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川区文化和旅游局
标题: 淄川区文化和旅游局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打算
索引号: 11370302MB2857817W/2021-None 文号:
发文日期: 2021-02-22 发布机构: 淄川区文化和旅游局

淄川区文化和旅游局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打算

发布日期:2021-02-22
  • 字号:
  • |
  • 打印

2020年,淄川区文化和旅游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聚力文旅融合攻坚,大抓落实、狠抓落实,全区文化旅游工作稳步推进。

一、工作情况

(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严格落实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扎实推进理论武装,重点学习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等书籍,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准确把握新形势、新要求、新方向,党组理论中心组组织集体学习18次。切实用好“学习强国”“灯塔党建”等平台,组织观看《上甘岭》《冰雪长津湖》《坚守1200 秒》等影视作品,赴新星集团党建共建思想政治体检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引导党员自觉践行初心和使命。扎实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认真落实以“三会一课”为主要内容的组织生活制度,组织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将反“四风”工作作为常态性工作来抓,尤其注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整治,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注重查缺补漏,严防“四风”反弹。

(二)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文旅工作

一是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先后出台《关于加强全区文化旅游系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A级旅游景区恢复开放“九个严格”》等规定,压实疫情防控工作责任,各文化旅游单位场所严格执行防控措施,出动2000余人次开展督导,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二是坚持文化服务持续在线。推送《公益培训·云课堂》等55个版块近1200节线上公益课程,举办线上展览71场、讲座40场,满足疫情期间群众文化需求。三是鼓励抗疫题材文艺创作。通过“淄川文化云”累计推出展示抗疫题材的歌曲、摄影等文艺作品300余件,文化馆创作的《向武汉疫情防控阻击战集结》等5首歌曲分获省文联、省文化馆颁发奖项。举办淄川区抗击疫情文艺作品创作大赛颁奖晚会,为打赢战疫提振士气、贡献文化力量。四是积极服务企业脱困纾困。组织开展全区“乐享生活·惠民消费季”文旅板块活动,广泛发动文旅企业参加各级惠民消费季活动。实施《淄川区旅游接待补贴办法》,配合市局暂退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32万元,支持旅行社渡过难关。

(三)全力开展文化旅游脱贫攻坚行动

文化方面,成立7个督导组完成107个省定贫困村文化扶贫问题督导,为贫困村配发移动音响、卫星农家书屋等文化设施,推出“送戏下乡”扶贫专场演出,夯实“扶贫扶志、文化惠民、覆盖全区”工作格局。旅游方面,加强对6个旅游扶贫村的扶贫项目进行指导提升,配合镇办梳理旅游扶贫项目专项资金情况,对140个涉及旅游产业贫困村的产业项目运营情况进行调研指导。

(四)持续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是扎实开展“书香淄川”建设。出台《淄川区建设“书香淄川”实施方案(2020-2022)》,举办阅读宣传“三进”活动10余次,创建“书香助盲”视障读者活动品牌。我区在全国“乡村阅读季”活动中区县排名第二,我局荣获“优秀组织奖”。二是继续完善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体系。优化提升分馆设施设备,实现区镇两级图书通借通还,建成1个总馆、13个分馆、10个阅读吧、5个服务点的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6月17日,全市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现场会在我区举行。三是打造33处“5+N”模式升级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不断创新服务形式,丰富服务内容,引领区域文化大发展。

(五)不断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

受疫情影响,去年全区群众文化活动从8月份开始陆续展开。一是“淄川文化云”逐步恢复。举办《赶牛山》广场舞和“热土欢歌”大赛推荐歌曲专题培训,累计参与人数1500余人次。二是积极举办各类演出、比赛。先后举行第十五届社区广场文化艺术节暨第七届“热土欢歌”大赛、第十四届老年艺术节等活动,为广大文艺爱好者提供展示平台。完成“送戏进乡村”510场。三是阵地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图书馆在闭馆2个月并实行预约入馆的情况下,新增读者1200余人,图书流通量11万余册次。文化馆依托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累计云授课13450余课时。博物馆共计接待游客14万人次,其中未成年人6万人次,举办淄砚展、“墨守初心——王佑学山水画家乡汇报展”等临时展览,参观人数近10万人次。11月底,我局组织“市民代表看文化新风貌 提意见建议”活动,倾心听取群众心声,让人民满意。

