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川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标题: 淄川区人社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打算
索引号: 11370302004216079D/2024-5427507 文号:
发文日期: 2024-02-01 发布机构: 淄川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淄川区人社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打算

发布日期:2024-02-01
  • 字号:
  • |
  • 打印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区人社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践行全区“高质量产业行动年”工作部署要求,全力以赴稳就业、强保障、引人才、促和谐,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现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党建引领,党风廉政落实到位

一是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把主题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摆在突出位置,制定实施方案,确保主题教育工作有序有力推进。二是认真履行抓基层党建工作主体责任。拧紧局机关党组主体责任、党组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的责任链条,定期召开党建工作专题会议,坚持把党建工作融入业务工作之中。擦亮“人社伴你行”党建品牌,打造“一支部一品牌”党建阵地。三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紧盯重点岗位进行风险防控排查。对省委巡视反馈意见,实施“台账式管理”和“销号制落实”长效机制,确保全部问题立行立改、责任落实到人。7月,被省人社厅表彰为全省人社系统模范机关建设工作表现突出集体。

(二)迭代升级就业成果成效显著

2023年完成城镇新增就业4249人,开发、安置公益岗3456人。一是双线驱动促进岗位精准匹配。线上依托抖音直播和“淄川就业”微信小程序,搭建“云服务”平台:直播送岗累计开播880余场,观看人次超2750万;“淄川就业”小程序总浏览量达160万人次,达成就业意向9900人次。线下建成全区智慧人力资源市场,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和每周五常态化专场招聘会56场,发布岗位需求2.76万个。二是创新打造“就在你身边”就业服务模式。搭建“区--镇(街道)--村(社区)--网格(服务专员)”四级全覆盖的就业服务圈,实现网格化链条式服务。入选2023年全市“有解思维”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典型案例,在省委改革办《改革与制度创新》简报刊发。6月,全市争创全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推进会在我区召开,现场作典型经验介绍。11月,在省会经济圈“社区微业”暨创建全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现场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三是强化就业职业指导。建成全市首家“素质测评与职业指导间”——齐秀华工作室,组建20人的职业指导专家服务团,为600人次高校毕业生提供职业指导。建立困难学生台账160余份,“一人一策”制订就业规划方案,帮助其尽早就业。四是深入实施创业扶持。开展“筑梦淄川·创赢未来”、创业导师“六进”等系列服务活动17场,为557户创业者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84亿元,扶持创业者1600余人次。1人获第五届省“十大返乡创业农民工”称号。五是坚持以培训促就业。摸清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技能培训需求,组织4123人次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拓宽就业渠道

(三)提标扩面,社保服务持续提升

2023,全区参保企业6750家,养老、工伤、失业三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52万人次,征缴各类保险基金22.78亿元累计发放各类保险待遇30.49亿元。一是积极落实好惠企惠民政策。主动落实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为5420家企业减负1244.06万元,指导73家企业完成社保费缓缴分期。及时为5651名贫困人员、1085名低保特困人员、1128名重度残疾人员代缴居民养老保险费78.64万元。二是扎实开展合规教育等专项整治活动。核查劳务派遣单位截滞留稳岗返还资金76.82万元,核实失业保险基金发放问题疑点数据6998条。三是完善社保服务专员制度。成立32人社保服务专班,联系420重点企业,对6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上门走访调研,即时提供政策宣传、业务咨询等服务。四是全面开展“社银合作”。区农商银行将杨寨支行网点打造成为区人社政务中心分中心,被市人社局列为全市“社银一体化标杆服务网点”。

