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2021年度淄川区质量发展状况报告 | ||
---|---|---|---|
索引号: | 11370302MB2858510D/2022-5375087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2-02-18 | 发布机构: | 淄川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2021年度淄川区质量发展状况报告
2021年以来,淄川区市场监管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2021年全省市场监管系统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扎实开展质量提升和“质量强区”创建,全区质量工作水平大幅提高,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质量基本状况
(一)工业产品监督抽查情况
2021年,淄川区市场监管局坚持民生和问题导向,统一生产与流通,突出百姓关心关注及我区主导产品,重点检测涉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指标,制定了全年区级监督抽查计划,共抽检340个批次,其中成品油175个批次(快检165批次、常规10批次),车用尿素10批次,水泥45个批次,钢材8个批次,电线电缆3个批次,家用电器1个批次,婴幼儿服装33个批次(生产27个批次、流通6个批次),儿童用品12个批次,挥发性有机物3个批次,农膜农资9个批次,购物袋7个批次,学生用品4个批次,建筑陶瓷砖7个批次,服装4个批次,妇女用品2个批次,家用电器3个批次,其他产品12个批次。所有抽样全部完成,检验结果向社会公示,不合格12个批次,合格率96.5%。
(二)食品监督抽检情况
2021年,全区共计划开展食品抽检3013批次,检验完成3013批次,不合格113批次,不合格率3.75%。
(三)特种设备统计
2021年,全区在用特种设备数量共计8825台(不含压力管道与气瓶)。其中依据特种设备(不含压力管道与气瓶)种类划分:锅炉122台;压力容器4015台;电梯2526台;起重机械1749台;大型游乐设施23台;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388辆。
(四)质量申诉情况
2021年,12345投诉举报热线共受理涉及质量投诉举报1174件,其中产品质量投诉1052件,举报122件,办结率100%。从投诉举报类别来看,服装鞋帽、日用百货质量投诉较多,合计占举报投诉总量的68.99%。
(五)质量强区建设情况
1.品牌建设。加强“好品山东”品牌建设,鲁泰纺织、鲁维制药、鲁丰织染、广通化工、雷帕得汽车科技、新星集团6家企业被省市场监管局认定为2021年度山东省高端品牌培育企业,推荐鲁维制药等7家单位申报“好品山东”区域公共品牌。鲁泰纺织参加省质量强省办举办的“首届好品山东品牌故事大赛”活动,品牌影响力不断强化。雷帕得汽车科技、鲁泰纺织、凯盛新材料入围2021年山东省重点行业品牌价值强榜单,鲁泰纺织入围2021年中国品牌价值评价榜单,品牌价值104.58亿元,品牌强度913。组织动员金城医药、鲁泰纺织、新星集团、鲁维制药、雷帕得公司董事长王金珂,鲁中水泥总经理李满等企业和个人申报第一届淄博市质量领军企业(人物),其中鲁泰纺织、金城医药入围现场评审名单。
2.深化“证照分离”改革。依托淄川区政务服务中心市场监管窗口,提供全流程“一门、一网、一次”服务,压减审批环节3项,精简经营许可审批材料36件。全面落实网上政务服务能力建设,山东省事项管理系统事项认领梳理发布及要素修改完善情况、服务指南要素准确度、事项全程网办率、压缩办理时限、电子证照推广应用等指标全部完成。2021年,共受理各类业务1900余件,其中: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复审421人次、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新取证43人次,计量标准考核29件、计量标准授权2件;外资企业设立登记1家、外资企业变更登记11家、外资企业备案登记1家;特种设备登记1398件、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均实现电子证照,所有依申请服务事项全部集中在行政服务大厅办理和网上审报审批,所有行政许可事项全部为即办件。
3.开展质量提升活动。开展了建陶、新材料等重点行业、园区、企业质量提升调查、红木生产企业质量及市场运行状况调研、质量月卓越绩效管理培训、组织辖区内技术机构入驻“齐质通”,推动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等工作。2021年“泰山品质”认证立项申请企业鲁丰织染有限公司经营管理部负责人从企业如何运用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分享了经验做法,并组织参观了企业现场质量管理,吸引了来自全区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57家企业70余名质量工作者参加,得到了参训人员的一致好评。
(六)质量技术基础工作
1.计量。2021年开展了医疗机构、环境检测、计量标准和计量授权、眼镜制配场所、加油站、集贸市场、安全防护、能效标识、涉粮领域等专项计量监督检查,检查单位120余家。完成了新增7家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审查。持续推广应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管理系统,实现强制检定申请全部网上办理。加强法定计量技术机构管理,完成了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管理和维护工作。开展“5.20世界计量日”宣传活动,通过开放计量实验室、计量服务进市场、进超市,实施免费检定、普法宣传及专项计量监督检查等活动,大力宣传计量知识和法律法规,计量维权意识更加深入人心。开展计量为民行动,组织各类市场主体完成诚信计量承诺700余家。处理完成计量投诉28件。加强计量技术能力建设,2021年度检测压力表8232台件、气体报警器1043台件、燃油加油机1221台件、衡器379台件。
