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太河镇2025年工作计划 | ||
---|---|---|---|
索引号: | 11370302004312757J/2025-5516510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5-05-07 | 发布机构: | 淄川区太河镇人民政府 |
(一)谋划亮点工作
2025年,太河镇党委将立足“一山一水”优势抓好“两项产业”,关爱“一老一小”群体打造“两个平台”,擦亮“艺术太河 康养胜地”品牌,探索走出“两山论”转化新路径。
一是立足山区资源优势,提升农文旅产业竞争力。充分利用好太河山区资源优势,持续打好农文旅融合组合牌,依托中草药种植、果蔬大棚、香菇小镇等特色产业,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创意农业、会展农业,探索农产品深加工项目,打造文旅农融合发展新产业链;突出多样化、沉浸式、高体验性特点,综合统筹利用现有旅游资源,系统性、整体性策划打造太河镇生态旅游项目,细化三大片区功能分区,强化太河片区政府驻地服务职能,突出发展以潭溪山、云明山、涌泉BOBO谷等景区为中心的峨庄、淄河片区,立足精品民宿集聚区、高端矿泉水基地、特色写生小镇定位,利用后紫峪、下端士、纱帽等村为代表的写生资源优势,吸引艺术院校师生、画家进行写生艺术创作,使整个片区形成一个有机的旅游经济整体;积极培育发展新业态项目,提升越野摩托车、山地自行车等赛道水平,策划举办环太河马拉松等赛事,创新举办各类文体演出,推出“太河四季韵”主题宣传,打造有亲和力、有吸引力的节会度假活动体系,提升太河“吸客力”。
二是立足水资源保护地优势,提升矿泉水产业水平。全面做好峨庄支流、幸福支流小流域发展规划,以保护水资源、壮大水产业、做活水经济、打响水品牌为思路着力做强饮用水产业。坚持保护为先,明确重点区域,严格执行各级保护区及准保护区准入标准;积极对接有关部门,加强生产管理,优化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利润;做好线上线下联动营销,利用电商渠道的多元化、便捷性,扩大品牌的影响力,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广泛推广使用太河饮用水产品;借助太河商会在外人才优势,探索申请国家地理标志,把太河优质水源地的名气打出去,叫响“中国矿泉水之乡”品牌。
三是关爱高龄老人,打造养老医疗健康服务平台。围绕峨庄古村落国家级森林公园和中草药种植产业,紧紧抓住国民日益增长的康养休闲度假需求,选取打造个别基础好的“康养”村,采取集中运营模式,探索康养和中草药产业发展的契合点。积极与山东康养集团淄博医院对接,充分利用公共资产优势,计划投资1亿元,将峨庄卫生院四周约20亩闲置院落,规划建设成集养老、医疗、健康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医养中心。项目建成后,主要面向社会吸收离退休人员入住,为他们提供有效的医疗治疗和关怀,提供温馨和贴心的照料。
四是关爱中小学生,打造全域研学实践平台。依托区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烈士纪念设施、旅游景区等丰富资源,打造太河全域研学实践产业平台,构建一个集政府资源导入、属地资源运营推广和高品质研学课程技术开发于一体、自负盈亏的综合统筹平台,主要为青少年开展综合实践教育、研学旅行、冬夏令营、主题定制等活动,为成人开展党团建、师资培训、会培拓展以及其他培训类业务,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增强太河发展新活力。
(二)强化服务保障
坚持党建引领,夯实两项基础,抓好两个项目,不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以高质量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巩固学习教育成果;深入推进32个联村党委规范化实质化运转,在确定2个联村党委试点的基础上,以点带面,构建联村党委全覆盖、多村联合体重点带动的发展体系;对全镇95个村村干部任职、村庄发展、群众满意度等情况认真细致进行摸排,提前做好换届准备工作,配齐配强村“两委”成员,壮大村级工作力量。
二是夯实两项基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开展“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年”活动,切实强化日常学习培训,不断提升履职能力;加强民生保障建设,落细落实各项帮扶政策,重点做好防贫返贫动态监测、低保救助、残疾人两项补贴、城乡居民保险缴纳、便民服务等工作,切实保障好群众基本生活。
三是抓好两个项目。重点推进传统古村落和美宜居乡村建设、“潭溪山乡村旅游”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两个项目,实施人居环境风貌提升、农村道路改造提升、乡村水环境治理和特色农业提升工程,重点对村内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沿线路域环境、村庄闲置资源等进行提升改造,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争创省级旅游度假区打下坚实基础。
(三)严抓底线工作
聚焦聚力抓好底线工作,压实压紧主体责任,落实落细工作举措,以万无一失的工作标准和要求,筑牢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社会稳定“三道防线”。
一是筑牢安全防线。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抓好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起底式、不间断排查整治安全隐患,从严从实抓好防范一氧化碳中毒、森林防火等重点领域安全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从源头上堵塞安全漏洞。
二是坚守环保底线。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九大攻坚突破”及扬尘污染防治攻坚行动,修订完善工贸企业应急减排清单,严格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限产停产措施;积极配合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按照要求及时报送相关材料,反馈问题及时整改到位;对照饮用水源地、涉尘企业等14个重点领域,开展生态环境巡查检查,常态化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运行巡查,确保不出问题。
三是严把信访关口。严格落实《全员信访工作责任制暂行办法》工作要求,全员包化解、包稳控,全力提高信访工作质效。整合各类法律资源,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充分发挥“一站式”矛调中心实战作用,在控源头、增质效、抓化解等方面持续发力,严把预防关、质效关、反馈关,从源头上减少信访案件,推动各类矛盾纠纷依法有效化解,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