(六)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储备

一是市区重大文旅项目稳步推进。淄博中华传统民俗文化创意园(核心区)项目、首旅“青未了”精品民宿、朱水湾二期项目等9个市重大文旅项目,全年完成投资17.4675亿元,完成比率为167.96%。9个区级文旅融合重点项目,全年完成投资11.9563亿元。二是积极推进储备项目落地和招商引资。与景域驴妈妈集团签订聊斋文化旅游区和聊斋城项目合作协议,驴妈妈集团进驻聊斋城接管运营。精心策划齐长城国家文化遗址公园和西部齐长城养生度假区2个重点招商项目,在全市文旅发展大会上隆重推介,已有上海、济南等地客商前来考察。

(七)着力推动精品旅游提质增效

一是积极开展“树标杆、学标杆、赶标杆”活动。潭溪山、牛记庵、领尚琉璃文创园分别被评为全市A级景区、乡村旅游和工业旅游示范标杆。二是推进乡村旅游提档升级。首旅集团投资1.6亿元,打造“青未了”高端民宿一期11套院落已正式营业;结合“莫干山”模式打造的牛记庵“百鸟山舍”高端民宿,投资3300万元建设完成游客中心、15套院落、高端泳池等设施。制定出台《淄川区关于规范民宿发展的实施意见》,对精品民宿实施星级管理。牛记庵被文旅部评为全国第二批乡村旅游重点村,牛记庵、梦泉村被省文旅厅评为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牛记庵的孙勇被文旅部表彰为全国乡村文化旅游能人。土峪村、牛记庵、梦泉村被列入全市10个精品乡村旅游示范点。三是持续开展宣传营销。策划实施12项四季文旅主题活动,邀请央视《跟着课本去旅行》栏目拍摄《聊斋故里》《孟姜女哭长城》系列节目,制作文旅宣传片《天下淄川》,登上绿皮火车推介沿线文旅资源,认购淄博站、淄博北站广告牌,制作《周末去哪儿》节目19期。组织参加首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等20余项推介活动,承办“好客山东·百团山东行”走进淄博、淄博市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暨“夏爽淄博”启动仪式。举行2020淄川旅游推介会、“高山花海”摄影大赛等活动,指导景区举办牛记庵摩托音乐节等10余项节事活动,持续提升旅游品牌影响力。

(八)不断巩固文化遗产保护成果

一是文保单位修缮工作稳步实施。年度争取国家级、省级项目资金442万元,完成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磁村瓷窑址安防、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渭一窑址二期等2个项目的评审验收,5处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项目正加快推进中。二是文物保护基础性工作有序推进。开展革命文物普查,调查登记文物点共计40处。进行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共申报革命文物12处。完成对辖区内国保的保护规范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勘界上报工作。积极开展淄川区创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的编制和申报工作。三是文物安全保障工作扎实开展。开展全区文物安全百日攻坚行动,针对破坏损毁、违法修缮不可移动文物,在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内违法建设等行为进行重点巡查。实施文物火灾隐患整治和消防能力提升三年行动,举行全区文物古建筑、博物馆消防安全培训会及应急演练。四是博物馆展陈水平不断提升。积极参与全国第四批博物馆定级评估工作,淄川博物馆成功晋升为国家三级博物馆。完成公孙墓地出土的唐五代至清代400余件文物的资料整理。成立东盛乡情博物馆和西关乡村记忆博物馆2家非国有博物馆。五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持续深入。完成《瓷板画》《增福财神李诡祖传说》《锔瓷技艺》等5个项目的省级非遗项目名录申报工作。《木版画制作技艺》《青瓦琉璃瓦制作技艺》分获全省“大家拍·非遗抖靓健康生活”短视频大赛二等奖第一名和三等奖。组织17个代表项目参与山东省第四届非遗精品展,全面展示我区非遗文化魅力。

