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立蒲松龄文学馆的建议”提案的答复
政协第十二届淄川区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105
建议人:
主办单位: 淄川区文化和旅游局
答复时间: 2021-07-28
  • 答复内容
  • 建议内容

  蒲松龄先生是世界短篇小说之王,其代表作品《聊斋志异》以突出的奇幻特色和独特风格享誉国内外,为此核心的一系列作品形成了一种具有淄博特色的地域文化。作为蒲翁故里,近年来,我区对这一资源深度挖掘、科学整合,力争打造成为知名品牌,推动全区文化名城建设:一是文旅项目演绎聊斋文化。不断改造提升聊斋城和蒲松龄纪念馆两个景区,其中,蒲松龄故居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先后举办了中国淄博国际聊斋文化旅游节和夜游聊斋、电影《画皮》首映式、蒲松龄短片小说奖等活动,吸引国内外众多游客来淄参观。二是文艺创作传播聊斋文化。聊斋俚曲作为蒲松龄的艺术成果之一,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7月,我区成立了聊斋俚曲艺术团的,对聊斋俚曲进行搜集、传唱、培训、研究,并试行创编、排演聊斋俚曲戏,并取得了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山东省“星光奖”金奖、第二届山东“泰山文艺奖”三等奖等一系列丰硕成果。三是文化培训传习聊斋文化。借助“淄川文化云”平台,开展传统文化传习,邀请赵玉霞、陈倩等老师讲解聊斋文化、教授聊斋俚曲等。同时,通过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让聊斋俚曲深入中小学,传承和弘扬蒲松龄文化。 您提出的“成立蒲松龄文学馆的建议”,对于弘扬蒲松龄文化、打造淄川文化品牌具有深远的意义。

  我们将根据您的建议,积极向市文旅部门以及区委、区政府申请,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将我区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聊斋文化发扬光大,为加快我区文化强区建设做出更大地贡献。

  我区世界短小说之王蒲松龄不但著有《聊斋志异》短篇小说集,还留世大量的诗文、戏剧、俚曲以及有关农业、医药方面的著述存世,总近200余万言。《聊斋志异》在蒲松龄生前刊行后,遂风行天下。在其后一个时期里,仿效之作丛出,造成了志怪传奇类小说的再度繁荣。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许多篇章不断被改编为戏曲、电影、电视剧、网络动漫,形成深远的聊斋文化研究、传播,衍生上百亿元的票房、收视广告经济效益。但是现有的蒲松龄纪念馆等机构,远远不能进一步满足挖掘聊斋文化、展现蒲松龄文学创作精髓和对外文化交流、联手文学培训的需要,因此建议成立蒲松龄文学馆。

建议:
  一、蒲松龄文学馆成立可探讨政府官办,政府民间结合、跨地区融合的方式推进,可由我区协调蒲家庄内的合适民宅依旧维新为馆舍。
  二、蒲松龄文学馆成立后,可挖掘、征集、展出各年代的蒲松龄著作及由此衍生的戏曲、电影、电视剧、网络动漫剧本、碟片、书画作品供专家研究和游客鉴赏、购买珍藏。
  三、蒲松龄文学馆成立后,可以与鲁迅文学院、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高校院校联合举办文学培训,并可争取鲁迅文学院的小说培训计划来淄办班,吸引全国乃至世界小说界作家来蒲家庄体验生活、文学创作和吃住游。
  四、蒲松龄文学馆成立后,可恢复蒲松龄短篇小说奖评选,启动蒲松龄小小说奖评选。