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川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标题: 淄川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政务公开工作任务台账
索引号: 11370302MB2855600C/2024-5469756 文号:
发文日期: 2024-08-07 发布机构: 淄川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淄川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政务公开工作任务台账

发布日期:2024-08-07
  • 字号:
  • |
  • 打印

序号

工作任务

工作要求

责任单位

时限要求

1

以政务公开助推重点工作落实

以公开助推高水平开放、高质量招商引资

集成式公开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动能转换、重点产业、支持企业发展等方面政策文件并做好宣传解读

办公室

及时公开

2

以公开助推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提高

围绕稳就业促增收,及时更新发布本地区就业创业政策清单,分类梳理面向退役军人等不同群体以及各类经营主体的政策举措

办公室

信息形成或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公开

3

以公开助推监管效能提升

加强行政机关权力配置信息公开,结合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优化,做好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和机构职能信息的调整和公开工作

办公室

及时公开

4

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

办公室

及时公开

5

规范公开招投标、公共资源配置等领域政府信息

办公室

及时公开

6

做好政策公开与解读回应

提升政策集中发布质效

强化政策集成供给,选取部分企业群众关注度高、办事需求大、政策体量大的领域,实施跨层级、跨部门的政策集成式发布和一站式公开,最大限度利企便民

办公室

长期坚持

7

探索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优化政策点对点推送,实现政策场景化展示和精准化、个性化推送,确保政策直达基层、直达企业、直达群众

长期坚持

8

以行政规范性文件、政府文件、部门文件为重点,加强已公开政策的信息管理,根据立改废情况动态更新,以公开的准确性保障执行的准确性

办公室

及时公开

9

持续加大政策解读力度

准确把握政策解读工作重点,聚焦扩大有效需求、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数字经济发展、重点领域改革、高水平开放、高质量招商引资、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建设、降碳减污扩绿、保障改善民生等方面政策,开展深入解读,加速释放政策红利

办公室

长期坚持

10

充分收集政府网站、政务服务大厅、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等渠道反映的企业群众诉求,对政策中与企业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具体条款和事项,进行要点拆分、深度解读和综合指引,不断丰富解读内容,提高解读质量

长期坚持

11

涉及办事服务的政策性文件,要确保政策解读内容与实际办事要求一致

信息形成或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公开

12

充分发挥部门主要负责人、政策参与制定者和熟悉有关业务专家学者、专业机构从业人员、新闻评论员、媒体记者等作用,综合运用政策吹风会或新闻发布会、媒体互动直播、现场集中宣讲、撰写评论文章等方式多角度全方位开展解读

长期坚持

13

深化政民互动与公众参与

深化重大决策公众参与

深入落实重大决策公众参与程序,进一步完善意见征集、采纳、反馈等工作机制

办公室

长期坚持

14

制定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的政策,除依法应当保密外,应通过征求意见、听证座谈、实地走访、民意调查等方式扩大公众参与

长期坚持

15

制定涉企政策要主动听取相关企业、行业协会商会的意见

长期坚持

16

探索建立政务公开监督员制度,聘请专家学者、公众代表、企业法人、律师、教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人士等作为监督员,积极向政务公开工作机构反馈企业群众的意见建议

长期坚持

17

继续推进邀请利益相关方、公众代表、专家、媒体等列席政府有关会议工作,列席代表的意见发表和采纳情况要向社会公开

长期坚持

18

常态化开展政策评价,选取本单位重点政策,进行实施效果评价,全面掌握政策落实情况,制定政策性文件的部门原则上每年至少开展2次专题性政策评价工作。要深入分析政策评价结果,适时转化为调整政策制定的措施,年底前将评价结果和运用情况向社会公开

长期坚持

19

增强政民互动交流实效

特别是与宏观经济和民生关系密切的单位要通过多种形式常态化开展政府开放活动,让公众了解政府工作,反映意见诉求。鼓励以公开征集意见的方式确定活动主题和场次,推动政府开放活动常态化

办公室

长期坚持

20

加强对收集意见建议的分析研究,在作出公开决策时予以考虑,并将吸收采纳情况向社会公开

办公室

长期坚持

21

加强领导信箱、在线访谈、网友留言、意见征集、建言献策等互动平台建设,严格落实各渠道办理时限,及时公开公众意见建议采纳情况

长期坚持

22

提升依申请公开办理质效

围绕征地拆迁、国土空间规划、社会保障等企业群众高度关注领域,开展专题调研,深入研究分析,推动申请较为集中的政府信息向主动公开转化

办公室

长期坚持

23

强化温情服务,主动跨前与申请人沟通,做好便民解答、指引和服务,推动申请人合理诉求的实质性解决

办公室

长期坚持

24

对依申请公开工作中发现的申请人权利滥用和行政机关未依法行政等方面的问题,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联动,研究制定相关约束转办机制

长期坚持

25

妥善处理依申请公开疑难复杂案件,加强会商,对影响面广、敏感度高的申请,做到早了解、早研究

长期坚持

26

加强对信息公开申请复议、诉讼案件特别是败诉案件的分析,掌握成案及败诉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改进

办公室

长期坚持

27

完善主动公开事项目录体系

以正在执行的主动公开基本目录和各领域基层政务公开事项标准目录为基础,全面梳理法律、法规、规章中关于主动公开信息的规定,逐项明确公开主体、内容、时限、方式、渠道、责任等要素,编制主动公开事项目录,做到法定公开事项公开到位,其他事项审慎主动公开

办公室

长期坚持

28

全力抓好主动公开事项目录落实,同步调整政府网站栏目,完善其他公开渠道,确保事项目录要求与实际公开内容一致

长期坚持

29

拓展优化公开平台

切实强化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管理

在公开前明确各类信息的公开时限,建立健全对已公开信息的管理制度。更好统筹政务公开和安全保密。依法对拟公开信息进行保密审查,防止泄露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和敏感信息泄露

办公室

长期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