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川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标题: 2014年工作情况及2015年工作打算
索引号: 11370302004216079D/2015-None 文号:
发文日期: 2015-05-26 发布机构: 淄川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4年工作情况及2015年工作打算

发布日期:2015-05-26
  • 字号:
  • |
  • 打印

 

2014年,淄川区人社局在区委、区政府和市人社局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民生为本、人才优先”为工作主线,以“保民生、促发展、强服务”为目标要求,着力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提高社会保障能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打造和谐劳动关系,提升整体服务水平,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绩。先后获得全省人社工作先进集体、全省文明单位等称号;全市首家区县级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正式投入运营。市领导徐景颜、陈家金、王顶岐、庄鸣、毕荣青、李灿玉、刘东军及省厅、市局领导等30多批次先后到孵化中心视察参观,并被列为全市科学发展现场观摩点评点;中心入驻企业镭泽科技在省、市创业大赛中均荣获第一名;顺利通过全省人社基层平台规范化、省首批示范仲裁院验收;全市医疗保险门诊统筹工作会、全市培训工作现场会在我区召开,省教育实践活动督导整改、全市互联网宣传管理在我局检查观摩。

一、2014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是强化就业创业服务,就业形势总体稳定。针对宏观经济持续下行的严峻形势,坚持把就业创业服务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千方百计稳定就业形势。2014年,全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7895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14786人,新增创业个体1372个,实现带动就业744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95%,控制在市计划的4%以内。先后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就业服务活动,举办各类招聘会39场,提供就业岗位1.3万个,达成就业意向4200人。开展“十万农户脱贫奔康就业帮扶直通车”专项活动11次,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520人。非师范类高校毕业生报到实名制登记2147人,就业率100%。开发交通协警和环境协查员公益性岗位35个,安置7名“三支一扶”大学生充实基层一线。举办就业创业培训班71期,培训各类失业人员8854人。落实培训补贴、岗位开发补贴、创业补贴、见习补贴、社保补贴等各项补贴共622.64万元。2014年新增小额贷款担保基金200万元,担保基金达1250万元,进一步提高担保能力。一年来,共为278名失业人员办理小额贷款2721万元,为20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发放贷款4743万元,发放贴息资金159万元,直接扶持创业288人,实现创业带动就业2884人。投资600万元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目前已入驻企业42家,带动就业200余人。探索实施“3+3+3”创业扶持机制,鼓励和扶持大学生创业。今后每年可为200名大学生提供创业场所、政策、培训、资金等全方位服务,吸纳500人就业。  

二是加强社保体系建设,覆盖范围不断扩大。2014年,全区各项社会保险参保达到113.7万人次,共收缴各项社会保险基金14.39亿元,为41.21万人次支付各项保险费14.06亿元,确保了各项社会保险待遇的按时足额发放。强化社会保险稽核,对35家瞒报、漏报、欠费企业,下达了《责令限期缴纳社会保险费通知书》,共追回少报社会保险费金额25万元。不断推广社保金银行代收付,已有642家企业签订网上代收协议,累计收缴270家企业社会保险费10250万元。突出抓好群众高度关注的养老、医疗保险,在制度全覆盖的基础上推进参保人员全覆盖。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全面整合,医疗保障水平逐步提高。今年全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人数达45.77万,门诊统筹签约率达94.5%;全区12975名医保慢性病人,全部实现定点签约服务,费用联网结算;省内95家医院实现医疗费联网即时结算,共为5468名参保患者办理异地就医报销手续,切实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由每月65元提高到75元,不断提升保障水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达21.5万人,为9.12万人发放养老金8212.77万元。顺利完成原商家镇老农保整体移交至文昌湖旅游度假区和被征地农民参加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及时落实各项待遇及惠民政策,为全区3.2万名企业离退休人员、供养亲属发放养老待遇6.16亿元。按时完成2.8万名企业退休养老金第十次调整发放,人均月增220元。及时落实提高工伤、生育、失业保险待遇,失业保险提高到每月900元,为3590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待遇2705万元。开展2015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集中征缴工作,进展顺利。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率达到100%,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等级示范点达到32家。首次通过“金保工程”实现了网上异地协助认证,认证率达到95%。做好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系统预警信息的排查,协助市区完成社保财政补助专项审查和社保基金管理专项检查,确保基金安全。