(四)多元发展,人才引擎动能强劲

2023年引进海外人才11名、博士9名、青年人才3321名。事业单位招聘综合类岗位30紧缺人才44人。2023年度审核全区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材料2370余份,评审(认定)通过1737一是全力推进高校人才招引。在全省率先开展“高校人才直通车”活动,带领237家企业到东北、西北及省内70余家高校开展引才活动82场。聘任60名引才宣传大使,组织22场返乡看发展、留淄体验、就业观摩等活动全面落实人才金政政策,为2500名高校毕业生落实补贴5767.6万元。二是强化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2人获评泰山产业技能人才,2获评全市第十批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获评淄博青年才俊·技术技能人才,2家企业获评省市级人才平台;发放山东惠才卡1人,淄博精英卡691人获全省博士后创业大赛优胜奖(全市仅2人)。三是做好技能人才培育。组织开展企校订单人才培养,遴选2家企业与388名学生签订培养协议。成功举办市首届新能源汽车产业职业技能竞赛18名优秀选手脱颖而出截至2023年底全区49家企业通过自主评价备案,9家企业开展技能人才评价工作,7349人获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其中,高级工以上1220人。

(五)坚守底线,劳动维权保障有力

2023查处国务院欠薪平台线索397件,查办举报投诉案件2230件,立案受理劳动仲裁案件1122件,时效结案率均达100%一是建成劳动维权一体化中心。建立完善“一窗受理、后台分流,联动办理”的一站式维权机制,构建起工会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四调联动”体系,打造快捷高效的劳动维权服务。健全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信息化制度,开展“调解服务进工地”试点及“农民工权益保障工作站”建站工作。动态监管省农民工工资支付平台信息,处理欠薪预警信息累计400余条。探索工伤保险“免申即享”服务,受理工伤认定申请714件,代收劳动能力鉴定申请502件。二是增强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成立全市首个女职工维权工作站“淄川馨援女职工调解室”,为500余名女职工提供服务。创建2家市级劳动人事争议金牌调解组织和2名市级金牌调解员,挂牌成立1家商圈楼宇、2家新业态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提升协商调解能力。三是规范劳动用工管理。持续推进电子劳动合同应用,签订合同7.6万份。做好“退休一件事”集成服务,办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退休手续4577人。组织开展13场“与法同行、送法入企”专项宣传,400余家企业参加,切实加强源头预防。

(六)争先进位,人社服务全面优化

一是提升政务中心窗口服务质效。现场办理各类人社业务8万余件,网上办理各类人社业务10万余件。持续提升“人社金融超市”建设,业务办理事项增加到64项。继续推进人社“视频帮办”,今年以来办理业务共计6913人次。推进人社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扎实落实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全省通办”。二是拓宽社保卡服务范围。稳妥开展二、三代社保卡换卡工作,积极推进电子社保卡申领和“民生一卡通”工作,全区实体社保卡持卡60.9万人,电子社保卡签发40.5万人。松龄路街道作为全市唯一试点,开展社保卡发放“涉农一本通”惠民惠农财政补贴工作。三是加强人社政策宣传。打造“人社政策云讲堂”等在线宣讲品牌,共录制政策视频19期,编发转发公众号260余篇。积极开展信息宣传,在市级以上媒体刊发宣传报道210余篇。

二、存在问题

一是就业压力较为明显。受整体经济影响,区内部分企业用工有所减少,用工和人才招引的需求端不断萎缩。大学生群体就业技能和岗位需求还无法匹配受就业观念影响存在慢就业、不就业的情况

二是劳动关系不和谐仍然存在。受各类因素影响,根治欠薪工作的压力预计春节前后将持续走高,尤其是部分重点行业投诉举报件数量呈上升趋势,需要多部门协同介入治理。

三、2024年工作思路

2024年,人社工作总体思路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保障民生、服务发展”工作主线,切实担起人社职责,坚定发展信心,明确工作重点,补齐短板弱项,让就业服务更精准、社会保障更精细、人事人才更活力、劳动关系更和谐、人社服务更高效,努力为全区高质量发展贡献人社力量。

一是继续坚持党建引领,激发人社干部干事创业的新担当。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强化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和党风党纪意识,以党的建设引领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推进机关精细化管理,在全局形成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抓实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组织好主题党日等活动,树立干部“拼搏赶超、争创一流”精神,提振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将人社队伍打造成一支政治过硬、勇于担当的高素质队伍。

