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法加、张群、董汉彪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用活乡村振兴政策 加快推进西河镇凤凰山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研学旅游作为文旅融合的新业态,是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点。为进一步利用好我区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延长产业链,做大做强研学游市场,我局主导召开了淄川区研学游研讨会,邀请区教体局、山东水利技师学院、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双杨镇、龙泉镇、西河镇、太河镇等镇,区农兴文旅公司、区文旅投资公司,全区各研学教育基地主要负责人以及部分旅游企业负责人对淄川区研学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研究讨论,为各研学基地、研学点创造合作机会,推动研学旅游活动全面开展。西河镇凤凰山乡村振兴片区周边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区内农旅资源丰富,三产融合程度较好,且连续多年举办乡村节庆活动,组织研学旅行等活动,打响了“游学西河、康养圣地”农文旅品牌知名度,但同时,从旅游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凤凰山片区还存在着旅游基础设施不健全,旅游业态不丰富,研学点研学课程设置不专业,旅游点运营管理不规范,旅游服务元素缺失等问题。为进一步激发西河镇凤凰山片区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潜力,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区文旅局将立足自身职责,发挥部门能动优势,积极与西河镇、区教体局等相关部门对接,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对接西河镇,进一步考察镇域内凤凰山片区开发建设现状,从旅游资源开发、农文旅融合的角度对凤凰山片区农业休闲观光资源进一步梳理整合,指导西河镇按照乡村旅游重点村、景区化村庄等打造标准提升片区内旅游基础设施,包括旅游厕所、游客中心、停车场等;建议整合片区内经营主体,成立专门的运营管理团队,推荐专业旅游规划设计团队打造农文旅融合特色旅游产品和业态。
二是对接区教体局,梳理片区内研学资源,指导运营主体按照规范和标准设置研学课程,丰富研学内容,规范运营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如有需求,可邀请山东省旅游职业学院专业讲师或是省市知名导游进行专题授课,从讲解员基本理论和服务规范、研学旅行课程开发、方案设计及讲解技巧等方面进行专题培训;或组织有意向的研学点去蒲松龄纪念馆、山东领尚琉璃文创园等省级研学旅行示范基地进行参观学习,开展实践授课,尽快培养一批高素质的讲解员队伍。同时鼓励和指导片区内符合标准的基地参加中小学生研学基地营地申报。
三是进一步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将“游学西河”品牌纳入全区文旅资源宣传矩阵,策划推出农文旅休闲主题旅游线路;组织宣传推广活动,利用齐艾文化节、农民丰收节、西河美食节等节庆活动的开展多渠道多方位进行宣传推广;推荐我区比较成熟的旅行社与片区内的研学基地加强合作,串联研学线路,吸引到更多游客前来。
四是探讨成立淄川区文旅研学游产业联盟,督促各研学基地深化研学概念,开发优质研学课程,提升研学产品质量;指导各文旅企业抱团发展,取长补短,为研学游注入新活力,助力我区研学游全链条发展;同时注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加快培育研学旅游新业态、新模式,促进旅游产业创新发展。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继续予以监督和指导。
淄川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4年5月29日
理由:凤凰山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总面积17.16平方公里,包括马家庄村、芦家庄村、上塔山村、下塔山村、南坪村、北坪村、翟家崖村、西槐峪村、北黄崖村、小马陵村、盘车沟村、瑶峪村、花雨沟村等13个村,共2671户、7323人,其中脱贫享受政策297户,544人。
片区内的凤凰山田园综合体项目,2019年创建为省级田园综合体,是2023年山东省重大项目(鲁政字〔2023〕13号),2023年淄博市重大项目(淄政字〔2023〕4号);镶月湖森林公园2023年获评中国最美乡村公园、全国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全国水土保持科普教育基地、国家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单位等。目前成立经营主体26家,流转土地6000余亩,实现1100余户农民在家门口就业。组建佰兴农民专业合作社,抱团发展鲜食玉米、阳光玫瑰葡萄、羊肚菌等特色产业。持续举办齐艾文化节、农民丰收节、西河美食节等节庆活动,与11家学校开展研学实践活动30余次,吸引游客10余万人次,打响了“游学西河、康养圣地”农文旅产业品牌知名度。
2024-2026年拟投资6亿元,主要建设3000亩农产品种植园,1000亩生态景观体系,配套建设果品加工车间,完善田园社区及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和美乡村,努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以马家庄村为核心区,带动周边13个村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发展林果杂粮种植、仓储、加工、销售、物流、电商多业态融合经济,集农业生产、科技示范、生态宜居、观光旅游、文化旅游、三产融合为一体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让农民增收富裕。
为保障该项目用地,淄川区西河镇政府编制了《淄博市淄川区西河镇马家庄村村庄规划(2021-2035)年》,并于2023年7月27日获得淄川区人民政府批复(川政字〔2023〕46号)。
为进一步推进凤凰山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我镇开展调研工作,目前发现有以下问题,限制了片区进一步发展:一是受限于交通、人才等因素,目前承接研学游活动少。同时,缺乏专业的旅游和研学设计,致使片区内研学旅游尚未成熟。二是片区村庄道路、供水、照明、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且残垣断壁较多,村庄风貌有待提升。三是各村可利用资源少,产业发展结构单一,产出效益低,缺乏强有力的支柱产业带动,产业发展不平衡。四是片区内医养中心、公益性殡葬服务设施和马家庄旧村改造等用地指标还存在不足,需要区相关部门进一步给予支持。
建议 :
1、建议区文旅部门和教育部门,帮助西河镇借助高速路开通的有利时机,用好沙滩、花海、游泳池及水土保持科普馆,助力申报中小学生研学和劳动实践基地,并推荐相关专家、单位专题研究提升,完善凤凰山自然研学、雾岭山山楂主题研学等研学体系建设,为山区乡村聚人气。
2、建议区农业农村部门协助片区高标准做好策划设计,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造一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协助申报省级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集中推进区项目落户片区,并在上级资金到位的情况下,相关资金及时拨付到位,推动片区提档升级。
3、建议区农业农村部门指导片区围绕玉米种植、果品扩种、冷链仓储、乡村旅游等产业,壮大多个特色农产品产业集群,重点扶持特色农产品、中草药两条产业链,打造强有力的支柱产业;推荐典型案例、高层次人才,探索和美乡村机制,深化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内涵,有效打造既富口袋、又富脑袋的“西河有礼”双富振兴模式 。
4、建议区自然资源部门给予大力支持,全力争取省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为开展土地整治使“小田变大田”解决政策难题、畅通实施渠道,让马家庄村及项目区内村庄、其他周边村庄实现更大更好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