过建设药材收购站、实验室、加工车间,与农民签订药材收购合同,实现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不断培育壮大基地,拓宽市场,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继续予以监督和指导。
淄川区农业农村局
2024年5月24日
关于加快我区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一、提案理由
淄川区的东西部均为山区丘陵地貌,特别是东部山区的太河镇,毗邻淄博的饮用水源地太河水库,山区小气候明显,空气湿润,昼夜温差大,适合中药材种植。加快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太河镇有多年的中药材种植习惯,所种植的中药材有效成分含量高,远销河北安国和安徽亳州等大型药材市场。据统计,目前全区各类中药材种植面积达4000亩左右,比前几年有所减少。减少的原因主要是农村居住人口进一步减少,农村劳动力不足所致。栽培中药材主要有丹参、黄芩、柴胡、桔梗等,大多分布在太河镇。农户种植中药材的销售主要是通过药商进村收购或到集市上卖给药商,全区个体药商较多。但手续齐全,经销规模大的是太河镇峨庄村的房润贤,于2007年成立了“淄博淄川青山中草药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60户。涉及峨庄山区16个村,带动种植户近千户。现有经营面积近1500平方米。加工厂房近500平方米。注册资金80多万元。年购销加工各类中草药1000多吨。主要经营丹参、柴胡、黄芩、桔梗、连翘等30多个品种。经营范围已由当地,逐步扩展到博山池上镇、沂源三岔、青州杨集、太河等地,经营种植规模逐渐扩大。另一个经营加工中药材规模较大的是位于西河镇大东坪村的李哪,于2018年5月成立的齐艾健康产业文化园以生产艾草系列产品为主,兼顾游学研,在淄川享有较高名气。目前该公司在西河镇花峪沟村建立120亩的艾草生产基地。
主要问题:当前我区中药材生产形式,一是农民单家独户自发组织生产,生产的产品卖给药商。二是种植大户或专业合作社流转农户土地进行连片种植,形成基地规模化生产。这种形式一般是大户与大的药商或中药厂家签订协议,实行订单生产。其生产存在的问题有:
一是种植分散、规模较小。多数农户利用边角地、瘦地和一些旱地、山坡地、果园慢慢地发展起来,整体连片种植的不是很多。二是标准化种植程度较低。农民在种植、管理、施肥、施药、采收都比较随意,种植不规范,中药材生产标准不高。三是中药材销售全凭个体商贩,出售价格低。偏僻农村销售困难,卖给商贩的价格低,收益不高,挫伤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四是缺乏精深加工企业。目前药材加工仅限于对于药材的简单烘干、清洗、切片等初加工,缺乏精深加工。直接出售初级产品,附加值低。
二、建议
一是发展规模化生产。零星的中药材生产无法吸引大的药商前来收购,只有规模大了,名气出去了,才能吸引大客商来买。要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种植大户或专业合作组织通过土地流转等形式发展规模化生产。
二是发展主打品种。中药材生产强调其道地性,道地的药材才能被市场认可。结合我区实际,重点推广丹参、黄芩、柴胡等品种,广泛宣传,积极推介。同时依托种植大户进行科技示范,引进新品种,新技术,为中药材后续发展搞好技术、品种储备。
三是推动精深加工发展。搞好市场考察,引进加工设备,开展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户收益。积极发展中药材衍生产业,推动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与乡村旅游、文化推广、生态建设产业深度融合,建设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
四是针对酸枣、连翘,各乡镇可根据本地区气候、空气湿度、温度等确定采收时间。提前采收,销售、收购的均应打击制止,林管部门及当地乡镇村居要加强宣传引导,明确责任把禁止对连翘、酸枣等掠青、采青的政策布置到村到户,一经发现,立即制止。针对酸枣提前采摘。以及乱砍乱伐,均应严厉打击制止,酸枣属灌木科,长成型需要很长时间,有人为图省事就砍下来摘果,这种杀鸡取卵的方法尤为可气,应加大管理力度。
审查意见:同意立案
处理意见:由区农业农村局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