(九)继续强化文化市场监督管理

一是全面加强执法检查。综合运用“互联网+”监管、“双随机、一公开”和区县互查等多种手段,在加强市场巡查的同时,开展各类文化市场专项整治,有效净化文化市场。全年共检查经营单位4570余家次,取缔游商地摊3处,没收非法出版物3500余册(盘),立案27起。二是扎实开展“扫黄打非”工作。制定印发《2020年淄川区文化市场管理暨“扫黄打非”工作方案》,相继开展印刷复制企业超范围经营和无证经营专项整治、线上查惩行动、取缔销售非法出版物游商地摊等工作。新推荐淄川区般阳中学和淄川区磁村中心学校为“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三是积极推进版权保护工作。选送《鼠来宝》《四季炫彩琉璃艺术茶叶罐》等27件作品参加全市首届文化创意版权设计大赛,获得一等奖、二等奖各1个和三等奖3个,我局荣获优秀组织奖。四是认真做好新闻出版广电和行政审批工作。高标准完成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各项任务,对64家印刷企业和46家出版物发行零售单位进行年度核验,新设立印刷企业3家、电影发行单位1家,旅行社分社备案1家,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换证1家。

(十)全面筑牢文化旅游安全防线

一是强化工作组织领导。落实文旅安委会联席会议制度,发挥行业领域牵头作用,组织开展行业内安全生产专项行动,确保管行业管安全责任履职到位。二是夯实应急管理基础。聘请青岛赛飞特安全公司对全区文化旅游行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进行重新修订并印发,进一步制订9个专项预案和系统预案无缝衔接,切实织密应急管理网络。在潭溪山景区开展防汛应急演练,提升针对汛情的应急反应能力。三是加强日常安全巡查。分行业领域成立7个工作专班,开展日常巡查检查,每周汇总检查情况,每月对全区文化旅游单位巡查一遍,实现日常检查高频次、全覆盖。四是严密开展隐患排查。在五一、十一等重要时间节点,对全区文化旅游经营单位开展安全专项督导,会同消防救援大队等单位开展联合检查。针对发现安全隐患,做到整改有期限、检查有落实,实现闭环管理,确保行业安全生产责任事故零发生。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镇村对文化工作重视程度不足。重经济建设、重社会稳定、轻文化等现象仍不同程度的存在,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发展不平衡,直接影响和制约文化建设和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

二是文旅产业发展受土地、林业等要素制约突出。例如我区引进的淄博中华传统民俗文化创意园项目,因受用地指标紧张、土地规划等问题制约,项目进展缓慢。

三、2021年工作打算

2021年,淄川区文化和旅游局将继续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上级确定的新思路、新任务、新要求,统筹疫情防控和行业发展,大力实施文化赋能,深入开展文旅融合发展攻坚行动,加大高质量文化供给,加快重点文旅项目推进,聚力打造区域性文化发展和文旅融合高地。

(一)大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区、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实现全覆盖。

一是建设50处“5+N”模式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打造成集宣传教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和素质提升于一体的综合文化服务平台。

二是推广农家书屋“1+N”管理模式。将农家书屋与文明实践站融为一体,按照每个镇办不少于3处的要求,打造40处“1+N”模式农家书屋提质增效示范点。依托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开通数字图书终端,实现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的全民阅读新模式,进一步发挥农家书屋效能。

三是继续推进“书香淄川”建设。采用政府扶持、指导,商家投入、运营的模式,在各集中居住区、城市公共活动区域因地制宜,规划建设集文化形象宣展示、文化产品展销、有偿便民服务等于一体的城市书房,年内完成鲁泰体育场和柳泉湿地公园2处城市书房,建设10处城市休闲阅读吧。打造5处图书馆村居服务点,实现与区图书馆总馆、镇办分馆图书互联互通、通借通还。

四是不断改善“淄川文化云”的应用体验。结合群众喜好增设线上阅读、文化消费、积分兑换、在线教学等功能板块,增强易用性、精准性和高效性,充分发挥平台作用。

五是开展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围绕建党100周年等重大节庆活动,在全区开展声乐、舞蹈、太极拳等“文化云”主题培训、演出、展览等文化活动。全面推进“戏曲进乡村”工作,通过“资质审核、菜单供给、群众点单”,年内开展送戏下乡500场次,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服务需求。

