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关于做好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的建议”,我局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烈士纪念设施规范化维护和管理。落实好区烈士纪念设施管理服务中心人员和经费,印发《淄川区烈士纪念设施规划建设维护管理方案》《关于做好英雄烈士纪念设施规划建设修缮管理维护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划定英雄烈士纪念设施保护范围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创新实行区、镇、村三级负责制,明确烈士纪念设施管理维护责任和保护范围。通过区财政和社会捐赠等多形式多渠道筹集资金,对烈士纪念设施实行全面提质改造,招录管护员负责每天清理环境卫生,烈士纪念设施面貌焕然一新。全力研究好、编制好、落实好退役军人事务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将马立训纪念馆建设、太河惨案死难烈士纪念碑提升等烈士纪念设施项目工程纳入“十四五”规划。
二是充分挖掘红色革命教育资源。安排专人开展全区革命遗址遗迹普查工作,对本辖区的烈士陵园、散葬烈士墓、零散烈士纪念碑、亭、塔、馆、堂、雕塑等进行全面摸底调查,深入细致地摸清本地零散烈士纪念设施情况,做到不遗漏、不重复、无错误,并建档立卡进行分类管理。对新发现需进一步确认的,收集好资料并建立信息档案,配合相关部门开展确认工作。目前,新发现黄家峪惨案纪念馆、磁窑坞会师旧址、涌泉抗战遗址、井子山击落日军飞机处、抗战四县联合指挥部等多处革命遗址遗迹。同时,随时对烈士的遗物、图片、音像资料等进行收集、登记、鉴别、保管,不断充实烈士纪念馆珍藏内容,适时更新、展出、陈列,并运用现代手段提升展示水平。目前,淄川区烈士陵园内有文物112件。
三是常态化组织开展红色主题活动。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作用,利用中华英烈网、淄川烈士陵园网站等平台,广泛宣传英雄烈士事迹。清明、烈士公祭日期间,充分利用烈士纪念设施等红色资源,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各界人士开展祭奠烈士、缅怀英烈活动。为168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和参加抗美援朝作战老兵制作影像视频,建立荣誉档案。推动红色文化进机关、进校园、进部队,邀请党校讲师、优秀退役军人、退役老兵为机关工作人员、中小学生和部队官兵讲战斗故事,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