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川区文化和旅游局
标题: 淄川区文化和旅游局2025年工作打算
索引号: 11370302MB2857817W/2025-5507269 文号:
发文日期: 2025-03-04 发布机构: 淄川区文化和旅游局

淄川区文化和旅游局2025年工作打算

发布日期:2025-03-04
  • 字号:
  • |
  • 打印

一、聚力激发文旅市场发展活力

(一)项目引领景区提质升级。新策划文旅重点项目6个,总投资19.2亿元,2025年度计划投资2.5亿元,涵盖城市休闲旅游、文旅新业态打造、景区提质升级及乡村旅游开发等多个业态。

(二)推动乡村旅游迭代升级。以赵瓦熊猫艺术节、凤凰山农民丰收节、黛青山石榴采摘节等民俗节庆活动为重点,着力培育具有淄川地域特色的乡村旅游模式。以支持太河镇争创省级旅游度假区为契机,以峨庄村为中心打造“太河写生圈”,配套建设文旅综合服务设施,补齐太河镇集聚性旅游休闲接待设施不足的短板。

(三)融合市场要素深耕工业旅游。依托陶瓷、琉璃等工业文化资源和齐艾、华糖、川鹰、七河等工旅融合项目,加强与学校、旅行社合作,创新开发特色研学旅游产品。

(四)以创新营销做好引流文章。聚焦年轻群体开展宣传推介,靶向开发年轻人喜闻乐见的二消项目,继续开展文旅企业进高校宣传推介及高校学生进景区活动。积极对接追光动漫争取《聊斋:兰若寺》首映式落户淄川,持续增强淄川文旅影响力和吸引力。

(五)以服务提升优化游客体验。联合工会、人社等部门开展旅游企业职工技能大比武、大培训等活动,力求服务意识、专业技能双提升,打造旅游服务金字招牌。

二、聚力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

(一)持续深化“文惠淄川”市民文化艺术年活动品牌,组织开展“村晚”、戏曲进乡村、戏曲擂台赛、热土欢歌等品牌群众性文化活动1500场次,让更丰富、更对味的文化生活触手可及。

(二)着力推进全民艺术普及。以把文化馆打造成群众的“终身美育学校”为目标,线上和线下开展公益性讲座、培训等活动1000场以上。

(三)健全阅读服务体系。优化完善线上+线下“读者荐书”服务,继续丰富“悦淄川•阅出彩”系列活动,计划全年举办各类读者活动500场次。

(四)积极推动文艺精品创作新突破。遴选文艺人才成立(文化)馆办戏剧团,积极创编小品、小戏小剧、音乐剧等文艺节目,争取在市级以上平台获得荣誉奖项。深入推动聊斋文化“两创”发展,新创聊斋俚曲戏《英雄魂》作为2025年“戏曲进乡村”推荐演出节目,打磨提升聊斋俚曲戏《求骂》,全力将聊斋俚曲打造成为聊斋文化宣传推广的一面旗帜。

 三、聚力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一)严把考古调查勘探关。探索我区大面积矿坑、山地类地块文物勘探手续办理新方式,大幅降低手续办理成本,助力全区经济发展。

(二)夯实文物保护工作基础。确保齐长城文化博物馆、渭一窑址修缮展示工程等项目顺利完工通过验收。加大文物安全巡查力度,指导监督镇办做好文物巡护,确保文物安全。

(三)高质量推进“四普”工作开展。对全区13个镇街开展“村村到”文物调查,按时保质完成普查任务。

(四)深入挖掘特色非遗文化资源。积极举办非遗精品展、购物节等活动,常态化开展非遗“五进”宣传活动。

(五)大力提升博物馆服务质效。多元化挖掘优秀资源,力争年内新增博物馆1家。

四、聚力提升文旅基础设施水平

(一)年内实现图书馆、文化馆新馆建成投用。积极学习先进地区的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三馆”设计运营经验,不断优化完善新馆功能布局,力争在2025年年底前实现图书馆、文化馆正式投用,博物馆确定设计方案并基本完成内部装修,努力将新馆打造成省内一流的区县级综合文化场馆。

(二)继续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以“乐宿淄川”为品牌,提升全区旅游住宿产品品质。重点推进万豪·万枫酒店、嘉泰岚途酒店项目建设,打造“齐长城”宿集品牌,形成以齐长城清川上、叮咚小院、上舍、牛记庵、朱水湾等高端民宿为领军的精品民宿集群。

五、聚力保障文化市场繁荣稳定

(一)深入开展执法检查。加强对文化市场的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以现场检查、网络巡查、“双随机”抽查、联合执法、经营单位自查等方式开展执法工作,确保国家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加强与公安部门联合执法,积极寻求网络图书、电影网站等领域案件突破。

(二)强化执法队伍建设。积极组织参加各级执法业务培训、案卷评查、以案实训等活动,切实提高执法人员案源线索发现能力等执法办案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积极争创列入文旅部、国家文物局评选的优秀案卷。

(三)不断激发文化娱乐市场活力。积极探索小剧场营业性演出在我区落地,持续不断丰富群众文化娱乐活动。加强与区体协合作,适时举办电竞比赛,吸引更多年轻人来我区消费,不断提升城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