(二)全力推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快文旅重点项目建设。2021年,初步拟定12个区级以上文旅融合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10.95亿元。其中,淄博中华传统民俗文化创意园项目,年内计划完成投资5亿元,完成“潮玩基地”工程建设并投入运营,全力支持举办“麦田矿坑音乐节”,完成景区内部道路建设。聊斋文化旅游区项目,年内计划完成投资1亿元,先期进行聊斋园提升改造,对包括聊斋园、蒲家庄、蒲松龄纪念馆、商业大街、原VR项目地块等区域在内的整个聊斋旅游区进行规划设计,整合打造成为以聊斋文化为主题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二是争创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成立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淄川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创建工作动员大会,出台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政策文件和实施方案。实行分工负责制,明确创建计划和任务目标,加强督办考核,建立全域旅游联席会议制度,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的创建工作机制。编制完成《淄川区全域旅游规划》,成立专业旅游行业协会、旅游专家智库,经常性开展旅游培训、考察交流活动。通景公路、乡村旅游公路达到相关建设标准,建立旅游运营监测中心,形成多层级旅游集散网络,丰富和完善“+旅游”产业融合业态。

三是扩大优质旅游产品供给。开展旅游景区2021质量提升系列行动,推动景区提质增效。精选整合齐长城沿线10家精品民宿抱团作战,集中塑造“齐长城宿集”品牌。支持民宿所在村实施村庄景区化创建工程,鼓励民宿建设乡村书吧等文化设施;加强对民宿服务质量的标准化培训,举办服务技能大赛、厨艺大赛等活动,提升民宿的整体运营环境和文化品位。以精品民宿发展推动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全力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推动全区工业旅游、研学旅游、体育旅游等旅游新业态发展,完善工业遗存旅游功能,推动研学游品牌化、品质化。

四是积极打造精品旅游品牌。着力布局营销矩阵,用好传统媒体,用活新媒体,全方位、多渠道开展营销宣传。充分利用抖音、快手、携程、马蜂窝、驴妈妈等平台,积极推动短视频、网红直播等多元化创作,打造一批网红打卡地、网红文创、网红美食等。充分利用我区资源,举办丰富多彩的节事节庆活动。积极“走出去”,组织参加旅游推介活动;诚挚“引进来”,邀请旅行社、媒体来我区考察踩线。继续实施市区两级旅游接待补贴,全力打造内涵丰富、亮点纷呈、特色鲜明的淄川全域旅游形象品牌。

(三)不断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利用

一是加大文物保护执法力度。继续开展全区文物安全百日攻坚行动和文物安全大排查行动,对全区216处文保单位进行逐一检查,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建立整改台账,确保整改到位,不留死角。加强文物巡查,定期对辖区内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防火、防盗、防破坏安全检查,联合公安部门对田野遗址、古墓葬开展分片巡察,及时发现问题,严格落实整改。通过各类新闻媒体,深入宣传《文物保护法》,增强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

二是认真实施文物保护项目。加大文物保护资金争取力度,争取新的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维修项目和资金不低于2020年。做好西坡地窑址、巩家坞窑址考古发掘,完成寨里窑址安防工程、淄矿安防工程、罗圈八路军医院(二期)修缮工程、蒲家庄民俗建筑群139号院维修工程的竣工验收工作。

三是不断提高博物馆工作水平。充分发挥博物馆作为山东省科普基地及德育基地平台作用,在重要传统节日和重大纪念日精心设计、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专题活动。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策划推出主题文物陈列展览,保护好革命文物,传承好革命精神,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

四是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能力。继续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保护和管理,充分挖掘非遗资源,积极申报各级名录,规划建设淄砚博物馆、非遗保护体验馆,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

(四)持续强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水平

一是深化综合执法改革。严格落实省市《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的实施意见》和《淄川区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实施意见》,按照既定部署完成综合执法机构的事业单位改革,以体制理顺促执法规范化建设加强。加大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的推广应用,提高办案水平和办案质量。

二是加强市场监管检查。依托“双随机”工作机制,加大文化市场执法力度。在日常巡查基础上,实施常态化错时执法检查,营造诚信、守法经营良好氛围,保障文化旅游市场繁荣发展。深入开展“扫黄打非”专项行动,联合公安部门从严从重查处侵权盗版活动,保持对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态势,确保“扫黄打非”工作有力度、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