三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人事改革不断深入。突出抓好高层次人才引进,对全区93家骨干企业进行人才需求调研,开展了有针对性的人才对接服务。举办美国国际经理人服务组织(IESC)项目专场推介会,为企业引进国外专业技术人才、扩大国际交流提供了新的渠道。先后引进法、意、荷兰专家对6家企业进行对口技术指导,无偿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组织企业参加“海洽会”和“百名专家淄川行”活动,促成企业与高层次人才对接。先后选拔推荐1名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和2名“享受国务院办法政府特殊津贴”人选。全面做好全区128个机关事业单位13300余名工作人员的年度考核工作。规范职务任免,代政府提请人大任免政府部门正职6人,代政府任免了部门副职53人。顺利完成工商、质监、药监三部门408人的人事关系接收,通过多种措施实现三部门划转76人。招录公务员115人,其中57名基层公务员签订最低服务期限协议。面向全国公开招聘紧缺人才13人,公开招聘教师77人,完成卫生及事业单位招聘44人,安置大学生退役士兵12人,安置退役运动员6人。组织全区213个单位10138人次报名参加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报名考试。完成了510余人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申报和评审工作。组织7227人进行技能鉴定其中,初级工7138人,高级工206人。举办第五届职业技能竞赛,156名技工参加技能比武,18人受到表彰奖励。对三所民办职业培训学校进行审批,促进民办职业培训健康发展。开展第五批中青年专家和优秀高技能人才选拔,15名中青年专家和10名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四是加大依法行政力度,劳动关系保持和谐。认真落实工资指导线、最低工资标准等制度,加强企业工资收入宏观调控。对特殊工种退休实行网上公示,接受社会监督。2014 288名机关事业工作人员和2179名个体、企业职工办理了退休手续,其中企业特殊工种退休174人。加强劳动监察两网化建设,对30名兼职监察员进行业务培训,提升了镇办人社所劳动监察能力。强化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先后组织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检查、人力资源市场整顿、劳动保障年度检查等专项行动。2014年共受理举报投诉案件385件,为劳动者追讨工资546.1万元,对未参加社会保险登记的依法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150份,涉及劳动者4000余人,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劳动争议基层调解体系进一步完善,组织100多名调解员参加培训,不断提升劳动争议处理水平。一年来共受理各类劳动争议案件937件,涉案标的额为1608万元,时效内结案率为100%。坚持依法行政,依法认定工伤567件,有效地维护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建立信访工作领导包案责任制,2014年共受理信访和转办案件272件,时效内处结率为100%。积极参与全区工伤事故案件处理,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

五是基础工作不断夯实,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深入推进基层平台规范化建设,积极推进业务下沉,68项业务下放镇办人社所,28项业务下放村居服务站,提升了基层经办服务能力。11月初,顺利通过省厅对我区人社基层平台规范化建设的验收。加快推进金融社保卡发放,截止12月底,已发放金融社保卡52万张,其中,发放城乡居民养老社保卡20万张。开通“温暖人社服务淄川”微信平台,对局网站进行改版,扩大政策宣传覆盖面。上报信息390篇,上报调研60篇,在市以上发表新闻稿件160篇次,其中被国务院办公厅采用信息4条,省办转报国务院办公厅16篇,被省厅表彰为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加快档案电子化进程,顺利通过省特级综合档案室验收。认真组织开展人社系统窗口服务专项行动,切实提升窗口人员服务水平。认真做好行政职权梳理,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进一步理顺窗口设置和服务规范,对所有窗口进行编号,明确指示标牌,在一楼设置政策咨询台,为企业、群众提供人性化、贴心式服务。开设业务知识大讲堂,开展岗位业务练兵比武和流动红旗岗评选,进一步提升干部职工队伍的服务意识、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打好“三大”战役,协助罗村镇政府做好湖南路罗村段道路整治工作;引进资金1085万元,助推双杨、开发区两家企业发展;做好对上争取力度,共落实资金5774.74万元。