二是打造“12345”工作模式,实现就业服务能力新突破。突出“一条主线”。突出就业优先战略主线,提供全链条、全周期、全时段人社服务,将各镇办“就在淄博”人社服务站工作纳入目标考核,大力实施就业稳岗行动。健全“两大平台”。积极推广抖音直播送岗、“淄川就业”微信小程序等线上平台,实现用工招工精准对接。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公共就业服务活动,提供集智慧匹配、智慧服务与智慧分析为一体的“不断线、全天候”就业服务。强化“三个保障”。强化就业补助资金保障,管好用活就业补助资金;强化困难人员保障,严格落实城乡公益性岗位补贴资金规范发放;强化毕业生就业保障,开展好线上对接、入校招聘、入企体验、直播带岗等特色活动。搭建“四个平台”。搭建高层次人才平台,优化人才引进机制,提供智能、便捷、精准的人才服务;搭建创业孵化平台,完善“政策+项目+资金+场地+服务”五要素集成体系,打造创业事项“一链办”、“打包办”服务新模式;搭建技能培训平台,推动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扩容提质,开展紧缺技能人才培养;搭建职业指导平台,提升团队专业化水准,重点为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提供职业指导。拓宽“五种途径”。社区新注册或扩产企业吸纳一批,及时为求职人员精准推送岗位;重点工程项目促进一批,积极引导劳动力参与重点项目建设;灵活就业解决一批,用好零工市场实现“点对点”送工作;就业见习录用一批,利用“三支一扶”、就业见习帮助重点群体就业;公益性岗位兜底一批,帮助弱势群体和就业困难人员上岗就业。

三是提升社会保障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抓好参保扩面,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强化属地责任,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参保率和继保率。强化社会保险稽核职能,对欠费企业依法依规开展欠费补缴工作。按照“安全、高效、规范、有序”的要求,按时准确足额发放社保待遇。进一步健全基金风险防控体系,完善社保经办内控机制,明确监管工作职责,提高风险防范能力,确保社保基金安全。全面开展“社银一体化”工作,打造农商行社银一体化北苏村旗舰店。根据网点规模和承接能力,分级分类实施,加强资源优势整合,持续打造“社银+”多级平台联合,初步形成以人社自主经办服务为主体、银行经办服务为补充的“一干多支”服务格局,着力打造城区步行不超过15分钟的人社“便民服务圈”。

四是聚焦人才引进培养,形成乐居乐业成才发展的新高地。聚焦我区重点产业,精准摸排人才需求,组织重点企业赴高校开展招聘活动,充分利用已设立的9家“人才工作站”,挖掘人才飞地潜能,提高引才成功率。准确掌握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求职需求及就业状态,做到登记一人、服务一人、就业一人。完善人才引培、激励机制,加大力度培育、引进高层次人才,争创各类人才平台,完成“1235”工作目标,即:举办1场职业技能大赛、争创2家以上市级人才平台、完成3个指标考核任务、入选5名以上市级高层次人才。

五是强化劳动维权建设,建立劳资关系和谐稳定的新格局。完善劳动维权一体化服务,实现全域劳动维权纠纷“一站式受理”,有效开展跨部门会商研判,取得劳动纠纷处置创新成效。完善劳动维权一体化机制,打造专业高效维权队伍,将多方维权力量凝聚成强大合力,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实现“一揽子调处”。积极开展根治欠薪系列行动,协同区住建局、人民银行等主管部门,继续完善我区建筑工程领域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加强预警监测能力,及时处理欠薪隐患,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完善农民工速裁庭、女职工维权工作站的制度建设,畅通农民工、女职工等弱势群体维权渠道,实行“绿色通道+法律援助”,提升特殊群体维权效率。

六是坚持群众满意导向,打造更高层次人社服务的新样板。继续推动改革创新突破提升,加强对“无证明”城市、“跨省通办”和“全省通办”、政务服务“好差评”、政策标准化梳理工作落实,推动服务效能提升、营商环境优化,确保工作落实的长期性、有效性。把提高人社服务办事效率作为优化服务环境的关键突破点,高标准提升“视频帮办”服务。继续提升“人社+金融超市”建设,逐步扩大社银合作业务服务事项和服务网点范围,为办事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人社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