2.标准化。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维统科技承担的国家级粉煤灰综合利用制新型建材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通过国家标准委考核评估。鲁泰纺织申报的第二批国家级消费品标准化试点被国家标准委立项。凯盛新材料、金城医药、淄矿集团等企业主导和参与制定国家、行业、地方及团体标准34项。组织企业提出2021年山东省企业标准“领跑者”重点领域建议6项。持续贯彻落实标准化改革政策,鼓励和指导企业开展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自我公开声明,2021年指导全区63家企业188项企业标准在国家标准委网站平台公开声明。完成了5家企业7个企业标准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抽查任务。
3.认证认可。截止2021年12月,全区共有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数106张,共有各类管理体系认证证书850张,其中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391张,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212张,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193张,食品农产品管理体系认证证书8张。实验室通过计量认证数量20家。鲁丰织染获省认证认可协会“泰山品质”认证。
4.提升服务检验检测机构能力。为全面掌握全区检验检测服务业发展数据,加强检验检测市场监管、促进检验检测服务业质量提升,组织开展了2021年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工作。积极推荐我区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参与省局组织的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经过筛选和审核,2家小微企业被纳入试点名单。淄川区检验检测中心以“优秀”成绩通过省农业农村厅2021 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能力验证,以“满意”值通过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2021年资质认定检验检测机构能力验证。
(七)“两节”打假工作
为保障元旦春节两节消费安全,集中组织开展了2022年元旦春节打假专项行动。行动中,全区市场监管部门突出案件查办力度,严查城乡结合部、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重点区域产品质量、价格等市场违法行为。通过组织开展打假专项行动,进一步净化节日市场环境,维护消费者和守法经营者的合法权益。2021年12月,淄川区市场监管局共出动执法人员1253人次,检查经营主体1315户次,检查生产加工单位138家次,立案查处各类违法案件109件。其中产品质量案件7起、食品案件47起、消费者权益保护案件1起、价格违法案件1起、广告违法案件2起、无证无照经营案件18起、医械类案件5件、其他各类违法案件28起,对市场制售假冒伪劣等不法行为起到有效震慑。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质量基础相对薄弱。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比较落后,工业产品采标率不高。标准化意识不强,标准化试点创建难度大,企业对标准化试点示范区创建出现畏难情绪,标准化工作难以向深层次发展。市场主体对制定标准、对标达标等标准化活动主动性不足,缺少专业人才指导。
二是质量发展创新能力不强。对实体经济基础调查研究不够、核心和关键技术不足、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和创新能力不强,制约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仍未消除,一些关键瓶颈亟待突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
三是品牌创新发展不均衡。尊重品牌、重视品牌的氛围不够浓厚,品牌给产品带来的溢价不明显,企业对品牌的投入不足,人才缺乏。推进质量品牌升级工程合力不够,质量品牌基础薄弱,尚未形成质量品牌的区域带动作用,质量品牌的市场核心竞争力不强。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扎实开展质量提升行动
聚焦重点行业、区域、产业园区和产品(服务),以质量强区创建、质量品牌提升示范项目建设为载体,以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质量管理体系等质量工具为抓手,以质量人才队伍建设、质量巡诊、建设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等措施为主,扎实开展“一业一域”“一园一品”质量提升行动,努力让人民群众有质量获得感和幸福感、广大企业有质量责任感和提升感、地方党委政府有质量成就感和使命感。
(二)强化认证监管
开展强制性产品监督检查,加大强制性产品认证日常监管和巡查力度;加强自愿性认证监管工作。继续加强检验检测机构监管,强化检验检测机构监督成效。
(三)发挥标准支撑和规范作用
加强部门协调,开展产、学、研合作,强化技术指导,做好标准化项目间的衔接、配合,使管理和服务措施持续跟进,在标准体系、检测监督体系和市场监督体系上加大建设力度。
(四)加强品牌培育
以淄川区纺织服装产业质量提升建设和省制造业(服务业)高端品牌培育为抓手,遴选推荐竞争力强的自主品牌企业参加,扩大淄川品牌知名度,促进淄川品牌升级。
2022年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