六是教育实践活动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加强。先行一步成立了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精心制定实施方案,多渠道广泛征求意见建议,从严从实查摆问题,认真撰写对照检查材料,全面深入开展谈心交心。针对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四风”方面、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分两批确定了9个方面的整改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层层分解整改责任,促进整改措施落实到位。迎接省教育实践活动督导组对我局整改落实情况的督查,受到领导好评。抓好全局党建工作,落实党务公开制度,增强全局党务公开、透明。每周召开一次局长办公会,吸纳局属单位负责人参加,确保决策科学民主。做好党员管理工作,新接受积极分子5名、预备党员7名,预备党员转正3名。加强廉政勤政建设,深入开展慵懒散治理,规范权力运行流程,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立领导带班巡查制度,完善上下班签到、公务接待和车辆管理制度,全面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二、存在问题

当前,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我区人社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是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劳动者技能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劳动力供给与企业用工需求不相匹配,就业难”与企业“招工难”并存。二是社会保障扩面难度增大。受缴费基数不断增加及经济形势影响,职工社会保险缴费人员断保停保人数不断增多,社会保险扩面难度增大。三是高层次人才相对短缺。地域间人才争夺日益激烈,企业在人才开发中的主体作用尚未充分体现,人才综合发展的环境还需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人才和高级技工相对匮乏,国外智力引进鼓励政策还需进一步完善。四是劳动关系日益复杂。劳动监察案件复杂化、群体化倾向明显,恶意欠薪苗头出现。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处于高位运行,标的额不断攀高。五是公共服务进入高需求期。随着人社各项业务的下沉,体制、人员、经费保障、业务水平等问题日益明显,尤其是村居人社平台服务能力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的日益增长的需求。

三、明年的工作思路和重点

2015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明年,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总的工作思路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始终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以“稳就业、促保障、引人才、强服务”为工作目标,着力实施“星火创业计划”和“精英引领计划”,积极构建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才开发、执法维权四个体系,打造“温暖人社”服务品牌,突出重点,整体推进,为全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社会保障。

(一)实施星火计划,推动高质量就业

坚持将稳定就业工作作为全局重点来抓,积极组织实施“星火创业计划”,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从而实现多渠道多形式就业,真正地让就业人员乐居淄川。2015年,实现新增就业10000人,实现新增创业个体1000个,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保持在88%以上,实现引领大学生创业不少于150人,创业带动就业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在市计划的4%以内,努力在落实就业创业政策、创业孵化平台建设、创业型城市(镇、社区)创建、就业培训、公共就业服务五个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一是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继续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联动机制,通过社会保动者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二是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发挥大学生险补贴、小额担保贷款等扶持性政策,鼓励企业多吸纳就业,鼓励劳创业孵化中心在创业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加强对孵化企业落地发展的指导,带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探索实施“3+3+3”创业扶持机制,扶持企业发展壮大。积极推进市级创业型城市创建,抓好创业型街道(镇)、社区创建工作,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创业带动就业。三是促进重点群体就业。积极帮扶困难群体就业,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和开展就业援助行动,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再就业。进一步落实非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制管理,多形式促进毕业生就业。四是全力做好就业培训。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完善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工作机制,构建适合劳动者职业生涯发展不同阶段需求的终身职业培训体系。五是完善就业服务。定期举办大型人才招聘会,通过开展再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农民工进城务工、送岗位下乡等促就业服务活动,提高就业服务质量,为企业招工和群众就业提供桥梁和纽带。

(二)完善社会保障,提高保障水平

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逐步将各类人员都纳入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实现城乡统筹和应保尽保,促进社会和谐。

一是强化保险扩面征缴。继续坚持抓“新增与中断”,让新增参保人员和中断缴费人员成为社保扩面的“生力军”,加大断保人员的接续力度。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和舆论监督等手段,加强社会保险稽核工作,加大欠费企业追缴力度,努力做到应保尽保。二是稳步提高保障水平。扎实推进门诊统筹、慢性病规范化管理工作,落实门诊统筹二次补偿待遇及异地就医联网结算等各项医保政策,逐步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在金融服务机构推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代扣代缴,方便居民缴纳保险费用,确保基金安全。落实失业人员的失业保险待遇,确保失业人员生活保障。发挥区、街道、社区服务平台的职能作用,落实好社会化管理各项服务制度。三是加强社保基金监管。完善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制度,积极探索社会监督方式,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基金管理流程和经办机构内控制度建设,确保基金安全。

(三)抓好精英引领,推进人事改革

人才是第一资源。紧紧围绕我区转型发展对人才智力的需求,实施“精英引领计划”,创新思路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为全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一是加强外国智力引进。以服务我区四大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现代农业发展为重点,大力引进一批国外高层次技术人才来淄川创业创新,重点是发挥国外专家、技术工人、留学生等在专业技术、经营管理、市场渠道和国际化视野等方面独特的优势二是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通过设立引智基金、创新引智机制、优化政府服务、提升引智规模等措施,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政策激励力度,努力引进一批能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加大博士后的引进力度,推进博士后工作站规范化建设工作。创优人才发展环境,通过突出贡献人才、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高级人才评选奖励表彰活动,积极开展高层次选拔培养和跟踪服务工作。三是加快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培养选拔。实施专技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加强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健全高技能人才多元评价机制。组织实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考试工作,不断提升专业技术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积极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全面优化职工技能结构,做好首席技师、技师、高级技师评选,推进“金蓝领”培训工程,促进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四是加强机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组织实施好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开考录工作,为事业发展选好人才。强化公务员培训、考核工作,加强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管理,形成充满生机活力的用人机制。

四)完善维权体系,和谐劳动关系

深入践行依法治国方略,构建“劳动监察、劳动仲裁、劳动信访”三位一体的劳动保障维权体系,全面推进劳动保障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劳动保障行政行为,促进全区劳动保障事业沿着法治化的轨道健康、有序、快速发展,为促进转型发展、构建和谐淄川提供法治保障。一是做好行政职权梳理。在行政职权科室、单位做好行政职权梳理,进一步明确科室职责,严格行政执法责任制,坚持做到依法行政。二是完善工资增长机制。强化企业工资指导线、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的导向作用,加大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推行力度,逐步建立起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三是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积极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围绕企业用工、工资支付、合同签订、社会保险费缴纳等内容,加大检查执法力度,依法严肃查处劳动保障违法问题。四是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积极构建多元化、广覆盖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新机制。健全重大疑难案件合议制度,不断提高办案质量,妥善处理劳资纠纷,做好创建省级首批示范仲裁院工作。五是做好工伤认定及其他维稳工作。及时依法为符合条件人员认定工伤,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认真做好困难企业军转干部维稳调度工作,促进社会稳定。

(五)提供优质服务,打造“温暖人社”品牌

始终把服务民生、促进发展作为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全力打造温暖人社服务品牌,加快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服务体系,推动各项服务提质增效。一是夯实基层平台规范化建设。继续推进68项人社业务下沉,提升基层平台经办能力,实现区、镇、村(社区)三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机构信息共享,让群众不出镇就能办理各项人社业务,缩小服务“半径”。加快社会保障卡发放工作,努力实现人人都有社保卡,不断提高社会保障信息化水平。二是进一步扩大民生政策知晓率。充分利用媒体、微信平台、民生政策宣讲等多种形式,加强人社政策宣传,畅通咨询渠道,让惠民政策家喻户晓。三是加强和改进干部队伍建设。通过岗位练兵、业务知识竞赛等形式,提升局系统业务能力。抓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继续坚持领导带班巡查制度,强化各项机关纪律和制度的执行力、约束力,加强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全面提高人社系统服务水平和作风效能。四是大力提升优质服务水平。认真做好“档案工作科学化管理先进单位”的争创工作,提升档案管理水平。继续推进“微笑服务、和谐人社”主题活动,创新服务规范,使群众办理业务更加便捷、更加满意。深入推进岗位练兵和优质服务窗口创建活动,努力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